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四御是那些? 道教中的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分別指...
在比較著名的道教宮觀中,主要大殿除三清殿、玉皇閣外,還建有專門供奉四御的四御殿,四御神像頭戴冕旒,身著朝服,雍窖華貴,為人間帝王形象。三清、四御作為道教尊神群體,常被合稱。此外,道教還有“六御”之說。他們?yōu)椋航y(tǒng)御萬天的玉皇大帝、統(tǒng)御萬雷的勾陳大帝、統(tǒng)御萬星的紫徽大帝、統(tǒng)御萬類的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統(tǒng)御萬靈的長生大帝、統(tǒng)御萬地的后土皇地祗。這種說法源于中國古代“六合”觀念,所謂“六合”,指宇宙的巨大空間,即上、下、四方(東、西、南、北)。南宋劉用光《無上黃箓大齋立成儀》對此的排列順序為:
玉清上帝、上清上帝、太清大帝、昊天至尊玉皇上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東極太乙救苦天尊(即青華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后土皇地祗。
前三尊為三清,后六尊則構(gòu)成了上(玉皇)、下(后土)、四方的“六合”布局。道教稱之為“昊天六御宸尊”,加上三清,合為“九皇御號”。后來,為了符臺道經(jīng)四輔(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類,去掉了“玉皇大帝”和“青華大帝”,成今日之“四御”。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又稱“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北極星君”,四御之一。
紫微北極大帝信仰來源于中國古代星辰崇拜,北極即是北極星的簡稱,又稱“北辰”、“天樞”,居于紫徽垣內(nèi)。《上清靈寶大法》卷四說:“北極大帝則紫徽垣中帝座是也。按《天文志》云:南極入地三十六度,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天形倚側(cè)。蓋半出地上,半還地中,萬星萬炁悉皆左旋,惟南北極之樞而不動,故天得以動轉(zhuǎn)也。世人望之在北而曰北極,其實正居天中。為萬星之宗主,三界之亞君,次于吳天,上應(yīng)元炁是為北極紫微大帝也。”《后漢書》卷四十八亦曰:“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故紫微垣即為紫微宮,后來皇帝亦將其居住的地方稱為紫禁城。
道教認(rèn)為北辰是永遠(yuǎn)不動的星,位于上天的最中間,位置最高,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眾神之本”。因此對他極為尊崇。《晉書·天文志》稱:“北極五星,鉤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北極、北辰最尊也;其細(xì)星,天之樞也。”并以之為“大帝之座”、“天子常居也”。唐孔穎達(dá)《書·說命》中疏曰:“北斗環(huán)繞北極,猶卿士之周衛(wèi)天子也,五星行于列宿,猶州牧之省察諸侯也,二十八宿布于四方,猶諸侯為天子守土也,天象皆為尊卑相正之法。”
至于紫微北極大帝的來歷,《太上說玄天大圣真武本傳神咒妙經(jīng)》引《北斗本生經(jīng)》曰:“昔龍漢初劫,有周上御國紫光夫人于上春日,游玩至溫玉池邊,方脫衣澡盥,忽感蓮蕊九苞,一開發(fā),化生九子,夫人護(hù)抱鞠養(yǎng)宮中,志愿性成圣哲,佐輔乾坤,諸子洎壯冠乃各修,園地功行俱滿,白晝沖天,并受得三清貴職矣!天皇大帝,長子也,紫徽上宮紀(jì)綱,元化眾星主領(lǐng)。紫微大帝,第二子,佐北極中目明堂布政下土。
道經(jīng)中稱紫微北極大帝的職能為:執(zhí)掌天經(jīng)地緯,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諸神,是一切現(xiàn)象的宗王,能呼風(fēng)喚雨,役使雷電鬼神。如《九天應(yīng)元雷聲昔化天尊玉樞寶經(jīng)集注》卷上曰:“北極紫微大帝掌握五雷也。”由此紫微大帝受到歷代帝王的崇祀,尤其在宋代,常與玉皇大帝一起奉祀。現(xiàn)在四川大足等地,還可見到宋代塑造的紫徽大帝神像。《明史·禮志四》載:“明時,宮廷還敕建了紫微殿,”設(shè)象祭告“。其形象為帝王打扮,旁邊有威風(fēng)凜凜的武將護(hù)衛(wèi),十分高貴威嚴(yán)。紫微大帝的神誕日為農(nóng)歷的四月十八日。
南極長生大帝全稱“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tǒng)天元圣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簡稱神雷玉府。
