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心得體會文言文
1. 古人寫書法學習心得的古詩
1、《書法家歐陽詢》佚名 歐陽詢嘗行,見古碑,晉索靖所書。
駐馬觀之,良久乃去。數(shù)百步復反,下馬佇立,及疲,乃布裘坐觀,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譯文 歐陽詢曾經(jīng)有一回騎馬趕路,看到一塊古碑。是晉代著名書法家索靖書寫的,(他)停住馬觀看古碑,過了很久才離開。
他走離古碑幾百步后又返回來,下了馬站在碑前欣賞,等到疲乏了,又鋪開皮衣坐下來觀看,就又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離去。2、《杜處士好書畫》宋代:蘇軾 蜀中有杜處士 ,好書畫,所寶以百數(shù)。
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而一牧童見之,拊掌見笑,曰:“此畫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
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處士笑而然之。古語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
不可改也。 譯文 四川境內(nèi)有個姓杜的隱士,愛好書畫,他珍藏的書畫作品有成百件,有戴嵩畫的牛一幅,他特別喜愛,用錦囊盛起來,用玉石作畫軸,經(jīng)常隨身攜帶著,有一天晾曬書畫,一個牧童看到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說:“這畫上畫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時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后腿中間,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搖著尾巴斗角,畫錯了啊!” 隱士笑了,認為牧童說得對。
有句古話說:“耕地應(yīng)當去問 *** ,織布應(yīng)當去問婢女。”這句話是不可改變的。
3、《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4、《觀書》明代: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譯文 書卷就好像是我的多年老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眼前瀏覽過無數(shù)的文字后,心中再無半點塵世間的世俗雜念。
堅持經(jīng)常讀書,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的涌來用之不竭。勤奮攻讀,像東風里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漫跨著金鞍,權(quán)貴們猶嘆芳蹤難尋,不相信我這書齋里別有春景。5、《墨池記》宋代:曾鞏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于溪,曰新城。
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長,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云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為其故跡,豈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徉肆恣,而又嘗自休于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
又告于鞏曰:“愿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譯文 臨川郡城的東面,有一塊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
新城上面,有個池子低洼呈長方形,說是王羲之的墨池,這是荀伯子《臨川記》里說的。羲之曾經(jīng)仰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精神,(現(xiàn)在說)這是羲之的(墨池)遺址,難道是真的嗎?當羲之不愿勉強做官時,曾經(jīng)游遍東方,出游東海,在山水之間使他的心情快樂。
莫非他在盡情游覽時,曾在這里停留過?羲之的書法,到晚年才特別好。那么他能達到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
