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艷妖嬈,絢麗如夢(18首牡丹花詩詞唯美)
自古以來,牡丹就以其獨特的氣質(zhì)風(fēng)韻,成為文人筆下熱衷的題材。
他們或贊美牡丹無與倫比的絕世花顏:“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或欣賞牡丹與生俱來的王者風(fēng)范:“巧鐘絕艷群芳后,高剪紅云萬葉疆”;
或借助牡丹花,寄托春光易老、韶華易逝的情思:“斷腸東風(fēng)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
今天我們分享18首關(guān)于牡丹的古詩詞,賞華貴雍容姿,說千年風(fēng)流事。
01
紅牡丹
王維 〔唐代〕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fù)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王維晚年隱居藍田輞川,適逢春日,牡丹盛開,在艷陽之下,嬌媚動人。
她們碧綠鮮艷的葉子,就像是一個身著綠妝嫻靜文雅的少女;紅色的花瓣,就像少女的衣裙一樣有淺有深。
可是再美的容顏,也有老去的那一天,春天不能永駐,誰也無法挽留。
即便是嬌嫩嫵媚,姿容娟秀,清香萬里,占盡春情的牡丹,春天一去,它也會調(diào)零衰敗,漸漸枯萎。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人們只知道欣賞春色,欣賞牡丹花的鮮艷,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02
賞牡丹
劉禹錫 〔唐代〕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說起詠牡丹花的詩作,劉禹錫的此篇當(dāng)為第一。
周敦頤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時,牡丹便已作為富貴之花便已經(jīng)深入人心。
徐夤說“萬萬花中第一流”,歸仁說“天下更無花勝此”。
但劉禹錫別出心裁,從側(cè)面來寫牡丹。落筆卻不先說牡丹,而先對芍藥和芙蕖進行評賞。
其實無論是“芍藥”還是“芙蕖”,都已經(jīng)是十分大氣雍容,但牡丹和他們比較起來,卻更甚一著。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傾慕的“國色”,才使得“花開時節(jié)”京城轟動,人們奔走相告,爭先賞玩。
03
黯南墅賞牡丹
劉禹錫 〔唐代〕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fā)賽諸花。
劉禹錫寫過三首關(guān)于牡丹詩,均很有特色。
五絕《渾侍中宅牡丹》,用白描手法,激賞、盛贊了牡丹花的碩大繁多。
七絕《賞牡丹》,用抑彼揚此的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國色”的花界地位,真實地寫出了當(dāng)年牡丹花盛開能引起京城轟動的“轟動效應(yīng)”。
而這一首七絕《思黯南墅賞牡丹》,則運用典故,寫牡丹花艷壓群芳的美麗。
他于一次偶爾的機會,在牛僧孺南墅中,初次見到牡丹花。
那一瞬間,就仿佛如同遇到了生命之中“貴人”,
在他的眼中,牡丹是日月精華的結(jié)晶,應(yīng)栽天上,今日人間相逢,恍惚浸入了仙境之中,跟前擬有靈光浮動。
這么美麗的花,上天安排她生于晚春,定是教其晚發(fā)而集眾芳之長。
大器晚成又何妨,走的是心酸了點,崛起得是遲了些,但足夠穩(wěn)定,足夠踏實,即便付出良多,同樣也能花開嫣然。
04
惜牡丹花·翰林院北廳花下作
白居易 〔唐代〕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fēng)起應(yīng)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群芳斗艷的花季里,被譽為國色天香的牡丹花總是姍姍開遲,
待到牡丹占斷春光的時候,一春花事已荼蘼。
因而多愁善感的詩人們,一邊欣賞著牡丹花的盛世華芳,一邊又焦慮著花謝春盡。
白居易也是這樣,他于牡丹初開之時,便看到了她紅衰香褪的那一天。
花未全開,他已經(jīng)是十分惆悵,傍晚到來的時候,看到兩枝殘花就傷心不已。
