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圈層的劃分
地球圈層的劃分如下:
地球圈層的劃分是指將地球大氣和地殼按照不同的特征與性質進行分類和分層。主要包括大氣圈層劃分和地殼圈層劃分兩個方面。
一、大氣圈層劃分:
1.對流層: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約10-15公里的高度,包括對流層底層和對流層頂層。此層大氣溫度逐漸下降,天氣活動頻繁,主要發(fā)生對流運動。
2.平流層:緊鄰對流層上方的層次,高度約在對流層頂層至50公里之間。這一層大氣穩(wěn)定,溫度隨高度變化不大,風向基本保持水平。
3.跳躍層:大約在50公里到80公里之間的區(qū)域,是大氣中的溫度急劇變化的邊界,溫度從低處開始升高。
4.電離層:由于太陽輻射而產生的大氣電離現(xiàn)象,位于80公里以上,可以分為D層、E層、F層等。電離層對無線電通信具有重要影響。
二、地殼圈層劃分:
1.地殼:地球最外層的固體殼層,分為大陸地殼和海洋地殼。大陸地殼厚度約30-50公里,主要由花崗巖、片麻巖等組成;海洋地殼厚度約在5-10公里,主要由玄武巖組成。
2.地幔:位于地殼下方,厚度約2900公里,是地球的主要組成部分。地幔由上到下分為上地幔、中地幔和下地幔,主要由硅酸鹽礦物組成。
3.外核:地幔下面的一層流動金屬鐵組成的液態(tài)層,厚度約2300公里。外核的運動產生了地球的磁場。
4.內核:地球的最內層,由固態(tài)的鐵和鎳組成,直徑約為1220公里。內核處于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具有堅硬的性質。
地球圈層的劃分有助于我們了解和研究地球的構造、氣候變化、地震活動等自然現(xiàn)象。不同的圈層在物理、化學和地質特征上有所差異,它們相互作用和影響著地球的生態(tài)平衡和人類活動。通過深入研究地球圈層,我們可以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地球資源,并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
地球內部圈層是如何劃分的?
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間,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為4.59\/cm3,積約占地球體積的82.26%, 地幔的質量約占地球總質量的67.0%,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地球物質的總組成。地幔的橫向變化比較均勻,根據地震波速度的變化以1000km激增帶為界面(雷波蒂面),進一步劃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個次一級圈...
地球表層的四大圈層劃分,分別是巖石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地球的圈層結構可以分為地球內部圈層和地球外部圈層,地球的內部圈層可以劃分為三層,從外到里分別是地殼、地幔和地核,而地球外部圈層也可以分為三個圈層,分別是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有時,我們把地球外部的三大圈層和地球內部的巖石圈一起合稱為“地球表層的四大圈層”,這四大圈層和我們人類社會密切...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
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內部圈層與外部圈層。內部圈層由地核、地幔、地殼構成,外部圈層則包括大氣圈、水圈與生物圈。地球的圈層結構復雜,層次分明。地球的圈層劃分細致,地殼與上地幔頂部合稱為巖石圈。地核是地球的核心,其內部結構復雜,包含外核與內核,鐵與鎳為主要元素,密度高,溫度極高。地幔介于莫霍面與...
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
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依據是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地球物理學家通過對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研究,將地球內部大致分為三個主要的圈層:地殼、地幔和地核。關于地殼與地幔的形成,有兩種不同的觀點:1、一種觀點認為,地球的物質分布是分層的,較輕的物質和密度小的物質逐漸上升,比重小的氫硅元素逐漸上浮,組成...
1.地球圈層結構分為哪六層
地球的結構被科學界劃分為六個層次,其中內部結構包括地殼、地幔、地核,而外部結構則涵蓋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內部結構按照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分為不同的層次,地殼作為最外層,是人類直接接觸的部分,主要由巖石構成。地幔位于地殼之下,從地表向下延伸約2900公里,又細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部分,內部...
地球由外到內由哪些圈層構成
由外到內是: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軟流圈、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
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及特點
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及特點如下: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包括由地核、地幔、地殼組成的內部圈層和由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組成的外部圈層。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由堅硬的巖石組成,合成巖石圈。地球內部圈層特點:1、地核的外核為液態(tài)或熔融狀,...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
根據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傳播速度的變化,一般將地球內部分為三個同心球層:地核、地幔和地殼。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地殼。地殼與地幔之間由莫霍面界開,地幔于地核之間由古登堡面界開。 擴展資料 地球內部各個圈層的特點 1、地核的外核為液態(tài)或熔融狀,內核為鐵鎳固體。地球不止一...
地球的周圍有4個圈層,最外層稱為什么
地球的周圍有4個圈層,最外層稱為大氣圈.。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
地球上各種圈層示意圖?
地球外部圈層由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構成。大氣圈,包圍地球的氣體層,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對地球生命維持至關重要。水圈涵蓋了液態(tài)、固態(tài)和氣態(tài)水,包括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水,其中陸地水與人類關系尤為緊密。生物圈包含了地殼、水圈、大氣圈中的生物,是地球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核心。地球的圈層結構由外部...
相關評說:
墨竹工卡縣正火: ______[答案] 一、地球內部圈層劃分的方法: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
墨竹工卡縣正火: ______[答案]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部圈層和地球內部圈層兩大部分. 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
墨竹工卡縣正火: ______ 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
墨竹工卡縣正火: ______ 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
墨竹工卡縣正火: ______ 由外到內是: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巖石圈、軟流圈、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這樣,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巖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 】
墨竹工卡縣正火: ______ 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約33公里處有一個顯著的不連續(xù)面(稱為莫霍面)之外,在軟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內部約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處,屬于地幔圈.由于地球外核為液態(tài),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過此界面在外核中傳播.P波曲線...
墨竹工卡縣正火: ______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
墨竹工卡縣正火: ______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
墨竹工卡縣正火: ______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內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