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品大員的俸祿是多少? 清朝一品大員的俸祿是多少
清代發(fā)俸銀與祿米兩種,按不同身份和職司可分為八大系列。每年春秋兩季發(fā)給,春季以正月二十為限,秋季以七月二十為限。
1、宗室封爵:
順治元年,始定諸王、貝子、貝勒、公俸祿。攝政王3萬兩,輔政王1.5萬兩,親王1萬兩,郡王5千兩,貝勒2500兩,貝子1250兩,鎮(zhèn)國公、輔國公625兩;順治七年又加給祿米。后幾經(jīng)調(diào)整,最后確定為(一說祿米均減半):
親王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
世子歲俸銀6千兩,祿米6千斛;
郡王歲俸銀5千兩,祿米5千斛;
長子歲俸銀3千兩,祿米3千斛;
貝勒歲俸銀2500兩,祿米2500斛;
貝子歲俸銀1300兩,祿米1300斛;
鎮(zhèn)國公歲俸銀700兩,祿米700斛;
輔國公歲俸銀500兩,祿米500斛;
一等鎮(zhèn)國將軍歲俸銀410兩,祿米410斛;
二等鎮(zhèn)國將軍歲俸銀385兩,祿米385斛;
三等鎮(zhèn)國將軍歲俸銀360兩,祿米360斛;
一等輔國將軍兼一云騎尉歲俸銀335兩,祿米335斛;
一等輔國將軍歲俸銀310兩,祿米310斛;
二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85兩,祿米285斛;
三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60兩,祿米260斛;
一等奉國將軍兼一云騎尉歲俸銀235兩,祿米235斛;
一等奉國將軍歲俸銀210兩,祿米210斛;
二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85兩,祿米185斛;
三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60兩,祿米160斛;
奉恩將軍兼一云騎尉歲俸銀135兩,祿米135斛;
奉恩將軍歲俸銀110兩,祿米110斛。
2、公主、格格和額駙
固倫公主:居住京師則俸銀400兩,祿米40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1000兩,俸鍛30匹;
和碩公主:居住京師則俸銀300兩,祿米30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400兩,俸鍛15匹;
郡主:居住京師則俸銀160兩,祿米16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160兩,俸鍛12匹;
縣主:居住京師則俸銀110兩,祿米11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110兩,俸鍛10匹;
郡君:居住京師則俸銀60兩,祿米6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60兩,俸鍛8匹;
縣君:居住京師則俸銀50兩,祿米5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50兩,俸鍛6匹;
鄉(xiāng)君:居住京師則俸銀40兩,祿米4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40兩,俸鍛5匹;
六品格格:居住京師則俸銀30兩,祿米3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30兩,俸鍛3匹。
固倫公主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300兩,祿米300斛;外藩則俸銀300兩,俸鍛10匹;
和碩公主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250兩,祿米250斛;外藩則俸銀255兩,俸鍛9匹;
郡主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100兩,祿米100斛;外藩則俸銀100兩,俸鍛8匹;