但是后代沒有能夠趕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學習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學習的功夫難道可以少下嗎?何況想在道德修養(yǎng)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邊,現(xiàn)在是撫州州學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擔心墨池不能出名,寫了“晉王右軍墨池”六個字掛在屋前兩柱之間,又請求我說:“希望有一篇(墨池)記。” 推測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愛別人的優(yōu)點,即使是一技之長也不讓它埋沒,因而推廣到王羲之的遺跡呢?莫非也想推廣王羲之的事跡來勉勵那些學員吧?一個人有一技之長,就能使后人像這樣尊重他;何況那些品德高尚、行為端莊的人,遺留下來令人思慕的美好風范,對于后世的影響那就更不用說了。
2. 學習書法的感悟800字
思路:從自己書法練習的進度,講到自己心性的改變,字如其人。多描述練字給予人帶來的益處,以及給人帶來的影響,也描述練習的好處。
正文:
學過書法的人,是要暗自慶幸的。
我向來不懂得那些寫不好字的人的感受,只是聽到他們時常抱怨:“寫字好難!”只記得我十一歲那年,學了軟筆近一年,鋼筆字卻退步很快,那緣起我的心態(tài)。那時候羨慕寫字環(huán)繞跌宕的人,以為那種“鬼畫符似的繞繞字”就是美,就是書法了。不得不說,凌亂美是有的,但如沒了章法,別人辨識不清,總以為你是馬虎的人。后來得及時扶正,字跡又工整起來,可愛如初了。
我臨《九成宮》,大抵練了五年。第一年寫字時手抖得厲害,墨色不能把控,常常是“深深淺淺”,好似水墨圖,這不符合歐體的風格。次年便有好轉(zhuǎn),字態(tài)逐漸成熟,方為雛形。小學三四年的底子是很牢固的,即使長久不練,一提筆一蘸墨,心神便會合一,入了境,不再出來,直到收筆,才長吁一口氣。
如今的我的歐體進步很多,值得贊揚,但有很大不足,如老師所述:筆畫太飄浮,不沉穩(wěn)。或許是我的性子作怪,太急了,這應(yīng)當改變。
正如楊絳先生提出的“修身”一說,“受鍛煉的靈魂”。書法的初生兒,誰都是塊野玉,但當你的野性在形色的字體中展露時,那突兀的一筆一畫便是你受鍛煉的靈魂的所在。我是能真切地感受到的。書法使人靜,但亦能動若脫兔,這是靈氣,它們?nèi)[含在或狂或嬌、或喜或悲的作品中。
《曹全碑》我也是臨摹過的,但那太嬌柔,不投緣,便擱淺。
記得去年炎夏,我瘋抄寫古詩,手持毫如星點的小白云,在仿古的藍皮書黃草紙上寫下了幾十篇長詩。臨摹《長恨歌》時,一坐便是一下午,兩腳麻透了卻不敢動彈。或是酷暑難耐,心不靜,而總尋不得手感。書法同寫作一般,要的就是坐得起冷板凳的人,要的就是“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的人。
近來兩腿酸軟而無病痛,我便懷疑到寫字和寫作上來了。誰教我熱愛這頗淘神費力的兩樁事呢!
總歸,心是靜的,寫字的益處不必多言,從前字拙的我與字秀的我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了。寫作也是寫字,不分家的。于是每每當我寫作時,便不由自主地把流瀉下的思想與情愫化成悅目的字來了。好字叫人悅意看。
陋文自要補苴罅漏,而字也如此。
人一輩子是離不開一支筆、一手字的。每當我“鍛煉靈魂”,所有的門就是開的,我的心便回來了。
3. 書法的感受兩百字左右.
--學習書法的體會 對書法的熱愛,我練習了大約十幾年的書法;正因為喜歡書法藝術(shù),并且希望進一步感受美,感受水墨線條以及字型結(jié)構(gòu)的藝術(shù)魅力,我來到了考場;提升自我的素質(zhì),把書法的美傳播給更多的朋友們,我選擇書法學習。
我知道,如果寫書法的學習體會,從很多方面可以寫。譬如:字之結(jié)構(gòu),行文布局,碑帖歷史淵源,古今書論……但是,此刻我感覺到,書法不僅僅是一門技法,它是體現(xiàn)和體會著的美的藝術(shù)形式。
通過書法這一載體,創(chuàng)作者和欣賞者互相獲得了美。而這不同層次的美,又反映了彼此之間的修養(yǎng)和心境。
對書法學習的體會我想從兩個層次來描述。即書法的藝術(shù)美和書法的境界修養(yǎng)。
以下就是我的一些膚淺的書法學習體會。 書法的藝術(shù)性 藝術(shù)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物。
書法作品有著實用性和表現(xiàn)力。從象形文字到草書,我們的漢字經(jīng)過了一系列的抽象。
古人變革書體最首要的目的就是實用和方便。書體的演變存在著繼承與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性是藝術(shù)得以發(fā)展的動力之一。從縱向來說,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即聯(lián)系又有著巨大的差異。
