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原文及翻譯注釋
逢入京使 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及注釋:
故園東望路漫(màn)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xiāng)之淚沾濕雙袖難擦干。
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龍鐘:涕淚淋漓的樣子。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píng)君傳語報平安。
在馬上匆匆相逢沒有紙和筆,只有托你捎個口信,給家人報平安。
賞析:故園東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 作者久久不語,只是默默凝視著東方,思鄉(xiāng)的主題一上來便得到有力的揭 示。步步西去,家鄉(xiāng)越來越遠,“路漫漫”三字不僅指出這種事實,而且很 容易勾起“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清平樂])一類的感觸 來。首句只敘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第二句中的“龍鐘”是沾濕的意 思,全句說: 揩眼淚巳經(jīng)揩濕了雙袖,可是臉上的淚水仍舊不干。這種寫法 雖有夸張,卻極樸素、真切地再現(xiàn)了一個普通人想家想到極點的情態(tài),沒有絲 毫的矯揉造作。 后兩句說: 途中遇到了入京使者,想寫封家信又苦于沒有紙筆,只好靠使 者捎一句話去報個平安。“馬上相逢”,自然是“無紙筆”的,這是人人都 可能碰上的事,在這種情況下,誰也都會想到只能“憑君傳語報平安”了。 這首詩正是把一般人都可能經(jīng)歷過、都想說卻又沒有說出來的話,用樸素、 自然、通俗、流暢的詩句寫了出來,因而能引起讀者的普遍共鳴。正如鐘惺 《唐詩歸》所說: “人人有此事,從來不曾說出,后人蹈襲不得,所以可久。”
逢入京使的翻譯
詩人告別了妻子,奔赴安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區(qū)。詩人在前行安西的路上,遇到了一位入京的使者,可能和他正是老相識,于是詩人托他向自己的家人報平安。詩人正是傷感自己要與詩人相距萬里,且不知何時才能與家人重逢,從而寫下此詩。《逢入京使》的原文 《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
逢入京使 全文 解釋
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大意我自己翻譯了,賞析自己去http:\/\/baike.baidu.com\/view\/644598.htm看吧。向東望去,回鄉(xiāng)的道路是那么的遙遠;兩眼濕漉漉的,抑制不住。在馬上相見,沒有紙筆;就請君替我捎口信回家報個平安吧。
逢入京使的翻譯
【注解】:1、故園:指長安,作者在長安有別墅。2、龍鐘:這里是沾濕的意思。3、憑:托。【韻譯】:回頭東望故園千里,路途遙遠迷漫;滿面龍鐘兩袖淋漓,涕淚依然不干。途中與君馬上邂逅,修書卻無紙筆;唯有托你捎個口信,回家報個平安。【評析】:寫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帶口信...
憑君傳語報平安的上一句
5、詩人本來打算暢情寫懷,迭用星騎、柳色、故園等極富韻味的意象,可是因為報平安的“傳語”才斂思駐筆。雖然詩中有些許蒼涼、惆悵之感,但其中還是充滿了豪氣和喜氣。用筆輕靈而含蓄,語調(diào)雄邁而深沉,是這首詩的美學特征。逢入京使的原文翻譯及思想感情如下:1、原文: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
岑參原文_翻譯及賞析
岑參原文_翻譯及賞析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
孟浩然傳文言文翻譯
2. 【孟浩然傳的翻譯和注釋】 原文: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陽人.少好節(jié)義,喜振人患難,隱鹿門山.年四十,乃游京師.嘗于太學賦詩,一座嗟伏,無敢抗.張九齡、王維雅稱道之.維私邀入內(nèi)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喜曰:“朕聞其人而未見也,何懼而匿?”詔浩然出.帝問其詩,浩然再拜,自誦所為,至...
明史・楊慎傳原文及翻譯,明史・楊慎傳原文及翻譯
八年聞廷和訃,奔告巡撫歐陽重請于朝,獲歸葬,葬訖復(fù)還。自是,或歸蜀,或居云南會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視之。及年七十,還蜀,巡撫遣四指揮逮之還。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慎幼警敏,十一歲能詩。入京,賦《黃葉詩》,李東陽見而嗟賞,令受業(yè)門下。嘗奉使過鎮(zhèn)江,謁楊一清...
李東陽傳文言文及翻譯
《明史·李東陽傳》 原文 :李東陽,字賓之,茶陵人,以戍籍居京師。四歲能作徑尺書,景帝召試之,甚喜,抱置膝上,賜果鈔。后兩召講《尚書》大義,稱旨,命入京學。天順八年,年十八,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五年,旱災(zāi)求言。東陽條摘《孟子》七篇大義...
