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文言文
1. 地震的文言文的翻譯是什么
我國歷史上有關地震的記載,最早見于《竹書紀年》 帝乙 三年。
《春秋》 文公 九年, 襄公 十六年, 昭公 十九年、二十三年, 哀公 三年以及其他古代文獻都有許多關于地震的記載。《國語·周語上》:“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七:“ 元帝 大興 元年四月, 西平 地震。” 毛志成 《啊,黃河長江的子孫》詩:“偉大的中華兒女呵,第一個測出了神秘的地震。”
由以上材料可知,地震這個詞自古就有的,不用翻譯。
2. 地震的古文
蒲松齡好像有一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
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
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
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
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
河水傾潑丈余,鴨鳴犬吠滿城中。逾一時許,始稍定。
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后聞某處井傾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shù)畝。
此真非常之奇變也。有邑人婦,夜起溲溺,回則狼銜其子,婦急與狼爭。
狼一緩頰,婦奪兒出,攜抱中。狼蹲不去。
婦大號,鄰人奔集,狼乃去。婦驚定作喜,指天畫地,述狼銜兒狀,己奪兒狀。
良久,忽悟一身未著寸縷,乃奔。此與地震時男婦兩忘者,同一情狀也。
人之惶急無謀,一何可笑!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郯城(34.8度,118.5度)發(fā)生 8.5級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魯、蘇、皖、浙、閩、贛、鄂、豫、冀、晉、陜、遼諸省及朝鮮等,山東郯城、沂州、莒縣破壞最重。
包括州志、縣志、方志、詩文、碑刻等500多種史料記載了這次地震。震中周圍50多萬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共壓斃5萬多人,有感半徑達800多公里。
蒲松齡28歲時在臨淄感受到郯城地震,并將見聞寫成《地震》一文,并配圖,收錄在《聊齋志異》中。
3. 地震的古文
蒲松齡好像有一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
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
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
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河水傾潑丈余,鴨鳴犬吠滿城
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后聞某處井傾
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shù)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有邑
人婦,夜起溲溺,回則狼銜其子,婦急與狼爭。狼一緩頰,婦奪兒出,攜抱中。狼蹲不去。
婦大號,鄰人奔集,狼乃去。婦驚定作喜,指天畫地,述狼銜兒狀,己奪兒狀。良久,忽悟
一身未著寸縷,乃奔。此與地震時男婦兩忘者,同一情狀也。人之惶急無謀,一何可笑!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郯城(34.8度,118.5度)發(fā)生 8.5級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魯、蘇、皖、浙、閩、贛、鄂、豫、冀、晉、陜、遼諸省及朝鮮等,山東郯城、沂州、莒縣破壞最重。包括州志、縣志、方志、詩文、碑刻等500多種史料記載了這次地震。震中周圍50多萬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共壓斃5萬多人,有感半徑達800多公里。蒲松齡28歲時在臨淄感受到郯城地震,并將見聞寫成《地震》一文,并配圖,收錄在《聊齋志異》中。
4. 有關地震的古文
蒲松齡好像有一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
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
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
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zhuǎn)側(cè)。河水傾潑丈余,鴨鳴犬吠滿城
中。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并忘其未衣也。后聞某處井傾
仄,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shù)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有邑
人婦,夜起溲溺,回則狼銜其子,婦急與狼爭。狼一緩頰,婦奪兒出,攜抱中。狼蹲不去。
婦大號,鄰人奔集,狼乃去。婦驚定作喜,指天畫地,述狼銜兒狀,己奪兒狀。良久,忽悟
一身未著寸縷,乃奔。此與地震時男婦兩忘者,同一情狀也。人之惶急無謀,一何可笑!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時郯城(34.8度,118.5度)發(fā)生 8.5級地震。此次地震波及魯、蘇、皖、浙、閩、贛、鄂、豫、冀、晉、陜、遼諸省及朝鮮等,山東郯城、沂州、莒縣破壞最重。包括州志、縣志、方志、詩文、碑刻等500多種史料記載了這次地震。震中周圍50多萬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的150多個州縣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共壓斃5萬多人,有感半徑達800多公里。蒲松齡28歲時在臨淄感受到郯城地震,并將見聞寫成《地震》一文,并配圖,收錄在《聊齋志異》中。