對于南極長生大帝的來歷,有兩種說法:其一為元始天王長子之說。據(jù)道經(jīng)《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序》載:“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結(jié)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虛。元始天王,運化開圖,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萬炁祖母太玄玉極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長曰南極長生大帝。亦號九龍扶桑日宮大帝。亦號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圣一也。”這位真王,凝神金闕,思念世間一切眾生三災(zāi)八難,一切眾苦九幽泉酆,一切罪魂受報緣對。又因牿劫相求,無量眾苦,不舍晝夜,生死往來,如旋車輪。故真王以神通力,憫三界一切眾生,即詣玉清天中元始上帝,金閥之下,禮請殷勤,乞問紫微上宮紫玉瓊?cè)镏牛诰畔鰧毠傊畠?nèi),請《神霄真王秘法》一部三卷……元始上帝即敕太皇萬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長生護(hù)命秘法》傳付下世。其二為元始天王第九子之說。據(jù)道經(jīng)《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jīng)》稱元始天王“第九子位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專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統(tǒng)領(lǐng)”。同時,《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一《元始八子封職》中對南極長生大帝的神職亦有記載,謂南極長生大帝任高上神雷玉清王,職太陽九炁玉賢君、玉清保仙王,諱棍洞,字曜華。同卷《八帝封號官職位》中亦稱:“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綽霄太平應(yīng)化道主大帝,遙領(lǐng)扶桑太陽九炁神君。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簡稱“勾陳大帝”、“天皇大帝”,為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三位神。
天皇大帝與北極紫微大帝一樣源于我國古代星辰崇拜,《上精靈寶大法》卷四稱天皇大帝:“乃北極帝座之左,有星四座,其形聯(lián)綴微曲如勾,是名勾陳,其下一大星正居其中,是為天皇大帝也。其總?cè)f星,位同北極卻為樞紐,而天皇亦隨天而精,上應(yīng)始口(左先右刂)。”其實,勾陳同“鉤陳”,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極星,共自六顆星組成。《星經(jīng)》稱:“勾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后宮,大帝正妃。又住天子六將軍,又主三公。”所以后人又以勾陳為后宮。《晉書·天文志》又稱:“勾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勾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zhí)萬神圖。”道教吸收了這些信仰,稱龍漢年問有一國王名叫同御,圣德無邊,時人稟受八萬四千大劫;國王有一玉妃,明哲慈慧,號曰紫光夫人,誓塵劫中已發(fā)至愿,愿生圣子,輔佐乾坤,以裨造化;后三千劫,此王出世,因上春日百花榮茂之時,游戲后苑至金蓮溫玉池邊,脫服澡盥,忽有所感,蓮花九苞,應(yīng)時開發(fā),化生九子,其二長子是為天皇大帝、紫微大帝;二長帝君,居紫微垣太虛宮中勾陳之位,掌握符圖紀(jì)綱元化,為眾星之主領(lǐng)。是說見于道經(jīng)《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jīng)》中。另宋張君房《云笈七羲》卷二十四稱:“璇璣星君,字處行,勾陳六星主之,常陳天之虎責(zé)也。”并列勾陳上宮目天皇大帝名目,列為四御之一。
勾陳大帝的職能為:協(xié)助玉皇大帝執(zhí)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tǒng)御眾星,并主持人間兵革之事。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簡稱“后土”,俗稱“后土娘娘”。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臺,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后土信仰源于中國古代對土地的崇拜。《禮記·都特牲》曰:“地載萬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古代人們生括有賴于地,故“親于地”,并加以“美報、獻(xiàn)祭”,遂有“后土”崇拜,大約始于春秋時期。
關(guān)于后土的記載很多,大多集中在《左傳》、《禮記》、《山海經(jīng)》、《淮南子》中,文意大致稱后土為共工氏之子,為中央之神。如: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謂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日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顓頊?zhǔn)嫌凶釉焕瑁瑸樽H凇9补な嫌凶釉痪潺垼瑸楹笸痢:笸翞樯纭?br /> 《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禮記·月令》:“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鄭注:此黃精之君,土官之神也,后土亦顓頊?zhǔn)现樱焕瑁鏋橥凉佟?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郭璞注:生十二子,皆以歲名名之,故云然。袁珂《山海經(jīng)全譯》案:古神話當(dāng)謂噎鳴生十二歲或噎鳴生一歲之十二月。
