www.tjgcgs88.cn-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不卡,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噼里啪啦国语版在线观看,zσzσzσ女人极品另类

  • <strike id="qgi8o"><td id="qgi8o"></td></strike>
  • <ul id="qgi8o"><acronym id="qgi8o"></acronym></ul>
  • <li id="qgi8o"></li>
    <ul id="qgi8o"></ul>
    <strike id="qgi8o"><rt id="qgi8o"></rt></strike>
    <ul id="qgi8o"><center id="qgi8o"></center></ul>
  • <kbd id="qgi8o"></kbd>

    給我淮陰侯列傳的翻譯和重點詞語的解釋 還要原文 史記淮陰侯列傳原文及翻譯詞類活用

    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dāng)初為平民百姓時,貧窮,沒有好品行,不能夠被推選去做官,又不能做買賣維持生活,經(jīng)常寄居在別人家吃閑飯,人們大多厭惡他。曾經(jīng)多次前往下鄉(xiāng)南昌亭亭長處吃閑飯,接連數(shù)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一早把飯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zhǔn)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終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yǎng)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罷了。”又當(dāng)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于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rèn)為他膽小。
    等到項梁率領(lǐng)抗秦義軍渡過淮河向西進軍的時候,韓信帶了寶劍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無聞。項梁失敗后,改歸項羽,項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幾次向項羽獻計策,都沒有被采納。劉邦率軍進入蜀地時,韓信脫離楚軍去投奔他,當(dāng)了一名接待來客的小官。有一次,韓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個人都挨次被殺了,輪到殺他的時候,他抬起頭來,正好看到滕公,就說:“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么殺掉壯士?”滕公聽他的口氣不凡,見他的狀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殺。同他談話,更加佩服得了不得,便把他推薦給漢王。漢王派他做管理糧餉的治粟都尉,還是不認(rèn)為他是個奇才。
    韓信又多次和蕭何談天,蕭何也很佩服他。漢王的部下多半是東方人,都想回到故鄉(xiāng)去,因此隊伍到達南鄭時,半路上跑掉的軍官就多到了幾十個。韓信料想蕭何他們已經(jīng)在漢王面前多次保薦過他了,可是漢王一直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把此事報告漢王,就徑自去追趕。有個不明底細的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極為生氣,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兩天,蕭何回來見漢王,漢王又是生氣又是喜歡,罵道:“你逃跑,是為什么?”蕭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來的是誰?”蕭何說:“韓信啊。”漢王又罵道:“軍官跑掉的有好幾十,你都沒有追;倒去追韓信,這是撒謊。”蕭何說:“那些軍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韓信這樣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個來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漢中王,當(dāng)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沒有可以商量大計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罷了。”漢王說:“我也打算回東方去呀,哪里能夠老悶在這個鬼地方呢?”蕭何說:“大王如果決計打回東方去,能夠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韓信終究還是要跑掉的。”漢王說:“我看你的面子,派他做個將軍吧。”蕭何說:“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漢王說:“那么,讓他做大將。”蕭何說:“太好了。”當(dāng)下漢王就想叫韓信來拜將。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無禮,如果任命一位大將,就象是呼喚一個小孩子一樣,這就是韓信離去的原因。大王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就該揀個好日子,自己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那才行啊!”漢王答應(yīng)了。那些軍官們聽說了,個個暗自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會被任命為大將,等到舉行儀式的時候,才知道是韓信,全軍上下都大吃一驚。
    任命韓信的儀式結(jié)束后,漢王就座。漢王說:“丞相多次稱道將軍,將軍用什么計策指教我呢?”韓信謙讓了一番,趁勢問漢王說:“如今向東爭奪天下,難道敵人不是項王嗎?”漢王說:“是。”韓信說:“大王自己估計在勇敢、強悍、仁厚、兵力方面與項王相比,誰強?”漢王沉默了好長時間,說:“不如項王。”韓信拜了兩拜,贊成地說:“我也認(rèn)為大王比不上他呀。然而,我曾經(jīng)侍奉過他,請讓我說說項王的為人吧。項王震怒咆哮時,嚇得千百人不敢稍動,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將領(lǐng),這只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有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淚,將自己的飲食分給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戰(zhàn)功,該加封進爵時,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的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給人,這就是所說的婦人的仁慈啊。項王即使是稱霸天下,使諸侯臣服,但他放棄了關(guān)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違背了義帝的約定,將自己的親信分封為王,諸侯們憤憤不平。諸侯們看到項王把義帝遷移到江南僻遠的地方,也都回去驅(qū)逐自己的國君,占據(jù)了好的地方自立為王。項王軍隊所經(jīng)過的地方,沒有不橫遭摧殘毀滅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歸附,只不過迫于威勢,勉強服從罷了。雖然名義上是霸主,實際上卻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說他的優(yōu)勢很容易轉(zhuǎn)化為劣勢。如今大王果真能夠與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戰(zhàn)的人才,有什么不可以被誅滅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給有功之臣,有什么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義之師,順從將士東歸的心愿,有什么樣的敵人不能擊潰呢?況且項羽分封的三個王,原來都是秦朝的將領(lǐng),率領(lǐng)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幾年仗,被殺死和逃跑的多到?jīng)]法計算,又欺騙他們的部下向諸侯投降。到達新安,項王狡詐地活埋了已投降的秦軍二十多萬人,唯獨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秦地的父老兄弟把這三個人恨入骨髓。而今項羽憑恃著威勢,強行封立這三個人為王,秦地的百姓沒有誰愛戴他們。而大王進入武關(guān),秋毫無犯,廢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秦地百姓沒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據(jù)諸侯的成約,大王理當(dāng)在關(guān)中做王,關(guān)中的百姓都知道這件事,大王失掉了應(yīng)得的爵位進入漢中,秦地百姓沒有不遺憾的。如今大王發(fā)動軍隊向東挺進,只要一道文書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于是漢王特別高興,自認(rèn)為得到韓信太晚了。就聽從韓信的謀劃,部署各路將領(lǐng)攻擊的目標(biāo) 。
    八月,漢王出兵經(jīng)過陳倉向東挺進,平定了三秦。漢二年(前205),兵出函谷關(guān),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韓王、殷王也相繼投降。漢王又聯(lián)合齊王、趙王共同攻擊楚軍。四月,到彭城,漢軍兵敗,潰散而回。韓信又收集潰散的人馬與漢王在滎陽會合,在京縣、索亭之間又摧垮楚軍。因此楚軍始終不能西進。
    漢軍在彭城敗退之后,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叛漢降楚,齊國和趙國也背叛漢王跟楚國和解。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為由請假回鄉(xiāng),一到封國,立即切斷黃河渡口臨晉關(guān)的交通要道,反叛漢王,與楚軍訂約講和。漢王派酈生游說魏豹,沒有成功。這年八月,漢王任命韓信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隊駐扎在蒲坂,堵塞了黃河渡口臨晉關(guān)。韓信就增設(shè)疑兵,故意排列開戰(zhàn)船,假裝要在臨晉渡河,而隱蔽的部隊卻從夏陽用木制的盆甕浮水渡河,偷襲安邑。魏王豹驚慌失措,帶領(lǐng)軍隊迎擊韓信,韓信就俘虜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置為河?xùn)|郡。漢王派張耳和韓信一起,領(lǐng)兵向東進發(fā),向北攻擊趙國和代國。這年閏九月打垮了代國軍隊。在閼與生擒了夏說。韓信攻克魏國,摧毀代國后,漢王就立刻派人調(diào)走韓信的精銳部隊,開往滎陽去抵御楚軍。
