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描寫春景的詩句
屈原寫的關(guān)于景的詩句 1. 屈原寫的詩句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屈原《國殤》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 屈原《國殤》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yuǎn)。 —— 屈原《國殤》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 屈原《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 屈原《國殤》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 屈原《國殤》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yán)殺盡兮棄原野。 —— 屈原《國殤》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 屈原《國殤》
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 —— 屈原《九歌》
2. 關(guān)于屈原寫的古詩
屈平(約前340-約前278)字原,通常稱為屈原;羋姓屈氏。
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
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中國才有了以文學(xué)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就是創(chuàng)立了“詞賦”這一文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據(jù)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yuǎn)游》《卜居》《漁父》各1篇。
據(jù)《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xué)者認(rèn)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yuǎn)游》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
據(jù)郭沫若先生考證,屈原作品,共流傳下來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大體說來,《離騷》《天問》《九歌》可以作為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遠(yuǎn)游》《卜居》《漁父》《招魂》《大招》,其內(nèi)容與風(fēng)格可與《離騷》列為一組,大都是有事可據(jù),有義可陳,重在表現(xiàn)作者內(nèi)心的情愫。
《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chuàng)作的重點。《天問》是屈原根據(jù)神話、傳說材料創(chuàng)作的詩篇,著重表現(xiàn)作者的學(xué)術(shù)造詣及其歷史觀和自然觀。
《九歌》是楚國祀神樂曲,經(jīng)屈原加工、潤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發(fā)和環(huán)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xué)傳統(tǒng)的痕跡。
《離騷》一組,《九歌》一組,構(gòu)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風(fēng)格。 屈原作品和神話有密切關(guān)系。
許多虛幻的內(nèi)容就是承襲神話發(fā)展而來的。屈原又是關(guān)注現(xiàn)實的詩人,作品里反映了現(xiàn)實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尤以揭露楚國的黑暗政治最為深刻。
屈原作品的風(fēng)貌和《詩經(jīng)》明顯不同。這與長江流域的民風(fēng)和黃河流域的民風(fēng)不同有關(guān)。
當(dāng)時,北方早已進入宗法社會,而楚地尚有氏族社會的遺風(fēng),民性強悍,思想活潑,不為禮法所拘。所以,抒寫男女情思、志士愛國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豐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筆底。
寫人神之戀,寫狂怪之士,寫遠(yuǎn)古歷史傳說,寫與天神鬼怪游觀,一切神都具有民間普通的人性,神也不過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們使作品顯得色澤艷麗,情思馥郁,氣勢奔放。
這樣的作品,表現(xiàn)了與北方文學(xué)不同的特色。從體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詩歌,不管是《詩經(jīng)》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發(fā)展為長篇巨制。
《離騷》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現(xiàn)手法上,屈原把賦、比、興巧妙地糅合成一體,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識和復(fù)雜的現(xiàn)實關(guān)系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
在語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詩經(jīng)》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xié)調(diào)音節(jié),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嘆的韻致。總之,他的作品從內(nèi)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創(chuàng)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漢王朝定都關(guān)中后,便產(chǎn)生了更大的影響,“楚辭”的不斷傳習(xí)、發(fā)展,北方的文學(xué)逐漸楚化。新興的五、七言詩都和楚騷有關(guān)。
漢代的賦作家無不受“楚辭”影響,漢以后“紹騷”之作,歷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詩句抒發(fā)自己胸中的塊壘,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這是屈原文學(xué)的直接發(fā)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跡為題材的詩、歌、詞、曲、戲劇、琴辭、大曲、話本等,繪畫藝術(shù)中如屈原像、《九歌圖》、《天問圖》等,也難以數(shù)計。
所以魯迅稱屈原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其影響于后來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詩經(jīng)》)以上”(魯迅《漢文學(xué)史綱要》)。[2] 著名詩人郭沫若曾為其編劇《雷電頌》,以紀(jì)念其事跡。
