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是哪些?其作者分別是誰? 十三經有哪些?其形成過程?《十三經注疏》的作者?主要內容?
《十三經》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榖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1、《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它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詩歌集,內分“風”、“雅”、“頌”三部分。
2、《尚書》的作者是先秦諸子,由伏生傳下來。它是上古歷史文件匯編,主要內容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記錄。
3、《周禮》世傳為周公旦所著。該書原名《周官》,西漢時在民間發(fā)現,創(chuàng)作年代大多數學者認為可能在戰(zhàn)國時期。主要匯集周王室官制和戰(zhàn)國時期各國制度。
4、《儀禮》的作者是西周初周公。主要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禮制。
5、《禮記》的作者是西漢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有關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秦漢以前有關各種禮儀的論著匯編。
6、《周易》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是占卜之書,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7、《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
8、《公羊傳》相傳其作者為子夏的弟子,戰(zhàn)國時齊人公羊高。
9、《榖梁傳》傳說孔子的弟子子夏將這部書的內容口頭傳給谷梁俶,谷梁赤將它寫成書記錄下來。
10、《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zhàn)國前期成書,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
11、《爾雅》的作者不詳,是戰(zhàn)國到西漢的學者編寫的一本可以用來學習儒家經典的詞典,《爾雅》全書收詞語4300多個訓解詞義,詮釋名物,經學家多據以解經。
12、《孝經》是西漢在孔壁中發(fā)現的藏書,至今作者仍有爭論,但偏向于曾子學派的著作,為論述古代孝道的專著。
13、《孟子》是戰(zhàn)國時儒家學者孟子的著作,專載孟子的言論、思想和行跡。
擴展資料
起源
十三經是由漢朝的五經逐漸發(fā)展而來的,最終形成于南宋。
漢代儒家的最早經典,稱為六經,為《易》、《書》、《詩》、《禮》、《樂》、《春秋》,《樂經》早佚,便只有五經。
其中《易》、《書》、《詩》在孔子之前早已流傳,《左傳》中曾多次引用,《禮》是對當時社會禮儀的總結,不知成書為何時。相傳孔子立學,曾以這四部書作為教材。
《春秋》本是當時各國史書的通稱,《春秋經》即傳說為孔子刪改《魯春秋》而成,其中微言大義表達了孔子對歷史的褒貶。
至漢武帝獨尊儒術,將儒家思想作為官方意識形態(tài),罷黜百家后,將五經列為官學,設五經博士。《易》、《書》、《詩》、《禮》、《春秋》便由儒家的教材,升格為“經”,正式稱為《五經》。
其中《春秋》一書,魏晉時,學人為了方便,將《春秋》的傳文(傳,即解經的文字)附在《經文》的后面,《春秋》經便不再單行了。
“十三經”是傳世文獻的始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頭、主干。它的內容博大精深,囊括了傳統(tǒng)文化的諸多方面:諸如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為本的治國原則,和諧人際的倫理主張,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等等。這些思想、精神中的精華滲透在民族的性格與心理之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至今仍有積極的影響。
陜西關中一帶,是周秦漢唐等十三個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它親歷了經學的繁榮和發(fā)展,經歷了經學的鼎盛時期。西安一帶文化遺存十分豐富,著名的唐開成石經藏于西安碑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十三經
十三經儒家的十三部經書,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十三經注疏》的作者及主要內容:
1 《尚書》:現存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集。《尚書正義》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2 《周易》:現存中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相傳為周文王在監(jiān)獄所作。《周易正義》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3 《詩經》:現存中國最早的一部詩集,感謝孔子,給我們留下了最早的一部文學作品集。《毛詩正義》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4 《儀禮》:研究中國古代禮儀的著作。《儀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5《周禮》(該書原名《周官》,西漢時在民間發(fā)現,創(chuàng)作年代大多數學者認為可能在戰(zhàn)國時期。)《周禮》主要匯集周王室官制和戰(zhàn)國時期各國制度 。《 周禮注疏》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6 《禮記》(西漢的兩位學者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編輯的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7《左傳》(可能是春秋末左丘明所作,但也有人認為是戰(zhàn)國初的作品。)《春秋左傳正義》 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8《公羊傳》(作者舊題是戰(zhàn)國時齊人公羊高,他受學于孔子弟子子夏,后來成為傳《春秋》的三大家之一。)《春秋公羊傳注疏》 何休解詁、唐.徐彥疏
9《谷梁傳》(其作者相傳是子夏的弟子,戰(zhàn)國時魯人谷梁赤。起初也為口頭傳授,至西漢時才成書傳)《春秋榖梁傳注疏》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
(注:《春秋》三傳中,《左傳》側重在用史實注釋《春秋》,屬史學范疇;《公羊傳》和《谷梁傳》側重在義理辭章方面注釋《春秋》,屬于訓詁學。所以熟悉《左傳》的人多,而了解《公羊傳》和《谷梁傳》的人就比較少。)
10 《論語》(春秋時孔子弟子對于孔子的語錄筆記),《論語注疏》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昺,音丙,bing,3聲)
11 《孝經》(西漢在孔壁中發(fā)現的藏書,可能為春秋時孔子或其弟子曾子所作。)《孝經注疏》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12 《孟子》(戰(zhàn)國時儒家學者孟子的著作。)《孟子注疏》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奭,音是,shi4聲)
13《爾雅》 戰(zhàn)國到西漢的學者編寫的一本可以用來學習儒家經典的詞典,《爾雅》全書收詞語4300多個。《爾雅注疏》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地藏三經是哪三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地藏菩薩本愿經》、《占察善惡業(yè)報經》合稱地藏三經,是末法時期,極為重要的經典。1、《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簡稱《地藏十輪經》,內容為地藏菩薩受佛囑咐救度眾生,佛以愿力成就十佛輪與三乘十依止輪,破末世十輪,轉十惡業(yè)輪等。2、《地藏菩薩本愿經》又稱《地藏...