縣主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60兩,祿米60斛;外藩則俸銀60兩,俸鍛6匹;
郡君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50兩,祿米50斛;外藩則俸銀50兩,俸鍛5匹;
縣君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40兩,祿米40斛;外藩則俸銀40兩,俸鍛4匹。
3、世爵俸祿:
一等公歲支俸銀700兩,二等公685兩,三等公660兩,一等侯又一云騎尉635兩,一等侯610兩,二等侯585兩,三等侯560兩,一等伯又一云騎尉535兩,一等伯510兩,二等伯485兩,三等伯460兩,一等子又一云騎尉435兩,一等子410兩,二等子385兩,三等子360兩,一等男又一云騎尉335兩,一等男310兩,二等男285兩,三等男260兩,一等輕車都尉又一云騎尉235兩,一等輕車都尉210兩,二等輕車都尉185兩,三等輕車都尉160兩,騎都尉又一云騎尉135兩,騎都尉110兩,云騎尉85兩,恩騎尉45兩。還有不列等的閑散公255兩,閑散侯230兩,伯品級官205兩,子品級官180兩,男品級官155兩,輕車都尉品級官130兩,騎都尉品級官105兩,云騎尉品級官80兩。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銀1兩,兼支給米1斛(一說半斛)。
4、文職官俸:
順治元年按明例支給俸祿柴直,十三年裁漢官柴薪銀,雍正三年(1725年)定在京漢官照俸銀支給俸米。清代文職官俸計(jì)分十等:一品歲俸銀180兩,祿米180斛;二品155兩,祿米155斛;三品130兩,祿米130斛;四品105兩,祿米105斛;五品80兩,祿米80斛;六品60兩,祿米60斛;七品45兩,祿米45斛;八品40兩,祿米40斛;正九品33兩1.14錢,祿米33斛1.14斗;從九品兼未人流31兩5錢,祿米31斛半。從雍正起,由于京官清苦,特支雙俸(米除外),稱“恩俸”。(一些高級大臣俸米也加倍支給)
5、外藩蒙古俸祿:
分九等:汗歲支銀2500兩,緞40匹;親王2000兩,緞20匹;世子1500兩,緞20匹;郡王1200兩,緞15匹;長子、貝勒各800兩,緞13匹;貝子500兩,緞10匹;鎮(zhèn)國公300兩,緞9匹;輔國公200兩,緞7匹;札薩可一等臺吉100兩,緞4匹。又,科爾沁部親王照汗例支俸,賜有達(dá)爾漢號者歲支銀20兩,鍛4匹。輪值充當(dāng)乾清門行走者有專門俸銀:一等臺吉100兩,二等臺吉80兩,三等臺吉60兩。加有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云騎尉世爵的,照八旗世職,減半給俸。另有一部分蒙古官員,比照八旗武職減半給俸。
6、回爵之俸:
主要是編入札薩克的哈密、吐魯番兩地之王公、臺吉。最高的郡王歲支銀800兩,輔國公200兩,一等臺吉100兩,二等臺吉80兩,三等臺吉60兩,四等臺吉40兩。又有不列等的內(nèi)大臣,照八旗減半支俸,侍衛(wèi)照八旗支俸。還規(guī)定每俸銀1兩,兼支米1斛。
7、八旗綠營武職:
京師武職為:一品歲俸銀180兩,祿米90石;二品155兩,祿米77石5斗;三品130兩,祿米65石;四品105兩,祿米52石5斗;五品80兩,祿米40石;六品60兩,祿米30石;七品45兩,祿米22石5斗;八品40兩,祿米20石;正九品33兩1.14錢;從九品31兩5錢。
駐防八旗:一品(將軍、都統(tǒng))年俸銀95.823/81.694兩(分正、從),年薪銀144兩;二品(副都統(tǒng))年俸銀67.576/53.458兩,年薪銀144兩;三品(城守尉、協(xié)領(lǐng)等)年俸銀39.34兩,年薪銀120兩;四品(防守尉、佐領(lǐng)等)年俸銀27.394兩,年薪銀72兩。
還有蔬菜燭炭銀、燈紅紙張銀等名目。如綠營歲支所得如下:
提督(從一品)俸銀81.693兩,薪銀144兩,蔬菜燭炭銀180兩,燈紅紙張銀200兩,合計(jì)605.893兩;
總兵(正二品)俸銀67.575兩,薪銀144兩,蔬菜燭炭銀140兩,燈紅紙張銀160兩,合計(jì)511.575兩;
