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二十多歲女孩的稱呼
女子20被稱為“桃李年華”。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語出明徐渭《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年華(女子20-25歲):現(xiàn)在女子到了24、25歲,都要被喊“剩女”了,但古人卻賦予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一個非常美麗的稱呼──花信年華。
花信,是應(yīng)花期而來的風(fēng)。節(jié)氣中的,帶來開花的音訊,女子年方廿四,也正處在年輕貌美之時。
詩云:“誰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揚州百面雷”, 詩人為了一睹花開時刻,生出擊鼓催花的念頭,古人尚且如此浪漫,我們怎么反而把大好年華看成人老珠黃?
擴展資料
1、赤子(0歲):初生嬰兒的皮膚微微泛紅,古人將這時候的'孩子稱之為“赤子”。赤子之心,說的就是一顆如同初生兒一樣纖塵不染的純潔心。
2、 孩提(2-3歲):這時嬰兒已經(jīng)長大了一點,但還不會走路,得大人抱著。“提”,是指大人抓住孩子的兩腋將他抱起來的動作,而“孩”也不是孩子,而是“咳”的古字,形容孩子在襁褓中咯咯的笑聲。
3、垂髫(3-9歲)與總角(9歲-13歲):古人會以頭發(fā)命名年紀。孩子在9歲之前不扎辮子,頭發(fā)自然垂下,叫“垂髫”。9歲之后,才把頭發(fā)分兩邊各扎一個結(jié),像兩個羊角,叫“總角”。《》里,“總角之宴,言笑晏晏”,男女主人公兩小無猜,年幼的感情也許不成熟,卻飽含美麗詩意。
4、弱冠(男子20歲):行,是古代最隆重的儀式之一。在家族的見證下,年滿20歲的男子在宗廟里由指定的貴賓,以示成年。由于這個年齡的男子體猶未壯,所以又稱“弱冠”。
“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心。”二十之青年富于青春,血氣方剛,而儀式,正是要提醒他們,今后人生,無論跌倒或撞的頭破血流,總要無愧于心,無怨無悔。
5、而立之年(30歲):2000多年前,孔子說“三十而立”,從此“三十”就成了中國人衡量男兒是否有能力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
古時的男子比今天成家立業(yè)得早。他們15、6歲即可婚娶,20幾歲就兒女繞膝,不到40歲便不乏兒孫滿堂,所以三十而立,在那個年代算是應(yīng)當之事。
對二十多歲女孩的稱呼2
桃李年華:20歲女子的代稱。
釋義:原指桃李開花的季節(jié),泛指春天,引申指青春年華,比喻青春年少。
古人指女子二十歲的年齡。粉淡清香,是屬于這樣的年華,未施粉黛,卻自有一份美麗。敏差妝成的碧樹,舞出了二月的風(fēng)姿,春風(fēng)的剪刀,裁出了二月的裙裾。二月,猶如一個少女,羞澀里藏著曼妙。
“桃李年華”只能指女子的20歲。出處可能是出自陸游的詩句:“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華。常思南鄭清明路,醉袖迎風(fēng)雪一杈。”
四季花開各有時,女人也有千姿百態(tài)的魅,但我心底魂牽夢繞的卻是桃李年華的那份青蔥,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的年齡,或許魂牽返巧夢繞的還有舊時光這個美人。
欲說還休,不多說,把記憶中的那些初見(或許并不漂亮,但很美)在這里整理下,留給時光慢慢回味。桃李年華,初見驚艷,當時只道是尋常。
1、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2、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3、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
4、舞象之年:十五歲至二十歲。
5、志學(xué):十五歲。(《論語》: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
6、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nèi)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7、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8、弱冠:指男子二十歲。
9、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10、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女子出嫁稱梅之年,摽梅之年。
對二十多歲女孩的稱呼3
古代對不同年齡段男女的稱謂
男性
孩提、襁褓:0-1歲
孩提:2-3歲
童齔(chèn):8歲
九齡:9歲
舞勺之年:13-15歲
束發(fā)、成童、志學(xué):指青少年(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yīng)該學(xué)會各種技藝)
舞象之年:15-20
弱冠:指男子2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jīng)成年)
而立:指30歲(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
不惑、強壯:指40歲(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艾、半百:指50歲(語出《禮記曲禮上》,老年頭發(fā)蒼白如艾)
花甲:指60歲(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
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歲(語出杜甫《曲江》詩:“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語出《后漢書呂強傳》)
黃發(fā):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jīng)》,老人頭發(fā)由白轉(zhuǎn)黃)
鮐(tái)背:指長壽老人(語出《詩經(jīng)》,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耄(mào):古稱大約七十至九十歲的年紀
耋(dié):年八十曰耋
耄耋:七八十歲的年齡
女性
襁褓:不滿周歲。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chèn)、髫(tiáo)年:女孩七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tiáo)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jì)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fā)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xué):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xué)。”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xué)”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xué):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
及笄:指女子十五歲。(《禮記·內(nèi)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指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于女子。)
弱冠:指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xùn)》:“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wèi)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我國自古以來用天干地支互相錯綜相合紀年,可組成六十對干支,因而稱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歲又稱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歲。(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八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
二十歲的女子稱為什么?