《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黎(后土)下地是生噎,處于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此噎鳴,蓋時間之神也。)
《山海經(jīng)·大荒北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郝懿行注:后土,共工氏之子勾龍也,見昭十九年《左傳》,又見《山海經(jīng)》。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共工生后土。”袁珂《山海經(jīng)全譯》案:《國語·魯語》云:“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即此經(jīng)“共工生后土”之歷史。
《楚辭·招魂》:“君元下此幽都些。”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稱幽都。
《淮南子·天文訓(xùn)》:“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
以上關(guān)于后土的記載,有的是作為神仙出現(xiàn)的,有的是作為一般人出現(xiàn)的,有的則記官名,均為男性。但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以天陽地陰,在甲骨文與金文中,“后”字均為女人形狀。至于“土”,《釋名·釋天》曰:“土,吐也,能吐生萬物也。
奉祀:道教宮觀中多有在三清殿以外,另設(shè)有四御殿,供奉四御尊神。在大型齋醮儀禮活動中,除了供奉三清外,也別設(shè)有四御之神位。道書稱「各居一列,各全其尊」。四御各尊神也分別有其神誕之日,玉皇大帝為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極大帝為十月二十七日,勾陳上宮天皇大帝為二月初二日,后土皇地祇為三月十八日。道教信徒多有在四御尊神神誕之日分別赴道觀燒香奉祀的。
四御指: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即東華帝君)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原始天尊第九子,即壽星、南極仙翁)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即刑天欲殺的那個上古天帝)部下:五極戰(zhàn)神(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間戰(zhàn)神、南極戰(zhàn)神、北極戰(zhàn)神) 北方北極紫微大帝 另外有六御之說,我以前整理過道教神仙譜,發(fā)你吧:三清 元始天尊(傳說為盤古法身)(法身與化身不同,化身法力一般與本體差不多,法身則頂多有本體的1/10,以盤古的法力絕對能化千萬法身) 靈寶天尊 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太上老君(又名太上道祖,傳說為女媧化身) PS:據(jù)說盤古化身山河后并未神消,而是手持盤古斧開辟宇宙去了!盤古為了天道平衡,施無上神通,化法身“元始”,又遍察眾生,擇徒二人,是為“玉清”、“如來”!如來悟道的菩提樹,亦是其親手植于尼泊爾!而女媧娘娘與盤古同出至創(chuàng)世寶鼎,是為其妹! 又有一說:三清皆為“鴻均真人”之徒! 六御 中央玉清玉皇大帝 (盤古之徒)妻:王母娘娘,(即西王母) 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即東華帝君)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原始天尊第九子,即壽星、南極仙翁)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即刑天欲殺的那個上古天帝)部下:五極戰(zhàn)神(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間戰(zhàn)神、南極戰(zhàn)神、北極戰(zhàn)神) 北方北極紫微大帝 承天效法后土大帝(后土娘娘) 中央天宮仙位表 千里眼 | 順風(fēng)耳 | 雷公 (雷震子、鄧元化)| 電母 | 風(fēng)伯 | 雨師 | 月老 | 紅娘 | 河伯 | 山神 | 城隍 | 土地 | 灶神(張單,又名張子郭)| 門神(秦瓊、尉遲恭)| 崇恩圣帝 | 黃角大仙 | 斗姆元君 | 赤腳大仙 | 霹靂大仙 | 太乙真君 (即太乙真人)| 可韓真君 | 采訪真君 | 紫陽真君(張伯端)| 真武大帝 部下:小張?zhí)印斏叨ⅲ?