副將(從二品)俸銀53.457兩,薪銀144兩,蔬菜燭炭銀72兩,燈紅紙張銀108兩,合計(jì)377.457兩;
參將(正三品)俸銀39.339兩,薪銀120兩,蔬菜燭炭銀48兩,燈紅紙張銀38兩,合計(jì)243.339兩;
游擊(從三品)俸銀39.339兩,薪銀120兩,蔬菜燭炭銀36兩,燈紅紙張銀36兩,合計(jì)231.339兩;
都司(正四品)俸銀27.393兩,薪銀72兩,蔬菜燭炭銀18兩,燈紅紙張銀24兩,合計(jì)141.393兩;
守備(正五品)俸銀18.705兩,薪銀48兩,蔬菜燭炭銀12兩,燈紅紙張銀12兩,合計(jì)90.705兩;
千總(正六品)俸銀14.9**兩,薪銀33.036兩,合計(jì)48兩;
把總(正七品)俸銀12.471兩,薪銀23.529兩,合計(jì)36兩。
8、新軍俸祿:
清末新軍月俸定制為:
總統(tǒng)官薪水銀600兩,公費(fèi)銀1000兩,合計(jì)1600兩;
統(tǒng)制官薪水銀400兩,公費(fèi)銀600兩,合計(jì)1000兩;
統(tǒng)領(lǐng)官薪水銀250兩,公費(fèi)銀250兩,合計(jì)500兩;
統(tǒng)帶官薪水銀200兩,公費(fèi)銀200兩,合計(jì)400兩;
步工輜管帶官薪水銀100兩,公費(fèi)銀140兩,合計(jì)240兩;
馬隊(duì)帶隊(duì)官薪水銀100兩,公費(fèi)銀80兩,合計(jì)180兩;
炮隊(duì)帶隊(duì)官薪水銀100兩,公費(fèi)銀160兩,合計(jì)260兩;
步工輜隊(duì)官薪水銀50兩,公費(fèi)銀10兩,合計(jì)60兩;
馬隊(duì)隊(duì)官薪水銀50兩,公費(fèi)銀8兩,合計(jì)58兩;
炮隊(duì)隊(duì)官薪水銀50兩,公費(fèi)銀14兩,合計(jì)**兩;
總參謀官薪水銀250兩;
教練官薪水銀100兩。
由于薪俸偏低,自雍正起火耗歸公,出現(xiàn)養(yǎng)廉銀,至乾隆是時(shí)又有補(bǔ)充調(diào)整,實(shí)際成為一種附加的俸祿,數(shù)額大大高于正俸。據(jù)《大清會典》中所載地方官員養(yǎng)廉銀一般為:總督13000-20000兩,巡撫10000-15000兩,布政使5000-9000兩,按察使3000-8444兩,道員1500-6000兩,知府800-4000兩,知州500-2000兩,知縣400-2000兩。另如河道總督6000兩(其中北河總督系直隸總督兼領(lǐng),支銀1000兩),管河道員2000-4000兩,漕運(yùn)總督9520兩,鹽運(yùn)使2000-5000兩,鹽法道2000-4240兩。佐貳官也均有,但數(shù)目與正印官相差很遠(yuǎn)。京官由朝廷波出一部庫銀作為養(yǎng)廉銀,但數(shù)目比地方官少很多,大多數(shù)人仍以正俸為主。
武官也有養(yǎng)廉銀,如道光中有關(guān)綠營各級的養(yǎng)廉銀數(shù)目如下:
提督:京師(巡捕營)800兩,直省2000兩,邊疆(新疆伊犁等鎮(zhèn))2800兩;
總兵:京師800兩,直省1500兩,邊疆2100兩;
副將:京師700兩,直省800兩,邊疆1200兩;
參將:京師600兩,直省500兩,邊疆800兩;
游擊:京師500兩,直省500兩,邊疆600兩;
都司:京師300兩,直省260兩,邊疆380兩;
守備:京師240兩,直省200兩,邊疆320兩;
千總:京師140兩,直省120兩,邊疆180兩;
把總:京師100兩,直省90兩,邊疆120兩;
外委千把總:京師20兩,直省18兩,邊疆28兩。
6、回爵之俸:
主要是編入札薩克的哈密、吐魯番兩地之王公、臺吉。最高的郡王歲支銀800兩,輔國公200兩,一等臺吉100兩,二等臺吉80兩,三等臺吉60兩,四等臺吉40兩。又有不列等的內(nèi)大臣,照八旗減半支俸,侍衛(wèi)照八旗支俸。還規(guī)定每俸銀1兩,兼支米1斛。
7、八旗綠營武職:
京師武職為:一品歲俸銀180兩,祿米90石;二品155兩,祿米77石5斗;三品130兩,祿米65石;四品105兩,祿米52石5斗;五品80兩,祿米40石;六品60兩,祿米30石;七品45兩,祿米22石5斗;八品40兩,祿米20石;正九品33兩1.14錢;從九品31兩5錢。
