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和玉皇大帝是什么關(guān)系?是同一個人嗎? 昊天大帝和玉帝是什么關(guān)系??
昊天是先秦以前就有的天神,昊天就是浩浩蕩蕩的天,被神化為神,才叫昊天上帝,也叫皇天上帝,先秦的皇帝祭天祭的就是昊天。
玉帝是漢之后,道教流行起來的信仰,得不到朝廷的認(rèn)可。
直到宋朝,玉帝的信仰才得到朝廷的承認(rèn)。
宋朝的宋真宗尊玉皇上帝圣號為“太上開天執(zhí)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
宋徽宗政又尊玉皇尊號為“太上開天執(zhí)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也就是說,玉帝在宋朝才是正祀上帝,在宋以前只是淫祭。
《玉帝圣號同異考》說:“玉帝圣號,崇自浩劫前,中古復(fù)尊上,重稱贊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見聞,所皈重,隨其彰著,敬上諸神之號,以定稱謂。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漢武帝上太微垣星主號也;二梵天玉帝,漢宣帝上天市垣帝主號也;三焰華少微玉帝,漢哀帝上先天定位號也;四紫微玉帝,漢光帝上后乾號也。皆非此玉帝。此玉帝號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諸天,永不毀淪。”
所以說,昊天上帝比玉皇大帝更古老。
昊天上帝這個尊稱大約是在周朝出現(xiàn)的,但在此之前更古老的時代,人們就在祭拜他了。
《通典·禮典》載:“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dú)鈴V大則稱昊天,遠(yuǎn)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于帝,讬之于天,故稱上帝。”
這段話很清楚地說明,昊天上帝是古人對天的尊稱,是將天擬人化的產(chǎn)物。
而玉皇大帝,則是道教塑造的一個宗教神話人物。
因?yàn)樵谠瘯r,華夏文明被破壞得差不多,儒家的孔子的五十三世孫尊蒙元為正統(tǒng),尊忽必烈為皇帝。
道教的全真道和正一道為了跟佛教比誰家的神厲害,誰家的道法高深,玉帝就成了昊天,我玉帝經(jīng)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
劫有大劫、中劫和小劫。一小劫=1599萬8000年,一中劫=二十小劫,一大劫=四中劫。
你們佛家的世尊才生活了多少歲?
按神話學(xué)的說法,到天界當(dāng)神是為了享福的,
要是對歷史上的論斷來說“上帝”是什么的話,
那么,就看下面吧。
秦漢時曾把黃帝、炎帝、少昊、太昊、顓頊等作為上帝,那么上古的君主,應(yīng)該都曾被人尊崇為上帝。這些君主,依皇甫謐《帝王世紀(jì)》,有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皞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此后是神農(nóng)氏炎帝、有熊氏黃帝和蚩尤氏。再后就是黃帝的子孫:金天氏少昊、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俈。再后就是陶唐氏帝堯、有虞氏帝舜、夏后氏帝禹。
這個名單若說全無根據(jù),是失之武斷的。其中許多帝王的名稱,都曾在先秦著作出現(xiàn)過。夏商以前,中國古代社會一定更換了許多君主。而只有一些知名的君主留在后人的記憶中,其中最優(yōu)秀的幾位,被秦漢時代的國家作為上帝加以祭祀。
據(jù)唐人趙匡和宋代朱熹的解釋,魯國禘祭的上帝就是周文王。則戰(zhàn)國時代許多國家所祭祀的上帝,也該有他們的祖先在內(nèi)。
