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卅”分別表示二十,三十,那四十,五十等分別用什么漢字表示 “廿”“卅”分別表示“二十”、“三十”,那“四十”、“五十”...
二十是廿,三十是卅,四十是卌,五十是圩。
卌,讀音是xì,多意字。意為四十;指插糞耙。
圩,是漢語詞匯 ,漢語拼音為wéi,指的是中國江淮低洼地區(qū)周圍防水的堤。當(dāng)圩讀xū時,指的是中國湘、贛、閩、粵等地區(qū)稱集市。
組詞有圩堤、瓦圩、圩垸、圩日、圩鎮(zhèn)、圩場、圩市、圩戶、圩頂、圩防。
擴展資料:
詞語解析:
一、圩堤[wéi dī]
意指圍墾沙洲、灘地的堤埝。
二、瓦圩[wǎ xū]
意思是古代用土燒制的酒器。
三、圩垸[wéi yuàn]
沿江、濱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圍護,內(nèi)有灌排系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區(qū)。在長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統(tǒng)稱“圩垸”。若干個圩垸連成一片,叫做圩區(qū)或圩垸地區(qū)。
四、圩日[xū rì]
根據(jù)西南地區(qū)周圍約成規(guī)定,一般是三日一圩,是“一四七”圩、“二五八”圩、“三六九”圩,也有的是五天為一輪,依農(nóng)歷而定,分為逢“一六”圩、“二七”圩、“三八”圩、“四九”圩和“五十”圩。
五、圩鎮(zhèn)[xū zhèn]
是指集鎮(zhèn)。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圩
二十是廿,三十是卅,四十是卌,五十是圩。
卌,讀音是xì,多意字。意為四十;指插糞耙。
圩,是漢語詞匯,漢語拼音為wéi,指的是中國江淮低洼地區(qū)周圍防水的堤。當(dāng)圩讀xū時,指的是中國湘、贛、閩、粵等地區(qū)稱集市。
組詞有圩堤、瓦圩、圩垸、圩日、圩鎮(zhèn)、圩場、圩市、圩戶、圩頂、圩防。
計數(shù)量單位表
黃帝為法,數(shù)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
三等者,謂上、中、下也。其下數(shù)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日京也。
中數(shù)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也。
上數(shù)者,數(shù)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
下數(shù)淺短,計事則不盡。上數(shù)宏廓,世不可用。故其傅業(yè),推以中數(shù)耳。
數(shù)之為用,言重則變,以小兼大,又加循環(huán)。循環(huán)之理,豈有窮乎。
二十是廿,三十是卅,四十是卌 五十是圩,六十是圓,七十是進, 八十是枯。
初、十、廿(niàn)、卅(sà)、卌(xì)等是古漢語中有關(guān)數(shù)字的并寫形式.
其中“卌”表示“四十”.至于50、60等有無并體字沒有確切記載.估計是用不上吧.
另外:二百字為皕(bì) (PS:我也是百度的)
廿念做nian(第四聲)表示二十
三十為卅,念做sa(第四聲)
四十為卌,念做xi(第四聲)
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分別叫什么?
20=廿(niàn)30=卅(sà)40=卌(xì )50=圩(xū)60=圓(yuán)70=進 (jìn )80=枯(kū)90=枠(huà)200=皕(bì )一般情況下,四十以后的在生活中就不常用了。廿和卅還是比較常用的,比如:廿四節(jié)氣,廿四味(廣東涼茶),“五卅慘案”等等。另外,廿和卅在日歷和書法當(dāng)中用...
二十是 廿,三十是 卅,四十是 卌,五十六十呢
初、十、廿(niàn)、卅(sà)、卌(xì)等是古漢語中有關(guān)數(shù)字的并寫形式。其中“卌”表示“四十”。至于50、60等有無并體字沒有確切記載。我估計是因為無論是從日歷天數(shù)的計年角度來看還是從文冊編纂的分冊角度來看,數(shù)字自50以后應(yīng)用的頻率不高,不象20、30那樣頻繁使用,所以古人也就沒有必要...
古文中,20是廿、30是卅。那么、10呢?40、50?求下面的說法、
二十字為廿,三十字為卅,四十為卌,二百字為皕(bì)五十以后就沒有了
廿是二十,卅是三十,卌是四十,那五十是什么啊?六十、七十等等呢?
六十、七十、八十、九十等數(shù)字又分別對應(yīng)什么字呢?這些數(shù)字對應(yīng)的字我了解得很少,希望能找到更多相關(guān)信息。在古漢語中,數(shù)字的表達方式非常豐富,除了我們熟悉的阿拉伯?dāng)?shù)字和漢字數(shù)字外,還有許多特別的字詞用于表示特定的數(shù)字。例如,“廿”表示二十,“卅”表示三十,“卌”表示四十。對于五十這個數(shù)字,...
廿表示20,卅表示30,那40、50、60、70、80、90、100呢?都怎么讀?_百度...