禪宗三經目錄
禪宗三經目錄,是一部涵蓋了佛教經典的重要文獻,主要研究的是楞伽阿多羅寶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和維摩詰所說經。首先,是楞伽阿多羅寶經,經題釋義部分詳細解讀了經文的深層含義,內容提示部分概述了經文的核心內容。本經的傳譯歷程及其對中國佛教深遠影響是研究的重點,品題說明則揭示了其在佛教中的獨特...
文殊菩薩三經是哪三經
文殊菩薩三經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文殊師利般涅槃經》、《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
佛學最著名的三本經是什么
要說最著名的三部,當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心經》,唐玄奘大師譯,260個字短小精悍,幾乎所有的佛教徒都會背;《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即《金剛經》,是佛法的精髓,大智慧的凝聚;《佛說阿彌陀經》,即《阿彌陀經》,寺院的晚課都會背誦,是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描述。當然《楞嚴經...
中醫(yī)常說的脾、肺、腎三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正是因為內臟器官之間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人體的正常功能活動得以維持。如果這種正常的功能活動被破壞,就會引發(fā)疾病。在對各臟腑功能活動的認識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各臟腑各有各的功能,即“各司其職”,如肝藏血、肝控引流、肝強筋、開竅于目,其榮耀在于爪;心主神明,血主舌主神明,其光彩在于...
四書五經指的是什么書?作者又分別是誰?
四書五經的作者分別是誰: 1、《大學》的作者——曾子 2、《中庸》的作者——孔伋 3、《論語》的作者——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4、《孟子》的作者——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 5、《詩經》的作者——佚名,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 6、《書經》的作者——先秦諸子 (其中的《古文尚書》系晉人偽作) 7、...
西游記中的三大真經是什么?
1. 在《西游記》中提到的三大真經,通常是泛指佛教經典中的重要三部經典,它們分別是《大般若經》、《華嚴經》和《法華經》。2. 除了上述三部經典,還有其他重要佛教經典,如《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三昧王經》等,這些也是佛教中極為重要的經典。3. 另外,《楞嚴經》、《普曜經》、《...
你知道四書是哪個寫的?五經是誰著的?
《周易》是占卜之書,其外層神秘,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作者應是筮官,經多人完成。內容廣泛記錄了西周社會各方面,包含史料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以前的人們對自然與人圣變幻規(guī)律的認識模式,從沒有超越陰陽八卦的思維框架。相傳龍馬馱“河圖”出現在黃河,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記》又稱“蓋文王拘,而演《...
什么是唐代常科明經?
明經科中又可以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在唐代,把《禮記》《春秋左氏傳》作為大經,把《詩》《周禮》《儀禮》作為中經,把《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轂梁傳》作為小經。《孝經》《論語》則要求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要掌握。明經科要考貼經,還要考墨義。貼經如...
四書五經都有什么,作者分別是誰?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相關評說:
富裕縣圓柱: ______ 形成于南宋. 十三經是由漢朝的五經逐漸發(fā)展而來的,最終形成于南宋.十三種儒家文獻取得“經”的地位,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漢代,以zhidao《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官方頗為重視,立于學官....
富裕縣圓柱: ______ 1.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
富裕縣圓柱: ______ 十三經,一共13本經典;如果論正統(tǒng)一點,就是四書五經,一共九本;一般來說,學習儒家從四書入手,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大學是一篇,中庸是一篇,《論語》一共20篇,《孟子》有傳世7篇.
富裕縣圓柱: ______[答案] 儒家是崇奉孔子學說的重要學派.又稱儒學、儒家學說,或稱為儒教,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它是中華法系的法理基礎,對中國以及東方文明發(fā)生過重大影響并持續(xù)至今的意識形態(tài).自古以來,儒家經典留下很多,一起看看儒家經典有哪些,拜讀...
富裕縣圓柱: ______ 四書五經,十三經.
富裕縣圓柱: ______ 中國有“四書五經”,與基督教有圣經、伊斯蘭教有古蘭經相似.如果今日學子不知“四書五經”為何物,那實在是件悲哀的事.只要談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就無法避開“四書五經”. 四書 應該說,凡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
富裕縣圓柱: ______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 四書五經是四書、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
富裕縣圓柱: ______[答案] 四書——《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 五經——儒家本...
富裕縣圓柱: ______ 1、《東周列國志》 《東周列國志》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這部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直到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歷史. 《東周列國志》是明代長篇白話歷史演義小說.當周...
富裕縣圓柱: ______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zhàn)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