他想到的是明天早晨大風(fēng)刮起的時候,應(yīng)該會把所有的花都吹沒了,
縱有萬般惜花之情,他也不能拖住春天歸去的腳步,更不能阻止突如其來的風(fēng)雨。
古人說過:“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
那么,趁著花兒尚未被風(fēng)吹盡,夜里起來把火看花,也等于延長了花兒的生命。
何況在搖曳的火光映照下,將要衰謝的牡丹越發(fā)紅得濃艷迷人,那種美麗而令人傷感的情景又自有白天所領(lǐng)略不到的風(fēng)味。
05
牡丹
徐凝 〔唐代〕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
杜甫說錦官曲,是“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對于徐凝來說,牡丹花是“此花只合洛神有,人間能得幾回賞。”
這一首詩把牡丹花的仙氣神韻描寫清盡。歲到春暮,牡丹一開,京城震動,那城里的好景色都讓牡丹花占據(jù)并壟斷了,誰人不喜,誰人不愛。
芳姿卓絕,猶如從仙境中來。曹植《洛神賦》贊洛川神女是:“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淥波。”
而牡丹是“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猶言牡丹花放射著洛神的靈氣,干姣百媚、千姿百態(tài),神女般地鉆出,猶如朝霞樣的神奇。
以洛神喻牡丹,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可見詩人是用了加倍襯托的藝術(shù)手法,其詩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06
牡丹
李商隱 〔唐代〕
錦幃初卷衛(wèi)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郁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李商隱作詩向來喜歡用典,面對著一簇簇雍容華貴的牡丹花,那更是腦海之中走馬觀花一樣的浮現(xiàn)了各種華麗的典故。
于是,那《典略》中錦帷乍卷、容顏初露的衛(wèi)夫人、《說苑》中繡被覆蓋的越人、《南史》中國色天香的巫山神女都成了初放之牡丹艷麗奪目含羞嬌艷的代名詞。
那貴家舞伎、石家燃燭、荀令香爐的故事更把牡丹花寫的宛如仙境之花。
直至最后,他想到,用這些來比喻還是不夠格,便突發(fā)奇想,欲寄牡丹花葉于巫山神女。明寫佳人,暗頌?zāi)档ぃ粚嵰惶摚瑒e具一格,令人回味無窮。
07
回中牡丹為雨所敗
李商隱 〔唐代〕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shù),錦瑟驚弦破夢頻。
萬里重陰非舊圃,一年生意屬流塵。
前溪舞罷君回顧,并覺今朝粉態(tài)新。
牡丹花猶如春之高潮,謝后雖還有花開,但畢竟已經(jīng)是零星之筆了。
比如那榴花開,雖不及春,然終不及牡丹之先期零落更令人傷心。
一場雨來,牡丹為雨所敗,言玉盤之上,雨珠飛濺,似頻流傷心之淚;急雨打花,如錦瑟驚弦,聲聲破夢。
萬里長空,陰云密布,氣候惡劣,已非當(dāng)年曲江舊圃之環(huán)境;花落委地,一年生意,已付流塵。
在這首詩中,作者以牡丹花喻己,牡丹之傷心破夢亦即作者之情懷遭遇,未及施展才能即遭打擊而淪落,心傷淚迸,希望成空,昔日之環(huán)境已不可再,今后之前途已不可問。
08
杭州開元寺牡丹
張祜 〔唐代〕
濃艷初開小藥欄,人人惆悵出長安。
風(fēng)流卻是錢塘寺,不踏紅塵見牡丹。
張祜是唐朝著名詩人,早年居于蘇州,經(jīng)常常往來于揚州、杭州等地。
牡丹起盛于唐朝長安,正逢四月牡丹季時,花欄里剛剛綻放的牡丹交錯如錦,奪目似霞,此景色人們總以為只有長安才有,在長安才是“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可是在杭州,僧人惠澄從長安帶回的牡丹花已經(jīng)在杭州成片綻放。
于是,他認(rèn)為,觀賞如此國色天香、雍容華貴而又氣質(zhì)高雅,超凡脫俗的牡丹花,最好的地點不在長安,而在這錢塘寺這清凈之地里。
當(dāng)美景以禪意入畫,便是這世上最美的修行。
09
戲題牡丹
唐·韓愈
幸自同開俱陰隱,何須相倚斗輕盈。