5. 文言文《地震》的翻譯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點多的時候,發(fā)生了大地震。
我當時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篤之在燈燭下對飲,忽然聽見有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方向傳來,向西北方向傳去,眾人十分驚異,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久桌子搖晃,酒杯傾倒,房梁柱子發(fā)出斷裂聲。
大家相互看著,臉色大變。過了好久,才明白過來是地震了,紛紛狂奔出門。
只見外面高樓平房倒而復起,墻倒屋塌之聲和小兒啼哭、婦人哀號之聲交織一起,像開了鍋的沸水一樣喧鬧。人們頭暈目眩,站立不穩(wěn),仆坐在地上,隨著地面的顛簸而翻滾。
河水潑起一丈多高,雞鳴狗叫之聲遍布全城。大概過了一個時辰,才稍微安定下來。
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光著身子聚在一起,說不出話來,都忘了自己沒穿衣服。后來聽說某個地方的井被震得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樓臺整個變了個方向;棲霞山裂開了;沂水陷了個大洞,有好幾畝大。
這真是非同尋常的奇災異變啊。
6. 地震的解釋(文言文)
我國歷史上有關地震的記載,最早見于《竹書紀年》 帝乙 三年。
《春秋》 文公 九年, 襄公 十六年, 昭公 十九年、二十三年, 哀公 三年以及其他古代文獻都有許多關于地震的記載。《國語·周語上》:“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七:“ 元帝 大興 元年四月, 西平 地震。” 毛志成 《啊,黃河長江的子孫》詩:“偉大的中華兒女呵,第一個測出了神秘的地震。”
由以上材料可知,地震這個詞自古就有的,不用翻譯。
含有震的文言文
12、皇天之不純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屈原 《哀郢》;13、前年又出揚震關,舉頭云際見荊山。——韋莊《秦婦吟》;14、徐方繹騷,震驚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驚。王奮厥武,如震如怒。——《大雅·常武》;15、皇靈大動變,震雷風且寒。——曹植《怨歌行》。3. 有關汶川地震的文言文 ...
文言文地震
1. 文言文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地大震。 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酒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析有聲。 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 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
地震文言文翻譯及注釋
地震文言文翻譯及注釋如下:1、原文節(jié)選。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適客稷下,嶼表兄李篤之對燭飲。聞有聲如雷,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
震的文言文解釋及意思
⑦通“震”,驚恐。《荊軻刺秦王》:“秦武陽色變振恐。”⑧通“震”,威嚇。《諫太宗十思疏》:“振之以威怒。”望采納 3. 文言文翻譯以及解釋下列的字 原文:楊震年已五十余,累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jīng)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
文言文中 振的現(xiàn)代文翻譯
5 通“震”。震憾;震驚 被抑枉而自誣,事無苦而振懾者,怯人也。——《抱樸子·行品》如有地動,尊則振龍。——《后漢書·張衡傳》6 整治,整頓 班師振旅。——《書·大禹謨》。7 振作;奮起 蹶而不復振。——宋· 蘇軾《教戰(zhàn)守》。8 消除 賢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管子》。9 ...
文言文 地震 蒲松齡
地 震 [蒲松齡]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客①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②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③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
地震文言文閱讀答案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①,地大震。余適客稷下②,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墻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
地震 蒲松齡 文言文
眾駭異,不解其故。故:原因。各疾趨出 疾:迅速。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 當時茶幾、桌子等家具都顛簸搖晃,酒杯也倒了,屋子的梁柱都發(fā)出折斷的聲音.
文言文《地震》翻譯及問題
過了一會,才知道是地震,各自趕忙跑出來。看到樓閣房屋,傾倒又直起,墻壁房屋傾倒坍塌的聲音,和人民的啼叫哀號的聲音喧鬧非常。人感到頭暈目眩不能站立,坐到地上也隨著大地側(cè)轉(zhuǎn)。河水翻騰起數(shù)丈高,雞狗家禽的叫聲充滿了城中。過了一會,開始稍稍安定,看到街上,男女光著身子匯聚在一起,爭著說話,...
