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細(xì)聽春山杜宇啼
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朝來白鳥背人飛。
對鄭子真巖石臥,赴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誦《北山移》。
【譯文及注釋】
仔細(xì)地聽來,在春意盎然的山里,杜宇鳥在啼叫,聲音悲切,一聲一聲的都是不忍離別的送行詩句。早晨起程的時候,水鳥向背著我的方向飛去。這是不妨和我離開,要我回去。過去的十年,我仿效鄭子真對著巖石坐臥,到了九月,邀請朋友,學(xué)陶元亮賞菊。現(xiàn)在,我要誦讀孔稚圭的《北山移文》,不再回上饒過隱居的生活了。
1、杜宇:又名杜鵑、子規(guī),鳥名。鳴聲凄歷,能使旅客起思鄉(xiāng)之念。
2、白鳥:水鳥。上句的杜宇的送行詩與這句的白鳥背人飛,都是不忍相別的意思。白鳥背人飛尚含有返回的象征。
3、鄭子真:漢時谷口人。《楊子法言問神篇》:谷口鄭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這里是作者回憶自己十年的田園生活。
4、陶之亮:陶淵明名元亮。
5、《北山移》:即《北山移文》。作者孔稚珪字德璋,南齊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南周颙隱于鐘山,后為海鹽令,欲再過鐘山,孔作此文,借山靈口氣,阻止周不許再來。作者應(yīng)詔出山,高興的表示:決心獻(xiàn)身于國,不回上饒了。
【賞析】
這首詞作于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在信州上饒蟄居了十年之久的作者,于紹熙二年歲暮,忽然接到朝廷的詔命,委任他擔(dān)任福建提點刑獄。辛棄疾對于這次任命,并不那么熱心,直到次年春天,才告別家人,到福建赴任。臨行前,寫了這首《浣溪沙》,描述了他此時的心境。
上片寫景。辛棄疾對他的重新出任,并沒有一般失意文人在偶然得意時的那種春風(fēng)得意馬啼疾的快感,相反,他寫了這樣一個開頭: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竟然把道聲聲不如歸的杜宇啼鳴,比喻為給他唱的送行詩。杜宇,即杜鵑。相傳蜀王杜宇死后化為子規(guī),其鳥鳴聲凄厲,能動旅客懷歸之思。這里說送行,是囑他別忘歸來之意,表達(dá)了作者未出行即思?xì)w鄉(xiāng)的心境。朝來白鳥背人飛。白鳥,即沙鷗。沙鷗這些平時與他結(jié)盟為鄰的伴友們,在他臨行之際,竟也不忍相別,背著他飛走了。作者用杜宇鳴叫,白鷗的飛走,描繪和渲染出一種喜悅不足、凄苦有余的氣氛!
下片寫情。作者用鄭子真、陶元亮,《北山移文》,三個典故,抒述了自己這時的心境。他感到,這次出山,與其說是為國家建功立業(yè),不如說是對這些年來久已習(xí)慣了的隱逸生涯的背叛。因此,他發(fā)出了對鄭子真巖石臥,赴陶元亮菊花期的感嘆。鄭子真:《楊子法言問神篇》:谷口鄭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師。陶元亮,即陶淵明,據(jù)《續(xù)昔陽秋》記載:陶潛九日無酒,出籬邊悵望久之,見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這里作者是說,對于鄭子真、陶元亮這兩位前代卓著名聲的隱者,自己已無顏再見他們了。《北山移》,指《北山移文》,南齊孔稚圭著。據(jù)《文選之臣注》說,南齊周彥倫,臨隱鐘山,后應(yīng)詔出為海鹽縣令,欲過鐘山,熱愛山水,不樂世務(wù)的孔稚圭在借山靈的口吻,寫了一篇《北山移文》,拒絕周彥倫,再到鐘山來。并對那些貪圖官祿的假隱士們,進(jìn)行了辛辣的嘲諷。移文,是用于同級官吏之間的一種官府文書。而今堪頌《北山移》,如今,辛棄疾忽然覺得這篇著名的文章,好象是給自己的,是嘲笑他自己似的了。
其實,這都不過是作者的謙托之詞罷了,這首《浣溪沙》的實際用意,是對朝廷棄置他長達(dá)十年之久的一種憤怒抗議!因為這個差使,并不能充分實現(xiàn)他的報國初衷,所以,與其擔(dān)任一個不能實現(xiàn)報國宏志的差使,還不如在家飲酒賦詩,自得其樂。他這一時期的許多作品,如《添字浣溪沙三山戲作》:繞屋人扶行不得,閑窗學(xué)得鷓鴣啼,卻有杜鵑能勸道:不如歸!《臨江仙和信守大道丈韻,謝其為壽。時仆作閩憲》:海山問我?guī)讜r歸,棗瓜如何啖,直欲覓安期,也都流露出倦宦思?xì)w之意。
李煜 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
《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
作者:李煜
原文: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相留醉,
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注釋:
