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出自哪里,有沒有現(xiàn)代文的詳細(xì)解釋。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誰來解釋下這句詩 是指友情還是愛...
【出處及翻譯】
《山亭柳·贈歌者》
若得知音賞識,我不會拒絕為他唱那些最難最高雅的歌曲。
【原文及翻譯】
山亭柳·贈歌者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學(xué)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頭無數(shù),不負(fù)辛勤。
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銷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徧唱陽春。一曲當(dāng)筵落淚,重掩羅巾。
我家注在西秦,開始只是靠小小的隨身技藝維持生活。在吟詞唱曲上別出新裁,翻新花樣。我偶然學(xué)得了念奴的唱腔,聲調(diào)有時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財物不計其數(shù)。沒辜負(fù)我的一番辛勞。
數(shù)年來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掙得的不過是一些剩灑冷飯。滿腹心事,該向何人去訴說?若得知音賞識,我不會拒絕為他唱那些最難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當(dāng)眾落下淚來,再次拿起羅帕掩面而泣。
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 斗:競爭。
念奴:唐代天寶年間著名歌女。
‘?dāng)?shù)年”二句:杜甫《贈韋左丞》詩:“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漫:枉,徒然。
采:選擇,接納。 《陽春》:即《陽春曲》,一種屬于“陽春白雪”的高雅歌曲。
【思想感情】
反映了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歌女的不幸命運,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意義。同時,雖則詞中沒有象自居易的《琵琶行》明寫“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但讀者仍可以看出作者借歌女之酒杯澆自己塊壘的寓意。
【創(chuàng)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晏殊遷升為戶部尚書(戶部長官,屬三司),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的官銜做了永興軍的長官。這首詞作于晏殊知永興軍任上,此時晏殊年過六十。被貶官多年,心中不平之氣,難以抑制,假借歌者之名一吐心中的抑郁之情。
【作者簡介】
晏殊(991-1055)北宋詞人。字同叔。撫州臨川(今南昌進(jìn)賢)人。十四歲以神童入試,賜進(jìn)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xué)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xué)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封臨淄公,謚號元獻(xiàn),世稱晏元獻(xiàn)。晏殊歷任要職,更兼提拔后進(jìn),如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皆出其門。他以詞著于文壇,尤擅小令,風(fēng)格含蓄宛麗,有《珠玉詞》。亦工詩善文,現(xiàn)存不多,大都以典雅華麗見長。
出自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學(xué)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頭無數(shù),不負(fù)辛勤。 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銷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徧唱陽春。一曲當(dāng)筵落淚,重掩羅巾。 從詞中“家住西秦”、“來往咸京道”等句,可知此詞是作者晚年知永興(治所今陜西西安)時所作。這首詞在《珠玉詞》中是別具一格的。 起首一句,是歌女聲口,語氣自信而又自負(fù)。“家住西秦”是寫實,因為下面有“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的句子,歌女當(dāng)是住陜西附近。“賭”是比賽競爭之意。這兩句是歌女述說自己的出身,自言具有多種浪漫的藝術(shù)技能,敢和人比賽競爭。“花柳上,斗尖新。偶學(xué)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仍然是歌女十分自負(fù)的口氣。