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解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原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近義詞:物歸原主、物歸舊主
反義詞:久假不歸、巧取豪奪、橫征暴斂
例句:這些書我看過之后一定會完璧歸趙,請你放心。
2. 圍魏救趙
解釋:原指戰(zhàn)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的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jù)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zhàn)術。
近義詞:聲東擊西
反義詞:圍點打援
例句: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本鬼子出來搶糧,我們便用圍魏救趙的辦法,打他的縣城,鬼子就急忙撤回。
3. 毛遂自薦
解釋: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近義詞:自告奮勇
反義詞:自慚形穢
例句:學校需要能干的志愿者,小剛毛遂自薦。
4. 負荊請罪
解釋:指主動向對方賠禮認錯,請求對方責罰。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近義詞:幡然悔悟
反義詞:死不悔改
例句:昨天言語多有冒犯,今天特來負荊請罪,請您多包涵。
5. 諱疾忌醫(yī)
解釋:意思是指隱瞞疾病,不愿醫(yī)早治。比喻掩飾缺點和錯誤,不愿改正。
出處:宋·周敦頤《周子通書·過》
近義詞:文過飾非
反義詞:聞過則喜
例句:醫(yī)生說這位病人本來有救,但因諱疾忌醫(yī),等到病情惡化后,終致藥石罔效。
出自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
出自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鞠躬盡瘁、一飯千金、一字千金、臥薪嘗膽、東山再起。擴展知識:1、鞠躬盡瘁 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出自三國·蜀·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此后,諸葛亮全力輔助劉備建立蜀漢政 權,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不久,...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11個回答 #熱議# 為什么現(xiàn)在情景喜劇越來越少了? 穆子澈想我1997 2019-06-26 · TA獲得超過43.7萬個贊 知道小有建樹答主 回答量:390 采納率:0% 幫助的人:21.9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注 展開全部 聞雞起舞、洛陽紙貴、背水一戰(zhàn)、鑿壁偷光、毛遂自薦。 1、...
寫出來自歷史故事的5個成語,如“劃粥割齏”:{ } { } { } { } { }...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三顧茅廬、鐵杵成針、望梅止渴、完璧歸趙、四面楚歌 負荊請罪、精忠報國、手不釋卷、懸梁刺股、鑿壁借光 臥薪嘗膽、聞雞起舞、背水一戰(zhàn)、紙上談兵、圍魏救趙 毛遂自薦、高山流水、四面楚歌、指鹿為馬、入木三分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5. 守株待兔:出自《戰(zhàn)國策·齊策二》:“齊人耕者守株,馳而告齊王。齊王使宰人往觀之。有往者,逢飯而返。王不信。使食之,適舍疾死。”故事中,農(nóng)夫守株待兔,雖然意料不到,但確實發(fā)生了一只兔子撞樹而死,因此成語“守株待兔”指等待不必然發(fā)生的事情而不思努力。6. 揮金如土:出自《...
有哪些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除了上述兩個成語外,還有如“臥薪嘗膽”(形容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指鹿為馬”(形容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等成語也是來源于古代的歷史故事。這些成語不僅富含歷史的智慧,也是中華文化傳承的寶貴財富。通過學習和理解這些成語背后的歷史故事,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
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精選5個
成語 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 歷史 故事 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 典故 。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 句子 。 今天我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接下來隨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于歷史故事的成語(一) 【不欺暗室】故事的主人公: 蘧伯玉,字伯玉,謚成子。春秋時期衛(wèi)國(現(xiàn)河南衛(wèi)輝)大夫...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什么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退避三舍、草木皆兵、臥薪嘗膽、四面楚歌、完璧歸趙、入木三分、風聲鶴唳、圍魏救趙、聞雞起舞、紙上談兵、刮目相看、鐘鼓之樂、篝火狐鳴、魚腹丹書、三顧茅廬、望梅止渴、拋磚引玉、負荊請罪、買櫝還珠、望洋興嘆、掩耳盜鈴、桃李不言、請君入甕、高山流水等。《退避三...
寫出源自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
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如下:1.鸝蛙相爭 [解釋]:“鸝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出自]: 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秦? 笑他融蚌相爭演出風云陣。”[譯文]:波翻血海全球憐憫,問誰敢野蠻法律罵強大的秦國? 笑他...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很多,例如:臥薪嘗膽、草木皆兵、圍魏救趙等。一、臥薪嘗膽 臥薪嘗膽源于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勾踐在被吳王夫差打敗后,為了銘記戰(zhàn)敗之苦,在床頭放了苦膽,并躺在柴草上。這樣日以繼夜地發(fā)憤圖強,最終成功復仇。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二、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
哪些成語出自歷史故事?
如下為大家提供的這些經(jīng)典成語,都是出自于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歡迎大家學習: “按圖索驥” 成語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也比喻按照某種線索去尋找事物。“望洋興嘆” 成語故事見于《莊子·秋水》。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夠,感...
相關評說:
永平縣從動: ______[答案] 背水一戰(zhàn),草木皆兵,聞雞起舞,四面楚歌,濫竽充數(shù),完璧歸趙
永平縣從動: ______[答案] 歷史------紙上談兵 草木皆兵 不學無術 乘風破浪 一鳴驚人 神話------女媧補天 八仙過海 牛郎織女 愚公移山 精衛(wèi)填海 夸父追日 嫦娥奔月
永平縣從動: ______[答案] 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螳螂捕蟬 亡羊補牢 掩耳盜鈴 畫蛇添足 南轅北轍 揠苗助長 濫竽充數(shù) 來自神話故事的成語 夸父逐日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精衛(wèi)填海 天衣無縫 女媧補天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退避三舍 聞雞起舞 臥薪嘗膽
永平縣從動: ______[答案] 1.來自寓言故事的成語 畫蛇添足 掩耳盜鈴 亡羊補牢 買櫝還珠 守株待兔 開卷有益 2.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顧茅廬 鐵杵成針 望梅止渴 完璧歸趙 四面楚歌 負荊請罪 精忠報國 手不釋卷 懸梁刺股 鑿壁偷光
永平縣從動: ______ 圍魏救趙,怒發(fā)沖冠,指鹿為馬,四面楚歌,背水一戰(zhàn),入木三分
永平縣從動: ______[答案] 歷史故事:紙上談兵 臥薪嘗膽 背水一戰(zhàn) 望梅止渴 神話故事:夸父逐日 開天辟地 八仙過海 精衛(wèi)填海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亡羊補牢 刻舟求劍 自相矛盾
永平縣從動: ______ 一、寓言故事的縮寫,我國古代寓言很豐富,不和成語就是由寓言故事縮寫或概括而成的.如“撥苗助長”、“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 二、歷史事...
永平縣從動: ______ 買櫝還珠 愛屋及烏 15029 2005-12-24 安步當車 8941 2005-12-24 安居樂業(yè) 4466 2005-12-24 安然無恙 5245 2005-12-24 安如泰山 3396 2005-12-24 按圖索驥 6097 2005-12-24 暗渡陳倉 7301 2005-12-24 暗箭傷人 5289 2005-12-24 八面威風 ...
永平縣從動: ______ 懸梁刺股,程門立雪,一鼓作氣,毛遂自薦
永平縣從動: ______ 三顧茅廬 、負荊請罪 、望梅止渴 、手不釋卷 、完璧歸趙鑿壁偷光 、四面楚歌 、懸梁刺股 、紙上談兵 、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