1、此調(diào)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2、謝:凋謝。
3、胭脂淚:指女子的眼淚。女子臉上搽有胭脂淚水流經(jīng)臉頰時沾上胭脂的紅色,故云。
4、幾時重:何時再度相會。
賞析:
此詞將人生失意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起句林花謝了春紅,即托出作者的傷春惜花之情;而續(xù)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qiáng)化。狼藉殘紅,春去匆匆;而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傷殘的春心和破碎的春夢。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為林花凋謝之速而發(fā),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來日無多的喟嘆,包蘊(yùn)了作者對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一句點出林花匆匆謝去的原因是風(fēng)雨侵龔,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為過多地櫛風(fēng)沐雨?所以,此句同樣既是嘆花,亦是自嘆。無奈云云,充滿不甘聽?wèi){外力摧殘而又自恨無力改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感愴。換頭胭脂淚三句,轉(zhuǎn)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xiàn)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這里,一邊是生逢末世,運(yùn)交華蓋的失意人,一邊是盛時不再、紅消香斷的解語花,二者恍然相對,不勝繾綣。胭脂淚,遙按上片林花謝了春紅句,是從杜甫《曲江對雨》詩林花著雨胭脂濕變化而來。林花為風(fēng)侵欺,紅^叟鮫肖(左應(yīng)加魚旁),狀如胭脂。胭脂淚者,此之謂也。但花本無淚,實際上是慣于以我觀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作者身歷世變,泣血無淚,不亦色若胭脂?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憐人,人亦惜花;淚眼相向之際,究竟是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難分。著一醉字,寫出彼此如醉如癡、眷變難舍的情態(tài),極為傳神,而幾時重則吁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現(xiàn)的悵惘與迷茫。結(jié)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一氣呵成益見悲慨。人生長恨似乎不僅僅是抒寫一已的失意情懷,而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種融匯和濃縮了無數(shù)痛苦的人生體驗的浩嘆。
李清照 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作者:李清照
原文:
髻子傷春慵更梳,
晚風(fēng)庭院落梅初,
淡云來往月疏疏。
玉鴨薰?fàn)t閑瑞腦,
朱櫻斗帳掩流蘇,
通犀還解辟寒無。
注釋:
1、懶《花草粹編》作慵。《歷代名媛詩詞》作惱。
2、玉鴨熏爐:玉制(或白瓷制)的點燃熏香的鴨形香爐。熏爐形狀各式各樣,有麒麟形、獅子形、鴨子形等;質(zhì)料也有金、黃銅、黃銅、鐵、玉、瓷等不同。
3、瑞腦:一種香料名。
4、朱櫻斗帳:斗帳,覆斗形的帳子。
5、流蘇:指帳子下垂的穗兒,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線盤結(jié)而成。
6、遺犀:犀,指犀牛的角。遺,應(yīng)為通之誤。
賞析:
此詞以清麗的風(fēng)格,寓傷春之情于景物描寫之中,格高韻勝,富有詩的意境,可以唐風(fēng)、唐調(diào)論之。
詞的起句,開門見山,點明傷春的題旨。《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伯兮》云: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同這里的髻子傷春懶更梳說的是一個意思。其時詞人蓋結(jié)錞未久,丈夫趙明誠負(fù)笈出游,丟下她空房獨,寂寞無聊,以至連頭發(fā)也懶得梳理。