“花柳上,斗尖新”之“花柳”代指一切歌舞藝術(shù)才能技巧。“斗”,仍是競賽之意。“尖”,是高處,是過人之處。“新”,不是陳陳相因的舊套。合起來,這是歌女說自己多種藝術(shù)才能上敢和大家競賽,并且比別人高超,新穎獨創(chuàng),絕不流俗。“偶學(xué)念奴聲調(diào),有時高遏行云”,是具體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才能如何。“偶”,有隨便之意。“念奴”是唐天寶年間有名的歌女。詞中歌女似乎自豪地訴說:我偶爾隨便一唱當(dāng)年念奴曾經(jīng)唱過的歌,能讓天上的行云停住,聽我歌唱,足見我唱得有多么美,多么動聽。“高遏行云”,語出《列子·湯問》,說古有歌者秦青“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這幾句,當(dāng)是失意時回憶當(dāng)年得意情事所言,所以,每一句自負(fù)的話后面,都有一種反襯中的失意悲慨。自負(fù)的口氣,實是自負(fù)的不平。“蜀錦纏頭無數(shù),不負(fù)辛勤”,寫當(dāng)年得意之時,歌聲一發(fā),令眾人傾倒,博得賞賜無數(shù),不辜負(fù)自己多年的辛勞。“蜀錦”,是四川的絲織品,當(dāng)時很名貴,古時歌女多以錦纏頭,因借“纏頭”之名指稱贈與她們的財帛。 下片首句“數(shù)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消魂”,是失意后凄涼冷落境遇的寫照。從詞里的“西秦”、“咸京道”地點上看,當(dāng)是晏殊被貶知永興時,慨嘆自己的不平境遇而作的。可見作者這首詞確有“惜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之寓意。這首詞的整個口吻都寄托著感慨。“殘杯冷炙”語本杜甫《贈韋左丞》詩:“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殘懷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這首詩是寫杜甫當(dāng)年身困長安時遭受的冷落。 此處寫境遇如此可悲,令人“消魂”。“衷腸事,托何人?”歌者因為封建社會女子沒有獨立的地位,盼望能找一個可以終生相托的人,盼望找到一個足以托身的所,可以安身立命,終生為之奉獻(xiàn)而不改變。 “衷腸事”,是指內(nèi)心的事,這里是指終生相托的大事。接著下句說:“若有知音見采,不辭徧唱陽春”,仍是以歌女的口氣自述:假如有一個知我心的人“見采”(“采”,選擇、接納),那么我將唱盡高雅美好的《陽春白雪》的曲子,把一切最美好的東西都奉獻(xiàn)給他。這雖然是一個歌女的口吻,但又體現(xiàn)了一個中國舊知識分子、封建士大夫的報國之情。這里的“若有知音見采”之“若有”是實無,也就是悲嘆找不到知音。所以結(jié)果只能是“一曲當(dāng)筵落淚,重掩羅巾”了。可以想象得出,這個歌女酒筵前唱歌,想起當(dāng)年得意之時的滿堂彩聲,眼下卻這樣凄清冷落,不禁當(dāng)即流下了眼淚。而當(dāng)時這個筵席前,作者由歌女之悲哀,引起了自身遭貶受逐,客居外鄉(xiāng)的悲傷。晏殊所托喻的是歌女,而歌女內(nèi)心即使有悲哀,眼中有淚水,也要“重掩羅巾”,不能讓人看到。“重掩”,是屢次流淚,屢次擦干。每次感到悲哀,都要強作笑顏,其悲哀就更為深重了。 綜上,這首詞是晏殊諸多詩詞中的少見之作,無論是內(nèi)容方面還是形式方面,都有新穎之處。詞寫一個紅極一時的歌女因年長色衰而遭棄絕的悲劇,較有現(xiàn)實意義;形式是全篇以敘事為主,直陳其事,一反其風(fēng)流蘊藉的風(fēng)格。全詞看似純?yōu)榭陀^敘述,但字里行間無處不包含著作者的身世感慨。
我跟你說:百度
古代關(guān)于分手的詩句
晏殊 山亭柳·贈歌者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范仲淹 蘇幕遮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陳叔達(dá) 自君之出矣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蘇武 結(jié)發(fā)為夫妻 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陳蓬姐 寄外二首其二 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dān)。 朱彝尊 鴛鴦湖棹歌 妾似胥山長在眼,郎如石佛本...
回憶過去的詩句
20、一寸相思千萬緒,世間沒個部署處。-李冠《蝶戀花》 21、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22、誠知此恨人人有,貧*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23、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啟超《臺灣竹枝詞》 24、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六首其六》 25...