駐防八旗:一品(將軍、都統(tǒng))年俸銀95.823/81.694兩(分正、從),年薪銀144兩;二品(副都統(tǒng))年俸銀67.576/53.458兩,年薪銀144兩;三品(城守尉、協(xié)領(lǐng)等)年俸銀39.34兩,年薪銀120兩;四品(防守尉、佐領(lǐng)等)年俸銀27.394兩,年薪銀72兩。
還有蔬菜燭炭銀、燈紅紙張銀等名目。如綠營歲支所得如下:
提督(從一品)俸銀81.693兩,薪銀144兩,蔬菜燭炭銀180兩,燈紅紙張銀200兩,合計(jì)605.893兩;
總兵(正二品)俸銀67.575兩,薪銀144兩,蔬菜燭炭銀140兩,燈紅紙張銀160兩,合計(jì)511.575兩;
副將(從二品)俸銀53.457兩,薪銀144兩,蔬菜燭炭銀72兩,燈紅紙張銀108兩,合計(jì)377.457兩;
參將(正三品)俸銀39.339兩,薪銀120兩,蔬菜燭炭銀48兩,燈紅紙張銀38兩,合計(jì)243.339兩;
游擊(從三品)俸銀39.339兩,薪銀120兩,蔬菜燭炭銀36兩,燈紅紙張銀36兩,合計(jì)231.339兩;
都司(正四品)俸銀27.393兩,薪銀72兩,蔬菜燭炭銀18兩,燈紅紙張銀24兩,合計(jì)141.393兩;
守備(正五品)俸銀18.705兩,薪銀48兩,蔬菜燭炭銀12兩,燈紅紙張銀12兩,合計(jì)90.705兩;
千總(正六品)俸銀14.9**兩,薪銀33.036兩,合計(jì)48兩;
把總(正七品)俸銀12.471兩,薪銀23.529兩,合計(jì)36兩。
8、新軍俸祿:
清末新軍月俸定制為:
總統(tǒng)官薪水銀600兩,公費(fèi)銀1000兩,合計(jì)1600兩;
統(tǒng)制官薪水銀400兩,公費(fèi)銀600兩,合計(jì)1000兩;
統(tǒng)領(lǐng)官薪水銀250兩,公費(fèi)銀250兩,合計(jì)500兩;
統(tǒng)帶官薪水銀200兩,公費(fèi)銀200兩,合計(jì)400兩;
步工輜管帶官薪水銀100兩,公費(fèi)銀140兩,合計(jì)240兩;
馬隊(duì)帶隊(duì)官薪水銀100兩,公費(fèi)銀80兩,合計(jì)180兩;
炮隊(duì)帶隊(duì)官薪水銀100兩,公費(fèi)銀160兩,合計(jì)260兩;
步工輜隊(duì)官薪水銀50兩,公費(fèi)銀10兩,合計(jì)60兩;
馬隊(duì)隊(duì)官薪水銀50兩,公費(fèi)銀8兩,合計(jì)58兩;
炮隊(duì)隊(duì)官薪水銀50兩,公費(fèi)銀14兩,合計(jì)**兩;
總參謀官薪水銀250兩;
教練官薪水銀100兩。
由于薪俸偏低,自雍正起火耗歸公,出現(xiàn)養(yǎng)廉銀,至乾隆是時(shí)又有補(bǔ)充調(diào)整,實(shí)際成為一種附加的俸祿,數(shù)額大大高于正俸。據(jù)《大清會典》中所載地方官員養(yǎng)廉銀一般為:總督13000-20000兩,巡撫10000-15000兩,布政使5000-9000兩,按察使3000-8444兩,道員1500-6000兩,知府800-4000兩,知州500-2000兩,知縣400-2000兩。另如河道總督6000兩(其中北河總督系直隸總督兼領(lǐng),支銀1000兩),管河道員2000-4000兩,漕運(yùn)總督9520兩,鹽運(yùn)使2000-5000兩,鹽法道2000-4240兩。佐貳官也均有,但數(shù)目與正印官相差很遠(yuǎn)。京官由朝廷波出一部庫銀作為養(yǎng)廉銀,但數(shù)目比地方官少很多,大多數(shù)人仍以正俸為主。
武官也有養(yǎng)廉銀,如道光中有關(guān)綠營各級的養(yǎng)廉銀數(shù)目如下:
提督:京師(巡捕營)800兩,直省2000兩,邊疆(新疆伊犁等鎮(zhèn))2800兩;
總兵:京師800兩,直省1500兩,邊疆2100兩;
副將:京師700兩,直省800兩,邊疆1200兩;
參將:京師600兩,直省500兩,邊疆800兩;
游擊:京師500兩,直省500兩,邊疆600兩;
都司:京師300兩,直省260兩,邊疆380兩;
守備:京師240兩,直省200兩,邊疆320兩;
千總:京師140兩,直省120兩,邊疆180兩;
把總:京師100兩,直省90兩,邊疆120兩;