此詞自第二句起至結(jié)句止,基本上遵循了寫景宜顯、寫情宜隱這一創(chuàng)作原則。晚風(fēng)庭院落梅初,是從近處落筆,點時間,寫環(huán)境,寓感情。落梅初,既梅花開始飄落。深沉庭院,晚風(fēng)料峭,梅殘花落,境極凄涼,一種傷春情緒,已在環(huán)境的渲染中流露出來。淡云一句被譽(yù)為清麗之句(見陳廷焯《云韶集》)。詞筆引向遠(yuǎn)方,寫詞人仰視天空,只見月亮從云縫中時出時沒,灑下稀疏的月色。來往二字,狀云氣之飄浮,極為真切。疏疏二字為疊字,富于音韻之美,用以表現(xiàn)云縫中忽隱忽顯的月光,也恰到好處。
過片對仗工整,寫室內(nèi)之景。詞人也許在庭院中立了多時,愁緒無法排遣,只得回到室內(nèi),而眼中所見,仍是凄清之境。玉鴨熏爐閑瑞腦,瑞腦香在寶鴨熏爐內(nèi)燃盡而消歇了,故曰閑。詞人在《醉花陰》中也寫過瑞腦消金獸。這個閑字比消字用得好,因為它表現(xiàn)了室內(nèi)的閑靜氣氛。此字看似尋常,卻是從追琢中得來。詞人冷漠的心情,本是隱藏在景物中,然而通過閑字這個小小窗口,便悄悄透露出來。朱櫻斗帳,是指繡有櫻桃花或櫻桃果串的方頂小帳。紅櫻斗帳為流蘇所掩,其境亦十分靜謐。
詞的結(jié)句通犀還解辟寒無,辭意極為婉轉(zhuǎn),怨而不怒,符合中國古典美學(xué)溫柔敦厚的要求,也顯示了這位受到良好教養(yǎng)的大家閨秀的獨特個性。通犀,即通天犀,是一種名貴的犀牛角,遠(yuǎn)方列為貢品。據(jù)《開元天寶遺事》卷上說,開元二年冬至日,交趾國進(jìn)貢犀牛角一只,色黃似金,置于殿中,有暖氣襲人,名曰辟寒犀。此處指一種首飾,當(dāng)是犀梳或犀簪,尤以犀梳為近。結(jié)句如神龍掉尾,回應(yīng)首句。詞人因梳頭而想到犀梳,因犀梳而想到辟寒。所謂辟寒,當(dāng)指消除心境之凄冷。詞人由于在晚風(fēng)庭院中立了許久,回到室內(nèi)又見香斷床空,不免感到身心寒怯。此句,反映了她對正常愛情生活的追求。
秦觀 浣溪沙
《浣溪沙》
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
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xì)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注釋:
1、漠漠:像輕清寒一樣的冷漠。
2、輕寒:陰天,有些冷。
3、曉陰:早晨天陰著。
4、無賴:詞人厭惡之語。
5、窮秋:秋天走到了盡頭。
6、淡煙流水:畫屏上輕煙淡淡,流水潺潺。
7、幽:意境悠遠(yuǎn)。
8、自在:自由自在。
9、絲雨:細(xì)雨。
10、寶簾:綴著珠寶的簾子。
11、閑掛:很隨意地掛著。
翻譯:
在春寒料峭的天氣里獨自登上小樓,
早上的天陰著好像是在深秋。
屋內(nèi)畫屏上輕煙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飄飛的花瓣輕得好象夜里的美夢,
天空中飄灑的雨絲細(xì)得好像心中的憂愁。
走回室內(nèi),隨意用小銀鉤把簾子掛起。
賞析:
此詞描寫了一幅晚春拂曉清寒景象。上片以總攝方式寫曉陰窮秋的景象。漠漠形容清晨時煙霧絲雨、柳絮飛花交織成的淡淡迷蒙的畫面。曉陰無賴乃樓中人發(fā)出的怨惱:真是無奈呀!清晨陰冷竟像深秋,暗示出時節(jié)正當(dāng)寒食清明之際。淡煙寫樓中人在曉陰輕寒中突然發(fā)現(xiàn)眼前景物之美:白蒙蒙的淡淡煙霧,清潺潺流淌的碧水像一幅清幽、淡逸的畫境。下片承畫屏幽而選取飛花絲雨富有動態(tài)性的細(xì)節(jié)意象精描細(xì)繪畫境之清幽與樓中人似夢如怨的情懷。自在乃形容柳絮與落紅順其自然地飄然而落,倏忽而去,有如縹緲的春夢一樣輕柔、空盈。最后以閑掛二字透出樓中人的空虛、閑寂的神情與心緒,與前面的景物描寫融成一片。這首詞以清麗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了一位相思女子的精小的樓閣和她閑淡的精神世界,這兩者全容納在寥寥三十幾字的小令之中,卻作得仿佛一件精美玲瓏的藝術(shù)盆景,令人久久欣賞把玩。
古詩絕句就是這樣經(jīng)典,凝練,內(nèi)心頓生無限的情懷。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絕句和古詩嗎,請欣賞 山行古詩 。
形容夏天清晨鳥鳴的詩句
關(guān)于夏天百鳥鳴的詩句 1.關(guān)于聽夏天鳥聲音的詩句 風(fēng)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鶴《春宮怨》城上風(fēng)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宋·錢惟演《木蘭花》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宋·辛棄疾《浣溪沙》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 宋·陳亮《南歌子》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黃柳...