據(jù)《史記·封禪書》,齊國所祭八神中,有天主。天主,就是上帝。魏國祭天,晉即韓國祭五帝,與秦相近。這些至上神,秦漢統(tǒng)一之初都保留了下來,并且允許在長安為他們建立祭壇。只是漢代國家祭祀的乃是秦朝的五帝。
這種情況還說明,秦及漢初的中國人所說的上帝,還不只五位。五位上帝,僅僅是國家正式祭祀的上帝。國家允許其他天主、上帝的存在,說明當(dāng)時的國家也不否認(rèn)這些上帝。不過,很顯然,這樣的情況是不能長期繼續(xù)下去的。在這種情況下,亳人謬忌創(chuàng)造了太一神:
亳人謬忌奏祠太一方,曰:“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史記·封禪書》)
關(guān)于這個太一神的來歷,其創(chuàng)造的痕跡非常明顯。那個謬忌,是個方士,還是個儒生,還是二者兼而有之,也再沒有其他的材料。這個問題,我們也只能留給后人了。
太一神的出現(xiàn),其作用是給諸位上帝找到了一個首領(lǐng)。雖然依理而論,五帝之中位于中央的黃帝就是其中的最尊者,但是,這樣的差別,僅僅相當(dāng)于諸侯聯(lián)盟的盟主和其他諸侯的差別,還不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天子和大臣、諸侯的區(qū)別。太一神的出現(xiàn),把五帝都降為它的輔佐,就等于宣布,漢家天子,是絕對高于其他諸侯的統(tǒng)治者,而不僅僅是一個盟主。對于剛剛平定了七國諸侯的叛亂、又離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不遠(yuǎn)的漢代王朝來說,這樣一尊神的出現(xiàn)是絕對必要的。因?yàn)槲宓鄣拇嬖冢@然是為諸侯割據(jù)、甚至反叛中央政權(quán)提供著神學(xué)上的依據(jù)。在漢文帝時期,淮南王劉長就曾經(jīng)自稱“東帝”(14),此后吳王劉濞又自稱“東帝”(15)。
然而,太一神卻不見于儒經(jīng)。雖然漢武帝確定了獨(dú)尊儒術(shù)的政策,而在建立國家祭祀系統(tǒng)這個問題上也獨(dú)尊儒術(shù),似乎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上帝之中,五帝,還有太一神,是成仙上天的人,還是已故的人的靈魂,還是和人不同形的存在?從現(xiàn)在所見的材料看來,當(dāng)時大約三種意見都有。
漢武帝認(rèn)真相信黃帝“且戰(zhàn)且學(xué)仙”、而最后騎龍升天,并且為此慨嘆道:“嗟乎!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史記·封禪書》)《淮南子·地形訓(xùn)》說,建木是“眾帝所自上下”。這些帝,也應(yīng)是物質(zhì)性的存在。王莽時代所見的《紫閣圖》又說太一也是成仙上天的人,那么,相信上帝是個物質(zhì)性的仙人,當(dāng)是一種相當(dāng)重要的意見。
第二種,當(dāng)是《淮南子·天文訓(xùn)》、《淮南子·精神訓(xùn)》和董仲舒為代表的意見。他們說“天人相副”,說什么天有四時,人有四肢;天象圓,所以人頭圓;地象方,所以人足方;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jié);耳目像日月,頭發(fā)像星辰,五藏副五行,呼吸副風(fēng)氣等等。(16)這里的天,也就是上帝。而這個上帝,似乎并不具有人的形象,而是整個自然界。不過,這樣的上帝觀,并非西方的自然神論。西方的自然神論,是把神說成自然界;而漢代的這種把整個自然界當(dāng)成天,則是把自然界說成是神,并且主宰人事,賞善罰惡。