道濟被殺文言文
6. 勸殺馬夫文言文翻譯 原文: 景公使圉人養(yǎng)所愛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養(yǎng)馬者。是時晏子侍前,左右執(zhí)刀而進。晏子止而問于公曰:“堯、舜支解人,從何軀始?”公矍然曰:“從寡人始。”遂不支解。公曰:“以屬獄。”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為君數(shù)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獄。”公曰:“可。”晏子...
皇朝平吳錄原文及譯文
皇朝平吳錄原文及譯文如下: 皇朝平吳錄 (明)不著撰人皇朝平吳錄上元乘中國之弱,入主天下。迨其季世,上下淫樂, (「上下淫樂」,據(jù)明金聲玉振集本、明紀錄匯編本補。) 政益大壞。歲饑民窮,四方兵起,延至江淮,殆無完郡。 至正十三年癸巳正月,張士誠起自泰州。 士誠,小字九四,泰之白駒場民。有弟三人,曰士義...
相關(guān)評說: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回頭東望故園千里,路途遙遠迷漫;滿面龍鐘兩袖淋漓,涕淚依然不干.途中與君馬上邂逅,修書卻無紙筆;唯有托你捎個口信,回家報個平安.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逢入京使——[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注釋】 故園:長安,指作者在京城長安的家. 漫漫:漫長,遙遠. 雙袖...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詩文解釋】 向東望著故鄉(xiāng)路途那么漫長,熱淚灑滿了兩袖,濕漉漉的沒有干.在馬上相逢沒有紙筆,就請你給我家里帶一個平安的口信吧. 【詞語解釋】 龍鐘:涕泗流溢.【詩文賞析】 天寶八年(七四九年),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詩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立馬敘談,請他給自已家里帶個口信,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全詩語言平易,但精練概括,情深意厚,親切感人,自然深入人心.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故園東望路漫漫”,寫的是眼前的實際感受.詩人已經(jīng)離開“故園”多日,正行進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東邊的家鄉(xiāng)長安城當然是漫漫長路,思念之情不免襲上心頭,鄉(xiāng)愁難收.“故園”,指的是在長安的家.“東望”是點明長安...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逢入京使① 故園東望路漫漫②, 雙袖龍鐘淚不干③.(有的版本也作“淚始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④. 注釋∶ ①入京使:進京的使者. ②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遙遠. ③龍鐘:涕淚淋漓的樣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淚龍鐘.”這里是沾濕的意思. ④憑:托.傳語:捎口信. 譯文: 回頭向東看自己的故鄉(xiāng),路途遙遠, 滿面淚水沾濕了衣袖,涕淚依然擦不干. 途中與君馬上相遇,想要寫封信卻沒有紙與筆, 唯有托你捎個口信,回家?guī)臀覉髠€平安.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詩詞注釋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②故園:指長安和自己在長安的家園. ③漫漫:形容路途遙遠. ④龍鐘:形容流淚的樣子,這里是沾濕的意思. ⑤憑:托. ⑦傳語:捎口信. 編輯本段詩詞譯文 離開長安已經(jīng)許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 塵煙蔽天,雙袖都已沾滿了,淚水卻還沒有干. 途中與君馬上邂逅,修書卻無紙筆. 只有托你捎個口信,回家報個平安.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意思:滿面龍鐘兩袖淋漓,涕淚依然不干.表達方法:抒情蘊含感情:思念家鄉(xiāng)的凄苦感情.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詩文解釋】 向東望著故鄉(xiāng)路途那么漫長,熱淚灑滿了兩袖,濕漉漉的沒有干.在馬上相逢沒有紙筆,就請你給我家里帶一個平安的口信吧. 【詞語解釋】 龍鐘:涕泗流溢.【詩文賞析】 天寶八年(七四九年),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詩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立馬敘談,請他給自已家里帶個口信,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全詩語言平易,但精練概括,情深意厚,親切感人,自然深入人心.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詩文解釋】 向東望著故鄉(xiāng)路途那么漫長,熱淚灑滿了兩袖,濕漉漉的沒有干.在馬上相逢沒有紙筆,就請你給我家里帶一個平安的口信吧. 【詞語解釋】 龍鐘:涕泗流溢.【詩文賞析】 天寶八年(七四九年),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踏上漫漫征途.詩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立馬敘談,請他給自已家里帶個口信,純樸的描寫流露出詩人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全詩語言平易,但精練概括,情深意厚,親切感人,自然深入人心.
北辰區(qū)截交: ______ 在路上遇見回京的使者,請他捎句話給家人不要掛念,這是人之常情,但通過詩人表達出來就深了一層,結(jié)句尤讓人覺得似含有無數(shù)悲辛. 天寶八載(749),岑參第一次遠赴西域,充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書記.他告別了在長安的妻子,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