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五大神龍 | 鎮(zhèn)元大仙(地仙之祖)| 三圣母(楊戩之妹)子:沉香(孫悟空之徒)| 廣寒仙子(即嫦娥)| 九天玄女(玉清之女)| 文財神(比干、范蠡)| 武財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游奕靈官|(zhì) 哼哈二將(鄭倫、陳奇)| 日游神 | 夜游神 | 巨靈神 | 托塔天王(李靖) 部下:四大天王 | 子:金吒(須彌山鳴鐘使)、 木吒(即行者惠岸,觀世音菩薩座前護(hù)法)、哪吒(三壇海會大神)部下:三十六洞妖王 | 楊戩(二郎顯圣真君)(玉帝外甥)部下:七十草頭圣 ;兄弟:梅山六兄弟 | 孫悟空(齊天大圣)部下:崩芭二將軍、馬流二元帥 ;兄弟:牛魔王(平天大圣)妻:鐵扇公主;子:紅孩兒(觀世音座前“善財童子”);蛟魔王(覆海大圣)、獅駝王(移山大圣)、野象王(驅(qū)神大圣) 、鵬魔王(混天大圣)、彌猴王(通風(fēng)大圣) 四大天王 增長天王魔禮青、持國天王魔禮紅、多聞天王魔禮海、廣目天王魔禮壽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黃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時神劉洪 四大天師 張道陵、許遜(許旌陽)、邱弘濟(jì)、葛洪 四方神 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jiān)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zhí)明神君(執(zhí)掌二十八宿) 四海龍王 東海龍王敖廣 | 南海龍王敖欽 | 西海龍王敖閏 | 北海龍王敖順 四瀆河神 黃河 | 長江 | 淮河 | 濟(jì)水 四大元帥(鎮(zhèn)守四天門) 馬元帥 (又名馬天君、華光大帝 ) 趙元帥 (武財神趙公明,又名趙玄壇) 溫元帥 (溫瓊,東岳大帝部下) 關(guān)元帥 (即漢末義勇武安王關(guān)羽 ) 五方真君 (即五斗星君)(掌管五行,以及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眾星君!地位超然,汗!) 東方歲星木德真君 | 南方熒惑火德真君(掌死亡)|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太白金星)|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掌生育)| 中央鎮(zhèn)星土德真君 南斗六星 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 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 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 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 第六天機宮: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 (天樞星君 ) 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 (天璇星君 ) 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天璣星君 )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天權(quán)星君 ) 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玉衡星君 ) 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開陽星君 ) 北斗第七天關(guān)破軍星君 (搖光星君 ) 蓬萊三仙 福星(天官楊成) 祿星(財神趙公明) 壽星(南極仙翁) 北極四圣 天蓬元帥(即豬八戒) 天佑元帥 翊圣元帥 玄武元帥 (即真武大帝) 八洞上仙(太上老君徒弟) 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 呂洞賓、何仙姑、藍(lán)采和、韓湘子、曹國舅 PS:中國的洞天福地很多,較著名的有十洲三島、十大洞天,是為諸仙家的道場!比如:普駝“觀世音”、方寸“須菩提”、九華“地藏王”、五臺“文殊”、峨眉“普賢”(以上這幾位都是如來“八大徒弟”中的人物,這里簡略代過,詳情請看“諸神論戰(zhàn)之佛家篇”)以及須彌“如來”、昆侖“西王母”、蓬萊“福祿壽”三星、瀛洲“九曜星”(俗稱九老)、萬壽“鎮(zhèn)元子”,還有就是有名的天界三十三天和人界十大洞天. 天界三十三天 太皇黃庭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同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七曜摩夷天 、虛無越衡天、太極蒙頤天、赤明和陽天、玄明恭華天、耀明宗飄天、竺落皇珈天、虛明堂曜天、觀明端靖天、玄明恭慶天、太煥極瑤天、元載孔升天、太安皇崖天、顯定極風(fēng)天、始黃孝芒天、太黃翁重天、無思江由天、上牒阮樂天、無極曇誓天、 皓庭霄度天、淵通元洞天、翰寵妙成天、秀樂禁上天 、無上常隆天、玉隆騰勝天、龍變梵度天、平育賈奕天 、太清境大羅天、上清境清凈天、玉清境離恨天 人間十大洞天 王屋山洞(小有清虛天) 委羽山洞(大有空明天) 西玄山洞(三玄極真天) 青城山洞(寶仙九室天) 赤城山洞(上玉清平天) 羅浮山洞(朱明耀真天) 句曲山洞(金壇華陽天) 林屋山洞(左神幽虛天) 括蒼山洞(成德隱玄天) 六丁六甲 六丁:陰神玉女、丁卯神司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張文通、丁丑神趙子玉 六甲:陽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衛(wèi)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九曜星君 金星君 、木星君 、水星君 、火星君 、土星君 羅睺星君 、計都星君 、 紫炁星君 、月孛星君 再加上太陽星君、太陽星君就是佛家的“十一大曜”! 