第三種,是把上帝當(dāng)作精靈。據(jù)《漢書·郊祀志》,王莽曾經(jīng)改革郊祀制度,并重新確定了太一、五帝的名字。其中太一稱“皇天上帝太一”,五帝則分別稱“黃靈后土(中央帝)、太昊青靈勾芒(東方帝)、炎帝赤靈祝融(南方帝)、少昊白靈蓐收(西方帝)、顓頊黑靈玄冥(北方帝)”。把五帝稱為“靈”,顯然表示著這些帝是精靈神。而從這時候起,我們才能把神和靈連在一起,合稱神靈。
這三種有關(guān)神的觀念,可說是同時存在著,但沒有發(fā)生爭論。而是各說各的,各信各的。甚至在一人身上,也時而信這一種,時而信另一種,比如王莽。然而明確認(rèn)為上帝是靈,并且在國家祭祀中體現(xiàn)出來,是中國古代神祇觀念的重要進(jìn)步。
與關(guān)于上帝體質(zhì)逐漸明確的同時,上帝的名稱也逐漸向著儒經(jīng)確定的方向發(fā)展。王莽在太一神前面所加的“皇天上帝”名號,出于《尙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這個稱號的出現(xiàn),表明國家祭祀系統(tǒng)儒教化程度的加深。
大約在皇天上帝名號出現(xiàn)前后,五帝的名號也發(fā)生著改變。據(jù)顏師古《漢書注·郊祀志》,則五帝的名稱分別為:靈威仰(蒼、青帝)、赤熛怒(赤帝)、白招(17)矩(白帝)、葉(18)光紀(jì)(黑帝)、含樞紐(黃帝)。一說為靈府(蒼帝)、文祖(赤帝)、顯紀(jì)(白帝)、玄矩(黑帝)、神斗(黃帝)。據(jù)司馬貞《史記索隱·天官書》,靈威仰等名號來自緯書《詩·含神霧》;據(jù)現(xiàn)存輯佚而成的緯書,則《河圖》類、《春秋》類緯書中,都有靈威仰等帝名的記載。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二,在“其感生帝……”下自注道:“鄭玄據(jù)《春秋緯》說,蒼則靈威仰,赤則赤熛怒……”。說明緯書的作者們,已經(jīng)普遍認(rèn)可了靈威仰等名稱。緯書作者多是儒者,給五帝重新命名,是儒者們在宗教禮儀方面的重要創(chuàng)造。
到了東漢,儒者們對上帝觀念又進(jìn)行了熱烈的討論。鄭眾認(rèn)為,《周禮·大宗伯》中“昊天上帝”的意思是:“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鄭玄《周禮注》引)唐代賈公彥作《周禮疏》,認(rèn)為鄭眾認(rèn)玄天為上帝,來自《周易·文言傳》的“天玄而地黃”。把上帝看作玄天,表明他已經(jīng)不再認(rèn)為上帝具有人的形象。
鄭玄不同意鄭眾的意見,他認(rèn)為昊天上帝,就是冬至于圜丘所祭的天皇大帝。而天皇,就是北極星,名叫耀魄寶。并且,昊天上帝又名太一。天上紫微宮中的“皇天上帝”,也是昊天上帝。(參見《周禮》鄭玄注、賈公彥疏)
依鄭玄的意見,則太一、昊天上帝、天皇大帝、皇天上帝,都是同實(shí)異名的概念。而他們的實(shí)體,則是北極星。也就是說,上帝,就是北極星。而天上太微垣中五星,也可稱上帝。這就是五帝。五帝的名稱,分別是靈威仰、赤熛怒等等。
依鄭玄說,則上帝有六位,他們分別是北極星和太微垣中的五星。其中以北極星最為尊貴。這就是影響深遠(yuǎn)的“六天說”。
漢代之后,三國曹魏的儒者王肅反對鄭玄,他認(rèn)為上帝只有一位,五帝,是“五行之神”:“以地有五行,而其精神在上,故亦為帝。”(《孔子家語注·五帝》)但他們只是“佐成天事”(同上),不能和昊天上帝相提并論。而昊天上帝,也是天之靈:“有靈而尊者,莫若于天”(王肅《周易注·震卦》)。
從此以后,上帝只有一位,還是六位,儒者們進(jìn)行了長期反復(fù)的討論。但上帝是個精神存在,則從王肅開始,已經(jīng)不再發(fā)生異議。葛洪道:
山川草木,井灶洿池,猶皆有精氣;人身之中,亦有魂魄,況天地為物之至大者,于理當(dāng)有精神;有精神則宜賞善而罰惡。但其體大而網(wǎng)疏,不必機(jī)發(fā)而響應(yīng)耳。(《抱樸子內(nèi)篇·微旨》)
這是中國歷史文獻(xiàn)中第一次出現(xiàn)的、明確的萬物有靈論主張。并且認(rèn)為,天地之神,就是天地這個自然物中的靈。