    韓信和張耳率領(lǐng)幾十萬人馬,想要突破井陘口,攻擊趙國。趙王、成安君陳余聽說漢軍將要來襲擊趙國,在井陘口聚集兵力,號稱二十萬大軍。廣武君李左車向成安君獻計說:“聽說漢將韓信渡過西河,俘虜魏豹,生擒夏說,新近血洗閼與,如今又以張耳輔助,計議要奪取趙國。這是乘勝利的銳氣離開本國遠征,其鋒芒不可阻擋。可是,我聽說千里運送糧餉,士兵們就會面帶饑色,臨時砍柴割草燒火做飯,軍隊就不能經(jīng)常吃飽。眼下井陘這條道路,兩輛戰(zhàn)車不能并行,騎兵不能排成行列,行進的軍隊迤邐數(shù)百里,運糧食的隊伍勢必遠遠地落到后邊,希望您臨時撥給我奇兵三萬人,從隱蔽小路攔截他們的糧草,您就深挖戰(zhàn)壕,高筑營壘,堅守軍營,不與交戰(zhàn)。他們向前不得戰(zhàn)斗,向后無法退卻,我出奇兵截斷他們的后路,使他們在荒野什么東西也搶掠不到,用不了十天,兩將的人頭就可送到將軍帳下。希望您仔細考慮我的計策。否則,一定會被他二人俘虜。”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學(xué)說的刻板書生,經(jīng)常宣稱正義的軍隊不用欺騙詭計,說:“我聽說兵書上講,兵力十倍于敵人,就可以包圍它,超過敵人一倍就可以交戰(zhàn)。現(xiàn)在韓信的軍隊號稱數(shù)萬,實際上不過數(shù)千。竟然跋涉千里來襲擊我們,已經(jīng)極其疲憊。如今像這樣回避不出擊,強大的后續(xù)部隊到來,又怎么對付呢?諸侯們會認(rèn)為我膽小,就會輕易地來攻打我們。”不采納廣武君的計謀。
    韓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jīng)]有采納廣武君的計謀,回來報告,韓信大喜,才敢領(lǐng)兵進入井陘狹道。離井陘口還有三十里,停下來宿營。半夜傳令出發(fā),挑選了兩千名輕裝騎兵,每人拿一面紅旗,從隱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隱蔽著觀察趙國的軍隊。韓信告誡說:“交戰(zhàn)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火速沖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起漢軍的紅旗。”又讓副將傳達開飯的命令。說:“今天打垮了趙軍正式會餐”。將領(lǐng)們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韓信對手下軍官說:“趙軍已先占據(jù)了有利地形筑造了營壘,他們看不到我們大將旗幟、儀仗,就不肯攻擊我軍的先頭部隊,怕我們到了險要的地方退回去。”韓信就派出萬人為先頭部隊,出了井陘口,背靠河水?dāng)[開戰(zhàn)斗隊列。趙軍遠遠望見,大笑不止。天剛蒙蒙亮,韓信設(shè)置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大吹大擂地開出井陘口。趙軍打開營壘攻擊漢軍,激戰(zhàn)了很長時間。這時,韓信張耳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河邊陣地的部隊打開營門放他們進去。然后再和趙軍激戰(zhàn)。趙軍果然傾巢出動,爭奪漢軍的旗鼓、追逐韓信、張耳。韓信、耳新已進入河邊陣地。全軍殊死奮戰(zhàn),趙軍無法把他們打敗。韓信預(yù)先派出去的兩千輕騎兵,等到趙軍傾巢出動去追逐戰(zhàn)利品的時候,就火速沖進趙軍空虛的營壘,把趙軍的旗幟全部拔掉,豎立起漢軍的兩千面紅旗。這時,趙軍已不能取勝,又不能俘獲韓信等人,想要退回營壘,營壘插滿了漢軍的紅旗,大為震驚,以為漢軍已經(jīng)全部俘獲了趙王的將領(lǐng),于是軍隊大亂,紛紛落荒潛逃,趙將即使誅殺逃兵,也不能禁止。于是漢兵前后夾擊,徹底摧垮了趙軍,俘虜了大批人馬,殺死成安君,生擒趙王。
    韓信傳令全軍,不要殺害廣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賞給千金。于是就有人捆著廣武君送到軍營,韓信親自給他解開繩索,請他面向東坐,自己面向西對坐著,像對待老師那樣對待他。
    眾將獻上首級和俘虜,向韓信祝賀,趁機向韓信說:“兵法上說:‘行軍布陣應(yīng)該右邊和背后靠山,前邊和左邊臨水’。這次將軍反而令我們背水列陣,說‘打垮了趙軍正式會餐’,我等并不信服,然而竟真取得了勝利,這是什么戰(zhàn)術(shù)啊?”韓信回答說:“這也在兵法上,只是諸位沒留心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嗎?況且我平素沒有得到機會訓(xùn)練諸位將士,這就是所說的‘趕著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這種形勢下不把將士們置之死地,使人人為保全自己而戰(zhàn)不可;如果給他們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么還能用他們?nèi)倌兀俊睂㈩I(lǐng)們都佩服地說:“好。將軍的謀略不是我們所能趕得上的呀。”
    于是韓信問廣武君說:“我要向北攻打燕國,向東討伐齊國,怎么辦才能成功呢?”廣武君推辭說:“我聽說‘打了敗仗的將領(lǐng),沒資格談?wù)撚赂遥隽藝拇蠓驔]有資格謀劃國家的生存’。而今我是兵敗國亡的俘虜,有什么資格計議大事呢?”韓信說:“我聽說,百里奚在虞國而虞國滅亡了,在秦國而秦國卻能稱霸,這并不是因為他在虞國愚蠢,而到了秦國就聰明了,而在于國君任用不任用他,采納不采納他的意見。果真讓成安君采納了你的計謀,像我韓信也早被生擒了。因為沒采納您的計謀,所以我才能夠侍奉您啊。”韓信堅決請教說:“我傾心聽從你的計謀,希望您不要推辭。”廣武君說:“我聽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所以俗話說:‘狂人的話,圣人也可以選擇’。只恐怕我的計謀不足以采用,但我愿獻愚誠,忠心效力。成安君本來有百戰(zhàn)百勝的計謀,然而一旦失掉它,軍隊在鄗城之下戰(zhàn)敗,自己在泜水之上亡身。而今將軍橫渡西河,俘虜魏王,在閼與生擒夏說,一舉攻克井陘,不到一早晨的時間就打垮了趙軍二十萬,誅殺了成安君。名聲傳揚四海,聲威震動天下,農(nóng)民們預(yù)感到兵災(zāi)臨頭,沒有不放下農(nóng)具,停止耕作,穿好的,吃好的,打發(fā)日子,專心傾聽?wèi)?zhàn)爭的消息,等待死亡的來臨。像這些,都是將軍在策略上的長處。然而,眼下百姓勞苦,士卒疲憊,很難用以作戰(zhàn)。如果將軍發(fā)動疲憊的軍隊,停留在燕國堅固的城池之下,要戰(zhàn)恐怕時間過長,力量不足不能攻克。實情暴露,威勢就會減弱,曠日持久,糧食耗盡,而弱小的燕國不肯降服,齊國一定會拒守邊境,以圖自強。燕、齊兩國堅持不肯降服,那么,劉項雙方的勝負就不能斷定。像這樣,就是將軍戰(zhàn)略上的短處。我的見識淺薄,但我私下認(rèn)為攻燕伐齊是失策啊。所以,善于帶兵打仗的人不拿自己的短處攻擊敵人的長處,而是拿自己的長處去攻擊敵人的短處。”韓信說:“雖然如此,那么應(yīng)該怎么辦呢?”廣武君回答說:“如今為將軍打算,不如按兵不動,安定趙國的社會秩序,撫恤陣亡將士的遺孤。方圓百里之內(nèi),每天送來的牛肉美酒,用以犒勞將士。擺出向北進攻燕國的姿態(tài),而后派出說客,拿著書信,在燕國顯示自己戰(zhàn)略上的長處,燕國必不敢不聽從。燕國順從之后,再派說客往東勸降齊國。齊國就會聞風(fēng)而降服。即使有聰明睿智的人,也不知該怎樣替齊國謀劃了。如果這樣,那么,奪取天下的大事都可以謀求了。用兵本來就有先虛張聲勢,而后采取實際行動的,我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韓信說:“好。”聽從了他的計策。派遣使者出使燕國,燕國聽到消息果然立刻降服。于是派人報告漢王,并請求立張耳為趙王,用以鎮(zhèn)撫趙國。漢王答應(yīng)了他的請求,就封張耳為趙王。
    楚國多次派出奇兵渡過黃河攻擊趙國。趙國張耳和韓信往來救援,在行軍中安定趙國的城邑,調(diào)兵支援漢王。楚軍正把漢王緊緊地圍困在滎陽,漢王從南面突圍,到宛縣、葉縣一帶,接納了黥布,奔入成皋,楚軍又急忙包圍了成皋。六月間,漢王逃出成皋,向東渡過黃河,只有滕公相隨,去張耳軍隊在修武的駐地。一到,就住進客館里。第二天早晨,他自稱是漢王的使臣,騎馬奔入趙軍的營壘。韓信、張耳還沒有起床,漢王就在他們的臥室里奪取了他們的印信和兵符,用軍旗召集眾將,更換了他們的職務(wù)。韓信、張耳起床后,才知道漢王來了,大為震驚。漢王奪取了他二人統(tǒng)率的軍隊,命令張耳防守趙地,任命韓信為國相,讓他收集趙國還沒有發(fā)往滎陽的部隊,去攻打齊國。
    韓信領(lǐng)兵向東進發(fā),還沒渡過平原津,聽說漢王派酈食其已經(jīng)說服齊王歸順了。韓信打算停止進軍。范陽說客蒯通規(guī)勸韓信說:“將軍是奉詔攻打齊國,漢王只不過暗中派遣一個密使游說齊國投降,難道有詔令停止將軍進攻嗎?為什么不進軍呢?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讀書人,坐著車子,鼓動三寸之舌,就收服齊國七十多座城邑。將軍率領(lǐng)數(shù)萬大軍,一年多的時間才攻克趙國五十多座城邑。為將多年,反不如一個讀書小子的功勞嗎?”于是韓信認(rèn)為他說得對,聽從他的計策,就率軍渡過黃河。齊王聽從酈生的規(guī)勸以后,挽留酈生開懷暢飲,撤除了防備漢軍的設(shè)施。韓信乘機突襲齊國屬下的軍隊,很快就打到國都臨菑。齊王田廣認(rèn)為被酈生出賣了,就把他煮死,而后逃往高密,派出使者前往楚國求救。韓信平定臨菑以后,就向東追趕田廣,一直追到高密城西。楚國也派龍且率領(lǐng)兵馬,號稱二十萬,前來救援齊國。
    齊王田廣和司馬龍且兩支部隊合兵一起與韓信作戰(zhàn),還沒交鋒,有人規(guī)勸龍且說:“漢軍遠離國土,拼死作戰(zhàn),其鋒芒銳不可擋。齊楚兩軍在本鄉(xiāng)本土作戰(zhàn),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溝高壘,堅守不出。讓齊王派他親信大臣,去安撫已經(jīng)淪陷的城邑,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們的國王還在,楚軍又來援救,一定會反叛漢軍。漢軍客居兩千里之外,齊國城邑的人都紛紛起來反叛他們,那勢必得不到糧食,這就可以迫使他們不戰(zhàn)而降。”龍且說:“我一向了解韓信的為人,容易對付他。而且援救齊國,不戰(zhàn)而使韓信投降,我還有什么功勞?如今戰(zhàn)勝他,齊國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給我,為什么不打?”于是決定開戰(zhàn),與韓信隔著濰水?dāng)[開陣勢。韓信下令連夜趕做一萬多口袋,裝滿沙土,堵住濰水上游,帶領(lǐng)一半軍隊渡過河去,攻擊龍且,假裝戰(zhàn)敗,往回跑。龍且果然高興地說:“本來我就知道韓信膽小害怕。”于是就渡過濰水追趕韓信。韓信下令挖開堵塞濰水的沙袋,河水洶涌而來,龍且的軍隊一多半還沒渡過河去,韓信立即回師猛烈反擊,殺死了龍且。龍且在濰水東岸尚未渡河的部隊,見勢四散逃跑,齊王田廣也逃跑了。韓信追趕敗兵直到城陽,把楚軍士兵全部俘虜了。
