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后期,大唐朝廷和叛軍到底是怎么了?
“安史之亂”,假如單純按照其字面意來理解的話,可以簡單的劃分為由安祿山為首的階段和史思明為首的兩個階段,不過,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則可以劃分為五個明顯的階段:
第一階段:755年12月至756年6月,叛軍獲得了最初階段的勝利,最后受阻于潼關天險,同時后方基地河北等多地陷入勤王軍的攻擊;
第二階段:756年7月至757年11月,叛軍攻克潼關,占領長安,控制的區(qū)域和兵力達到鼎盛階段;
第三階段:757年11月至759年4月,唐軍收復京師長安,叛亂陷入谷底,接近平息;
第四階段:759年4月至762年10月,叛軍重新崛起并和唐軍陷入了長期對峙;
第五階段:762年1月至763年1月,唐軍發(fā)動全線進攻,最終獲得勝利,叛亂平息。
叛亂前期,朝廷在軍事上犯下了嚴重但并非致命的錯誤,導致潼關失守和京師陷落,但等到唐軍收復長安之后,也就是上文所列的第三階段,叛軍和唐軍實際上都陷入嚴重的內訌和戰(zhàn)略上混亂,純粹是在比爛。
先看看叛軍方面。
一,內部分裂。757年初,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刺殺并取而代之,隨即引起安祿山的好友兼副手,留守在河北老巢的史思明的嚴重不滿,進而演變成對立,叛軍由此實際上分裂成兩個獨立的集團。
二,內訌。761年春,剛剛率領叛軍在洛陽附近擊敗優(yōu)勢唐軍的史思明,被部將和兒子史朝義合伙謀殺掉,叛軍的高級將領開始人人自危,團體目標從推翻大唐演變成保住個人性命和權勢地位,獲勝變成了枉然。
再來看看朝廷方面。
一,沒有穩(wěn)住史思明。
758年初,史思明向朝廷投降,唐肅宗立即封了史思明為歸義王,還兼范陽節(jié)度使,其七個兒子都被授予顯赫官位。而史思明受了冊封之后,馬上斬了安守忠和李立節(jié)兩人,以表明自己對朝廷的誠意。在當時安慶緒依然據守相州的情況下,正確的策略是穩(wěn)住史思明,而不是迫不及待的想解決他,結果操之過急,激起了他的再次叛亂。
二,相州大戰(zhàn)中沒有處理好指揮權問題。
唐軍將安慶緒所率領的叛軍包圍在相州,沒有分兵去把河北收復被叛軍占領的廣大區(qū)域,而是進行曠日持久的包圍戰(zhàn),結果在史思明再次叛亂之后,被內外夾擊。等到兩軍決戰(zhàn)之時,唐軍的指揮權竟然分散在九個節(jié)度使手中,沒有任命一位統(tǒng)帥,結果被叛軍以弱勝強,輕松獲勝。
“安史之亂”被平息之后,叛軍犯下的錯誤已經隨之煙消云散,但朝廷的失誤卻影響深遠:1,被朝廷招降的叛軍將領始終懷有疑懼,從而不放過任何擴充實力的機會以求自保;2,節(jié)度使軍隊在聯(lián)合作戰(zhàn)中的指揮權問題,始終懸而未決。
安史之亂平叛之后唐朝出現什么局面?
但是,根據歷史學家張國剛研究藩鎮(zhèn)的專著《唐代藩鎮(zhèn)研究》,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時期里,絕大部分藩鎮(zhèn)不割據,只有河朔等極個別藩鎮(zhèn)割據;即使割據藩鎮(zhèn)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須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軍情”,而且割據藩鎮(zhèn)也曾解除割據。唐末黃巢之亂時,才出現普遍的藩鎮(zhèn)割據。 三、剝削加重 書本《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時唐軍都去哪里了,為什么會讓安祿山兵臨城下呢?
在唐朝這一歷史階段,安史之亂成為重要的轉折點。也即安史之亂之于唐朝,好比長平之戰(zhàn)之于趙國。根據史料記載,安史之亂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后發(fā)動的戰(zhàn)爭。在安史之亂前,唐朝還處在比較鼎盛的階段,但是,在安祿山等人發(fā)起的這...