名言名句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離騷》)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離騷》) 長嘆息以掩淚兮,哀民生之多艱! (《離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離騷》)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離騷》)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離騷》)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修之故也。 (《離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離騷》) 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離騷》) 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九歌·湘夫人》) 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九歌·湘夫人》) 乘龍兮轔轔,高馳兮沖天。 (《九歌·大司命》)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九歌·大司命》) 青。
3. 關(guān)于“屈原”的詩句有哪些
現(xiàn)代毛澤東《七絕·屈原》:屈子當(dāng)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宋李覯《屈原》:秋來張翰偶思鱸,滿筯鮮紅食有馀。何事靈均不知退,卻將閑肉付江魚。
宋張耒《屈原》:楚國茫茫盡醉人,獨醒惟有一靈均。哺糟更遣從流俗,漁父由來亦不仁。
宋陳普《詠史上·屈原》:仲尼死后百年期,定把離騷繼四詩。占斷江南煙雨綠,歷山窮子與湘累。
宋徐鈞《屈原》:托興妃嬪疑褻嫚,幻言神怪似荒唐。若無一點精忠節(jié),未必文爭日月光。
屈原:
簡介: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于楚國丹陽,名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chuàng)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chuàng)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戰(zhàn)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nèi)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
相關(guān)典故:屈原出生于楚國貴族,和楚王一樣,羋姓,但楚王是熊氏。該姓出自黃帝顓頊系統(tǒng)的祝融氏;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dāng)傳到熊繹時,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陽(也就是現(xiàn)在湖北宜昌)。這就是屈原的故鄉(xiāng)。屈子祠正門春秋,約公元前7世紀(jì),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在“屈”這個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類似的,還有春秋時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戰(zhàn)國時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國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夠從春秋前期一直延續(xù)到戰(zhàn)國后期,一直處于楚國的高層,這個家族可謂經(jīng)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據(jù)說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務(wù)。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當(dāng)時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國的關(guān)系,當(dāng)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孫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國都曾擔(dān)任過要職。到了屈原這一代,屈氏當(dāng)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來被秦國俘虜?shù)拇髮⑶ぁGo《九章·惜誦》:“忽忘身之賤貧”。很可能當(dāng)時這個貴族家庭已經(jīng)衰落了。
4. 有關(guān)景物的古詩
橘頌(屈原)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nèi)白,類任道兮。紛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愿歲并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xì)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草 (白居易)
離離園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澗底松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洞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乏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賢,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楊柳枝詞(白居易)
一樹春風(fēng)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
永豐西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買 花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shù):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fù)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xí)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諭。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寫牡丹)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
添字采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攤破浣溪沙(李清照)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風(fēng)度精神如彥輔,太鮮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結(jié)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夢,卻無情。(寫桂花)
5. 關(guān)于屈原的詩句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屈原《國殤》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 屈原《國殤》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yuǎn)。 —— 屈原《國殤》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 屈原《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 屈原《國殤》
旌蔽日兮敵若云,矢交墜兮士爭先。 —— 屈原《國殤》
端 午