自從王莽據(jù)《尙書》將上帝命名為“皇天上帝太一”之后,東漢繼承了王莽的意見,不過去掉了“太一”,僅稱上帝為“皇天上帝”。此后三國鼎立,曹魏稱上帝為“皇皇帝天”,吳國稱上帝為“皇皇后帝”,蜀國自認(rèn)為是繼承漢家天下,所以對上帝仍稱“皇天上帝”。晉統(tǒng)一中國,第一次據(jù)《周禮》,稱上帝為“昊天上帝”。此后,南朝梁武帝曾稱上帝為“天皇大帝”,而北朝則多稱昊天上帝。隋承北朝制度,唐又承隋,上帝稱為“昊天上帝”終于穩(wěn)固下來。儒者們據(jù)《毛詩》,又對昊天上帝進(jìn)行了解說:
《毛詩傳》云:元?dú)怅淮螅瑒t稱昊天。遠(yuǎn)視蒼蒼,則稱蒼天。此則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19)
唐代儒者肯定了《毛詩》對于昊天上帝的解說,就使《毛詩》的這一解說成為儒教上帝觀念的定說。宋代初葉,儒者們?nèi)匀恍欧睢睹姟返纳系塾^。北宋建國不久于開寶年間制訂的《開寶通禮》道:“元?dú)鈴V大則稱昊天,據(jù)遠(yuǎn)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于帝,托之于天,故稱上帝。……天以蒼昊為體,不入星辰之列。”(《宋史·禮志》)也就是說,那遠(yuǎn)視蒼蒼的浩大元?dú)猓褪巧系鄣捏w。那么,這廣大元?dú)庵校欠翊嬖谥`?《開寶通禮》沒有說,或者說,這是個不言而喻的問題。宋代著名思想家張載說:“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氣之性本虛而神,則神與性乃氣所固有,此鬼神所以體物而不可遺也。”(《正蒙·乾稱篇》)神和性,既是氣中所固有的。那么,哪里存在著氣,哪里也就存在著氣中固有的神與性,所以鬼神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不會有所遺漏
天帝是大道,華夏族從遠(yuǎn)古時代到今的最高信仰。古代天帝只能皇帝拜祭。
玉皇大帝在后期出現(xiàn),是掌管天庭之主
老天爺于玉皇大帝是一個人嗎
老天爺和玉皇大帝指的是天上的同一個神。所謂“老天爺”,是民間老百姓對天上最高神仙的一種稱呼而已。老天爺 lǎotiānyé 一詞的由來:老天爺,是在天堂的最高主宰。相當(dāng)于國外的上帝,真主。并不存在現(xiàn)實(shí)中,日常,人們稱比較重要的人為老天爺,偶有無可奈何的味道。 另一說:玉皇大帝又稱天帝...
傳說中的天帝和玉帝是有關(guān)系?他們是同一個人嗎?
不是一個人,天帝是神話傳說中,混沌初開之際被四方推舉為掌管中央天界的神,說法不一,后有三皇五帝的說法,有興趣的話不妨看一下山海經(jīng)中的記載。玉帝根據(jù)佛家的記載,最早是佛教中的“戰(zhàn)神”,名叫“帝釋”,后因戰(zhàn)功和才能被道家推舉為掌管中央道家仙界的“玉帝”。兩者若說有關(guān)聯(lián),那就是神話傳說...
天帝與玉皇大帝是同一個人嗎?
不是同一個神,玉皇大帝在中國道教神話里不是最高神,他叫昊天,是天帝東皇太一和帝俊的后代子孫。
天帝和玉皇大帝有什么關(guān)系?什么刑天把天帝殺了才有玉帝接替天界?
天帝是上古神話中神庭之主,是原生神族,執(zhí)掌天界和人間。后因帝俊一怒之下隔斷神界和人間,神庭漸漸歸隱消失。玉帝是遠(yuǎn)古神話東方仙族首領(lǐng),是人族,主管天庭,人間則由天子執(zhí)掌。首任玉帝是東王,其妻為帝俊天帝之女西王母,當(dāng)今玉帝為張百忍。神話末期,帝俊隔斷神人兩界,昆侖神庭避世不出,神族在...
.老天爺于玉皇大帝是一人嗎
不是。玉皇大帝屬于老天爺之一。根據(jù)佛經(jīng)及道教記載,有資格稱為老天爺?shù)模灿?0位天主,隨后佛道陸續(xù)又公認(rèn)了4位天主,合計(jì)24位,稱為24諸天。他們都屬于我們通常稱呼的“老天爺”。
傳說中的天帝和玉帝是有關(guān)系?他們是同一個人嗎?