每種書體存在著不同的章法。從橫向來講,每一種書體又存在著不同的風格。
就楷書而言,最著名的幾種風格要數(shù)顏歐柳趙。行書又有行楷和行草。
書體和字體的橫縱向發(fā)展,極大地豐富了書法藝術(shù)。書體和字體從實用角度來說體現(xiàn)了一種規(guī)范性。
比如說學習寫字當然是選擇好的范本進行臨摹。好的范本作為規(guī)范被繼承下來。
這樣淘汰了一些相對差的字體。所以中國書法從實用美學角度創(chuàng)造出了一些用筆技法和間架結(jié)構(gòu)。
雖然這些給人感覺相對教條,但是它為我們寫好書法,欣賞書法提供了一些依據(jù)。 書法是一門藝術(shù)。
藝術(shù)除了表達內(nèi)容也表達內(nèi)容之外的一些信息。我喜歡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顏字的風格是大氣磅礴。體現(xiàn)著盛唐的氣魄。
我們知道這篇祭文稿祭奠的是書家的侄子,而作者當時正作為集結(jié)各路英雄的盟主與叛軍安祿山作戰(zhàn)。他的侄子正是在與叛軍作戰(zhàn)中戰(zhàn)死沙場。
此時作者有著三種情感。對失去侄兒的悲痛,對叛軍的痛恨,對戰(zhàn)勝叛軍的足夠信心。
這些情感全都寄托于這篇著名的文稿,同時也反映在文稿的書法藝術(shù)性中。我們可以從他的這篇名作內(nèi)容和書法中感受到了他感情的汪洋恣肆。
成為“天下第二行書”一點也不夸張。正是通過書法的實用性和表現(xiàn)性推動了書法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力和藝術(shù)情感。
通過創(chuàng)作書法和欣賞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達到互相溝通的藝術(shù)效果。 書法美的認識 美是一種感受。
在書法中,不同書體和字體,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著不同類別的美。《顏勤禮碑》,我感覺到雄健之美。
字不大,但是飽滿,充實,仿佛雄健的盛唐武士,威嚴敦厚。唐人書《靈飛經(jīng)》給人以娟美秀麗的感覺,仿佛出水芙蓉。
而張旭的狂草又有舞蹈的動感。有些書法作品運用了枯筆,給人以滄桑之美。
仿佛一棵老樹,歷經(jīng)了風霜,雖然樹枝有著種種班駁,但是還是在枯筆中體現(xiàn)著頑強……人們欣賞著不同的美,帶來了不同的美的感受。 書法與心境的關(guān)系 書法的確是靠練出來的。
元朝趙子昂日書萬字。而練字過程中就會有感受。
不管性格外向還是內(nèi)向,只要拿起筆,就要把心與書融合一起。現(xiàn)代社會十分浮躁,誘惑也多。
從事的事情很多。書法創(chuàng)作如果存在一點雜念,可能就會影響到書法作品的氣韻。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行書作品中的至尊。我認為魏晉時期的文人有著一種逍遙,一種天性的解放。
竹林七賢在會稽山吟詩對聯(lián),游玩山水,喝酒暢談。沒有這樣的心情解放,沒有寬松的心境,也就沒有這千古名篇《蘭亭序》,也就沒有“天下第一行書”。
雖然看不到王羲之的真跡,但可以從雙鉤的《神龍?zhí)m亭序》中依稀感受到作者要表達的一種暢快淋漓的感受。這種感受通過文字書法傳遞了一千多年。
而且永遠傳636f70797a686964616f31333337623434遞下去。有著怎樣的心境就會有怎樣的藝術(shù)表現(xiàn)。
但前提是本身有著扎實的藝術(shù)基礎(chǔ)。 書法與人品修養(yǎng)的關(guān)系 藝術(shù)的一種境界就是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
而欣賞和創(chuàng)造美的同時也達到了人品修養(yǎng)的提升。書法也一樣。
藝術(shù)是相通的。而欣賞美的眼睛是靠在藝術(shù)環(huán)境中熏陶出來。
雖然字寫的好壞與人品修養(yǎng)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但是書法藝術(shù),能夠提升一個人的品位。一個有品位的人必定會在各個方面表現(xiàn)良好,包括寫字方面。
根據(jù)馬斯洛(Maslow.A.H)需求層次理論,大多數(shù)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和傾向。書法技能在達到一定的層次,技法和技術(shù)相對不再重要了,而書法與其他藝術(shù)的融合,與自己內(nèi)心的融合更顯重要。