    漢四年(前203),韓信降服且平定了整個齊國。派人向漢王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反復(fù)無常,南面的邊境與楚國交界,不設(shè)立一個暫時代理的王來鎮(zhèn)撫,局勢一定不能穩(wěn)定。為有利于當(dāng)前的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正當(dāng)這時,楚軍在滎陽緊緊地圍困著漢王,韓信的使者到了,漢王打開書信一看,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盼著你來幫助我,你卻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暗中踩漢王的腳,湊近漢王的耳朵說:“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立他為王,很好地待他,讓他自己鎮(zhèn)守齊國。不然可能發(fā)生變亂。”漢王醒悟,又故意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做真王罷了,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張良前往,冊立韓信為齊王,征調(diào)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楚軍失去龍且后,項王害怕了,派盱眙人武涉前往規(guī)勸齊王韓信說:“天下人對秦朝的統(tǒng)治痛恨已久了,大家才合力攻打它。秦朝破滅后,按照功勞裂土分封,各自為王,以便休兵罷戰(zhàn)。如今漢王又興師東進,侵犯他人的境界,掠奪他人的封地,已經(jīng)攻破三秦,率領(lǐng)軍隊開出函谷關(guān),收集各路諸侯的軍隊向東進擊楚國,他的意圖是不吞并整個天下,不肯罷休,他貪心不足到這步田地,太過份了。況且漢王不可信任,自身落到項王的掌握之中多次了,是項王的憐憫使他活下來,然而一經(jīng)脫身,就背棄盟約,再次進攻項王。他是這樣地不可親近,不可信任。如今您即使自認(rèn)為和漢王交情深厚,替他竭盡全力作戰(zhàn),最終還得被他所擒。您所以能夠延續(xù)到今天,是因為項王還存在啊。當(dāng)前劉、項爭奪天下的勝敗,舉足輕重的是您。您向右邊站,那么漢王勝,您向左邊站,那么項王勝。假若項王今天被消滅,下一個就該消滅您了。您和項王有舊交情,為什么不反漢與楚聯(lián)和,三分天下自立為王呢?如今,放過這個時機,必然要站到漢王一邊攻打項王,一個聰明睿智的人,難道應(yīng)該這樣做嗎?”韓信辭謝說:“我侍奉項王,官不過郎中,職位不過是個持戟的衛(wèi)士,言不聽,計不用,所以我背楚歸漢。漢王授予我上將軍的印信,給我?guī)兹f人馬,脫下他身上的衣服給我穿,把好食物讓給我吃,言聽計用,所以我才能夠到今天這個樣子。人家對我親近、信賴,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也不變心。希望您替我辭謝項王的盛情!”
    武涉走后,齊國人蒯通知道天下勝負的關(guān)鍵在于韓信,想出奇計打動他,就用看相的身份規(guī)勸韓信,說:“我曾經(jīng)學(xué)過看相技藝。”韓信說:“先生給人看相用什么方法?”蒯通回答說:“人的高貴卑賤在于骨骼,憂愁、喜悅在于面色,成功失敗在于決斷。用這三項驗證人相萬無一失。”韓信說:“好,先生看看我的相怎么樣?”蒯通回答說:“希望隨從人員暫時回避一下。”韓信說:“周圍的人離開吧。”蒯通說:“看您的面相,只不過封侯,而且還有危險不安全。看您的背相,顯貴而不可言。”韓信說:“這話是什么意思呢?”蒯通說:“當(dāng)初,天下舉兵起事的時候,英雄豪杰紛紛建立名號,一聲呼喊,天下有志之士像云霧那樣聚集,像魚鱗那樣雜沓,如同火焰迸飛,狂風(fēng)驟起。正當(dāng)這時,關(guān)心的只是滅亡秦朝罷了。而今,楚漢分爭,使天下無辜的百姓肝膽涂地,父子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數(shù)不勝數(shù)。楚國人從彭城起事,轉(zhuǎn)戰(zhàn)四方,追逐敗兵,直到滎陽,乘著勝利,像卷席子一樣向前挺進,聲勢震動天下。然后軍隊被困在京、索之間,被阻于成皋以西的山岳地帶不能再前進,已經(jīng)三年了。漢王統(tǒng)領(lǐng)幾十萬人馬在鞏縣、洛陽一帶抗拒楚軍,憑借著山河的險要,雖然一日數(shù)戰(zhàn),卻無尺寸之功,以至遭受挫折失敗,幾乎不能自救。在滎陽戰(zhàn)敗,在成皋受傷,于是逃到宛、葉兩縣之間,這就是所說的智盡勇乏了。[1]
    韓信知道漢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從此,韓信日夜怨恨卻又希望被重用,在家悶悶不樂,和絳侯、灌嬰處于同等地位感到羞恥。韓信曾經(jīng)拜訪樊噲將軍,樊噲跪拜送迎,自稱臣子。說:“大王怎么竟肯光臨。”韓信出門笑著說:“我這輩子竟然和樊噲這般人為伍了。”皇上曾經(jīng)悠閑地和韓信談?wù)摳魑粚④姴拍艿母呦拢J(rèn)為各有長短。皇上問韓信:“像我的才能能統(tǒng)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tǒng)率十萬。”皇上說:“你怎么樣?”回答說:“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著說:“您越多越好,為什么還被我轄制?”韓信說:“陛下不善于統(tǒng)領(lǐng)士卒而善于領(lǐng)導(dǎo)將領(lǐng),這就是我被陛下轄制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陳豨被任命為鉅鹿郡守,向淮陰侯辭行。淮陰侯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侍從在庭院里漫步,仰望蒼天嘆息說:“您可以聽聽我的知心話嗎?有些心里話想跟您談?wù)劇!标愗g說:“一切聽任將軍吩咐!”淮陰侯說:“您管轄的地區(qū),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fā)說您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fā),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fā),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我為您在京城做內(nèi)應(yīng),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陳豨一向知道韓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說:“我一定聽從您的指教!”漢十年,陳豨果然反叛。皇上親自率領(lǐng)兵馬前往,韓信托病沒有隨從。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只管起兵,我在這里協(xié)助您。”韓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fā)動他們?nèi)ヒu擊呂后和太子。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他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后告發(fā)了韓信準(zhǔn)備反叛的情況。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蕭相國謀劃,令人假說從皇上那兒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蕭相國欺騙韓信說:“即使有病,也要強打精神進宮祝賀吧。”韓信進宮,呂后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韓信臨斬時說:“我后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至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于是誅殺了韓信三族。
    高祖從平叛陳豨的軍中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他,問:“韓信臨死時說過什么話?”呂后說:“韓信說悔恨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高祖說:“那人是齊國的說客。”就詔令齊國捕捉蒯通。蒯通被帶到,皇上說:“你唆使淮陰侯反叛嗎?”回答說:“是。我的確教過他,那小子不采納我的計策,所以有自取滅亡的下場。假如那小子采納我的計策,陛下怎能夠滅掉他呢?”皇上生氣地說:“煮了他。”蒯通說:“哎呀,煮死我,冤枉啊!”皇上說:“你唆使韓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通說:“秦朝法度敗壞,政權(quán)瓦解的時候,山東六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起事,一時天下英雄豪杰象烏鴉一樣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來搶奪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動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跖的狗對著堯狂叫,堯并不是不仁德,只因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當(dāng)這時,我只知道有個韓信,并不知道有陛下。況且天下磨快武器、手執(zhí)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業(yè)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從心罷了。您怎么能夠把他們都煮死呢?”高祖說:“放掉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過。
    太史公說:我到淮陰,淮陰人對我說,韓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時,他的心志就與眾不同。他母親死了,家中貧困無法埋葬,可他還是到處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讓墳?zāi)古钥梢园仓萌f戶人家。我看了他母親的墳?zāi)梗拇_如此。假使韓信能夠謙恭退讓,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漢朝的功勛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這些人相比,后世子孫就可以享祭不絕。可是,他沒能致力于這樣做,而天下已經(jīng)安定,反而圖謀叛亂,誅滅宗族,不也是