當(dāng)女媧之類的上古神被宗教的神取代后,天帝也就沒了。在封神演義中,沒出現(xiàn)天帝,至于玉帝,也只說到老龍王要找玉帝為兒子告狀,可見那時是有玉帝的,像龍吉公主,就是玉帝和王母的女兒了。因此,他們并不是封神封的。你可以把他們理解成兩個人,也可以當(dāng)成一個人。其實(shí)現(xiàn)在是沒有定論的。
玉皇大帝和天帝是什么關(guān)系?玉皇大帝前任是天帝么?
其實(shí)在中國神話當(dāng)中,和玉皇大帝同等級的人物還有一位,他就是天帝,那他們兩人究竟又是什么關(guān)系呢?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古代的神話譜系可以說相當(dāng)?shù)膹?fù)雜,幾乎是根據(jù)不同的需求就可以隨時改動,所以很多神仙可能原本就不是一個體系里的,但是最后被硬放到了一起。不過總體來說還是遵循了兩個大...
天王爺和玉帝是同一人嗎
是。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玉皇赦罪天尊”、“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宮。玉皇大帝在漢族民間信仰中是眾神之最,所以拜天公的儀式也超越了三清天尊,比一般神明來得隆重。另外,玉皇大帝乃是道教神祉,并非佛教中“帝釋天”。民間...
天公和玉皇大帝是不是同一個人
當(dāng)然不是了。天公是代表整個天,而玉皇大帝僅代表六欲天。
玉皇大帝和老天爺是不是一個人?如果不是怎么區(qū)分?
至于玉皇大帝的稱號多是民間流傳的,甚至將他定位在三清之上,而西游記中的情節(ji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為許多民間傳說的原型。至于老天爺則完全是老百姓在情緒激動時的感慨用語了,其地位應(yīng)該跟湘玉口中的“額的神呀”差不多...硬要說的話,也可以把它看作冥冥中主宰天地的大自然在百姓心中的代言人...
相關(guān)評說:
石阡縣倒輪: ______ 玉皇大帝的來歷:玉皇大帝簡稱玉皇,又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宋代真宗和徽宗都上有圣號.宋真宗上圣號為太上開天執(zhí)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上圣號為太上開天執(zhí)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道經(jīng)中全...
石阡縣倒輪: ______ 不是,三者是三個不同的人. 上帝是指耶和華,是基督教和猶太教信仰的至高神. 帝釋天全名為釋提桓因陀羅,是印度佛教二十諸天,原為摩伽陀國之婆羅門,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 玉皇大帝,全稱為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
石阡縣倒輪: ______ 前天庭是妖族帝俊,太一所立,帝俊為天帝,太一為東皇,巫妖大戰(zhàn)后,天庭滅,天地碎,道祖鴻鈞立座下童子昊天為玉帝,二者沒有任何關(guān)系
石阡縣倒輪: ______ 玉皇大帝,即“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1].是道教神話傳說中的天地的主宰[2],又稱“太上開天執(zhí)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3]、“玉皇大天尊”、“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玄穹高上帝”、...
石阡縣倒輪: ______ 有 三清(原始天尊,靈寶道君,太上老君,)與玉皇,猶如先虛無而后妙有,先無極而后有太極,先無為而后有為.在“三清”之中位為最尊是原始天尊 玉皇大帝的來歷:玉皇大帝簡稱玉皇,又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石阡縣倒輪: ______ 據(jù)史藉所載,唐、隋、晉、魏、漢,乃至清,諸代皆有帝王祀天之大典,但當(dāng)時所祀的天,乃純粹是指昊天上帝,即“蒼天”、“昊天”.直到宋真宗時,皇帝親自為玉皇...
石阡縣倒輪: ______ 夫妻關(guān)系.七仙女是他們的女兒.
石阡縣倒輪: ______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宮,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號,據(jù)《玉帝圣號同異考》說:“玉帝圣號,崇自牿劫前,中古復(fù)尊上,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