所以從古至今書品與人品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價值取向的問題。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書法藝術(shù)的提高,越到后來越與一個人的修養(yǎng)有關(guān)。人品修養(yǎng)包括了為人處事,生活的態(tài)度,對美的理解,對藝術(shù)的鑒賞等等。
知識的融會貫通,心境寬廣,愛,一向為書者的高境界。而相對存在一些雜念或者有私心,可能會阻礙好的作品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不出獨有的風格。
而廣博的知識以及良好的治學態(tài)度是書法藝術(shù)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因為事物是發(fā)展著的。
事物之間存在著聯(lián)系。我們可以從廣博的知識中獲取創(chuàng)作書法的靈感。
也通過知識的積累以及其。
4. 寫書法心得,1500字左右
淺談書法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藝術(shù)青春常在。瀏覽歷代書法,“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tài)”。 書法藝術(shù)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燦爛之花。書法藝術(shù)最典型的體現(xiàn)了東方藝術(shù)之美和東方文化的優(yōu)秀,是我們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shù)瑰寶。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藝術(shù)都無與倫比的深厚群眾基礎(chǔ)和藝術(shù)特征。書法藝術(shù)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睞。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shù),從迄今考古文物發(fā)掘的情況判斷為始于八千年前的中華黃河流域的古陶器文,再經(jīng)由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于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fā)著藝術(shù)的魅力。
書法有益健康---“作書能養(yǎng)氣,也能助氣。”練書時,須絕慮疑神,全軀啟動,力送毫端,注于紙上,抒胸中氣,散心中郁。這樣,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調(diào)節(jié)和鍛煉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靈心煥發(fā),無疾而壽。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過練習寫字,養(yǎng)心愈疾,暢達延年。古往今來說書法能使人健康長壽,并非虛傳。如歷史上歐陽詢、顏真卿、大書法家平均壽命79.2歲,其中顏真卿76歲時遭殺害,不然壽命會更長。另據(jù)資料介紹,明清兩代著名書畫家(書畫相通)同高僧比較,28人中,書畫家比高僧長壽12.7歲,說明書畫活動可能比高僧修行還有利健康,己為世人共識。現(xiàn)己76歲高齡的“將軍書法家”李真先生,通過練習寫字,心臟病好轉(zhuǎn),并不再為失眠而苦惱。他深有體會地說,學習書法,“時間一久,必有所得。這“得”不僅在書法上,對身體健康尤為有益”。可見臨池潑墨,確屬健身之功,只要持之以恒,鍥而不舍,便可變“書法”為美妙的“養(yǎng)生之道”。
書法可陶冶情操---情操是感情和思維的綜合,書法是一門學問,一種藝術(shù)。書法的特點、技巧、理論、表達意境極其廣泛。“胸中有書,下筆不俗。”學習書法,對文學、哲學、美學、天文、地理、歷史等知識無所不及。很顯然,我們不能把書法簡單地理解為就是寫字。書法家吳善茂先生說得好:“書法是寫字,但寫字不都是書法。”書法的內(nèi)在規(guī)律決定了習書的嚴肅性。這就要求習書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以高度的學習熱情,旺盛的進取精神科學的思維活動,儼然誠懇的態(tài)度來對待。必須勤奮不息,孜孜不倦,防止心血來潮,半途而廢;必須深入生活,擴大視野,防止狂妄虛偽,恃才傲物;必須加強修養(yǎng),拓寬意境,防止墨守成規(guī),舍本逐末。總之,臨池潑墨,快樂無涯!
書法己是民族藝術(shù)中一枝永開不敗的鮮花,世人賞以欣慰,可從中領(lǐng)略其精神風度,心靈意境,生活情趣,審美追求,時代氣息。。。。。。這樣一種觀之激人感奮,聊以勵精 *** 的藝術(shù),何樂而不為呢!
