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jgcgs88.cn-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不卡,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噼里啪啦国语版在线观看,zσzσzσ女人极品另类

  • <strike id="qgi8o"><td id="qgi8o"></td></strike>
  • <ul id="qgi8o"><acronym id="qgi8o"></acronym></ul>
  • <li id="qgi8o"></li>
    <ul id="qgi8o"></ul>
    <strike id="qgi8o"><rt id="qgi8o"></rt></strike>
    <ul id="qgi8o"><center id="qgi8o"></center></ul>
  • <kbd id="qgi8o"></kbd>

    《史記.五帝本紀》 的直譯 《史記·五帝本紀》翻譯

    黃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孫,姓公孫名叫軒轅。他一生下來,就很有靈性,出生不久就會說話,幼年時聰明機敏,長大后誠實勤奮,成年以后見聞廣博,對事物看得清楚。
    軒轅時代,神農(nóng)氏的后代已經(jīng)衰敗,各諸侯互相攻戰(zhàn),殘害百姓,而神農(nóng)氏沒有力量征討他們。于是軒轅就習(xí)兵練武,去征討那些不來朝貢的諸侯,各諸侯這才都來歸從。而蚩尤在各諸侯中最為兇暴,沒有人能去征討他。炎帝想進攻欺壓諸侯,諸侯都來歸從軒轅。于是軒轅修行德業(yè),整頓軍旅,研究四時節(jié)氣變化,種植五谷,安撫民眾,丈量四方的土地,訓(xùn)練熊、羆、貔(pí,皮)、貅(xiū,休)、�(chū,初)、虎等猛獸,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戰(zhàn),先后打了幾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勝。蚩尤發(fā)動叛亂,不聽從黃帝之命。于是黃帝征調(diào)諸侯的軍隊,在涿鹿郊野與蚩尤作戰(zhàn),終于擒獲并殺死了他。這樣,諸侯都尊奉軒轅做天子,取代了神農(nóng)氏,這就是黃帝。天下有不歸順的,黃帝就前去征討,平定一個地方之后就離去,一路上劈山開道,從來沒有在哪兒安寧地居住過。
    黃帝往東到過東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過空桐,登上了雞頭山。往南到過長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驅(qū)逐了葷粥(xūn yù,薰玉)部族,來到釜山與諸侯合驗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腳下建起了都邑。黃帝四處遷徙,沒有固定的住處,帶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設(shè)置軍營以自衛(wèi)。黃帝所封官職都用云來命名,軍隊號稱云師。他設(shè)置了左右大監(jiān),由他們督察各諸侯國。這時,萬國安定,因此,自古以來,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數(shù)黃帝時最多。黃帝獲得上天賜給的寶鼎,于是觀測太陽的運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師)草推算歷法,預(yù)知節(jié)氣日辰。他任用風(fēng)后、力牧、常先、大鴻等治理民眾。黃帝順應(yīng)天地四時的規(guī)律,推測陰陽的變化,講解生死的道理,論述存與亡的原因,按照季節(jié)播種百谷草木,馴養(yǎng)鳥獸蠶蟲,測定日月星辰以定歷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飽受辛勞,有節(jié)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種財物。他做天子有土這種屬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黃,所以號稱黃帝。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
    黃帝居住在軒轅山,娶西陵國的女兒為妻,這就是嫘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生有兩個兒子,他們的后代都領(lǐng)有天下:一個叫玄囂,也就是青陽,青陽被封為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個叫昌意,也被封為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名叫昌仆,生下高陽,高陽有圣人的品德。黃帝死后,埋葬在橋山,他的孫子,也就是昌意的兒子高陽即帝位,這就是顓頊帝。
