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懷古詩10首 詠史懷古詩10首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劉禹錫的《金陵懷古》:
潮滿冶誠渚,日斜征虜亭。
蔡洲新草綠,幕府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杜牧的《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侶,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fù),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張可久的《賣花聲"懷古》: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zhàn)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guān)。
李商隱《漢宮詞》:
青雀西飛竟未回,君王長在集靈臺。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賜金莖露一杯。
詠懷古跡 ·杜甫
第一首庾信
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
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
詠史詩不是一種特定形式的詩,而是一種特定題材的詩。凡是歌詠某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實的詩,都是詠史詩。《文選》第二十一卷有《詠史》一類,選王粲《詠史》詩一首至虞羲《詠霍將軍北伐》詩一首,共九家,詩二十一首。其中惟王粲、左思、張協(xié)、鮑照四人的詩題作《詠史》,此外,曹植稱《三良詩》,盧諶稱《覽古詩》,謝瞻稱《張子房詩》,顏延年稱《秋胡詩》、《五君詠》。可知雖不以“詠史”為題,只要題材是歷史人物或歷史事實,都屬于詠史詩一類。這是詠史詩的先決條件。
我曾在講陳子昂詩的時候提到過詠史詩。我說陳子昂的《感遇詩》三十八首中有一部分是詠史詩,也是根據(jù)那些詩的題材內(nèi)容來區(qū)分的。從陳子昂以后,許多詩人都做過詠史詩,不過很少以“詠史”為題目。例如杜甫的《武侯廟》、《八陣圖》是詠史詩,但《詠懷古跡》八首卻是“懷古”詩,而不是詠史詩了。這里就牽涉到另一個條件,以歷史人物或歷史事實為題材的,也可能不是詠史詩。借歷史人物或事實來抒發(fā)自己身世之感的,屬于詠懷。游覽古跡而觸發(fā)感慨的,屬于懷古。只有客觀地賦詠歷史人物或事實,或加以評論,或給前人的史論提出翻案意見,這才是本色的詠史詩。但這樣的詠史詩,也還很難與詠懷或懷古分清界線。詩人筆下總有感情,絕對客觀的詠史詩,毫無意義,恐怕許多詩人都不屑下筆。
但是,晚唐時期,詠史詩似乎時行起來,先后出現(xiàn)了三位詠史詩作者:胡曾、汪遵、周曇。
胡曾的傳記,以《唐才子傳》所載為較詳,現(xiàn)在全抄在這里:
胡曾,長沙人也。咸通中進士。初,再三下第,有詩云:“翰苑幾時休嫁女,文章早晚罷生兒。上林新桂年年發(fā),不許閑人折一枝。”曾天分高爽,意度不凡,視人間富貴,亦悠悠。遨歷四方,馬跡窮歲月。所在必公卿館縠。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奇士也。嘗為漢南節(jié)度從事。作詠史詩。皆題古君臣、爭戰(zhàn)、廢興塵跡。經(jīng)覽形勝、關(guān)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賞。人事雖非,風(fēng)景猶昨。每感輒賦,俱能使人奮飛。至今庸夫孺子,亦知專誦。后有擬效者,不逮矣。至于近體律絕等,哀怨清楚,曲盡幽情,擢居中品,不過也。惜其才茂而身未穎脫,痛哉!今《詠史詩》一卷,有咸通中人陳蓋注。及《安定集》十卷行世。