(唐)文 秀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jié)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xí)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競 渡 歌(節(jié)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zhǔn),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lián)浔窍悖y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biāo)將近,兩龍望標(biāo)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biāo),后船失勢空揮撓。
節(jié)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zhí)瑓s疑賬主怕靈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fēng)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dāng)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dāng)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吊屈原賦》--賈誼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cè)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蹻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訊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郁其誰語?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yuǎn)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蟥?所貴圣人之神德兮,遠(yuǎn)濁世而自藏;使騏驥可得系而羈兮,豈云異夫犬羊?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鳳凰翔于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xì)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彼尋常之污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鳣鯨兮,固將制于螻蟻。
江上吟
李 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美酒尊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
6. 關(guān)于屈原寫的詩句六首
01五月五日(宋)梅堯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yīng)自照千峰。02宣州雜詩二十首 其一十五 五言律詩 押真韻(宋·梅堯臣)信讒多見逐,伐國豈無仁。
屈子行江畔,昭王問水濱。包茅曾責(zé)貢,香草自持紉。
莽蒼山川在,漁歌屬野人。03和端午(宋)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04屈原七言絕句 押真韻(宋)張耒楚國茫茫盡醉人,獨醒惟有一靈均。
哺糟更遣從流俗,漁父由來亦不仁。05感遇二十五首 其七(宋·張耒)懷王棄屈子,憔悴楚江湄。
終然葬魚腹,終古耀文詞。千年洛陽客,作賦不無譏。
謂當(dāng)棄之去,覽德乃下之。君臣本大倫,當(dāng)以恩義持。
如皆輕合散,是與涂人夷。靈均豈愿沉,深意實在茲。
傅懷終泣死,何亦拳拳為。06漁父詞七首(錄一)〔宋〕王 諶一離騷讀罷怨聲聲,曾向江邊問屈平。
醒還醉,醉還醒,笑指滄浪可濯纓。07夢中江行過鄉(xiāng)豪家賦詩二首既覺猶歷歷能記也〔宋〕陸游蒲席乘風(fēng)健,江潮帶雨渾。
樹余梢纜跡,崖有刺篙痕。酒酹湘君廟,歌招屈子魂。
客途嗟草草,無處采芳蓀。08楚城 七言絕句 押支韻〔宋〕陸游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09屈平廟 七言絕句 押支韻(宋·陸游)委命仇讎事可知,章華荊棘國人悲。
恨公無壽如金石,不見秦嬰系頸時。10哀郢七言律詩 押陽韻(宋·陸游)遠(yuǎn)接商周祚最長,北盟齊晉勢爭強。
章華歌舞終蕭瑟,云夢風(fēng)煙舊莽蒼。草合故宮惟雁起,盜穿荒冢有狐藏。
離騷未盡靈均恨,志士千秋淚滿裳。11重午和鞏教授韻〔宋〕【姜特立】屈子沈淵日,年年舊俗忙。
佳人夸彩縷,稚子競新裳。鐃鼓喧漁步,杯盤列象床。
山翁獨無事,燕坐只焚香。12與秦少章題漢江遠(yuǎn)帆五首 其四 五言絕句 押元韻(宋·晃沖之)江山起莫色,草木斂余昏。
誰感離騷賦,丹青吊屈原。13端午(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薰風(fēng)自南至。
試為問大鈞,舉杯三酹地。田文當(dāng)日生,屈原當(dāng)日死。
生為薛城君,死作汨羅鬼。高堂狐兔游,雍門發(fā)悲涕。
人命草頭露,榮華風(fēng)過耳。唯有烈士心,不隨水俱逝。
至今荊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榮,但知死者貴。
勿謂死可憎,勿謂生可喜。萬物皆有盡,不滅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一日或千歲。秋風(fēng)汾水辭,春暮蘭亭記。
莫作留連悲,高歌舞槐翠14湘潭道中贈送丁碧眼相士(宋·文天祥)自詭衡山道士孫,至今句法有軒轅。世人未見題堯廟,盡把昌黎作寓言。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遠(yuǎn)游歸。離騷忘卻題天柱,為立斜陽問翠微。
15雜詠一百首·巫咸(宋·劉克莊)五言絕句 押元韻列書詫知死,楚些說招魂。尚莫窺壺子,安能返屈原。
16雜詠一百首·屈原(宋·劉克莊)五言絕句 押豪韻羋姓且為虜,累臣安所逃。不能抱祭器,聊復(fù)著離騷。
17湘潭道中即事二首 其二(宋·劉克莊)押元韻儺鼓咚匝廟門,可憐楚俗至今存。屈原章句無人誦,別有山歌侑佳尊。
18九疊(宋·劉克莊)七言絕句 押支韻名見商書又見詩,畹蘭難擬況江蘺。靈均苦要群芳聚,卻怪騷中偶見遺。
19和陶命子韻示津調(diào)官(宋·吳芾)喬木千尋,竟困斧柯。屈原特立,終隕汨羅。
水行地中,尚值坳窊。縱如賈誼,猶滯長沙。
20屈原祠(宋·宋祁)七言律詩 押元韻楚江南望見脩門,靈鼓聲沈蕙卷樽。五日長蛟虛望祭,九關(guān)雕虎枉招魂。
蘭苕獵翠凄寒露,楓葉搖丹嘯暝猿。賈誼揚生成感后,沈沙投閣兩銜冤。
21屈原(宋·宋庠)七言絕句 押庚韻司命湘君各有情,九歌愁苦薦新聲。如何不救沈江禍,枉解堂中許目成。
描寫春天景色詩句古詩
1.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2.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3.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返櫻腳低。4.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5.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6.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7. 走在西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
描寫春景.秋景的詩句
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憶江南》 綿綿雨,造花紅柳綠,桃雨梨云、燕舞鶯歌話春顏。---醉秋風(fēng)《無拘集錄》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賀知章《詠柳》 ...