    顓頊帝高陽,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他沉靜穩(wěn)練而有機謀,通達而知事理。他養(yǎng)殖各種莊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時節(jié)令以順應(yīng)自然,依順鬼神以制定禮義,理順四時五行之氣以教化萬民,潔凈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過幽陵,往南到過交阯,往西到過流沙,往東到過蟠木。各種動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臨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沒有不歸服的。
    顓頊帝生的兒子叫窮蟬。顓頊死后,玄囂的孫子高辛即位,這就是帝嚳。
    帝嚳高辛,是黃帝的曾孫。高辛的父親叫�極,�極的父親叫玄囂,玄囂的父親就是黃帝。玄囂和�極都沒有登上帝位,到高辛?xí)r才登上帝位。高辛是顓頊的侄子。
    高辛生來就很有靈氣,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澤于眾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聰目明,可以了解遠處的情況,可以洞察細微的事理。他順應(yīng)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嚴,溫和而且守信,修養(yǎng)自身,天下歸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產(chǎn),儉節(jié)地使用;他撫愛教化萬民,把各種有益的事教給他們;他推算日月的運行以定歲時節(jié)氣,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識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儀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動合乎時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嚳治民,像雨水澆灌農(nóng)田一樣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風(fēng)雨所到的地方,沒有人不順從歸服。
    帝嚳娶陳鋒氏的女兒,生下放勛。娶�訾(jū zī,居資)氏的女兒,生下?lián)础5蹏克篮螅瑩唇犹娴畚弧5蹞吹俏缓螅瑳]有干出什么政績,于是弟弟放勛登位。這就是帝堯。
    帝堯,就是放勛。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陽一樣溫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潤大地。他富有卻不驕傲,尊貴卻不放縱。他戴的是黃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紅色的車子駕著白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親相愛。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績昭著,各方諸侯邦國都能和睦相處。
    帝堯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據(jù)日月的出沒、星辰的位次,制定歷法,謹慎地教給民眾從事生產(chǎn)的節(jié)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個地方叫旸(yáng,陽)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別步驟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晝與黑夜一樣長,朱雀七宿(xiù,秀)中的星宿初昏時出現(xiàn)在正南方,據(jù)此來確定仲春之時。這時候,民眾分散勞作,鳥獸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別步驟安排夏季的農(nóng)活兒,謹慎地干好。夏至日,白晝最長,蒼龍七宿中的心宿(又稱大火)初昏時出現(xiàn)在正南方,據(jù)此來確定仲夏之時。這時候,民眾就居高處,鳥獸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陽落下,有步驟地安排秋天的收獲。秋分日,黑夜與白晝一樣長,玄武七宿中的虛宿初昏時出現(xiàn)在正南方,據(jù)此來確定仲秋之時。這時候,民眾移居平地,鳥獸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認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晝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mǎo,卯)宿初昏時出現(xiàn)在正南方,據(jù)此來確定仲冬之時。這時候,民眾進屋取暖,鳥獸長滿細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堯真誠地告誡百官各守其職,各種事情都辦起來了。