外委千把總:京師20兩,直省18兩,邊疆28兩。
清代官員的俸祿基本上引用了明代的慣例,各級相差很大,一品大員的年俸能達(dá)到一千多兩,當(dāng)時(shí)的白銀到底有多少購買力按照現(xiàn)在的銀價(jià)格計(jì)算是不合理的,最科學(xué)的辦法是按照糧食的價(jià)格來換算,按照明清時(shí)代一兩白銀能購買600余斤的稻谷(含稻皮)來換算,一個(gè)知縣的年俸一百五十兩左右,就可以換算成9萬斤稻谷,折合現(xiàn)在人民幣6萬元左右,是個(gè)很高的收入,而且除了年俸之外還有冰炭銀,車馬銀,筆墨紙硯銀,服裝銀等。
最高的年俸當(dāng)屬親王,能達(dá)到一萬八千兩白銀,有些特別受寵的親王享受雙俸,就是三萬六千兩,簡直不知道怎么花完。自雍正朝實(shí)行養(yǎng)廉制度以來,清代各級地方官員都在年俸以外還能拿到朝廷特批的專用補(bǔ)助款,時(shí)地方而定,云南貴州的總督巡撫可能也就每年一千多兩,兩江和直隸的督撫們能拿到萬兩每年,可以理解,富饒地區(qū)消費(fèi)高,應(yīng)酬也多。
大清朝官員俸祿
清代發(fā)俸銀與祿米兩種,按不同身份和職司可分為八大系列。每年春秋兩季發(fā)給,春季以正月二十為限,秋季以七月二十為限。
1、宗室封爵:
順治元年,始定諸王、貝子、貝勒、公俸祿。攝政王3萬兩,輔政王1.5萬兩,親王1萬兩,郡王5千兩,貝勒2500兩,貝子1250兩,鎮(zhèn)國公、輔國公625兩;順治七年又加給祿米。后幾經(jīng)調(diào)整,最后確定為(一說祿米均減半):
親王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
世子歲俸銀6千兩,祿米6千斛;
郡王歲俸銀5千兩,祿米5千斛;
長子歲俸銀3千兩,祿米3千斛;
貝勒歲俸銀2500兩,祿米2500斛;
貝子歲俸銀1300兩,祿米1300斛;
鎮(zhèn)國公歲俸銀700兩,祿米700斛;
輔國公歲俸銀500兩,祿米500斛;
一等鎮(zhèn)國將軍歲俸銀410兩,祿米410斛;
二等鎮(zhèn)國將軍歲俸銀385兩,祿米385斛;
三等鎮(zhèn)國將軍歲俸銀360兩,祿米360斛;
一等輔國將軍兼一云騎尉歲俸銀335兩,祿米335斛;
一等輔國將軍歲俸銀310兩,祿米310斛;
二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85兩,祿米285斛;
三等輔國將軍歲俸銀260兩,祿米260斛;
一等奉國將軍兼一云騎尉歲俸銀235兩,祿米235斛;
一等奉國將軍歲俸銀210兩,祿米210斛;
二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85兩,祿米185斛;
三等奉國將軍歲俸銀160兩,祿米160斛;
奉恩將軍兼一云騎尉歲俸銀135兩,祿米135斛;
奉恩將軍歲俸銀110兩,祿米110斛。
2、公主、格格和額駙
固倫公主:居住京師則俸銀400兩,祿米40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1000兩,俸鍛30匹;
和碩公主:居住京師則俸銀300兩,祿米30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400兩,俸鍛15匹;
郡主:居住京師則俸銀160兩,祿米16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160兩,俸鍛12匹;
縣主:居住京師則俸銀110兩,祿米11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110兩,俸鍛10匹;
郡君:居住京師則俸銀60兩,祿米6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60兩,俸鍛8匹;
縣君:居住京師則俸銀50兩,祿米5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50兩,俸鍛6匹;
鄉(xiāng)君:居住京師則俸銀40兩,祿米4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40兩,俸鍛5匹;