十二元辰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二十八宿 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奎木狼 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十殿閻羅 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閻羅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轉(zhuǎn)輪王 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郁壘、神荼,治“桃止山“ 、“鬼門關(guān)”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云,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冥界其余諸神:孟婆(掌轉(zhuǎn)生)、黑白無常(掌勾魂)、牛頭馬面(掌奪魄)、崔枉(字型實為兩個“王”,即崔府君,文判官)、鐘馗(武判官) 五岳大帝 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名金弘氏,另四岳帝君皆為其子,其女即碧霞元君);部下:溫瓊溫元帥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西岳華山金天愿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三清四御,是中國民間信仰之一。關(guān)于他們的來歷,和歷史道教的發(fā)展以及各派的產(chǎn)生與消失有關(guān)。早期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東漢末年以來,由于佛教傳入中土,宗教的無形競爭刺激催化和加速了道教的進(jìn)步完善。于是通過宗派融合以及各神系交化構(gòu)成了“三清”尊神。
三清尊神是道教神仙世界中三位地位最高的天神。四御是治理三界依順三清的天神,過去叫六御,為了符合道經(jīng)四輔(太清、太平、太玄、正一)的分類,將“玉皇大帝”和“青華大帝”獨列出來,成今日之“四御”,依次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女神)。
道教有別于其他宗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教內(nèi)神仙眾多有的來源與上古神話,有的是吸收民間的人物。神仙是道教重要的“道”思想的顯化。眾多神仙有個很重要的排名譜系,道教的最高神仙是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三清之后就是玉皇大帝。而輔佐玉帝的則是四位神仙,下面來介紹其中的四御。
四御為道教天界尊神中輔佐“玉皇”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稱“四輔”。他們的全稱是: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祇。
北極紫微大帝: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天道,執(zhí)掌天經(jīng)地緯、日月星辰。又統(tǒng)領(lǐng)北斗等諸星斗,司掌眾生壽命禍福。并且在幽冥界化身北陰酆都大帝執(zhí)掌羅酆,統(tǒng)領(lǐng)幽冥諸事。領(lǐng)北極四圣節(jié)制三界群魔。為萬象之宗師、萬星之教主。
根據(jù)《北陰酆都太玄制魔黑律靈書》記載載:“起於龍漢元年,有北陰酆都六洞鬼兵,神靈魔王,游行人世,殺害生靈,莫能制御玉帝召北帝統(tǒng)率神將吏兵,演大魔黑律,行酆都九泉號令符,紏察三界鬼神印,降伏魔群,驅(qū)蕩妖氛,救護(hù)黎庶,功成行滿,升入北極中天自然總極紫微大帝之位。”
南極長生大帝:可說是元始天尊之元神分身,并不是壽星南極老人。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和四時氣候之神。能呼風(fēng)喚雨,役使雷電鬼神,亦控制萬物禍福生發(fā)之樞機,故號都雷教主霹靂伽助天尊。上座掌神霄玉清府號玉清真王,總攬三十二天八區(qū),統(tǒng)天元圣天尊;于浩劫中能濟(jì)度群生,普化眾生,下化身九天應(yīng)元雷聲普化天尊,為雷霆神部之根祖。同時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
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職責(zé)是輔佐玉皇權(quán)衡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協(xié)助中天北極并主持人間兵革皇權(quán)之事。勾陳大帝同北極紫徽大帝一樣,最早也是源于中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勾陳,同“鉤陳”,是天上紫微垣中的星座名,靠近北極星,共由六顆星組成。