    韓信多次跟蕭何談話,蕭何認(rèn)為他是位奇才。到達南鄭,各路將領(lǐng)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幾十人。韓信揣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漢王推薦自己,漢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報告漢王,親自追趕他。有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來拜見漢王,漢王又是惱怒又是高興。罵蕭何道:“你逃跑,為什么?”蕭何說:“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趕逃跑的人。”漢王說:“你追趕的人是誰呢?”回答說:“是韓信。”漢王又罵道:“各路將領(lǐng)逃跑了幾十人,您沒去追一個;卻去追韓信,是騙人。”蕭何說:“那些將領(lǐng)容易得到。至于像韓信這樣的杰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個人。大王果真要長期在漢中稱王,自然用不著韓信,如果一定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沒有可以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么決策了。”漢王說:“我是要向東發(fā)展啊,怎么能夠內(nèi)心苦悶地長期呆在這里呢?”蕭何說:“大王決意向東發(fā)展,能夠重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來,不能重用,韓信終究要逃跑的。”漢王說:“我為了您的緣由,讓他做個將軍。”蕭何說:“即使是做將軍,韓信一定不肯留下。”漢王說:“任命他做大將軍。”蕭何說:“太好了。”于是漢王就要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說:“大王向來對人輕慢,不講禮節(jié),如今任命大將軍就像呼喊小孩兒一樣。這就是韓信要離去的原因啊。大王決心要任命他,要選擇良辰吉日,親自齋戒,設(shè)置高壇和廣場,禮儀要完備才可以呀。”漢王答應(yīng)了蕭何的要求。眾將聽到要拜大將都很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要做大將軍了。等到任命大將時,被任命的竟然是韓信,全軍都感到驚訝。 答案補充 http://baike.baidu.com/view/911627.htm 答案補充 范圍太大,不好意思找不到!每個地方的書都不一樣,有人教的,有蘇教的............