六品格格:居住京師則俸銀30兩,祿米30斛;下嫁外藩則俸銀30兩,俸鍛3匹。
固倫公主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300兩,祿米300斛;外藩則俸銀300兩,俸鍛10匹;
和碩公主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250兩,祿米250斛;外藩則俸銀255兩,俸鍛9匹;
郡主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100兩,祿米100斛;外藩則俸銀100兩,俸鍛8匹;
縣主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60兩,祿米60斛;外藩則俸銀60兩,俸鍛6匹;
郡君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50兩,祿米50斛;外藩則俸銀50兩,俸鍛5匹;
縣君額駙:居住京師則俸銀40兩,祿米40斛;外藩則俸銀40兩,俸鍛4匹。
3、世爵俸祿:
一等公歲支俸銀700兩,二等公685兩,三等公660兩,一等侯又一云騎尉635兩,一等侯610兩,二等侯585兩,三等侯560兩,一等伯又一云騎尉535兩,一等伯510兩,二等伯485兩,三等伯460兩,一等子又一云騎尉435兩,一等子410兩,二等子385兩,三等子360兩,一等男又一云騎尉335兩,一等男310兩,二等男285兩,三等男260兩,一等輕車都尉又一云騎尉235兩,一等輕車都尉210兩,二等輕車都尉185兩,三等輕車都尉160兩,騎都尉又一云騎尉135兩,騎都尉110兩,云騎尉85兩,恩騎尉45兩。還有不列等的閑散公255兩,閑散侯230兩,伯品級官205兩,子品級官180兩,男品級官155兩,輕車都尉品級官130兩,騎都尉品級官105兩,云騎尉品級官80兩。凡在京八旗世爵,每俸銀1兩,兼支給米1斛(一說半斛)。
4、文職官俸:
順治元年按明例支給俸祿柴直,十三年裁漢官柴薪銀,雍正三年(1725年)定在京漢官照俸銀支給俸米。清代文職官俸計(jì)分十等:一品歲俸銀180兩,祿米180斛;二品155兩,祿米155斛;三品130兩,祿米130斛;四品105兩,祿米105斛;五品80兩,祿米80斛;六品60兩,祿米60斛;七品45兩,祿米45斛;八品40兩,祿米40斛;正九品33兩1.14錢,祿米33斛1.14斗;從九品兼未人流31兩5錢,祿米31斛半。從雍正起,由于京官清苦,特支雙俸(米除外),稱“恩俸”。(一些高級大臣俸米也加倍支給)
5、外藩蒙古俸祿:
分九等:汗歲支銀2500兩,緞40匹;親王2000兩,緞20匹;世子1500兩,緞20匹;郡王1200兩,緞15匹;長子、貝勒各800兩,緞13匹;貝子500兩,緞10匹;鎮(zhèn)國公300兩,緞9匹;輔國公200兩,緞7匹;札薩可一等臺吉100兩,緞4匹。又,科爾沁部親王照汗例支俸,賜有達(dá)爾漢號者歲支銀20兩,鍛4匹。輪值充當(dāng)乾清門行走者有專門俸銀:一等臺吉100兩,二等臺吉80兩,三等臺吉60兩。加有子、男、輕車都尉、騎都尉、云騎尉世爵的,照八旗世職,減半給俸。另有一部分蒙古官員,比照八旗武職減半給俸。
清朝時(shí)期的正一品官員俸祿換做現(xiàn)在是多少錢?
大清王朝的官員俸祿分為兩種類,包括銀兩和大米,而且大清王朝為了減少官員貪污腐敗的現(xiàn)象,還設(shè)置了養(yǎng)廉金,還有一些類似于如今獎金的恩奉。二、清朝正一品官員的俸祿清朝官員的品級可以從一品到九品進(jìn)行劃分,那么清朝正一品的官員應(yīng)該是最高品級的官員,可想而知官員的俸祿肯定不會低,他們的俸祿水平可能...
清朝的“一品”官職,放到現(xiàn)代是多大的官呢?
文官里面的一品官員有太傅、太師、太保這三個(gè)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常委,這三個(gè)官職聽名字就知道都和太子有關(guān),這些官員一般都是負(fù)責(zé)教育太子的,太子的老師自然在官職上面是不能被其它官員和太子看不上的,所以說才把這三個(gè)官職放到了一品的地位,但是這三個(gè)官職是幾乎沒有實(shí)權(quán)的,基本上就只能等著皇帝下命令...
