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 中庸的區(qū)別和聯系是什么 《大學》和《中庸》都提到"修身",兩者有何聯系和區(qū)別
一、區(qū)別
1、主要內容不同
《中庸》: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大學》: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一致性。
2、創(chuàng)作年代不同
《中庸》:戰(zhàn)國時期
《大學》:春秋末期
3、影響不同
《中庸》:《中庸》是儒家經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在儒家學說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四書”次位,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學術特點、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中庸是中華民族的古典哲學,曾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fā)展。
《大學》:《大學》作為“四書”之首,是儒學重要的思想載體。儒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政治的合法性依據,在中國古代廉政文化建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學》提出的誠信思想對當代探討誠信缺失的社會根源以及創(chuàng)建以人為本的政治理念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二、聯系
宋代學者將《中庸》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區(qū)別:
1、《大學》更像教科書(其實就是古時候的教科書),而《中庸》更加注重實際;
2、《大學》里面非常提倡創(chuàng)新,提出:“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要更新知識的意思);
3、《中庸》里面對治國之道的論述更加的具體。
聯系:是四書之一,是《禮記》中的兩篇
四書——《四書五經》中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著作的總稱。據稱它們分別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
《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傳為孔子弟子曾參(前505—前434)作。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tǒng)而推崇《大學》(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稱“《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時,便成了《四書》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學者程頤的看法,《大學》是孔子及其門徒留下來的遺書,是儒學的人門讀物。所以,朱熹把它列為"四書"之首。
大學是講的儒家的框架,程子說“學大學以建其規(guī)模。”而中庸是講的儒家的心法。兩本書的關系可以比喻為織布的經線和緯線的關系。有了經線緯線才能往上織,經線是緯線的基礎。這樣講可以明白嗎?
大學 中庸的字不一樣
大學 中庸都是四庫全書
相關評說:
永靖縣大齒: ______ 《大學》即大人之學,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 《中庸》是儒家又一重要經典,從方法論的角度看,它的價值遠遠超過《大學》.主要是講哲學范疇的. 希望采納!謝謝,如有不懂,追問
永靖縣大齒: ______ 大學 中學 小學,簡稱 三學. 左庸 中庸 右庸,簡稱 三庸. 古代的 博 是 指 廣博 ,博大,范圍廣,成就高 的意思. 現在的 博 只是 一個 學歷,學習的經歷 比 別人 久 的意思. 大學 是 三學里 的 最優(yōu)學,中庸 是 三庸 里的 最優(yōu) 庸,合在一起 就是 最犀利的 意思. 太極 是 指 太,就是 最 的意思,極 就是 極限 的意思,合在一起 太極 就是 最極限 ,最高端,最犀利 的 意思. 所謂 太極虛無 就是 指 最極限的程度 達到 無限遠 的 意思. 當然啦,大學 之上 便是 太學,中庸 之上 便是 極庸. 合起來 就是 太極 的意思.
永靖縣大齒: ______ 大學》《中庸》是四書中的兩部,大學者.三要明德\親民\止善重于內學.八綱外王者也.中庸者與天地日月相合斯為真義.兩書均是孔子禮學與論語的發(fā)揮
永靖縣大齒: ______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四書章句集注》是四書的重要的注本.其內容分為《大學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論語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將《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并列,認為《大學》中“經”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傳”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而由“子思筆之于書以授孟子”.四者上下連貫傳承而為一體.《大學》、《中庸》中的注釋稱為“章句”,《論語》、《孟子》中的注釋集合了眾人說法,稱為“集注”.后人合稱其為“四書章句集注”,簡稱“四書集注.
永靖縣大齒: ______ “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博學”的意思; 二是相對于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 ”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jié);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 的學問.所以,后一種含義 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
永靖縣大齒: ______ 《大學》 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中心思想就是做到窮究事物的原理來獲得知識,然后端正自己的心思,最終逐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 《中庸》 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其主旨在于修養(yǎng)人性.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
永靖縣大齒: ______ 中庸是一本書,大學也是一本書
永靖縣大齒: ______ 大學和中庸是四書里的其中兩部.經史子集是把過去的所有有價值的書歸類,其中包括四書五經
永靖縣大齒: ______ “中庸”是儒家的一種主張,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tài)度.
永靖縣大齒: ______ 中庸為儒,捭闔為道,陰陽縱橫,各成一家.這是春秋思潮中的四個流派,均孕育于《易》,各取一支成一家,各派中心思想見【開心皇叔】的解釋,他們之間的聯系自然都是以《易》為理論依據(太極、兩儀、三才、四相、五行、六合、七曜、八卦、九宮、十方),其區(qū)別在于儒為君用,是為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道為己用,是修行人士的行為法則;陰陽學是天文術數那些“科學家“的工具;縱橫學是政客們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