這篇傳記雖然對胡曾的生平出處沒有詳細記錄,但可知其人品相當(dāng)高尚。他的詠史詩在當(dāng)時已普遍為人傳誦。他的《安定集》詩十卷,今已亡佚,《全唐詩》中收錄了他的雜律絕詩十二首,亦未見有哀怨幽情之作。《詠史詩》,《全唐詩》說原有三卷,今并作一卷。《唐詩紀(jì)事》說胡曾“有詠史詩百篇行于世”。現(xiàn)在《全唐詩》中共存一百五十首,都是七言絕句。所詠以歷史古跡為多,沒有時代次序,似乎隨感隨作。現(xiàn)在選錄四首,以見一斑:
居廷
漠漠平沙際碧天,問人云此是居延。
停驂一顧猶魂斷,蘇武爭禁十九年。
垓下
拔山力盡霸圖隳,倚劍空歌不逝騅。
明月滿營天似水,那堪回首別虞姬。
華亭
陸機西沒洛陽城,吳國春風(fēng)草又青。
惆悵月中千歲鶴,夜來猶為唳華亭。
姑蘇臺
吳王恃霸棄雄才,貪向姑蘇醉綠醅。
不覺錢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來。
這四首,都有些象詠懷古跡,但沒有詩人的感慨。除了第一首結(jié)句可以說是作者感懷以外,其他三首都只是概括了一個歷史事實。第一首詠蘇武被匈奴王扣留了十九年,現(xiàn)在我來到居延,如此荒涼的沙漠地,駐馬一看也都要心驚魂斷,想到蘇武在這個地方住了十九年,怎么受得了。這首詩不壞,可惜不是胡曾的創(chuàng)作,他是剽竊了杜牧的詩:
邊上聞胡笳
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
游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禁十九年。
第二首寫項羽兵敗別虞姬的故事,第三首寫陸機的故事。陸機在洛陽被殺時嘆息道:“從此不能再聽到華亭鶴唳了。”陸機是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這地方海濱常有白鶴來棲息。第四首寫吳王夫差耽于酒色,殺戮英雄,以致被越兵所滅。這三首詩都沒有作者的意見。既無所感,又無評論。它們只是一個歷史故事的歌訣,讀了這個歌訣,就記起這個故事。正如《幼學(xué)瓊林》、《龍文鞭影》這些通俗書一樣,以一個四字句概括一個典故,給小學(xué)生念,幫助他們的記憶。胡曾的詠史詩,到明代還是農(nóng)村蒙館先生教小學(xué)生的歷史課本。此外,我們又在《宣和遺事》中看到許多胡曾的詠史詩,被引用來作為“有詩為證”的唱詞,可知這些詩曾為說唱史書的評彈家所利用,講到有關(guān)的歷史故事,就彈唱一首胡曾的詩。這又是詠史詩的第二個作用。由以上所舉兩個情況看來,這一類的詠史詩之所以在晚唐時候忽然有許多人大量的寫作,一寫就是一百多首,可知它們是當(dāng)時的大眾文學(xué)。
《唐詩紀(jì)事》記載了一段胡曾詠史詩的軼事:據(jù)說五代時蜀王衍也是個好色酗酒的荒淫國君,有一次在宴飲席上,他自己高唱一首韓琮的《柳枝詞》,詩云:“梁苑隋堤事已空,萬條猶舞舊春風(fēng)。何如思想千年事,誰見楊花入漢宮。”這是一首借詠楊柳來悼惜隋煬帝亡國的詩。當(dāng)下有一個宦官就唱了胡曾的一首“吳王恃霸棄雄才”詩。蜀王聽了便發(fā)怒罷宴。這件事也反映了胡曾詠史詩在當(dāng)時的普遍流行。
汪遵是宣州涇縣(今安徽宣城)人。幼年即為縣中小吏。勤學(xué)苦讀,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登進士第。與胡曾是同時同輩。《全唐詩》中收錄他的詠史詩五十九首,也都是七言絕句,風(fēng)格與胡曾的詩一樣。這里也選抄四首為例:
梁寺
立國從來為戰(zhàn)功,一朝何事卻談空。
臺城兵匝無人敵,閑臥高僧滿梵宮。
燕臺
禮士招賢萬古名,高臺依舊對燕城。
如今寂寞無人上,春去秋來草自生。
陳宮
椒宮荒宴竟無疑,倏忽山河盡入隋。
留得后庭亡國曲,至今猶與酒家吹。
白頭吟
失卻青絲素發(fā)生,合歡羅帶意全輕。
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獨文君與馬卿。