大明王朝的官員真的很窮嗎? 背后真相是什么?
明朝中前期,一個(gè)一品大員的工資大概是一年1000石大米,二品大約700石大米,三品400,四品300,五品200,六品就只有120了,個(gè)七品芝麻官,一年只有90石大米。蛀蟲太多,入不敷衍。嘉靖,萬歷時(shí)期發(fā)展挺快,消耗也挺快,皇親國戚揮霍無度,貪污盛行,在加上皇室分封太多,明朝后期朝廷給諸王的俸祿一個(gè)...
北宋時(shí)期的宰相俸祿很高,他們一個(gè)月的工資是多少?
茶湯錢則大致相當(dāng)于如今的防暑費(fèi)、取暖費(fèi)等,給卷則是指官吏的出差補(bǔ)貼。廚料、薪炭是指飲食補(bǔ)貼和燃料補(bǔ)貼。這么一看,只要穿上了北宋的官服,生活中一切開支幾乎都由國家包辦。二、北宋宰相的俸祿究竟有多高 宰相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品大員,皇帝最為倚重的助手,為了保證其忠誠度和積極性,皇帝...
古代“公務(wù)員”的俸祿是多少
洪武四年一品大員俸祿僅900石 到了明清,政府奉行“薄俸”制度。比較起來,明代“公務(wù)員”的工資是中國歷代最低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制定的工資標(biāo)準(zhǔn),相當(dāng)于今中央政治局委員的正一品大員,俸祿僅900石;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提高了標(biāo)準(zhǔn),正一品為1000石。至于普通“公務(wù)員”,其俸祿就更低了,相當(dāng)于副科級的從八...
清朝的養(yǎng)廉銀制度是怎樣產(chǎn)生的,它帶來了哪些影響?
康熙時(shí)期,一名一品大員的年薪是一百八十兩白銀,七品知縣的年薪只有四、五十兩白銀,這種局面導(dǎo)致康熙晚年的時(shí)候,朝堂之上幾乎無官不貪。雍正上臺后,為了解決貪污腐敗問題,特別制定了“高薪養(yǎng)廉”的養(yǎng)廉銀制度。【清代官員俸祿和養(yǎng)廉銀】一、養(yǎng)廉銀誕生的環(huán)境 1、官員俸祿過低,難以維持基層政府組織,導(dǎo)致...
清朝親王的官有多大
4. 清朝親王的爵位稱呼包括:鄭親王、睿親王、豫親王等,共八位。5. 清朝康熙年間,親王的爵位可世襲,俸祿豐厚。親王一年的俸祿為白銀1萬兩,米糧1萬斛,而一品大員年俸僅180兩白銀。6. 清朝米價(jià)波動,但親王的俸祿仍能購買大量米糧,康熙朝時(shí)可達(dá)195萬斤,同治年間減至97.5萬斤。7. 以現(xiàn)代米...
清朝為何那么多的腐敗,從官員的俸祿上可以看出
清朝為何那么多的腐敗,從官員的俸祿上可以看出一二 先說清朝一個(gè)高官——“兩江總督”掌握著江西、江蘇、安徽的所有軍民政務(wù),可是說的上是封疆大史了,據(jù)史料記載,兩江總督的年薪只有180兩白銀。你沒有看錯(cuò),就是180兩白銀,堂堂一品大員只有180兩白銀的年薪,看到這里你可能說:“怪不得清朝那么腐敗...
清朝伯爵相當(dāng)于啥級別干部
伯爵是爵位,不是官職。伯爵是清朝給異姓功臣制定的爵位,乾隆十六年定制,分為二十七等:伯爵是其中一種,異姓功臣爵位分為9等。伯爵屬于超品,分一等伯兼一云騎尉,及一至三等伯,歲支俸祿如下:一等伯又一云騎尉535兩、一等伯510兩 、二等伯485兩 、三等伯460兩。
清朝一品大員的收入,折合人民幣是多少?