《星經(jīng)》稱:“勾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后宮,大帝正妃。又住天子六將軍,又主三公。”所以后人又以勾陳為后宮。《晉書·天文志》又稱:“勾陳六星皆在紫微宮中。……勾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群靈,執(zhí)萬神圖。”道教《玉清無上靈寶自然北斗本生真經(jīng)》
后土皇地祗:又稱后土娘娘,其職責(zé)是掌管山岳土地變化及諸山神、地祇和三山五岳大帝等大神,并節(jié)制劫運之事。
全稱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亦名“承天效法土皇地祇”,這位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帝。中國古代有“皇天后土”的說法,可見主宰大地山川的后土神是相對于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是尊貴的大神。 后土對民間來說,并不是一個不熟悉的神,她其實就是人們俗稱的“地母娘娘”。
四御為道教天界尊神中輔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稱“四輔”。他們的全稱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此外,四御還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天道。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天經(jīng)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南極長生大帝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人間壽天禍福,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間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協(xié)助玉皇執(zhí)掌陰陽生育,萬物生長,與大地河山之秀。
道教四御是什么
四御,道教天界尊神中輔佐“三清”的四位尊神,被尊稱為“四輔”。他們分別是:玉皇大帝、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帝地祗。在《修真十書》卷七《丹訣歌》中提及:“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節(jié)。”而《道法會元》則稱“三清”、“四御”為“七寶”,認(rèn)為三清是宇宙萬物的...
到底是四御還是六御
四御。四御是指道教所尊奉的神靈中的四位輔佐天帝的大神。他們分別是: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天皇大帝和承天效法土皇地祇。這四位神靈在道教信仰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他們不僅各自擁有特殊的職責(zé)和能力,也與人間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每個神靈都有獨特的神職和功能,共同構(gòu)成了道教信仰體系中的重...
四御是什么人
四御為道教天界尊神中輔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稱“四輔”。他們的全稱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修真十書》卷七《丹訣歌》中說:“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節(jié)。”《道法會元》稱“三清”、“四御”為“七寶”,認(rèn)為三清是宇宙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四御是統(tǒng)率...
道教四御是那些?
四御指: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即東華帝君) 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原始天尊第九子,即壽星、南極仙翁) 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即刑天欲殺的那個上古天帝)部下:五極戰(zhàn)神(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間戰(zhàn)神、南極戰(zhàn)神、北極戰(zhàn)神) 北方北極紫微大帝 另外有六御之說,我以前整理過道教神仙譜,發(fā)你吧:三清 ...
一母二圣三清四御是誰
四御: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此四御輔佐昊天玉皇上帝統(tǒng)御萬天)王母娘娘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掌管不死藥、罰惡、預(yù)警災(zāi)厲的長生女神。在道教神話中,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的昆侖山,是所有女仙的首領(lǐng),主宰陰氣,相對于男仙之首東王公。是生育萬物的創(chuàng)世女神。...