    堯說:“誰可以繼承我的這個事業(yè)?”放齊說:“你的兒子丹朱通達事理。”堯說:“哼!丹朱么,他這個人愚頑、兇惡,不能用。”堯又問道:“那么還有誰可以?”驩兜說:“共工廣泛地聚集民眾,做出了業(yè)績,可以用。”堯說;“共工好講漂亮話,用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騙上天,不能用。”堯又問:“唉,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蕩蕩,包圍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民眾萬分愁苦,誰可以派去治理呢?”大家都說鯀可以。堯說:“鯀違背天命,毀敗同族,不能用。”四岳都說:“就任用他吧,試試不行,再把他撤掉。”堯因此聽從了四岳的建議,任用了鯀。鯀治水九年,也沒有取得成效。
    堯說:“唉!四岳:我在位已經(jīng)七十年了,你們誰能順應(yīng)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說;“我們的德行鄙陋得很,不敢玷污帝位。”堯說:“那就從所有同姓異姓遠近大臣及隱居者當(dāng)中推舉吧。”大家都對堯說:“有一個單身漢流寓在民間,叫虞舜。”堯說:“對,我聽說過,他這個人怎么樣?”四岳回答說;“他是個盲人的兒子。他的父親愚昧,母親頑固,弟弟傲慢,而舜卻能與他們和睦相處,盡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們不至于走向邪惡。”堯說:“那我就試試他吧。”于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從兩個女兒身上觀察他的德行。舜讓她們降下尊貴之心住到媯(guī,規(guī))河邊的家中去,遵守為婦之道。堯認為這樣做很好,就讓舜試任司徒之職,謹慎地理順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倫理道德,人民都遵從不違。堯又讓他參與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變得有條不紊。讓他在明堂四門接待賓客,四門處處和睦,從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恭恭敬敬。堯又派舜進入山野叢林大川草澤,遇上暴風(fēng)雷雨,舜也沒有迷路誤事。堯更認為他十分聰明,很有道德,把他叫來說道:“三年來,你做事周密,說了的話就能做到。現(xiàn)在你就登臨天子位吧。”舜推讓說自己的德行還不夠,不愿接受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廟接受了堯的禪讓。文祖也就是堯的太祖。
    這時,堯年事已高,讓舜代理天子之政事,借以觀察他做天子是否合天意。舜于是通過觀測北斗星,來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是否有異常,接著舉行臨時儀式祭告上帝,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燒的儀式祭祀天地四時,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種玉制符信,選擇良月吉日,召見四岳和各州州牧,又頒發(fā)給他們。二月,舜去東方巡視,到泰山時,用燒柴的儀式祭祀東岳,用遙祭的儀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接著,他就召見東方各諸侯,協(xié)調(diào)校正四時節(jié)氣、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統(tǒng)一音律和長度、容量、重量的標準,修明吉、兇、賓、軍、嘉五種禮儀,規(guī)定諸侯用五種圭壁、三種彩繒,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種動物,士用死雉作為朝見時的禮物,而五種圭璧,朝見典禮完畢以后仍還給諸侯。五月,到南方巡視;八月,到西方巡視;十一月,到北方巡視:都像起初到東方巡視時一樣。回來后,告祭祖廟和父廟,用一頭牛作祭品。以后每五年巡視一次,在其間的四年中,各諸侯國君按時來京師朝見。舜向諸侯們普遍地陳述治國之道,根據(jù)業(yè)績明白地進行考察,根據(jù)功勞賜給車馬衣服。舜開始把天下劃分為十二個州,疏浚河川。規(guī)定根據(jù)正常的刑罰來執(zhí)法,用流放的方法寬減刺字、割鼻、斷足、閹割、殺頭五種刑罰,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刑,學(xué)府教育用戒尺懲罰,罰以黃金可用作贖罪。因災(zāi)害而造成過失的,予以赦免;怙惡不悛、堅持為害的要施以刑罰。謹慎啊,謹慎啊,可要審慎使用刑罰啊!