描寫春景春景的詩句
春日的美景不僅在于陽光明媚,更有鮮艷的花朵和清澈的江水。杜牧的《江南春》中有這樣一句:“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生動地描繪了江南春天的景象,綠樹紅花,江水潺潺,酒旗招展,美不勝收。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寫道:“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這句詩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與...
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句
1、春風(fēng)如貴客,一到便繁華。——袁枚《春風(fēng)》翻譯:春風(fēng)就像貴客一般,所到之地立馬萬物復(fù)蘇,熱鬧繁華。2、二月韶光好,春風(fēng)香氣多。——袁暉《二月閨情》翻譯:二月份的時光非常美好,春風(fēng)里都帶著特殊的香氣。3、春風(fēng)卷入碧云去,千門萬戶皆春聲。——李白《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鶯百...
描寫春景的詩句有哪些
春天,萬物復(fù)蘇的季節(jié),自古以來就是詩人墨客贊頌的主題。以下是一些膾炙人口的描寫春景的詩句:1.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2.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3. 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
描寫春天美景的詩句(十首經(jīng)典春日詩詞)
《破陣子·春景》——宋·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賞析:燕子飛來正趕上社祭之時,清明節(jié)后梨花紛飛。幾片碧苔點綴著池中清水,黃鸝的歌聲縈繞著樹上枝葉,只見...
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句有哪些?
1、春晚綠野秀,巖高白云屯。——南朝宋·謝靈運《入彭蠡湖口》釋義:有時晨起遠(yuǎn)眺,近處晚春秀野,碧綠無際,遠(yuǎn)處蒼巖高峙,白云如聚。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釋義: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zhuǎn)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3、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
描寫春天美景的古詩句
描寫春天美景的詩詞匯總?cè)缦?1、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江南憶,其次是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fù)相逢。2、蝶戀花·春景 【宋】蘇軾 花...
描寫春季景色的詩句還有什么?
描寫春季景色的詩句如下:1、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釋義:像花而不是花,似霧而不是霧。半夜時到來,天明時離去。來時仿佛美好的春夢能有多少時間呢?離去時又像清晨的云彩散去無處尋覓。賞析:《花非花》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寫的一首雜言古詩。此詩...
有哪些描寫春天景色的詩句
春曉(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描寫春天的古詩 詠柳(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描寫...
相關(guān)評說:
陽春市圓錐: ______ 古代詩詞的常見意象 1.月——思鄉(xiāng),懷人 懷鄉(xiāng):例: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懷人:例: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時相望不相...
陽春市圓錐: ______ 描寫春天的詩詞: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遲遲:緩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樣子.倉庚:鶯.喈喈:鳥鳴聲眾而和.蘩:白蒿.祁祁:眾多. 《詩經(jīng)·小雅·出車》 時在中...
陽春市圓錐: ______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魂兮歸來為鬼雄.
陽春市圓錐: ______ 描寫春景鳥鳴的詩句有: 1、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詩經(jīng)·小雅·出車》 2、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南朝宋】 謝靈運《登池上樓》 3、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 【南朝梁】 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4、月出驚山...
陽春市圓錐: ______ ①春風(fēng)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唐·王之渙《涼州詞》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宋·王安石《元日》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唐·李白《春思》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
陽春市圓錐: ______ 年代:先秦作者:屈原作品:離騷內(nèi)容: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