一尊二祖三清四御五老都是誰
3、三清 是道教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道教的最高神明。三清包括太上老君、靈寶真人和準(zhǔn)提三位神仙。太上老君是道教三清中的首領(lǐng),被尊奉為宇宙的至高神祇。靈寶真人和準(zhǔn)提分別是三清中的次級神明,具有很高的地位和神通。4、四御 是指中國古代的四位神明,分別是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
道教中主要的神仙有哪些,他們都是怎樣排輩的?
三清:道教的最高神與教主,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玉皇大帝:眾神之帝,玉帝統(tǒng)御多元宇宙、高維空間中所有仙佛神圣、人龍獸異、妖魔鬼怪,總管三界、四生、六道、十方的一切生老病死、興衰成敗、吉兇禍福。三清和玉帝的關(guān)系類似于大股東和總經(jīng)理,三清是創(chuàng)世神,玉帝是治世神。四御:...
道教祖師爺是哪五位
道教多將玉皇視為“三清”之下的“四御”之一,以為他是地位僅次于“三清”的“總領(lǐng)宇宙主宰之君”,其職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專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玉皇圣誕日,道觀和民間多舉辦“玉皇會”。6. 文昌帝君:文昌本是星名,亦稱文曲星或文星,古時被認(rèn)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
現(xiàn)在道家法號最高輩分是什么
按照道教典籍來說,道教神仙最高的是“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最高的)——“三清”(道的化生)——“四御”——萬神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法名》,即道名,是恩師根據(jù)自己的門派傳承字輩,給弟子們?nèi)〉牡拿郑A粼眨虚g的字必須是派系...
道教供的是什么
道教供奉的神仙非常多。比較常見的供奉的神仙有:三清天尊(玉清、上清、太清)、玉皇大帝、四御、三官、西王母、真武大帝、文昌帝君、呂祖等。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清微天玉清境。天尊之體常存不滅,象征宇宙混沌初顯、陰陽未判的“混元”時期。上清靈寶...
相關(guān)評說:
東豐縣正平: ______ 1,三清道教三清是道教最高神靈“三清”,分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老子).2,四御四御為道教天界尊神中輔佐“玉皇”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稱“四輔”.他們的全稱是:北極紫微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
東豐縣正平: ______ 說到道教神仙,大家都知道有句話叫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人們對三清四御五老還是比較了解的.后者的六司七元八極是什么神仙?他們的名字是什么?...
東豐縣正平: ______ ●統(tǒng)御萬天的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玉皇大帝〕、 ●統(tǒng)御萬雷的勾陳上宮天皇大帝、 ●統(tǒng)御萬星的中天紫微北極大帝、 ●統(tǒng)御萬類的東極青華大帝(又稱太乙救苦天尊)、 ●統(tǒng)御萬靈的南極長生大帝、 ●統(tǒng)御萬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東豐縣正平: ______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處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稱三清境;又指分別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稱玉清大帝)、靈寶天尊(也稱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
東豐縣正平: ______ 道教尊神: 1、三清神,根據(jù)陸修靜的'三洞'的說法劃分如下: 洞真 玉清真人元始天尊,座下有九圣; 洞玄 上清真人靈寶天尊,座下有九真; 洞神 太清真人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老子),座下有九仙. 在三清神之下有四御,又稱為四輔,玉皇、地祗、南極和北極仙翁,其中南極仙翁掌管有關(guān)神靈,北極仙翁掌星宿,主人間兵戈之事. 另外還有一位真武大帝,轄天下武將,即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東豐縣正平: ______ 一、道教是中國四大宗教唯一本土宗教以太平道、五斗米道為代表.東漢末年,在在蜀中鶴鳴山,祖天師張道陵(張陵)正式創(chuàng)立教團(tuán)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稍后張角創(chuàng)立《太平道》也屬早期道教道教兩大教派:金元至今,全國道教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