第一首詠梁武帝佞佛,被侯景圍困,餓死臺城事。第二首詠燕昭王筑黃金臺招聘賢士事。第三首詠陳后主荒宴亡國,留下“玉樹后庭花”歌曲至今猶為酒家妓女吹唱。這二句顯然是用杜牧《泊秦淮》詩意。第四首詠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
周曇的生平,我們所知更少。《全唐詩》小傳只說他是唐末人,官為守國子直講,有詠史詩八卷。現(xiàn)在《全唐詩》中改編為二卷,計詩一百九十首,不知是否全帙。但詩的數(shù)量已比胡曾和汪遵多了。
周曇的詠史詩是有組織有計劃寫作的,它按歷史朝代分為十門,計唐虞門詩四首,三代門十六首,春秋戰(zhàn)國門九十三首,秦門六首,前漢門十六首,后漢門十七首,三國門五首,晉門十一首,六朝門十九首,隋門四首,共一百八十八首。每首詩都以帝王將相為題,不象胡曾、汪遵那樣用許多地名古跡為題,近似懷古詩。卷前還有二首序詩,題作《吟敘》及《閑吟》。《吟敘》云:
歷代興亡億萬心,圣人觀古貴知今。
古今成敗無多事,月殿花臺幸一吟。
這是說明他作這些詩,雖然是在月殿花臺閑暇之時偶然吟詠,目的還是提供讀者觀古知今,為歷史的借鑒。但詩卻做得不好,很有些道學(xué)氣,觀點也有些迂儒氣,似乎比不上胡曾。今抄錄二首供比較:
項籍
九垓垂定棄謀臣,一陣無功便殺身。
壯土誠知輕性命,不思辜負八千人。
顏回
陋巷簞瓢困有年,是時端木飫腥膻。
宣尼行教何形跡,不肯分甘救子淵。
第一首詠項籍垓下一敗便輕生自殺,未免對不起八千子弟。第二首詠顏回,怪孔子教育門生太拘于形跡,為什么不教富有的子貢拿出錢來救濟貧困多年的顏回?這樣的史論,豈不很迂氣?
以上唐末三家詠史詩,看來還是胡曾寫的較為高明,所以還有單行本流傳著,其馀二家都未見專集。但即使胡曾所作,《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還說:“其詩興寄頗淺,格調(diào)亦卑。惟其追求興亡,意存勸戒,大旨不悖于風(fēng)人耳。”
詠史詩雖然并非開始于胡曾、汪遵,但大量結(jié)集,多至一百首的詠史專著,則是開始于晚唐的胡曾、汪遵。這就為后世文人開辟了一條著作道路。南宋詩人劉屏山作《汴京紀(jì)事詩》,專詠北宋汴都史事;清代詩人厲鶚作《南宋雜事詩》,專詠南宋史事,這一類的詩集,可以說都是晚唐三家詠史詩的苗裔。
薛寶琴十首懷古詩十首懷古詩蘊含什么意思
在寶、黛、釵等人作謎語詩的同時,她“揀了十個地方的古跡,作了十首懷古詩”,暗隱俗物十件。這十首也沒有透露謎底。五十一回的回目是“薛小妹新編懷古詩”,作者強調(diào)的是“懷古”,可見謎底并不重要。 這首詩借古戰(zhàn)場赤壁抒發(fā)了一種懷古傷今的情緒。從來的“懷古”,都是“傷今”,懷古的情緒是...
杜甫最著名的10首詩
此詩作于“安史之亂”爆發(fā)初期,長安城淪陷,杜甫面對當(dāng)時混亂的局勢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五言律詩,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思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全文如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4、《蜀相》這是杜甫著名的詠史懷古詩,此詩...
贊美祖國的古詩10首
贊美祖國的古詩有:《春望》、《夏日絕句》、《州橋》、《題臨安邸》、《念奴嬌·赤壁懷古》、《登高》、《望天門山》、《使至塞上》、《涼州詞》、《旅夜書懷》。1、《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譯...
充滿豪情壯志的10首古詩 氣勢磅礴的勵志宋詞
怒發(fā)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詩詞賞析】岳飛此詞,氣勢恢宏,詞風(fēng)豪邁,激勵...