在清朝,多少學(xué)子十年寒窗苦讀希望通過科舉考試謀得一官半職,改變命運(yùn),可是只有真正當(dāng)官之后才會知道當(dāng)一個(gè)清官真的不容易,有時(shí)候可能連自己一家子都養(yǎng)不起,很多清官家里都是一貧如洗。清朝一品大員年俸祿, 包括了俸銀以及俸米,兩種加起來就是這個(gè)官員的工資,清朝初期,一名一品官員一年的俸祿大約...
相關(guān)評說:
偃師市齒坯: ______ 清初文官的俸祿標(biāo)準(zhǔn)是依據(jù)萬歷《大明全典》制定的低薪制, 《大清會典》卷二一“文職官之俸”條: “一品歲支銀一百八十兩, 二品一百五十兩, 三品一百三十兩, 四品一百零五兩, 五品八十兩, 六品六十兩, 七品四十五兩, 八品四十兩, 正九品三十三兩有奇, 從九品、未入流三十一兩有奇”. 知縣“每月支俸三兩,一家一日粗食安飽兼喂馬匹,須銀五六錢,一月俸不足五六日之費(fèi)”. 幕友師爺、門房仆役,都需官員自己出錢聘雇,一般的縣要二三百人,大縣達(dá)千余人至數(shù)千人.
偃師市齒坯: ______ 在清朝縣令年俸祿24兩銀子;朝廷一品大員年俸祿480兩;
偃師市齒坯: ______ 清朝中晚期一兩銀子價(jià)值人民幣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價(jià)值人民幣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盛唐時(shí)期2000-4000元.一兩X500就是你想要的數(shù)字了....
偃師市齒坯: ______ 在清朝,正一品的官員'月俸米'是 86 石.郡王、親王肯定比這要多一些.總有 百石 吧.
偃師市齒坯: ______ 相對當(dāng)時(shí)的經(jīng)濟(jì)來說應(yīng)該是商周時(shí)候最高,那時(shí)候除了交上去的,自己封地里的東西都當(dāng)作俸祿的. 最低的是明朝,在那么發(fā)達(dá)的時(shí)代,俸祿僅僅維持一家的生計(jì),確實(shí)慘.
偃師市齒坯: ______ 俸祿即官員的“薪水”.我國古時(shí)歷代俸祿制度不一樣.漢代官員分為十六個(gè)等次,當(dāng)時(shí)稱為“秩次”,用 “石”來表示.官員的俸祿按其秩次給以谷物.隋代開始實(shí)行官品制度,官分九品,每品又各分正、從,共十八級.京官俸祿開始以官品為標(biāo)準(zhǔn)來定.唐代官品變?yōu)榫牌啡?京官、地方官全按官品定俸祿.宋代的俸祿按官階定,官階當(dāng)時(shí)稱為“散官”.元代初期官員沒有俸祿,后來雖然有俸祿,但非常少.明代確定俸祿的依據(jù)不再是散官,而改為官品.明代九品十八級,俸祿據(jù)此分為十八等.清代的俸祿“按品頒發(fā)”,每品的正、從在俸祿上沒有什么差別,所以俸祿只有九等.
偃師市齒坯: ______ 不要受到電視的影響,銀子就是銀子. 古代一支流傳的貨幣制度是銅錢,那時(shí)的銀子的作用和現(xiàn)在的政府的黃金儲備一樣,可有與現(xiàn)在不同他還同時(shí)具有貨幣的作用. 中國并不盛產(chǎn)金銀,不可能作為流通貨幣. 至于1個(gè)銅錢能買到什么我就不...
偃師市齒坯: ______ 衍圣公在清朝為正一品官階,俸祿自然按正一品官階算.清朝正一品官俸:歲俸銀180兩,祿米180斛.
偃師市齒坯: ______ 有工資 為了向上爬要打點(diǎn)上面,為了掌握人脈要打賞下面,太監(jiān)要預(yù)備著老了之后出宮的生活,宮女要積攢著買些宮外品質(zhì)好的胭脂花粉.總之從來只有錢不夠用,沒有用不出去的~ 至于工資的具體標(biāo)準(zhǔn),歷代不太一樣 近代清朝太監(jiān)中無官職...
偃師市齒坯: ______ 清朝的爵位分宗室、功臣兩種. 宗室爵 和碩親王、世子(親王嫡子)、多羅郡王、長子(郡王嫡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zhèn)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zhèn)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一至三等鎮(zhèn)國將軍、一至三等輔國將軍、一至三等奉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