    【譯文】
    管仲,名夷吾,是潁上人。他年輕的時候,常和鮑叔牙交往,鮑叔牙知道他賢明、有才干。管仲家貧,經(jīng)常占鮑叔的便宜,但鮑叔始終很好地對待他,不因為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鮑叔侍奉齊國公子小白,管促待奉公子糾。等到小白即位,立為齊桓公以后,桓公讓魯國殺了公子糾,管仲被囚禁。于是鮑叔向齊桓公推薦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齊國執(zhí)政,桓公憑借著管仲而稱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會合諸候,使天下歸正于一,這都是管仲的智謀。
    管仲說:“我當(dāng)初貧困時,曾經(jīng)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財利時自己總是多要一些,鮑叔并不認(rèn)為我貪財,而是知道我家里貧窮。我曾經(jīng)替鮑叔謀劃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頓不堪,陷于窘境,鮑叔不認(rèn)為我愚笨,他知道時運有時順利,有時不順利。我曾經(jīng)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國君驅(qū)逐,鮑叔不認(rèn)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機。我曾經(jīng)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鮑叔不認(rèn)為我膽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贍養(yǎng)。公子糾失敗,召忽為之殉難,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鮑叔不認(rèn)為我沒有廉恥,知道我不因小的過失而感到羞愧,卻以功名不顯揚于天下而感到恥辱。生養(yǎng)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鮑叔啊。”
    鮑叔推薦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享有俸祿,得到封地的有十幾代,多數(shù)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稱贊管仲的才干,反而贊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
    管仲出任齊相執(zhí)政以后,憑借著小小的齊國在海濱的條件,流通貨物,積聚財富,使得國富兵強,與百姓同好惡。所以,他在《管子》一書中稱述說:“倉庫儲備充實了,百姓才懂得禮節(jié);衣食豐足了,百姓才能分辨榮辱;國君的作為合乎法度,“六親”才會得以穩(wěn)固”“不提倡禮義廉恥,國家就會滅亡。”“國家下達政令就像流水的源頭,順著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給他們;百姓所反對的,就替他們廢除。
    管仲執(zhí)政的時候,善于把禍患化為吉祥,使失敗轉(zhuǎn)化為成功。他重視分別事物的輕重緩急,慎重地權(quán)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齊桓公實際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襲擊蔡國,管仲就尋找借口攻打楚國,責(zé)備它沒有向周王室進貢菁茅。桓公實際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機讓燕國整頓召公時期的政教。在柯地會盟,桓公想背棄曹沫逼迫他訂立的盟約,管仲就順應(yīng)形勢勸他信守盟約,諸候們因此歸順齊國。所以說:“懂得給予正是為了取得的道理,這是治理國家的法寶。”
    管仲富貴得可以跟國君相比擬,擁有設(shè)置化麗的三歸臺和國君的宴飲設(shè)備,齊國人卻不認(rèn)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齊國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諸候國強大。此后過了百余年,齊國又出了個晏嬰。