陵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
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jīng)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
以花喻已的,除了李商隱,還有韓愈。
公元815年,四十八歲的韓愈升任太子右庶子,逢牡丹花開,心情暢快。
他很慶幸自己能在牡丹花開得枝葉俱茂之時看到這些牡丹,而花葉相襯也是剛好,花朵隱約依稀,它們也毋須互相依倚著爭奇斗艷,以輕盈相比。
清晨到來時一朵朵花兒都像新妝的面龐一樣,對著賞花的賓客偏偏都含著羞怯不語的深情。
沒有心機的雙燕時時從花上掠過,多情的游蜂卻正在花間盤旋采蜜。
而牡丹的盛開,也讓多年來懶于過問世事的他禁不住眼光暫時明亮起來。
全詩對牡丹的形態(tài)、顏色雖無直接的描寫,但以擬人用法寫牡丹的“俱陰隱”、“斗輕盈”、“新妝面”、“不語情”,卻比直接來描寫牡丹更為形象生動。
10
牡丹
薛濤 〔唐代〕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yīng)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在女才子薛濤的眼里,牡丹是自己熱戀中的情人。
從去年牡丹花謝后,到今朝又重逢,就像是久別重逢的戀人,有太多的興奮,亦有無限的情思。
可是相逢之時又擔(dān)心離別會象巫山云雨那樣一散而不復(fù)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
牡丹花散發(fā)芳香,傳遞著她的情意,雖然一句話不說,但彼此心靈相通。
如今她只想在那花欄邊安置下床榻,以便在夜深人靜時,與牡丹花互說相思。
11
牡丹
羅隱 〔唐代〕
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dāng)心一抹檀。
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
當(dāng)庭始覺春風(fēng)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闌干。
牡丹花在園中蓓蕾初放,花瓣一片粉紅,光彩照眼。
然而看到牡丹之時,總是覺得不慎清晰,不知道是霧氣籠罩,還是因自己的醉眼迷離。
但朦朧之中的牡丹,如輕紗中的美女,更具誘人的魅力。
面對著美麗的牡丹花,那些富貴公子、千金小姐們卻總是想著采摘而來,插在金瓶之中,或是云鬢之上,
似乎如此,自己也會和花一樣變得富貴起來,殊不知這并不合于花的本性。
“當(dāng)庭始覺春風(fēng)貴,帶雨方知國色寒。”庭院之中,才能顯出牡丹的魅力,竟至使得春風(fēng)更愜人意,使得春天真正顯示出它動人的容貌。
古人云:“蝶來風(fēng)有致,人去月無聊。”蝴蝶可以顯示春風(fēng)的婀娜美妙,牡丹花就更是這樣。牡丹花只有在自然的變化中,才能顯示出多種姿態(tài)和良好的氣質(zhì)。
12
牡丹
皮日休 〔唐代〕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
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
皮日休,是晚唐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出身貧苦家庭,對晚唐黑暗現(xiàn)實不滿。
在這首頌?zāi)档さ脑娭校x于牡丹以堅強的性格,描寫它敢于在晚春末日一花獨放,花中稱王的高大形象和氣魄,頗似唐末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黃巢寫的《不第后賦菊》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春色將闌,落紅遍地,一片殘敗狼藉的景象,讓人感到落紅難綴,惋惜春天即將逝去。
但正是在這春色將闌百花齊謝的晚春時節(jié),被人稱道百花之王的“牡丹仙子”卻亭亭玉立,一花獨放,開始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芳香,使人在失望中又感到春的希望。
這何嘗不是唐王朝病入膏肓,瀕于土崩瓦解的來世,黃巢自號“沖天大將軍”長安稱帝的現(xiàn)實寫照呢?