5. 學習書法的感言
原發(fā)布者:630796737
小學生學習書法的心得體會我自八歲開始練習書法,迄今已有八個年頭了。至于我學書法的初衷,說來可笑,僅僅是由于我頑皮好動,年齡又小,在家也沒事干。媽媽索性讓我去學書法,練練定性,說不定心會靜下來。于是,我便從此接觸毛筆。第一次學書法,心里充滿了好奇,覺得蠻新鮮的。教我書法的是王波老師,他當時才二十多歲。第一節(jié)課我們學的是筆畫。“字是由筆畫組成的,先練筆畫,練好了筆畫,我們就開始寫字”,王老師他當時是這么說得。看似簡單無比的一橫,對于年幼的我而言,是多么的難寫啊!再者,毛筆的筆頭軟軟的,一按下去就是—個又圓又胖的點,再把這點向右延長,一條忽胖忽瘦還不斷顫抖的一條直線,這是橫嗎?怎么我寫出來是如何得丑陋,反觀老師的修長而又挺拔,果然是鐵劃銀勾,兩者一比,天壤之別。幼小的我握著粗大的筆桿不知所措,一橫、兩橫怎么都這么丑陋。這時王老師過來了,握住我的手,手把手地教我怎么寫,讓我感覺一下各個動作和行筆過程,并告訴我不要急,慢慢來。可是之后我一連寫了幾個,但還是老樣子,于是,我便懶得寫了,無聊至極的我就拿毛筆蘸著墨汁開始了人體彩繪。毛筆在手上、衣服上亂畫,覺得很好玩。不一會,兩只手的手心和手背全是黑黑的,趁墨汁還未干,一記降龍十八掌,頓時紙上出現(xiàn)了兩只掌印,“寫什么書法,還是墨汁比較好玩,”我當時是這么想的。一堂課結(jié)束了,臉上、手上、衣服上都是墨汁,不愧為學書法的,渾身“翰墨飄香”。
學習古代漢語這門課后你有什么心得體會(要求用文言文寫)
既辛卯中歲,余嘗略習古文數(shù)篇,未得其精髓,然深染于心,嗟嘆繞梁之韻矣。銘夏商金石,今人得習禹湯成業(yè),撰隋唐絹帛,后生方知盛世喧嘩。凡古文者,寥寥數(shù)十言輒傳其意,無往復冗余者,亦無處刪減,此華夏中庸之道,文學之完美者也。此略述感慨,無顏先人,札記之。
教書育人的文言文
1. 傳授知識,教書育人的古文名言 一、關(guān)于教書育人 1.“師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禮記》2.“先生不應(yīng)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yīng)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 3.“在教師手里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陶行知 4.“因為...
小學語文有哪些文言文
3. 《古人談讀書》:這一部分內(nèi)容可能包括一些古代文人關(guān)于讀書方法的論述或心得體會。文言文的表達方式能夠讓學生接觸到古代文獻的原貌,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學者的思想和智慧。這些文言文篇目的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能夠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通過文言文...
以“學好文言文之我見”為題寫一篇文章
文言文中有無限豐富的凝結(jié)著古人智慧的材料.當然,學習這些經(jīng)典文章將對我們修養(yǎng)內(nèi)涵將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和影響.身為中華兒女,弘揚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不可推卸的義務(wù)和責任.身為中學生,在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又可以增加我們談吐的魅力,開拓視野,豐富知識.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文言文學習心得體會 ...
師說文言文的心得體會
《師說》是個傳統(tǒng)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xiàn)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我在上《師說》這一課時,為了充分體現(xiàn)《師說》中互相學習的精神,也能體現(xiàn)新課改的精神,所以我讓學生讀完課文后,讓他們有問題就提出來,其他同學如果有懂...
大學文言文總結(jié)
上了大學,上《大學語文》,是要學習如何去欣賞語文,是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來到了大學,學了《大學語文》,讓我明白了,原來詩詞是可以這樣去欣賞的,文言文是這樣的去理解的。這些,在我沒上《大學語文》以前,完全是一片空白。如今的我,愛上了平時沒事就吟誦詩詞,體會抑揚頓挫所帶來別有一番的韻味。以上的這些,都...
學文言文之我見作文
以上,即是我?guī)啄陙韺W習語文的心得,希望能同大家一同分享。 8. 學習文言文有感 作文 從上小學起,我們就開始接觸并學習文言文,高中學生文言文學習心得體會。由于年代久遠,對于白居易的所謂“老婆婆都能讀懂”的詩文,我們讀來都難免有些晦澀難懂。但一路學來,收獲和意義還是不自覺地顯現(xiàn)了出來。 從牙牙學語我們...
文言文,《負笈從師》
平日里每當讀書有體會時,便把心得寫在衣服上,用來記錄他的事情。跟他學習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學,為了要研讀他寫的心得體會,他們經(jīng)常輪流用干凈的衣服跟他交換。不是古代圣賢的著作他是不看的。的臨死時告誡后人說:“一個人如果終生好學習,即使死了還像活著一樣;要是不學習,即使活著也只能算...