    驩兜曾舉薦過共工,堯說“不行”,而驩兜還是試用他做工師,共工果然放縱邪僻。四岳曾推舉鯀去治理洪水,堯說“不行”,而四岳硬說要試試看,試的結(jié)果是沒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為不適宜。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荊州一帶多次作亂。這時舜巡視回來向堯帝報告,請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便改變北狄的風(fēng)俗;把驩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變南蠻的風(fēng)俗;把三苗遷徙到三危山,以便改變西戎的風(fēng)俗。把鯀流放到羽山,以便改變東夷的風(fēng)俗:懲辦了這四個罪人,天下人都悅服了。 堯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過二十年因年老而告退,讓舜代行天子政務(wù),向上天推薦。堯讓出帝位二十八年后逝世。百姓悲傷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內(nèi),四方各地沒有人奏樂,為的是悼念帝堯。堯了解自己的兒子丹朱不賢,不配傳給他天下,因此才姑且試著讓給舜。讓給舜,天下人就都得到利益而只對丹朱一人不利;傳給丹朱,天下人就會遭殃而只有丹朱一人得到好處。堯說:“我畢竟不能使天下人受害而只讓一人得利”,所以最終還是把天下傳給了舜。堯逝世后,三年服喪完畢,舜把帝位讓給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諸侯前來朝覲的不到丹朱那里去卻到舜這里來,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卻來找舜,歌頌功德的,不去歌頌丹朱卻來歌頌舜。舜說“這是天意呀”,然后才到了京都,登上天子之位,這就是舜帝。
    虞舜,名叫重華。重華的父親叫瞽叟,瞽叟的父親叫橋牛,橋牛的父親叫句(gōu,勾)望,句望的父親叫敬康,敬康的父親叫窮蟬。窮蟬的父親是顓頊帝,顓頊的父親是昌意:從昌意至舜是七代了。自從窮蟬為帝之后一直到舜帝,中間幾代地位低微,都是平民。
    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續(xù)娶了一個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驁不馴。瞽叟喜歡后妻的兒子,常常想把舜殺掉,舜都躲過了;趕上有點小錯兒,就會遭到重罰。舜很恭順地侍奉父親、后母及后母弟,一天比一天地忠誠謹慎,沒有一點懈怠。
    舜,是冀州人。舜在歷山耕過田,在雷澤打過魚,在黃河岸邊做過陶器,在壽丘做過各種家用器物,在負夏跑過買賣。舜的父親瞽叟愚昧,母親頑固,弟弟象桀驁不馴,他們都想殺掉舜。舜卻恭順地行事,從不違背為子之道,友愛兄弟,孝順父母。他們想殺掉他的時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時候,他又總是在身旁侍候著。
    舜二十歲時,就因為孝順出了名。三十歲時,堯帝問誰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薦虞舜,說這個人可以。于是堯把兩個女兒嫁給了舜來觀察他在家的德行,讓九個兒子和他共處來觀察他在外的為人。舜居住在媯水岸邊,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謹慎。堯的兩個女兒不敢因為自己出身高貴就傲慢地對待舜的親屬,很講究為婦之道。堯的九個兒子也更加篤誠忠厚。舜在歷山耕作,歷山人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于捕魚的位置;在黃河岸邊制做陶器,那里就完全沒有次品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為一個村落,二年就成為一個小城鎮(zhèn),三年就變成大都市了。見了這些,堯就賜給舜一套細葛布衣服,給他一張琴,為他建造倉庫,還賜給他牛和羊。瞽叟仍然想殺他,讓舜登高去用泥土修補谷倉,瞽叟卻從下面放火焚燒。舜用兩個斗笠保護著自己,像長了翅膀一樣跳下來,逃開了,才得以不死。后來瞽叟又讓舜挖井,舜挖井的時候,在側(cè)壁鑿出一條暗道通向外邊。