帶有振字的文言文句子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賈誼《過秦論》第一個“振”是“揮動”的意思,第二個是通假字,通“震”,震懾的意思。
相關評說:
平樂縣中間: ______ 1.(看不清加點的是哪個,姑且認為是這些)適:正在;正當時;正 疾:快速、迅速;趨:走、快走、跑 未:沒有;衣:動詞,穿衣 非常:特別,異乎尋常的;不合慣例;不適時宜;突如其來的事變. 2.d 3.俄而:〈書〉不久;一會兒;【表示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一會兒桌案晃動,酒杯翻到,屋中的房梁椽柱等摩擦晃動發(fā)出聲音. 4.具體形象地寫出這場地震是多么的劇烈,用各處發(fā)生的客觀情況來補充描述除了主觀感覺到的發(fā)生的地震情況.
平樂縣中間: ______ 下面的范文可以參考. 倒塌無余,公門廨宇入諸土礫,頹垣敗壁,恍似荒村,民無質(zhì)成之庭,吏無藏篋之舍,圖書卷籍竟置之酒坊市肆中,而街童嬉戲,輒隨手毀棄,亦莫之禁. 二月十一月夜子丑時,云氣彌天.忽大震,似雷非雷,火光如炬,自東北流入西南,山谷皆動,郡犬皆吠,移時乃止. 二月初旬,大雨六十余日,西安、平?jīng)觥ⅧP翔各處天雨蕎麥,豌豆,煮之皆成紅水,十一日夜半,云氣彌天,地震如雷,忽火光自東北來,山谷皆動.
平樂縣中間: ______ 下面的范文可以參考. 倒塌無余,公門廨宇入諸土礫,頹垣敗壁,恍似荒村,民無質(zhì)成之庭,吏無藏篋之舍,圖書卷籍竟置之酒坊市肆中,而街童嬉戲,輒隨手毀棄,亦莫之禁. 二月十一月夜子丑時,云氣彌天.忽大震,似雷非雷,火光如炬,自東北流入西南,山谷皆動,郡犬皆吠,移時乃止. 二月初旬,大雨六十余日,西安、平?jīng)觥ⅧP翔各處天雨蕎麥,豌豆,煮之皆成紅水,十一日夜半,云氣彌天,地震如雷,忽火光自東北來,山谷皆動.
平樂縣中間: ______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八點多時,發(fā)生了大地震.我當時正好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篤之在燈燭下對飲,忽然聽見有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方向傳來,向西北方向傳去,大家十分驚異,不知道怎么回事.一會兒桌子搖晃,酒杯傾倒;房梁...
平樂縣中間: ______ 1.(看不清加點的是哪個,姑且認為是這些)適:正在;正當時;正 疾:快速、迅速;趨:走、快走、跑 未:沒有;衣:動詞,穿衣 非常:特別,異乎尋常的;不合慣例;不適時宜;突如其來的事變. 2.d 3.俄而:〈書〉不久;一會兒;【表示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一會兒桌案晃動,酒杯翻到,屋中的房梁椽柱等摩擦晃動發(fā)出聲音. 4.具體形象地寫出這場地震是多么的劇烈,用各處發(fā)生的客觀情況來補充描述除了主觀感覺到的發(fā)生的地震情況.
平樂縣中間: ______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點多的時候,發(fā)生了大地震.我當時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篤之在燈燭下對飲,忽然聽見有打雷一樣的聲音,從東南方向傳來,向西北方向傳去,眾人十分驚異,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久桌子搖晃,酒杯傾倒,房梁柱...
平樂縣中間: ______ 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①,地大震.余適客稷下②,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折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見樓閣房...
平樂縣中間: ______ 只見外面高樓平房倒而復起,墻倒屋塌之聲和小兒啼哭、婦人哀號之聲交織一起,像開了鍋的沸水一樣喧鬧.人們頭暈目眩,站立不穩(wěn),仆坐在地上,隨著地面的顛簸而翻滾.這真是非同尋常的奇災異變啊!
平樂縣中間: ______ 文言文內(nèi)容: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地大震.余適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幾案擺酒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錯析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趨出....
平樂縣中間: ______ 只見外面高樓平房倒而復起,墻倒屋塌之聲和小兒啼哭、婦人哀號之聲交織一起,像開了鍋的沸水一樣喧鬧.人們頭暈目眩,站立不穩(wěn),仆坐在地上,隨著地面的顛簸而翻滾.這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