蘇軾10首經(jīng)典古詩
蘇軾10首經(jīng)典古詩:1、《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2、《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3、《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老...
愛國古詩(10首!!!)
10、《出塞曲》【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11、《滿江紅》【宋】岳飛 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
愛國的古詩10首?
懂得登高,杜甫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
思鄉(xiāng)懷人的古詩10首
以下是思鄉(xiāng)懷人的古詩10首:1、《渡漢江》 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2、《絕句》 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3、《歸家》 杜牧:稚子候立門,夸我回鄉(xiāng)里。朝惟陌上草,暮惟陌上草。4、《鄉(xiāng)思》 薛濤:峨嵋山下水如油,憐...
愛國的古詩10首
愛國的古詩10首:《春望》、《夏日絕句》、《題臨安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過零丁洋》、《示兒》、《出塞》、《從軍行七首·其四》、《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己亥雜詩》。1、《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
愛祖國的古詩10首
愛祖國的古詩10首如下:1、《春望》【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詩句解釋:國都遭侵但山河依舊,長安城里的雜草和樹木茂盛地瘋長。感于戰(zhàn)敗的時局,看到花開而潸然淚下,內(nèi)心惆悵怨恨,聽到鳥鳴而心驚膽戰(zhàn)。連綿...
相關(guān)評說:
南江縣齒輪: ______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登金陵鳳凰臺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臺城懷古 劉禹錫 清江悠悠王氣沉,六朝遺事何處尋. 宮墻隱嶙圍野澤,鸛鶂夜鳴秋色深.易水懷古 馬戴 荊卿西去不復(fù)返,易水東流無盡期. 落日蕭條薊城北,黃沙白草任風(fēng)吹. 春草宮懷古 劉長卿 君王不可見,芳草舊宮春. 猶帶羅裙色,青青向楚人.
南江縣齒輪: ______[答案] 班固的《詠史》是我國是詩歌史上第一首以詠史為題的詩. 真正奠定詠史懷古詩傳統(tǒng)的是西晉左思《詠史》八首.這組詩借詠史來反映寒門知識分子和世族門閥之間的矛盾.
南江縣齒輪: ______ 劉禹錫 蜀先主廟 金陵懷古 西塞山懷古 詠史二首 金陵五題 夠不?
南江縣齒輪: ______ 舉具體例子: 詩: 《楓橋夜泊》 張 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詞: 《水調(diào)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轉(zhuǎn)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籠統(tǒng)的回答,寒,應(yīng)該看樓上的
南江縣齒輪: ______ 第一首庾信 支離東北風(fēng)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終無賴,詞客哀時且未還.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guān).第二首宋玉故宅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fēng)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
南江縣齒輪: ______[答案] 一、懷古詩 懷古詩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 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xiàn)實扭結(jié)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xiàn)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yè)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南江縣齒輪: ______ 清秋幕府井梧寒 獨宿江城蠟炬殘 永夜角色悲自語 中天月色好誰看 杜甫
南江縣齒輪: ______ 古代詩歌按體裁分成兩部分: 古體詩(古風(fēng)、古詩)和格律詩(五七律、絕,排律,又稱新詩). 古風(fēng)以時代劃分為:先秦古詩(《詩經(jīng)》)、騷體詩(《離騷》)、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五七言詩(《古詩十九首》)及后人以古風(fēng)體寫的古詩(《將進酒》)、古體律絕(除了不要求格律且韻寬外,基本和律絕一樣)等.新詩以字?jǐn)?shù)和格律劃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排律.
南江縣齒輪: ______ 詠懷古跡 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南江縣齒輪: ______ 1邊塞詩 邊塞詩是描寫邊塞風(fēng)光,反映邊疆將士生活為基本內(nèi)容的詩歌. 2 送別詩 古詩中最早出現(xiàn)、最為常見的題材之一,他們一般按時間、地點來描寫景物、表達離愁別緒,從而體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抒寫離情別恨,或用以激勵勸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