舜挖到深處,瞽叟和象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舜從旁邊的暗道出去,又逃開了。瞽叟和象很高興,以為舜已經(jīng)死了。象說:“最初出這個主意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財產(chǎn),說:“舜娶過來堯的兩個女兒,還有堯賜給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倉都歸父母吧。”象于是住在舜的屋里,彈著舜的琴。舜回來后去看望他。象非常驚愕,繼而又擺出悶悶不樂的樣子,說:“我正在想念你呢,想得我好心悶啊!”舜說:“是啊,你可真夠兄弟呀!”舜還像以前一樣待奉父母,友愛兄弟,而且更加恭謹。這樣,堯才試用舜去理順五種倫理道德和參與百官的事,都干得很好。
    從前高陽氏有富于才德的子孫八人,世人得到他們的好處,稱之為八愷,意思就是八個和善的人。高辛氏有有才德的子孫八人,世人稱之為“八元”,意思就是八個善良的人。這十六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保持著他們先人的美德,沒有敗落他們先人的名聲。到堯的時候,堯沒有舉用他們。舜舉用了八愷的后代,讓他們掌管土地的官職,以處理各種事務(wù),都辦得有條有理。舜又舉用了八元的后代,讓他們向四方傳布五教,使得做父親的有道義,做母親的慈愛,做兄長的友善,做弟弟的恭謹,做兒子的孝順,家庭和睦,鄰里真誠。
    從前帝鴻氏有個不成材的后代,掩蔽仁義,包庇殘賊,好行兇作惡,天下人稱他為渾沌。意思是說他野蠻不開化。少皞氏也有個不成材的后代,毀棄信義,厭惡忠直,喜歡邪惡的言語,天下人稱他為窮奇,意思是說他怪異無比。顓頊氏有個不成材的后代,不可調(diào)教,不懂得好話壞話,天下人稱他為梼杌,意思是說他兇頑絕倫。這三族,世人都害怕。到堯的時候,堯沒有把他們除掉。縉云氏有個不成材的后代,貪于飲食,圖于財貨,天下人稱之為饕餮,意思是說他貪得無厭。天下人憎恨他,反他與上面說的三兇并列在一起稱為四兇。舜在四門接待四方賓客時,流放了這四個兇惡的家族,把他們趕到了邊遠地區(qū),去抵御害人的妖魔,從此開放了四門,大家都說沒有惡人了。
    舜進入山林的時候,遇到暴風(fēng)雷雨也不迷路誤事,堯于是才知道了憑著舜的才能是可以把天下傳授給他的。堯年紀大了,讓舜代行天子之政,到四方去巡視。舜被舉用掌管政事二十年,堯讓他代行天子的政務(wù)。代行政務(wù)八年,堯逝世了。服喪三年完畢,舜讓位給丹朱,可是天下人都來歸服舜。禹、皋陶(yáo,姚)、契、后稷、伯夷、夔(kuí,奎)、龍、倕、益、彭祖,從堯的時候就都得到舉用,卻一直沒有職務(wù)。于是舜就到文祖廟,與四岳商計,開放四門,了解勾通四方的情況,他讓十二州牧討論稱帝應(yīng)具備的功德,他們都說要辦有大德的事,疏遠巧言諂媚的小人,這樣,遠方的外族就都會歸服。舜對四岳說:“有誰能奮發(fā)努力,建立功業(yè),光大帝堯的事業(yè),授給他官職輔佐我辦事呢?”四岳都說:“伯禹為司空,可以光大帝堯的事業(yè)。”舜說:“嗯,好!禹,你去負責(zé)平治水土,一定要努力辦好啊!”禹跪地叩頭拜謝,謙讓給稷、契和皋陶。舜說:“好了,去吧!”舜說:“棄,黎民正在挨餓受饑,你負責(zé)農(nóng)業(yè),去教他們播種百谷吧。”舜說:“契,百官不相親愛,五倫不順,你擔(dān)任司徒,去謹慎地施行五倫教育,做好五倫教育,在于要寬厚。”舜又說:“皋陶,蠻夷侵擾中原,搶劫殺人,在我們的境內(nèi)外作亂,你擔(dān)任司法官,五刑要使用得當(dāng),根據(jù)罪行輕重,大罪在原野上執(zhí)行,次罪在市、朝內(nèi)執(zhí)行,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師氏處理;五刑寬減為流放的,流放的遠近要有個規(guī)定,按罪行輕重分別流放到四境之外、九州之外和國都之外。只有公正嚴明,才能使人信服。”舜問:“那么誰能管理我的各種工匠?”大家都說垂可以。于是任命垂為共工,統(tǒng)領(lǐng)各種工匠。舜又問:“誰能管理我山上澤中的草木鳥獸?”大家都說益行。于是任命益為朕虞,主管山澤。益下拜叩頭,推讓給朱虎、熊羆。舜說:“去吧,你行。”就讓朱虎、熊羆做他的助手。舜說:“喂,四岳,有誰能替我主持天事、地事、人事三種祭祀?”大家都說伯夷可以。舜說:“喂,伯夷,我任命你擔(dān)秩宗,主管祭祀,要早晚虔敬,要正直,要肅穆清潔。”伯夷推讓給夔、龍,舜說:“那好,就任命夔為典樂,掌管音樂,教育貴族子弟,要正直而溫和,寬厚而嚴厲,剛正卻不暴虐,簡捷卻不傲慢;詩是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歌是用延長音節(jié)來詠唱詩的,樂聲的高低要與歌的內(nèi)容相配合,還要用標準的音律來使樂聲和諧。八種樂器的聲音諧調(diào)一致,不要互相錯亂侵擾,這樣,就能通過音樂達到人與神相和的境界啦。”夔說:“呣,我輕重有節(jié)地敲起石罄,各種禽獸都會跟著跳起舞來的。”舜說:“龍,我非常憎惡那種誣陷他人的壞話和滅絕道義的行為,驚擾我的臣民,我任命你為綱言官,早晚傳達我的旨命,報告下情,一定要誠實。”舜說:“喂,你們二十二個人,要謹守職責(zé),時時輔佐我做好上天交付的治國大事。”此后,每三年考核一次功績,經(jīng)過三次考核,按照成績升遷或貶黜,所以,不論遠處近處,各種事情都振興起來了。又根據(jù)是否歸順,分解了三苗部族。