二十 ,廿 ;四十,卌 ;五十 ,圩; 六十,圓; 七十,進; 八十 ,枯。
二十的簡寫是“廿”,三十的簡寫是“卅”,四十、五十不知有簡寫沒有...
另外,“三十”則簡寫為“卅”(sà)。在一些常見的詞匯中,廿和卅較為常用,如“廿四節(jié)氣”、“廿四味(廣東涼茶)”、“五卅慘案”等。在日歷中,廿和卅也被廣泛使用。在書法中,這些字也十分常見。通常情況下,四十以后的數(shù)字簡寫較少使用,但在古典文獻中卻常出現(xiàn)。因此,了解四十及其以后的數(shù)...
二十的簡寫是“廿”三十的簡寫是“卅”四十、五十不知有簡寫..._百度...
答案:二十的簡寫是“廿”,三十的簡寫是“卅”。至于四十、五十的簡寫,它們分別可以簡寫為“卌”和“半”。但要注意,“卌”是較特殊的表示法,不是所有的簡寫字都廣泛應(yīng)用。關(guān)于具體的簡化過程和歷史背景,下文會詳細解釋。解釋:在古代中文書寫中,為了簡便書寫,人們創(chuàng)造了一些數(shù)字的簡寫字。這些...
廿是二十,卅是三十,卌是四十,那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呢?
在古老的漢語中,數(shù)字的表達方式富有詩意和寓意。廿代表二十,三十是卅,四十則是卌。那么,五十和六十又如何表示呢?答案是圩和圓。圩,讀[xū],在南方方言中表示集市,也作為五十的代稱。圓則不僅僅指形狀,還意味著完備、周全,同時也是六十的數(shù)字表示。六十用“圓”來象征,七十被稱為“進”,...
中國傳統(tǒng)中二十可寫做廿(nian),那三十、四十等的數(shù)字還有類似寫法么...
三十可以寫作“卅”,四十的類似寫法是“卌”。對于五十,可以寫作“圩”。六十的別樣書寫是“攔此”,而七十則可以簡寫為“簡橡迅進”。八十的書寫是“枯”,九十則可以寫作“如尺”。至于二百,其別樣寫法是“皕”。
中國數(shù)字老式寫法比如二十寫作廿,求三十,四十,……九十,一百的怎么讀...
一百在中文里沒有單字寫法,二十到九十的單字寫法和讀音如下:1、二十:廿,讀niàn。2、三十:卅,讀sà。3、四十:卌,讀xì。4、五十:圩,讀xū 5、六十:圓,讀yuán 6、七十:進,讀jìn。7、八十:枯,讀kū。8、九十:枠,讀huà。
相關(guān)評說:
柳江縣唇形: ______[答案] 廿 拼音:niàn 部首:廾,部外筆畫:1,總筆畫:4 ◎ 二十 卅 拼音:sà 部首:十,部外筆畫:2,總筆畫:4 ◎ 三十
柳江縣唇形: ______ 二十叫廿、三十叫卅、四十叫卌、五十為圩、 六十為圓、七十為進 一、圩 拼音:[ xū ] 釋義: 1、南方一些地區(qū)稱集市:趕~(趕集). 2、意為五十,如:圩一(五十一) 拼音:[ wéi ] 1、防水護田的堤岸. 2、有圩圍住的地區(qū):~田.鹽~. 3...
柳江縣唇形: ______ 廿卅卌 二十字為廿,三十字為卅,四十為卌,皆《說文》本字也. 準確讀音:廿(niàn);卅(sà);卌(xì) 二百字為皕(bì)
柳江縣唇形: ______ 讀sa(第四聲),意思是30,這一類有:廿nian(第四聲),卅sa(第四聲),卌xi(第四聲),分別表示20,30,40
柳江縣唇形: ______ 二十就是“廿”,音:nian
柳江縣唇形: ______[答案] 廿 nian 卅
柳江縣唇形: ______[答案] 廿:niàn 部首:廾,部外筆畫:1,總筆畫:4 五筆86&98:AGHG 倉頡:T 基本字義 廿 niàn 二十:四史. 卅 #sà 部首:一 字體:獨體 【釋義】三十:五卅運動. 卅〈數(shù)〉 三十 卅,三十并也.――《說文》.一般寫作“卅”. 說文云:“卅,三十也.”今...
柳江縣唇形: ______ 廿 niàn 二十 卅 sà 三十 卌 xì 四十 五十 圩 六十 圓 七十 進 八十 枯 皕 二百 bì
柳江縣唇形: ______[答案] 40:卌 50,圩 60,圓 70,進 80,枯
柳江縣唇形: ______ 二十廿(niàn),表示數(shù)目,意為二十.1、十:拼音 shí 解釋:(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2)表示達到頂點:~足.~分.~成的把握.(3)姓.2、廿:拼音 niàn 解釋:數(shù)目.二十:~四史.3、卅:拼音 sà 解釋:數(shù)目.三十:五~運動.4、卌:拼音 xì 解釋:(1)意為四十;(2)指插糞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