關(guān)于愛人離別的詩句古詩
-馮小青《怨》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鍾情怕到相思路。 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朱彝尊《高陽臺》妾似胥山長在眼,郎如石佛本無心。-朱彝尊《鴛鴦湖棹歌》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寄人》( 想念的句子 )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
表達(dá)對女友的思念的詩句
-劉禹錫《竹枝詞四首其二》 73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74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 75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dá)《自君之出矣》 76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蘇武《結(jié)發(fā)為夫妻》。 已贊過 已踩過< 你對這個回答的評價是? 評論 收...
描寫牽掛一個人的詩句有哪些
21、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 22、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 23、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啟超《臺灣竹枝詞》 24、直緣感君恩愛一回顧,使我雙淚長珊珊。——盧仝《樓上女兒曲》 25、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
盡我所能的詩句
——賀鑄 橫塘路 50、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晏殊 山亭柳:贈歌者 51、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 無題 52、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李商隱 暮秋獨游曲江 53、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蘇武 結(jié)發(fā)為夫妻 54、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
有關(guān)嚴(yán)與愛的文言文
-劉禹錫《竹枝詞四首其二》73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晏殊《山亭柳·贈歌者》74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75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陳叔達(dá)《自君之出矣》76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蘇武《結(jié)發(fā)為夫妻》77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dān)。 -陳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關(guān)于初念情人的詩句
劉禹錫《竹枝詞四首其二》●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晏殊《山亭柳·贈歌者》●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蘇幕遮》●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陳叔達(dá)《自君之出矣》●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蘇武《結(jié)發(fā)為夫妻》●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dān)。 陳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形容愛人離開去遠(yuǎn)方的詩句
-馮小青《怨》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鍾情怕到相思路。 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難尋。 -朱彝尊《高陽臺》妾似胥山長在眼,郎如石佛本無心。-朱彝尊《鴛鴦湖棹歌》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張泌《寄人》( 想念的句子 )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
關(guān)于描寫負(fù)人的詩句
--賀鑄 橫塘路31、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晏殊 山亭柳:贈歌者32、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歐陽修 玉樓春33、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干 室思34、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文廷式 蝶戀花35、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 動愁吟,...
相關(guān)評說: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綿綿無絕期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題詩后 賈島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留別王維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yīng)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知音者誠希 韓愈 知音者誠希,念子不能別. 行行天未曉,攜酒踏明月. 小重山 岳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簽文: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姻緣綜合指數(shù): 緣份指數(shù):79 幸福指數(shù):99 曖昧指數(shù):59 纏綿指數(shù):99 約會成功指數(shù):79 告白成功指數(shù):69 復(fù)合成功指數(shù):59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一位不識字的妻子寫給丈夫的信,畫了滿紙的圈,丈夫便把它翻譯成了如此:“相思... 1292 73 晏殊 山亭柳:贈歌者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1291 74 范仲淹 蘇幕...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范成大《車遙遙篇》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辛棄疾《鷓鴣天》 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魚玄機《江陵愁望有寄》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在客易為銷歲月 , 外布芳菲雖笑日 . 國亡身死亂山深 , 遇酒逢花且共游 . 到頭江畔從漁事 , 好奇賞俊直難逢 . 人間盛事省見稀 , 在時縱嫌織絹遲 , 外事無端心已空 . 國計已推肝膽許 , 遇有客來堪玩處 . 到處愁他無限人 , 好聽鷓鴣啼雨處 . 人間榮辱不常定 ,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關(guān)雎 >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 多少人愛你風(fēng)韻嫵媚的時光, 愛你的美麗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愛你靈魂的至...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最經(jīng)典就是: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出自《詩經(jīng)·邶風(fēng)·擊鼓》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待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在天...
深圳市穩(wěn)健: ______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jīng).邶風(fēng).擊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