    這二十二人個個成就功業(yè):皋陶擔(dān)任大理,掌管刑法,斷案平正,人們都佩服他能按情據(jù)實斷理;伯夷主持禮儀,上上下下能都夠禮讓;垂擔(dān)任工師,主管百工,百工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益擔(dān)任虞,主管山澤,山林湖澤都得到開發(fā);棄擔(dān)任稷,主管農(nóng)業(yè),百谷按季節(jié)茂盛成長;契擔(dān)任司徒,主管教化,百官都親善和睦;龍主管接待賓客,遠方的諸侯都來朝貢;舜所置十二州牧做事,禹所定九州內(nèi)的民眾沒有誰違抗。其中禹的功勞最大,開通了九座大山,治理了九處湖澤,疏浚了九條河流,辟定了九州方界,各地都按照應(yīng)繳納的貢物前來進貢,沒有不恰當(dāng)?shù)摹?v橫五千里的領(lǐng)域,都受到安撫,直到離京師最遠的邊荒地區(qū)。那時,南方安撫到交阯、北發(fā),西方安撫到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撫到山戎、發(fā)、息慎,東方安撫到長、鳥夷,四海之內(nèi),共同稱頌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創(chuàng)制《九招》樂曲歌頌舜的功德,招來了祥瑞之物,鳳凰也飛來,隨樂聲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從虞之物,鳳凰也飛來,隨樂聲盤旋起舞。天下清明的德政都從虞舜帝開始。
    舜二十歲時因為孝順而聞名,三十歲時被堯舉用,五十歲時代理天子政務(wù),五十八歲時堯逝世,六十一歲時接替堯登臨天子之位。登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視,在南方蒼梧的郊野逝世。葬埋在長江南岸的九嶷山,這就是零陵。舜登臨帝位之后,乘著有天子旗幟的車子去給父親瞽叟請安,和悅恭敬,遵循為子之孝道。又把弟弟象封在有鼻為諸侯。舜的兒子商均不成材,舜就事先把禹推薦給上帝。十七年后舜逝世。服喪三年完畢,禹也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就跟舜讓給堯的兒子時的情形一樣。諸侯歸服禹,這樣,禹就登臨了天子之位。堯的兒子丹朱,舜的兒子商均分別在唐和虞得到封地,來奉祀祖先。禹還讓他們穿自己家族的服飾,用自己家族的禮樂儀式。他們以客人的身份拜見天子,天子也不把他們當(dāng)臣下對待,以表示不敢專擅帝位。
    從黃帝到舜、禹,都是同姓,但立了不同的國號,為的是彰明各自光明的德業(yè)。所以,黃帝號為有熊,帝顓頊號為高陽,帝嚳號為高辛,帝堯號為陶唐,帝舜號為有虞。帝禹號為夏后,而另分出氏,姓姒氏。契為商始祖,姓子氏。棄為周始祖,姓姬氏。

    太史公說:學(xué)者們很多人都稱述五帝,五帝的年代已經(jīng)很久遠了。《尚書》只記載著堯以來的史實;而各家敘說黃帝,文字粗疏而不典范,士大夫們也很難說得清楚。孔子傳下來的《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讀書人有的也不傳習(xí)。我曾經(jīng)往西到過空桐,往北路過涿鹿,往東到過大海,往南渡過長江、淮水,所到過的地方,那里的老前輩們都往往談到他們各自所聽說的黃帝、堯、舜的事跡,風(fēng)俗教化都有不同,總起來說,我認為那些與古文經(jīng)籍記載相符的說法,接近正確。我研讀了《春秋》、《國語》,它們對《五帝德》、《帝系姓》的闡發(fā)都很明了,只是人們不曾深入考求,其實它們的記述都不是虛妄之說。《尚書》殘缺已經(jīng)有好長時間了,但散軼的記載卻常常可以從其他書中找到。如果不是好學(xué)深思,真正在心里領(lǐng)會了它們的意思,想要向那些學(xué)識淺薄,見聞不廣的人說明白,肯定是困難的。我把這些材料加以評議編次,選擇了那些言辭特別雅正的,著錄下來,寫成這篇本紀,列于全書的開頭。

    相關(guān)評說:

  • 霜狄17631957298: 《史記五帝本紀》是怎么記載軒轅的?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 ”8.《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以上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
  • 霜狄17631957298: 請問誰能解釋一下史記五帝本紀中“幼而循齊”這句話? -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 循:此處是遵循的意思 齊是達到的意思. 在此是說黃帝年幼的時候,可以遵循(一定的事理,原理,),推斷某種結(jié)果,或達到某種境界.
