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等腰梯形,只知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還有兩個銳角的度數(shù),怎么求面積?
梯形的面積 (5+15)*5/2=50平方厘米
明白了嗎,自己可以做一個圖就更清楚了
求梯形的高和面積,知道上底和下底還有腰的數(shù)!算一下面積或是高都可以...
方法:假設(shè)梯形ABCD.AB為上底,CD為下底,由上底邊的一個端點A,向下底邊引一條垂線,再下底邊交于E點,AE⊥(垂直)CD.則垂線AE,腰AC,EC,構(gòu)成一個直角三角形。由三角形勾股定理:AC的平方 = AE的平方 + EC的平方,已知兩邊可以求第三邊。樓主給出的梯形都是等腰梯形,(因為題中只給了一...
如果只知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高,如何求梯形的周長
梯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有兩種:1、梯形的周長公式:上底+下底+腰+腰,用字母表示:L=a+b+c+d;其中L表示周長,abcd表示梯形的四條邊;2、等腰梯形的周長公式:上底+下底+2腰,用字母表示:L=a+c+2b 。其中L表示周長,因為是等腰,即其中兩條邊長度相同,所以四條邊只需用三個字母表示即可。
梯形只知道上底和下底 不知道怎么算斜邊 還有公式
梯形的面積公式:(上底+下底)×高÷2 http:\/\/baike.baidu.com\/view\/543425.htm#sub543425 這里面是關(guān)于梯形的所有公式與性質(zhì),并沒有你所說的那種公式,求斜邊的話,一般是在圖中作輔助線,利用三角形的求邊公式來求得 http:\/\/baike.baidu.com\/view\/5670.htm#sub5670 如果你有具體一點的...
已知等腰梯形的上下底和它的周長,求它的腰是多少怎么做?沒題目沒有高...
因為是等腰梯形 因此,兩個腰長度是相等的 因為,等腰梯形周長=上底+下底+2*腰長 因此,腰長= (周長-上底-下底)\/2
一個等腰梯形,經(jīng)測量上底和下底的和是120,腰長28米,求它的周長_百度知...
等腰梯形的周長可以通過以下步驟計算得出:1. 首先,我們知道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為120米。2. 其次,題目告訴我們腰長為28米。3. 由于等腰梯形的兩條腰長度相等,所以兩條腰的總長度是28米乘以2,即56米。4. 最后,我們將上底和下底的和與兩條腰的長度相加,得到梯形的周長:120米加56米...
上底2130,下底400的等腰梯形怎么算高和腰長
知道等腰梯形的上、下底的長度,高和腰長的關(guān)系就是上下底長度差的一半的平方加上高的平方,等于腰長的平方;所以,僅僅知道上底ab=2130,下底cd=400的等腰梯形,它的高h(yuǎn)和腰長ac有很多組,總需要知道高h(yuǎn)或腰長ac,由上面說到的等式,計算出對應(yīng)的腰長ac或高h(yuǎn)。
快!等腰梯形中,已知上下底和高,怎樣求周長?
上底減下底除以2 ……… 設(shè)為a 腰長為 高的平方加a²,在開方 周長等于: 上底加下底加兩倍的腰長
怎樣計算等腰梯形的上底和下底?
一般梯形如果在已知上底、下底和高的情況下可以計算斜邊長,一般都是做一條一端位于斜邊頂端的高,與這個梯形的底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據(jù)直角三角形的定理來計算斜邊長度,直角三角形一條邊為a,另一條邊為b,那么這個梯形的斜邊長為根號(a^2+b^2)。平行的兩邊叫做梯形的底邊,其中長邊叫...
只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的長度和上下底的高度,怎么算出來兩邊的長度?例 ...
你好,如果是等腰梯形,就能算,(12-5)\/2=3.5就是一個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長,梯形的高就是直角三角形的另一邊,則根據(jù)勾股定理就能得到腰長度,如果不是等腰梯形,那就沒法求了,還需要知道其它條件才能求的,若滿意請采納,此題有問題請追問,答題不易,互相理解,請不要隨意給差評,謝謝...
小軍用30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等腰梯形已知上底和下底分別是六厘米和十...
補(bǔ)充完整問題:那么,兩條腰分別長多少厘米?(30-6-10)÷2 =14÷2 =7(厘米)答:兩條腰分別長7厘米。
相關(guān)評說:
會昌縣從動: ______ 上底向下底做高,與腰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這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等于梯形的腰即10,兩條直角邊分別為梯形的高和(下底-上底)/2即6 則可由直角三角形的特性算出高為10^2-6^2=8^2 所以高為8 則梯形面積為(6+18)*8/2 = 96
會昌縣從動: ______[答案] 解 以下是方法,及解釋,樓主要是不需要,就跳過直接看答案 方法:假設(shè)梯形ABCD.AB為上底,CD為下底,由上底邊的一個端點A,向下底邊引一條垂線,再下底邊交于E點,AE⊥(垂直)CD.則垂線AE,腰AC,EC,構(gòu)成一個直角三角形.由三角...
會昌縣從動: ______ 解:設(shè),AC交BD于E,過E作FG垂直AD,且交AD于F,交BC于G. 1. 在直角△ADE中可得FE=1/2AD,同理可得EG=1/2BC 所以梯形的高 FG=1/2(AD+BC)=5 2. 在直角△ADE中可得AE=sin45*AD,同理可得CE=sin45*BC 所以得AC=sin45*AD+sin45*BC=5*根號2≈7 3. ABCD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2+5)*5*1/2=25
會昌縣從動: ______ 根據(jù)上底的錐度求出上底現(xiàn)腰的夾角,根據(jù)夾角求出下底比上底多的部分的長度,然后加上底的長度就是下底.
會昌縣從動: ______ 下底=上底+腰=27cm(因為夾角是120°,這題為特殊角,才有這個等式)
會昌縣從動: ______ 如果你要是只知道這兩個條件 上底和高的話 下底沒有固定的答案哦 除非你再加上一個條件
會昌縣從動: ______ 上底:下底=1:2 畫個梯形 任何一個上底和腰組成的三角形的兩底角均相等.同時又可證明對角線所分的2個底角度數(shù)相等.然后證明底角60度 上底和腰組成的三角形底角30度 最后證明30度角所對應(yīng)的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會昌縣從動: ______[答案] (下底-上底)÷2=1552.5【與腰構(gòu)成直角三角形】 1893平方-1552.5平方=1083平方 高為1083
會昌縣從動: ______[答案] 嚴(yán)格來說,梯形的上下底按照位置而非長短來區(qū)分(但也有將較短的底稱作上底,而較長者為下底的說法).如果作為學(xué)生做作業(yè),應(yīng)該依照公認(rèn)的標(biāo)準(zhǔn),即嚴(yán)格的說法(即以位置的上下區(qū)分,上方為上底,下方為下底).
會昌縣從動: ______[答案] 沒圖嗎?三角形不知道是什么樣子的! 如果那個三角形的頂點和底邊分別和梯形的上下底接觸的話,梯形的面積就是三角形的兩倍,那么面積就用180*2=360 就好了,但是如果三角形不是這樣的話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