學習古代文學心得體會
從小學開始接觸文言文,我們面對白居易的詩文,難免覺得晦澀。但學習之路,收獲與意義漸顯。《三字經(jīng)》中“人之初,性本善”,“犬救幼女”、“黃香溫席”的故事,培養(yǎng)了我們的孝道觀念。《文徵明習字》中“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的精神,讓我們深受感動。高中階段,學習更多文言文名篇,更深刻認識...
聽課心得體會【優(yōu)秀十篇】
1.聽課心得體會 為了盡快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夯實教學基本功,提升信息化教學技能。我校舉行了青年教師信息化課堂教學與說課大賽。秦老師執(zhí)教的《精衛(wèi)填海》,讓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在課上,秦老師先將文言文與之前學過的課文進行比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出疑問;然后,PPT展示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相關(guān)評說: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 五六年級的時候,熱愛書法的爸爸就開始教我學毛筆字,每天幼兒園回家,我都要寫上一、二個小時,但進步并不明顯.不久,爸爸就意識到他的做法是錯誤的,就幫我找了一位書法老師.從此,我就跟著這位老師學習書法. 學書法的第一天,...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 書法是中國上下五千年來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書法的境界是無窮大的,你要學好它,真的得花時間,我們要花時間去領(lǐng)悟某種字體風格,多去了解 些書法家的時代背景和他作品誕生的背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種書法風格.學書法,我認為...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答案] 書法,很美的一種藝術(shù),閑暇之余,練練書法,也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好辦法. 學好書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時間的.果真這樣.,但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書法練習我也學到了很多.至少我們學習它可以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寫字技巧.還能了...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 楷書最為難學難掌握,但是楷書是書法規(guī)律的基礎(chǔ)典范,所以從目前學習者絕大多數(shù)是從學楷書開始.當你感覺怎么寫也寫不好的時候,一方面是楷書難寫,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斷地進步著,你感覺寫的不好,就會努力地去寫好,因為你看到了差...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 靜心修德,字方能致遠,慢慢體會這意境.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 學習書法的感想 光陰似劍,日月如梭.八周的的書法課,又將寒冬要來之前結(jié)束了.雖然課程只有半個學期,但我卻受益匪淺. 先介紹一下我們和藹可親的老師吧,他每節(jié)課都會在用半節(jié)課的時間為我們介紹一些書法名家,讓我們不僅僅是知...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 心躁手則躁!心穩(wěn)手亦穩(wěn)! 書法可以修身養(yǎng)性,在練習書法的開始,會刻苦的練習端筆,就是肘騰空而手不抖,這是基本功. 之后對身體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讓人恬靜,不焦不燥,這樣身體也會得到最大的放松,是一種閑情逸趣,對于青少年來說可以磨礪毅力,可以降心火. 對于中老年來說可以防止很多老年疾病的發(fā)作,降低高血壓,腦血栓,等一系列突發(fā)疾病的發(fā)作率. 筆鋒的風格,是一個人性格的代表,也是城府的深淺. 輕盈淡描,蒼勁有力,婉轉(zhuǎn)曲折,大筆灑脫等等 都能看出這個人的性格. 其實詳細最多不過四個字:修身 養(yǎng)性.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 近日閑暇,課業(yè)漸結(jié),論文不寫,室外嚴寒,余之樂趣遂傾心于筆墨.琴棋書畫,琴棋者,皆曾為余少時所愛,惜昔日學琴學棋皆無師,故琴藝棋藝皆不精,彈琴若陶淵明之無弦琴,自得其樂爾;弈棋若東坡...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 寫字時我的身心可以得到放松,書法是中國文化瑰寶,他應(yīng)該得到傳承,寶劍鋒從磨礪,梅花香自苦寒來更讓我熱愛書法,蒼勁的筆力.碑林中流露出了多少名人故事.我愛寫字,愛練字.
長順縣模數(shù): ______[答案] 漢字,我國最美麗的藝術(shù)文化瑰寶之一,只要寫好它,它就像一幅畫一樣有著獨有的藝術(shù)氣息.而練書法,就是寫好它的方法.一個人的品質(zhì)往往可以從這個人寫的字中體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書法多么重要.不得不說,我的字寫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