  • 霜狄17631957298: 關(guān)于《史記》卷一:五帝本紀一 -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 堯、舜和禹,他們原來是各自一個部落的首領(lǐng),后來被推選為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堯帝,姓尹祁,號放勛.舜帝,姓姚,傳說目有雙瞳而取名“重華”,號有虞氏,故稱虞舜.禹,姓姒,名文命,也稱大禹、夏禹、帝禹.他們不同姓的,因為部落合并到一起的
  • 霜狄17631957298: “以汝為秩宗,夙夜維敬,直哉維靜絜”怎么解釋(逐字逐句) -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 按:這一句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舜曰:“嗟!伯夷,以汝為秩宗,夙夜維敬,直哉維靜絜.”(注意:這個伯夷是舜手下的官,不是商末周初那個“不食周粟”的伯夷) 下面的注解是:【集解】:鄭玄曰:“主次秩尊卑.”【正義】:若太常也.漢書百官表云“王莽改太常曰秩宗”,依古也.孔安國云:“秩,序;宗,尊也.主郊廟之官也.”【正義】:靜,清也.絜,明也.孔安國云:“職典禮,施政教,使正直而清明.” 又據(jù)《辭源》:太常,漢九卿之一,掌管祭祀宗廟和到郊外祭天.這樣,全句可解釋為: 舜對伯夷說:“唉,伯夷啊!我要任命(以,用,此處意為“任命“)你做“秩宗”,掌管祭祀宗廟和到郊外祭天.(希望你)不分白天黑夜,恭恭敬敬,做到正直而又清明.”
  • 霜狄17631957298: 《史記》總共有幾個本紀??? -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 本紀(記歷代帝 王政 績) 史記卷一 五帝本紀 第一 史記卷二 夏本紀 第二 史記卷三 殷本紀 第三 史記卷四 周本紀 第四 史記卷五 秦本紀 第五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 第六 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 第七(雖非皇帝,司馬遷以“在權(quán)不在位”之名將之編入.)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 第八 史記卷九 呂太后本紀 第九(不列名義上的 天子 漢惠帝 本紀,理由與項羽同) 史記卷十 孝文本紀 第十(原篇己闕,從《漢書》補) 史記卷十一 孝景本紀 第十一(原篇己闕,從《漢書》補) 史記卷十二 孝武本紀 第十二(原篇名為'今上本紀',原文己闕,褚少孫據(jù)《封禪書》補并改篇名) 三皇本紀 (司馬貞補,有些版本收錄此篇)
  • 霜狄17631957298: 史記五帝本紀的內(nèi)容概括 -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答案] 《五帝本紀》是《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中的第一篇,記載的是遠古傳說中相繼為帝的五個部落首領(lǐng)——黃帝、顓頊(zhuān xū,專須)、帝嚳(kù,酷)、堯、舜的事跡,同時也記錄了當(dāng)時部落之間頻繁的戰(zhàn)爭,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實...
  • 霜狄17631957298: 史記五帝本紀 虞舜者 -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答案] 《五帝本紀》是《史記》的第一篇.記載的是遠古傳說中被后人尊為帝王的五個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黃帝、顓頊(zhuān xū)、帝嚳(kù)、堯、舜的事跡,同時也記錄了當(dāng)時部落之間頻繁戰(zhàn)爭,部落聯(lián)首領(lǐng)實行禪讓制,遠古初民戰(zhàn)猛...
  • 霜狄17631957298: “帝嚳溉執(zhí)中而遍天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史記里的謝謝大家啦!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 帝嚳(音kù),古代部落首領(lǐng),相傳是黃帝的曾孫,堯的父親.居亳(河南偃師縣)... 帝嚳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帝王.《史記·五帝本紀第一》稱他:“高辛(帝嚳的號)生...
  • 霜狄17631957298: 史記的前言和第一篇的概括 -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答案] 史記的前言: 《史記》是我國歷史學(xué)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xué)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 全書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和列傳,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
  • 霜狄17631957298: 軒轅皇帝的母親是誰?皇帝的母親是當(dāng)時社會中的什么人物
    懷遠縣往復(fù): ______ 據(jù)《漢書.古今人表》記載:“少典,炎帝妃,生黃帝.”《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少典之子.姓是母系社會的,氏是父系社會的. 另外找到一條:華夏始祖黃帝...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青丝影院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 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午夜色蛋壳| 亚洲AV毛片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纯爱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