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陳情表》《游褒禪山記》這兩篇文言文的現(xiàn)代文詳細翻譯 《游褒禪山記》原文及翻譯
游褒禪山記:游褒禪山記 譯文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為這個緣故,后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xiàn)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xiàn)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chǎn)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涌出,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jīng)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后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jīng)很少了。洞內(nèi)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游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nèi)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xù)照明。我們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游洞的樂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
我對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后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游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速度尋來,望樓主采納,希望可以幫到樓主。
高中文言文必背的篇章
5、《荊軻刺秦王》(第8段)6、《記念劉和珍君》(第2、4節(jié))新課標高中人教版必修(2)1、《詩經(jīng)?氓》*2、《離騷》(節(jié)選)3、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4、《蘭亭集序》5、《赤壁賦》6、《游褒禪山記》(第2、3段)7、《荷塘月色》(第4、5、...
最值得背誦的文言文有哪些
《陳情表》 李密 《滕王閣序》(節(jié)選:“時維九月”到“聲斷衡陽之浦”。)王勃 《師說》 韓愈 《阿房宮賦》 杜牧 《六國論》 蘇洵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前赤壁賦》 蘇軾 我個人認為還很經(jīng)典的有: 《過秦論》(賈誼) 《諫太宗十思疏》(魏征) 歐陽修《醉翁亭記》 諸葛亮《出師表》 陶...
山東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
山東高考語文必背古詩文包含58篇,分別由文言文與詩詞曲組成。文言文部分包含18篇,分為必修與選修I。必修部分包括《勸學》、《屈原列傳》、《諫太宗十思疏》、《師說》、《阿房宮賦》、《六國論》、《游褒禪山記》、《赤壁賦》。選修I部分則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報任安書》、...
語文高三文言文
18 游褒禪山記 19 伶官傳序 20 石鐘山記 四 13 竇娥冤 14 長亭送別 15 閨塾 16 哀江南 17 陳情表 18 祭十二郎文 19 愚溪詩序 20 赤壁賦 五 14 蜀道難 15 將進酒 16 兵車行 17 杜甫詩五首 18 齊桓晉文之事 19 莊暴見孟子 20 孟子見梁囊王 21 短文兩篇 六 13 ...
2008上海高考語文所有的背誦范圍
《大綱》要求背誦的古文十篇 《勸學》、《鄒忌諷齊王納諫》、《屈原列傳》、《陳情表》、《滕王閣序》、《師說》、《阿房宮賦》、《六國論》、《游褒禪山記》、《前赤壁賦》1、勸學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車柔〕以為輪,其曲...
而表遞進的文言文例子
“而”在文言文中表遞進的句子: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⑤《赤壁之戰(zhàn)》:“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勢力眾...
2011北京語文高考文言文
12、《師說》(嗟乎——其可怪也歟)13、《陋室銘》● 14、《阿房宮賦》(嗟乎——亦使后人復哀后人也)15、《岳陽樓記》● 16、《醉翁亭記》17、《前赤壁賦》(壬戌之秋——托遺響于悲風)18、《游褒禪山記》(于是余有嘆——此余之所得也)(二)詩詞曲(20篇)1、《氓》2、《國殤》...
人教版高一語文文言文
2. 高中人教版必背文言文 古詩文誦讀篇目 (一) 古文(10篇) 《勸學》 (節(jié)選:從“學不可以已”到“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 《陳情表》——李密 《滕王閣序》(節(jié)選:從“時維九月”到“聲斷衡陽之浦”)——王勃 《阿房宮賦》——杜牧 《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赤壁賦》——蘇軾 (二) 詩詞...
表突然的文言文
2. “卒”“以”"亡"“為”的【常見】文言文解釋,有例句,或者成語 卒:①步兵;士兵。 《過秦論》...《游褒禪山記》:“予與四人擁火以入。” ⑾表示因果關(guān)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為“因為”、
高中語文必修一到必修五文言文有哪些?
必修二:《詩經(jīng)》兩首 、《氓》、《采薇》、《離騷》·屈原、《孔雀東南飛》(并序)、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曹操、《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蘭亭集序》·王羲之、《赤壁賦》·蘇軾、《游褒禪山記》·王安石 必修三:《蜀道難》·李白、杜甫詩三首《秋興八首》(其一)《...
相關(guān)評說: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 56.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57.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蘇洵《六國論》) 58.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蘇洵《六國論》) 59.刺客不行...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答案] 文言虛詞用法(超詳細版) 而 1.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系. (一)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 可譯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二)表示承接關(guān)...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 而表因果關(guān)系. 《荀子·勸學》:“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兩句話的意思是因為林木茂盛了所以人們用斧斤去砍伐他們了,因為綠樹成蔭了所以鳥兒們紛紛將他們作為了棲息地了.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 燭之武退秦師,寡人之于國也,過秦論(最后三段),陳情表,歸去來兮辭,赤壁賦,離騷,短詩十三首(這個課本上沒做要求,但我們老師當時要求我們背),蜀道難,詠懷古跡,錦瑟,荊軻刺秦王,勸學,廉頗藺相如列傳(最后五段),滕王閣序(第二第三段,有條件可以全文背誦),蘭亭集序,氓,涉江采芙蓉,歸園田居,登建康賞心亭,馬嵬,雨霖鈴,念奴嬌,醉花陰,沁園春,望海潮,定風波,聲聲慢,永遇樂 按照這個名單到百度找就可以了,很簡單的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 《陳情表》要全背,《鴻門宴》、《段太尉逸事狀》》、《鄭伯克段于鄢》好像沒要求要背啊, 《游褒禪山記》背: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 【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 《陳情表》要全背,《鴻門宴》、《段太尉逸事狀》》、《鄭伯克段于鄢》好像沒要求要背啊, 《游褒禪山記》背: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 高中文言文專題復習——18虛詞 一、【而】 (一)用作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接...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 必修一:《雨巷》、《赤壁賦》、《陳情表》、《項脊軒志》 必修二:《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兵車行》、《登高》、《旅夜書懷》 《琵琶行》、《登幽州臺歌》、《錦瑟》 必修三:《鵲橋仙》、《聲聲慢》、《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元曲五首》、《雙調(diào)夜行船秋思》、《書湖陰先生壁》、《書憤》、《滕王閣序》 必修四:《四首》、《離騷》、《短歌行》、《歸園田居》、《師說》
臥龍區(qū)齒形: ______[答案] 【而】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 而皆若僂(《登泰山記》)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游褒禪山記》) 3.表示承接關(guān)系.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