安史之亂叛軍內部動亂,是什么制度讓叛軍堅守8年的?
再者唐在安史之亂直線下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平叛安史之亂的兩代帝王,肅宗,代宗都是庸才。兩代帝王20年,奸相輩出多如牛毛,平定安史之亂根本不在朝廷,更多的是多虧了安史內部不穩(wěn),子殺父,臣弒君,兄弟殘殺,人心背離,這樣的叛軍居然殺了大唐百年基業(yè),其根本在于朝堂大臣爭權奪利,朝外各節(jié)度使...
上癮啦,安史之亂之后唐朝王朝怎么結束的...
在安祿山發(fā)動了安史之亂之后,唐王朝中央為了抵御叛軍進攻,所以就把軍鎮(zhèn)制度擴展到了內地,唐王朝在最重要的州設立節(jié)度使,并且讓節(jié)度使指揮幾個州的軍事;較次要的州設立防御使或團練使,以扼守軍事要地。于是在今陜西、山西、河南、安徽、山東、江蘇、湖北等地出現不少節(jié)度使、防御使、團練使等大小軍...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究竟糜爛到何等程度,為什么
僅僅一個月,唐帝國的東都洛陽陷落。第二年年初,唐朝都城長安最后的屏障潼關被叛軍攻破,唐玄宗李隆基帶著自己的愛妃楊玉環(huán)和貴族、大臣狼狽逃往蜀中的成都避難。這里我們不禁要問大唐帝國為什么會那么不堪一擊,大唐帝國那些橫掃胡虜的虎狼之師都去哪了?一、唐朝的政治已經全面糜爛,唐玄宗也已經不復當年...
安史之亂時唐軍去哪里了?為何會讓安祿山兵臨城下?
安史之亂的時候唐軍都快成了地方的軍隊,不受朝廷管制。而之所以安祿山很快就兵臨城下,主要也是因為那個時候的唐軍沒什么戰(zhàn)斗力了,所以安祿山才能順利成功。公元755年的時候,安祿山發(fā)生了叛變,帶著20萬大軍兵臨城下,而身為君王的唐玄宗李隆基帶著妃子們慌忙逃跑了,那么這個時候唐朝的軍隊去了哪里,...
是什么原因?用了多少年?造成唐朝后期割據的局面?
安史之亂,8年 安史之亂:唐玄宗末年安祿山和史思明發(fā)動的歷史8年之久的叛亂。玄宗后期,朝政腐敗,各地節(jié)度使權利不斷擴大。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jié)度使,史思明也官至范陽的兵馬使。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發(fā)動叛亂,相繼攻下了洛陽、長安等城,玄宗被迫出逃至四川。然而叛軍內部矛盾重重...
安史之亂后唐朝為何能延續(xù)一百多年,出現了怎樣的局面
盡管狀況并不好,但是中央朝廷的元氣卻依然還在。為什么這樣講?因為安史之亂始終位于帝國的北方,終究沒能波及到江南財賦之地。這一點不得不感謝當初死守睢陽的張巡,全城都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硬是沒有讓叛軍踏入江南地界一步!既然主要的財賦之地沒有遭到戰(zhàn)火的破壞,而且為了躲避北方戰(zhàn)亂,大量的...
唐軍能消滅安史之亂叛軍,是因其內部出現內訌嗎?
范陽節(jié)度使李懷仙也投降朝廷,最終把史朝義逼上絕路。無奈的史朝義只好向北逃竄,企圖逃到契丹人的領地。但是被李懷仙的部下追上,被逼無奈之下只好自殺。自此,持續(xù)了七年的安史之亂終于被平定。安史之亂波及面廣,持續(xù)時間長,影響巨大,唐朝耗盡國力,兩次向回紇借兵,才把叛軍平定。然而,考察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后,唐朝為何一蹶不振呢?