13
裴給事宅白牡丹
盧綸 〔唐代〕
長安豪貴惜春殘,爭玩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
在唐代,觀賞牡丹成為富貴人家的一種習(xí)俗。牡丹中又以大紅大紫為貴,白色牡丹不受重視。
每到牡丹盛開季節(jié),京城西街的私人花園里,車水馬龍,觀者如堵,游人如云。
他們都是為了欣賞那名貴的紫牡丹而來,
而相比較趨之若鶩的紫牡丹,白牡丹卻顯得冷清了很多。
那白色的牡丹真的是不值一觀嗎?其實并不如此。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玉盤,冷露,月白,風(fēng)清,月夜的襯托和冷露的點綴,更增加了白牡丹冰清玉潔的品質(zhì)。
全詩通過紫、白牡丹的對比,贊美白牡丹的高潔,以花襯人,相得益彰。短短的一首七絕可謂含意豐富,旨趣遙深。可以說,在姹紫嫣紅的牡丹詩群里,這首詩本身就是一朵姣美幽雅、盈盈帶露的白牡丹花。
14
吉祥寺賞牡丹
蘇軾 〔宋代〕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
醉歸扶路人應(yīng)笑,十里珠簾半上鉤。
公元1071年,杭州牡丹盛開。
時任杭州通判的蘇軾跟隨知州沈立去吉祥寺僧人守璘的花園中集會賞牡丹。
人潮擁擠,看花的人,盡然比花還多。
而人潮之中,竟有個頭發(fā)花白的老者,鬢角之間簪著一朵牡丹花,一時倒比花更吸引了人的注意力。
那老者似乎也覺得有點害羞起來,趁著擺頭之際,把花叢腦袋上甩了下來。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yīng)羞上老人頭,此情此景,甚是有趣。
15
詠牡丹
陳與義 〔宋代〕
一自胡塵入漢關(guān),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fēng)看牡丹。
公元1136年,陳與義以病告退,除顯謨閣直學(xué)士,提舉江州太平觀,寓居浙江桐鄉(xiāng)。
陳與義是洛陽人,洛陽以牡丹聞名天下,因此他見到眼前牡丹盛開,勾起了傷時憂國的情感。
他想到金兵入汴,已經(jīng)十年,自己流離失所,漂泊無依。
國運不昌,中原淪陷,無由再游故地,再賞洛陽牡丹,也是痛惜家國,不能回鄉(xiāng)。
他獨立花前,不忍離去,顯然不單獨是賞花,更主要的是懷舊。
短短四句詩,使人仿佛見到詩人獨自一人在牡丹花前愴然傷懷,悲苦欲淚,給人以強烈的感受。
讀這首詩,很容易使人想到唐岑參的《逢入京使》詩:“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詩中凝聚著國恨家仇,相比感情更加沉痛深刻。
16
詠牡丹
王溥 〔宋代〕
棗花至小能成實,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當(dāng)然,并不是所有的人,看到牡丹都會覺得她芳姿卓絕,美麗動人,
也有人看到她除了貌美,別用一用的可鄙之處、
那棗花雖小,秋后還有棗兒甜脆可口;桑葉很柔弱,能養(yǎng)蠶結(jié)絲,美艷的綾羅由桑葉生成。
而牡丹是沒有實用價值的虛妄的外在美。
在這首詩中,詩人并沒有否認(rèn)牡丹的美艷、光彩,耀人眼目,但是這些都是沒有實用價值的虛妄的外在美,一旦開完美艷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沒有什么好贊美的。
17
賀圣朝·留別
葉清臣 〔宋代〕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匆匆歸去。
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fēng)雨。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
不知來歲牡丹時,再相逢何處。
璀璨詩詞之中,總有那么一些詩人憑借著一首兩首垂名千古。
葉清臣此首便是其中之一。
這首詞是作者在北宋首都汴京時留別友人之作,開篇寫作者滿斟綠色的美酒,勸友人暫留,且不要匆匆歸去。
繼而,又寫作者縱酒高歌,勸友人鈞,切切絮絮傾訴離情。
春色、離愁、風(fēng)雨,構(gòu)成了一幅離別圖:陽春佳月,風(fēng)雨凄凄,離愁萬緒。
景致有多美,離別就有多愁。
花開花謝、都來幾許。由摯友不得長聚而引起的時序更迭、流年暗換的慨嘆與迷惘,暗寓其中。
一想到別易會難,明年此際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悵惘之情,使全詞再見波折。這首詞先寫離愁,繼而排解寬慰,終寫悵惘之情,曲折細(xì)致,語短情長。
18
昭君怨·牡丹
劉克莊 〔宋代〕
曾看洛陽舊譜,只許姚黃獨步。
若比廣陵花,太虧他。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狐兔。
君莫說中州,怕花愁。
詠牡丹,大多數(shù)文人多贊其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充滿富貴氣象。
總之大都著重于一個喜字,而詞人獨辟蹊徑,寫牡丹的不幸命運,發(fā)之所未發(fā),從而寄托詞人憂國傷時之情。
他曾在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中,見到過她。文章中說只有洛陽的姚黃才是獨步天下的名花。
而在劉禹錫那里,將她與芍藥和芙蓉相比,雖然是“唯有牡丹真國色”,但終究還是有所虧欠。
繁華之日的你生長在花圃中,有王侯將相爭相觀賞,
可如今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陪伴你的也就只剩下荒煙衰草,荊榛狐兔。
描寫牡丹的詩句有哪些?