瓢泉的辛棄疾 詞作
浣溪沙 壬子春,赴閩憲,別瓢泉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朝來白鳥背人飛。對鄭子真巖石臥,赴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誦《北山移》。沁園春 再到期思卜筑一水西來,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經(jīng)歲,重來杜老;斜川好景,不負(fù)淵明。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處,著個茅亭。 青山意氣...
形容清晨鳥聲的詩句
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 宋·辛棄疾《浣溪沙》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 宋·陳亮《南歌子》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宋·姜夔《淡黃柳》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飛紅:花瓣飛舞。 元·白樸《天凈沙·春》 綠窗春睡覺來遲,誰喚起,窗外曉鶯啼 覺來:醒來。 元·胡只...
關(guān)于春天聽鳥鳴的詩句
9、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10、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唐】韋應(yīng)物《滁州西澗》11、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宋】辛棄疾《浣溪沙》12、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元】白樸《天凈沙·春》2. 描寫春景鳥鳴的詩句 描寫春景鳥鳴的詩句...
聽清晨鳥叫的詩句
___杜牧《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雁聲遠(yuǎn)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___溫庭。 3.關(guān)于聽夏天鳥聲音的詩句 風(fēng)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鶴《春宮怨》 城上風(fēng)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宋·錢惟演《木蘭花》 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 宋·辛棄疾《浣溪沙》 春在...
杜鵑有什么詩
忍聽林表杜鵑啼。 28、宋辛棄疾《浣溪沙·壬子春,赴閩憲,別瓢泉》: 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朝來白鳥背人飛。 對鄭子真巖石臥,赴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誦北山移。 29、宋辛棄疾《添字浣溪沙·三山戲作》: “繞屋人扶行不得,閑窗學(xué)得鷓鴣啼,卻有杜鵑能勸道:不如歸!” 30、宋劉辰翁《蘭陵王·丙子...
贊美春天的詩詞
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 宋·辛棄疾《浣溪沙》 滿眼不堪三月喜,舉頭已覺千山綠 宋·辛棄疾《滿江紅》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時。 宋·辛棄疾《感皇恩·為范倅壽》:“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喚得笙歌勸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舊。” 春陰垂野草青青,時...
王安石關(guān)于春的詩句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宋·陸游《馬上作》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唐·白居易《憶江南》:一春常是雨和風(fēng),風(fēng)雨晴時春已空宋·陸游《豆葉黃》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宋·辛棄疾《浣溪沙》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
寫關(guān)于春山的詩句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宋· 陸游《馬上作》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 宋祁《玉樓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唐· 白居易《憶江南》一春常是雨和風(fēng),風(fēng)雨晴時春已空。宋· 陸游《豆葉黃》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宋· 辛棄疾《浣溪沙》春陰垂野草青青...
描寫春天的古詩句
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 楊柳句謂楊柳遮不斷春大的景色。 宋·陸游《馬上作》 一春常是雨和風(fēng),風(fēng)雨晴時春已空 宋·陸游《豆葉黃》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xué)繡,,枝枝不教花瘦 宋·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 東風(fēng)吹雨細(xì)于塵 宋·辛棄疾《浣溪沙》 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
相關(guān)評說:
鹿邑縣正火: ______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賀之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yīng)物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唐)...
鹿邑縣正火: ______ 風(fēng)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鶴《春宮怨》 城上風(fēng)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 宋·錢惟演《木蘭花》 細(xì)聽春山杜宇啼,一聲聲是送行詩 杜宇:杜鵑. 宋·辛棄疾《浣溪沙》 春在亂花深處鳥聲中 宋·陳亮《南歌子》 燕燕飛來,問春何在...
鹿邑縣正火: ______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
鹿邑縣正火: ______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
鹿邑縣正火: ______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
鹿邑縣正火: ______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唐)韓愈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賀之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yīng)物 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唐)...
鹿邑縣正火: ______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漢 樂府古辭《長歌行》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南朝宋 謝靈運(yùn)《登池上樓》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綠 唐 李白《金門答蘇秀才》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
鹿邑縣正火: ______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 當(dāng)...
鹿邑縣正火: ______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
鹿邑縣正火: ______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宋·黃庭堅《清平樂》 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城中桃李愁風(fēng)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宋·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