    晏平仲,名嬰,是齊國萊地夷維人。他輔佐了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國君,由于節(jié)約儉仆又努力工作,在齊國受到人們的尊重。他做了齊國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絲綢衣服。在朝廷上,國君說話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陳述自己的意見;國君的話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辦事。國君能行正道,就順著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時,就對命令斟酌著去辦。因此,他在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代,名聲顯揚于各國諸候。
    越石父是個賢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開乘車左邊的馬,把他贖出來,用車?yán)丶摇j套記]有向越石父告辭,就走進內(nèi)室,過了好久沒出來,越石父就請求與晏子絕交。晏子大吃一驚,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說:“我即使說不上善良寬厚,也總算幫助您從困境中解脫出來,您為什么這么快就要求絕交呢?”越石父說:“不是這樣的,我聽說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會得到伸張。當(dāng)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解我。你既然已經(jīng)受到感動而醒悟,把我贖買出來,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卻不能以禮相待,還不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請他進屋待為貴賓。
    晏子做齊國宰相時,一次坐車外出,車夫的妻子從門縫里偷偷地看她的丈夫。他丈夫替宰相駕車,頭上遮著大傘,揮動著鞭子趕著四匹馬,神氣十足,洋洋得意。不久回到家里,妻子就要求離婚,車夫問她離婚的原因,妻子說:“晏子身高不過六尺,卻做了車的宰相,名聲在各國顯揚,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種甘居人下的態(tài)度。現(xiàn)在你身高八尺,才不過做人家的車夫,看你的神態(tài),卻自以為挺滿足,因此我要求和你離婚。”從此以后,車夫就謙虛恭謹(jǐn)起來。晏子發(fā)現(xiàn)了他的變化,感到很奇怪,就問他,車夫也如實相告。晏子就推薦他做了大夫。