李商隱的《牡丹》則以細(xì)致的筆觸描繪了牡丹如夢如幻的風(fēng)采,詩中借用了許多歷史傳說,如衛(wèi)夫人、注錢、飛球等,賦予牡丹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詩人們通過各種修辭手法,如擬人、夸張和比喻,生動展現(xiàn)了牡丹的嬌艷、香氣和動態(tài)之美。王建的《題律集酒整光么繼演吸面所賃宅牡丹花》以細(xì)膩的筆觸描繪了牡丹的...
關(guān)于“牡丹”的古詩詞有哪些?
1、《牡丹》 唐·韓琮 桃時杏日不爭濃,葉帳陰成始放紅。曉艷遠(yuǎn)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風(fēng)。名移蘭杜千年后,貴擅笙歌百醉中。如夢如仙忽零落,暮霞何處綠屏空。2、《赴東都別牡丹》唐·令孤楚 十年不見小庭花,紫萼臨開又別家。上馬出門回首望,何時更得到京華。3、《牡丹種曲》唐·...
古人描寫牡丹的五言絕句
人人都夸牡丹的國色天香,美的不可方物,可是他的一片丹心、孤獨自守,只自己知道。《牡丹》唐·皮日休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皮日休對牡丹極盡夸贊之語。詩人認(rèn)為牡丹不僅花色絢麗,端正大方,極富大國風(fēng)度,時值晚春末日,正是百花凋謝之時,詩人極口...
十首最美的古詩詞花
1.十首描寫花的古詩 梅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王安石 華發(fā)尋春喜見梅, 一株臨...牡丹花: 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fù)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玉蘭花: 黃山玉蘭 方大治 深谷名花何處移, 森森玉樹媚清漪; 國香漫擬猗...
李白寫牡丹花的詩
5. 君王被牡丹與美人的愉悅所吸引,春風(fēng)帶來了無限快樂,沉香亭畔,倚欄凝望。6. 三首詩將牡丹與楊貴妃的形象交織,賦予花以情感,人在花中,花在人的贊美中煥發(fā)光彩。7. 詩中的春風(fēng)一詞在篇章中前后呼應(yīng),將讀者帶入一個又一個如夢如幻的場景。8. 李白以其自然的筆觸,將春風(fēng)、花光、人面融為...
粉牡丹詩詞名句
粉牡丹以其嬌艷欲滴的顏色和獨特的姿態(tài),在眾多詩詞中都留下了美麗的身影。如“粉面含春花事好,云裳仙子舞千嬌。”這句詩描繪了粉牡丹如同仙女般輕盈的姿態(tài),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芳魂如夢迷香徑,詩韻悠悠映月霄。”這句話則將粉牡丹的香氣與月色融為一體,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而“曉露...
...的詩句(《春之夢》——以形容春花爛漫的唯美詩句為主題)
四:薔薇初綻,嬌艷欲滴。綠葉襯托下,粉色的薔薇花顯得格外嬌嫩,每一朵都像是女孩子的臉頰,溫柔嬌艷。微風(fēng)吹拂,花瓣落下,如同綴滿綠葉的霓虹般絢麗。五:牡丹爭奇斗艷,妖嬈多姿。盛夏時節(jié),牡丹花競相開放,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好似火焰般燃燒著。紅色、白色、黃色、粉色、紫色,各種顏色的牡丹在花園...