薛嵩為相衛(wèi)節(jié)度使,這更是加劇了唐朝中后期的藩鎮(zhèn)割據的情況。所以,安史叛軍的殘余勢力是被“招安”了,但是他們并沒有完全歸順唐朝,反而依然是與唐朝中央對峙的嚴重威脅。唐朝雖然在名義上平定了“安史之亂”,但實際上只是向叛軍妥協(xié)了。“安史之亂”給曾經強盛的唐朝帶來了致命性的打擊,除了經濟上...
相關評說:
尚志市虛擬: ______ 唐天寶年間,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不理政事,使得唐王朝朝政腐敗,預伏著危機.公元755年,節(jié)度使安祿山在范陽發(fā)動叛亂.叛軍南下攻占洛陽、長安.洛陽、潼關失陷...
尚志市虛擬: ______ 1、剛開始主要是為了解決邊軍的后勤補給“運輸成本”.古代交通設施原始,遠距離運輸效率極其低下,成本極高.玄宗時期,在北方、西方大量駐兵.為了解決他們后勤補給,開始同意由邊鎮(zhèn)將領掌握駐地的財政,以就近補給.將領取得了...
尚志市虛擬: ______ 國破山河在出自杜甫的《春望》,此詩作于安史之亂時.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唐都長安.肅宗至德二載(757)春,身處淪陷區(qū)的杜甫目睹了長安...
尚志市虛擬: ______ 首先呢,安史之亂直接終結了唐朝的輝煌盛世,確確實實是唐興衰的轉折點.但是又沒有那么致命,因為其性質說白了還是屬于雇傭軍反叛,既不是農民起義,也不是外族入侵,所以安史之亂是給唐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困局,但不是死局. 接下...
尚志市虛擬: ______ 安史之亂 中國唐玄宗末年節(jié)度使安祿山和史思明發(fā)動的歷時8年之久的叛亂.節(jié)度使置自唐睿宗時,僅是統(tǒng)領邊防軍鎮(zhèn)的使職.唐玄宗為控制和防御周邊各族,將節(jié)度使增...
尚志市虛擬: ______ 唐朝末年,軍閥割據,節(jié)度使制度下藩鎮(zhèn)林立,而各個藩鎮(zhèn)之間互相攻伐,戰(zhàn)火連綿,民不聊生.而黃巢起義則徹底地吹響了唐亡的號角,但是當時的人物或許誰也不會想到能夠建立新朝,脫穎而出者卻不是黃巢,也不是剿滅黃巢、 實力強大的...
尚志市虛擬: ______[答案] 唐朝廷多次戰(zhàn)略失誤,導致死亡大增.一開始采納高仙芝的、哥舒翰的戰(zhàn)術,而不是與安祿山主力決戰(zhàn),早就取勝了. 這是唐玄宗的報應,該遭此劫.
尚志市虛擬: ______ 第一,在安史之亂的打擊下,李隆基的威望一落千丈.雖然李隆基在位期間唐朝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但安史之亂的爆發(fā),使得被盛世掩蓋的各種危機都顯現出來.潼關失守后,“百官朝者什無一二”.李隆基宣布要御駕親征,也沒人相...
尚志市虛擬: ______ 這兩件事并不矛盾.安史之亂中,叛軍攻克長安在756年7月14日(本文日期全部為公歷),唐軍趕走叛軍收復長安在757年11月14日.此后叛軍多在潼關以外的河南、河北、山西省活動,沒有再入關中. 從王維的介紹看,其居所在陜西省藍田附近,所以被俘以及做偽官應該均在陜西關中一帶,時間約在756年7月或之后,只要他不隨叛軍退往洛陽,那么其被唐軍抓獲也在唐軍收復長安的757年11月.從此到去世的761年為止,還有3年左右的時間,發(fā)生入獄、被貶官、再遷官這些事應該時間足夠.
尚志市虛擬: ______ 安史之亂是唐朝唐玄宗后期到唐代宗前期的戰(zhàn)亂現象,現象的原因是唐朝邊界戰(zhàn)爭不斷,節(jié)度使權力膨脹,招兵買馬,在地方上形成巨大的勢力,形成封建割據,與朝廷對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