    太史公說:我讀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和《晏子春秋》,這些書上說的太詳細了!讀了他們的著作,還想讓人們了解他們的事跡,所以就依次編寫了他們的合傳。至于他們的著作,社會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論述,只記載他們的佚事。
    管仲是世人所說的賢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難道是因為周朝統(tǒng)治衰微,桓公既然賢明,管仲不勉勵他實行王道卻輔佐他只稱霸主嗎?古語說:“要順勢助成君了的美德,糾正挽救他的過錯,所以君臣百姓之間能親密無間。”這大概就是說的管仲吧?
    當(dāng)初晏子枕伏在莊公尸體上痛哭,完成了禮節(jié)然后離去,難道是人們所說的“遇到正義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沒有勇氣”的表現(xiàn)嗎?至于晏子直言進諫,敢于冒犯國君的威嚴(yán),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進就想到竭盡忠心,退就想到彌補過失”的人啊!假使晏子還活著,我即使替他揮動著鞭子趕車,也是我非常高興和十分向往的啊!

    【原文】【注解】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①,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②,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③。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④。鮑叔遂進管仲⑤。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⑥,九合諸候⑦,一匡天下⑧,管仲之謀也。

    ①游:交游,來往。③欺:此意為占便宜。指下文“分財利多自與。”③“已而”二句:齊襄公立,政令無常,數(shù)欺大臣,又淫于婦人,誅殺屢不當(dāng),鮑叔擔(dān)心齊國將大亂。為避難,管仲、召忽奉襄公弟公子糾出奔魯國,鮑叔奉襄公弟小白出奔莒國。見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左傳•莊公八年》。④“及小白”三句:公元前686年襄公被殺。前685年,魯國派兵保護公子糾趕回齊國爭奪王位,先由管仲領(lǐng)兵扼守莒、齊要道,以防小白先行入齊爭位。兩相遭遇,管仲射中小白帶鉤。小白佯死,使魯國延誤了公子糾的行程。小白率先入齊,立為桓公。桓公以軍拒魯,大敗魯軍。魯國被迫殺死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請囚。詳見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⑤進:保舉,推薦。⑥霸:稱霸。⑦合:會盟。⑧匡:匡正,糾正。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①,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②,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③,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④。吾嘗三戰(zhàn)三走⑤,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⑥,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⑦。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①嘗:曾經(jīng)。賈:作買賣。②窮困:困厄,窘迫。③三:泛指多次。見:被。④遭:遇,逢。⑤走:逃跑。⑥死之:為公子糾而死。⑦羞:以……為羞。恥:以……為恥。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①,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②。

    ①世祿:世代享受俸祿。②多:推重,贊美。

    管仲既任政相齊①,以區(qū)區(qū)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②。故其稱曰③:“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④。四維不張⑤,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⑥,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⑦。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⑧。

    ①相:出任國相。②俗:指百姓。③其稱曰:“他自己稱述說。以下引語是對《管子•牧民》篇有關(guān)論述的節(jié)錄,其“倉廩實”三句和“四維不張”兩句見于“國頌”一節(jié),“下令如流水之原”兩句見于“士經(jīng)”一節(jié)。④上:國君。一說居上位者。服:行,施行。度:節(jié)度。或特指禮度、制度。六親:《管子•牧民》有“六親五法”一節(jié),劉向注云:“‘以家為家’,一親也。‘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二親也。‘以國為國’,三親也。‘以天下為天下’,四親也。‘毋曰不同生,遠者不聽;毋曰不同鄉(xiāng),遠者不行;毋曰不同國,遠者不從。’‘如地如天,何私何親’,五親也。‘如月如日,唯君之節(jié)’,六親也;天地日月,取其耀臨,言人君親下,當(dāng)如天地日月之無私也。”由此可知,這里所謂“六親”,非指一般意義的六親,即非《正義》所云外祖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子,亦非王弼所云父、母、兄、弟、妻、子,或其他各種指謂。固:安固,穩(wěn)固。⑤四維:《管子•牧民•四維》云:“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fù)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維,綱,即網(wǎng)上的總繩,此引申為綱要、原則。⑥原:通“源”,水的源頭。⑦論卑:指政令平易符合下邊的民情。⑧去:廢除。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①,慎權(quán)衡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③,管仲因而伐楚,責(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④。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⑤。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候由是歸齊⑥。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⑦。”