關(guān)于夢與花的現(xiàn)代詩句(既含夢又含花的詩句)
愁血滴花春艷死,月明飄浪冷光沉。 凝成紫塞風(fēng)前淚,驚破紅樓夢里心。腸斷楚詞歸不得,劍門迢遞蜀江深。 2.推薦幾首關(guān)于“花”的現(xiàn)代詩 1、《野菊花...1、如煙如夢不分明 —— 現(xiàn)代 · 顧隨《浣溪沙 詠馬纓花》 2、視天長夢夢,窺牖復(fù)陰陰 —— 現(xiàn)代 · 馬一浮《復(fù)陰》 3、牽情兒女風(fēng)前燭,草檄書生夢里...
描寫花的古詩詞句
羅隱還寫了一首《扇上畫牡丹》的詩。即使這樣詩人們?nèi)愿械經(jīng)]有述盡心中的愛花之情,孫魴又作了一首《牡丹落后有作》,表達了依依惜別的情懷。在詩人們的筆下,牡丹花的千種神態(tài),萬般風(fēng)姿,一寫盡然。 但是唐代詩人們并沒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們透過牡丹繁盛的表面現(xiàn)象,敏銳地發(fā)現(xiàn)其背后隱藏著的社會...
形容白花的詩句唯美短句
白白花窺簾宋陸游 《春日》25、發(fā)白花猶插宋陸游 《戲作野興》26、補陀巖下白花風(fēng)宋黃庭堅 《觀世音贊六首》27、小白花山住道場宋黃庭堅 《觀世音贊六首》28、白花滿把蒸成露清朱彝尊 《鴛鴦湖棹歌 之十八》29、春滿幽巖小白花唐王通 《詠五臺》30、蘆凍白花輕南北朝陰鏗 《和傅郎歲暮還湘洲詩》31...
相關(guān)評說:
交城縣最大: ______ 曲:李健 你可知道在你的故鄉(xiāng) 有人在等你回來 念念不忘 年復(fù)一年許多事變了模樣 種著莊稼的土地長出了樓房 你的地方聽說像海洋 看似平淡無奇然而深不可測 無邊無際你可曾感到慌張 來時的路早已被人海覆蓋 有什么理由讓你踏上歸途 等待你...
交城縣最大: ______ 花團錦簇、繁花似錦、萬紫千紅、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一、花團錦簇 拼音:huā tuán jǐn cù 釋義: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簇:叢聚;聚成一團.指花朵、錦繡匯聚在一起.原指華麗高貴的服飾.形容五彩繽紛、繁華艷麗的景色.也形容衣...
交城縣最大: ______ 1、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 《新唐書.楊貴妃傳》:“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楊貴妃) 3、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衛(wèi)風(fēng).碩人》贊美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 4、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登徒子好色賦》 5、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褒姒)
交城縣最大: ______ 中文嗎?走進客廳便覺裊裊熏香撲面而來,地毯上的牡丹絢麗地開放著、妖嬈著,與大紅色的壁紙相映成趣.花瓶里也早已插滿了喜慶的扶郎和玫瑰,艷艷地朝著客人微笑.幾案亭亭,等待著你與主人做一場傾談.
交城縣最大: ______ 嫵媚[wǔ mèi] [lovely;charming] 姿態(tài)美好可愛 嫵媚懺弱
交城縣最大: ______ 張琴一曲中庭舞,梅香盈袖拂落珠.佳期如夢夢相聚,人面妖嬈映碧湖.
交城縣最大: ______ 牡丹花 “感動無時不在,仿佛泉水,滋養(yǎng)著生命”,偉大的母愛,無私的師愛,純真的友愛……回首往事如夢,揮手前程似錦,很多人、很多事是難以忘懷的. 春天,我盼望漫山遍野的綠意,綠色是生命的靈魂,也是我的本色.我更期待牡丹...
交城縣最大: ______ 運用比喻正面描寫牡丹花的繁盛、艷麗和花香的濃郁;又通過“飽飫”“恍恍惚惚”“如夢回酒醒”等主觀感受,側(cè)面烘托牡丹園令人陶醉的美景.
交城縣最大: ______ 《美麗的夏天》 落紅還沒完全化作春泥,石榴已有了笑意.接踵而來的是銷聲匿跡已久的第一聲蟬鳴.夏天,就這樣來了. 夏天像一個青年人,灼熱的陽光是他燦爛的笑臉,迸發(fā)的熱量是他蓬勃的氣息,蔥蘢的草木是他厚密的頭發(fā),水漲潮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