    ①輕重:“輕重”一語原是《管子》中的一個特殊經(jīng)濟概念,是管子經(jīng)濟思想、經(jīng)濟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問題,是用貨幣和谷物來調(diào)節(jié)、控制國家經(jīng)濟。但從本段所舉史實來看,太史公不是談管子的經(jīng)濟思想。所以“輕重”一語還應(yīng)理解為通常意義的“輕重”,即事物的輕重緩急。②權(quán)衡:比較利弊得失。③“桓公實怒”二句:是說少姬(即蔡姬)曾蕩舟戲弄桓公,制止不聽,因怒,遣送回國。蔡君將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見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左傳•僖公三年》(伐蔡在“僖公四年”)。④“管仲”二句:《左傳•僖公四年》載:齊桓公伐楚,使管仲責(zé)之曰:“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古代祭祀,用裹束成捆的菁茅過濾去渣。包,裹束。茅,菁茅。按:責(zé)楚包茅不入貢于周室,這是齊伐楚的借口。事又見卷三十二《齊太公世家》。⑤“桓公實北征

    相關(guān)評說:

  • 其師13138369455: 史記.淮陰侯列傳翻譯 -
    宜昌市機械: ______ 信初之國,行縣邑①,陳兵出入.漢六年,人有上書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陳平計,天子巡狩會諸侯②,南方有云夢,發(fā)使告諸侯會陳:“吾將游云夢.”實欲襲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發(fā)兵反,自度無罪;欲謁上,恐見禽.人或說信曰:...
  • 其師13138369455: 淮陰侯列傳 -
    宜昌市機械: ______ 文言現(xiàn)象梳理(一)詞類活用1.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shù)十日 2.眾辱之曰3.樵蘇后爨,師不宿飽4.陛下不過能將十萬.5.辟左右與之步于庭6.異姓并起,英俊烏集.(二)通假字1.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2.于是信孰視之3.俯出袴下,蒲伏4....
  • 其師13138369455: 翻譯 史記 淮陰侯列傳 -
    宜昌市機械: ______ 韓信多次跟蕭何談話,蕭何認(rèn)為他是位奇才.到達南鄭,各路將領(lǐng)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幾十人.韓信揣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漢王推薦自己,漢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報告漢王,親自追趕他.有人報告漢王說:“丞相...
  • 其師13138369455: 史記淮陰侯列傳翻譯
    宜昌市機械: ______ 諸將效首虜,休畢賀,因問信曰:'兵法曰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然竟以勝,此何術(shù)也?'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
  • 其師13138369455: 史記 淮陰侯列傳的全文翻譯哪兒有啊..??幫忙貼出來,,,= =n -
    宜昌市機械: ______ 原文: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信嘗過樊將軍噲,噲跪拜送迎,言稱臣,曰:“大王乃肯臨臣!”信出門,笑曰:“生乃與噲等為伍!”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
  • 其師13138369455: 淮陰侯列傳中"從間道萆山而望趙軍”的翻譯 -
    宜昌市機械: ______ 那是意譯的,并非完全按照字面意思翻譯. “間道”應(yīng)該是指小路(可參照《鴻門宴》“道芷陽間行”),"隱蔽小道"是按照當(dāng)時歷史情況的理解,不可能暴露行跡,自然會加上修飾詞“隱蔽”. “萆”同“蔽”,即隱蔽的意思. “望”是遠看,在文中就是“觀察”.(其實“望”字也有“察看”的意思)
  • 其師13138369455: 史記淮陰侯列傳翻譯 -
    宜昌市機械: ______ 皇上經(jīng)常從容地和韓信議論將軍們的高下,認(rèn)為各有長短.皇上問韓信:“像我的才能能統(tǒng)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tǒng)率十萬.”皇上說:“你怎么樣?”回答說:“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著說:“您越多越好,為什么還被我俘虜了?”韓信說:“陛下不能帶兵,卻善于駕馭將領(lǐng),這就是我被陛下俘虜?shù)脑?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 其師13138369455: 淮陰侯列傳最后1段翻譯 -
    宜昌市機械: ______ 太史公說道:“我到淮陰去,淮陰地方的人對我說:韓信還是個平民的時候,他的志向、抱負就和一般人不一樣.他的母親死了,窮得沒有錢來辦喪葬的事,然而他卻各處去尋求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旁邊可以安頓得下一萬家.我去參觀他母親的墳地,果真像人們所說的.假如韓信學(xué)一些道家的謙讓之道,不夸耀自己的功勞,不驕傲自己的才能,那他對漢家的功勛,真可以上比周公、召公、姜太公等的對周朝的貢獻,子子孫孫,都可以一直享受殊榮,獲得祭祀;不朝這方面去努力,而在天下大局已定,才來陰謀叛逆,殺了他的全家,不也真是罪有應(yīng)得嗎?”
  • 其師13138369455: 急求以下文言文翻譯:《利令智昏》,《放棋聽奏》,《水蛇裝神》,《良狗捕鼠》,《多多益善》 -
    宜昌市機械: ______ 1,一個人清晨穿戴整齊去街上.他來到賣金子的地方,見了金子伸手就搶,官府的人見了就把他抓了起來.縣令問他:“為什...
  • 其師13138369455: 資治通鑒司馬遷受刑文言文翻譯 -
    宜昌市機械: ______ 出處:《史記 · 淮陰侯列傳》 原文: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常數(shù)從其下鄉(xiāng)南昌亭長寄食,數(shù)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
  • 日本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 影视大全纯净版免费追剧app下载| 99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综合免费精品自拍| 黄瓜视频IOS| 茄子视频最新版官网在线|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星空影院免费观看电视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