二十歲的女子在古時候被稱為“桃李年華”。這一稱呼源于古代對女性年齡的雅稱,其中“桃李”代表女子二十歲的青春年華,如同桃李一般,既美麗又充滿生機。在古代文學(xué)中,這一稱呼常用來形容年輕女子的美好時光,表達了對年輕女性的贊美和美好祝愿。此外,古代對女性年齡的稱呼還有許多其他雅稱,如“金釵之年...
為什么大多數(shù)男人喜歡叫二十多歲的女生為小姑娘?
1. 將“因脊搭為”改為“因為”,以糾正語法錯誤,使句子通順。2. “女孩子叫小姑娘”改為“稱呼二十多歲的女孩子為小姑娘”,以提升表述的準確性。3. “是非常好的一個稱呼呀”簡化為“是一個很好的稱呼”,去掉多余的語氣詞,使語句更加精煉。4. “也是非殲粗常尊重這個女孩子的生氏野鎮(zhèn)活...
二十歲古代稱呼
二十歲古代女的稱呼是桃李年華。男的是弱冠。古代時女孩子二十歲稱為桃李年華,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女孩十二歲為金釵之年。女子十三四歲為豆蔻年華。女子十五歲稱為及笄。十六歲稱碧玉年華,二十四歲稱花信年華,出嫁女子稱梅之年。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shù)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
古代二十歲女子叫什么?
“花信年華”則是用來指代女子二十四歲左右的年紀。這個時期的女孩子正處于年輕貌美的巔峰,正如花開正盛的時候。花信年華意味著女子已經(jīng)長大成人,進入了生育的年齡,但依然保持著青春的活力與美麗。其他古代女子年齡稱謂包括:1. 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2.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3. 舞勺之年:...
20歲的女人稱為什么
結(jié)發(fā):束發(fā),扎結(jié)頭發(fā),古人男20歲束發(fā)而冠,女子15歲束發(fā)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20歲的女人稱為什么2 古代時女孩子二十歲稱為桃李年華。古代年齡稱謂:嬰兒:人初生。襁褓:泛指一歲以下。孩提:兩至三歲。始齔、髫年:女孩七歲。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
人生各個階段該怎樣稱呼?如童年少年青年、豆寇年華、青春歲月、如梭韶華...
人生各個階段該怎樣稱呼?如童年少年青年、豆寇年華、青春歲月、如梭韶華……1. 童年:總角或垂髫 2. 少年:始齔、髫年(女孩七歲,男孩八歲)3. 青年:弱冠(男子二十歲),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4.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5. 青春歲月:少年時期至青年時期 6. 如梭韶華:形容青春時光流逝迅速 7...
中國年齡怎么稱謂?
3、童年稱為總角,垂髫 4、8歲的男孩稱為齠年 5、10歲以下的孩子稱為黃口 6、10歲的女孩髻年 7、12歲的女孩金釵之年 8、13—14歲的女孩豆蔻年華 9、13—15歲的孩子舞勺之年 10、15歲的女孩及笄之年 11、15歲的男孩 志學(xué)之年,束發(fā) 12、16歲的女孩碧玉年華 13、15—20歲稱為舞象之年...
古代時女孩子二十歲稱為什么?
在中國古代社會,男子二十歲被稱為“弱冠”,意指已達到成年,需行冠禮以示成年,相關(guān)文獻記載于《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而女子二十歲則有著不同的稱謂,人們常用“桃李年華”來形容。“桃李年華”這一說法,不僅體現(xiàn)了古人對女性美好的贊美,還寄寓了對年輕女性青春美麗、充滿希望的期望...
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應(yīng)如何稱呼?
不同年齡階段的女生喜歡聊什么;1到6歲喜歡玩具,7到13歲喜歡娃娃,14歲到20歲喜歡帥哥,23以后喜歡有錢的男人。你知道不同年齡階段的年齡稱謂嗎?古代年齡稱謂 在學(xué)習(xí)古清棚文的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到一些表達年齡稱謂的詞,如:“弱冠”、“耄耋”等。學(xué)生往往擾激對此很費解。其實類似這樣的詞還很多...
二十左右歲的女孩喜歡被叫妹妹還是姑姑?
既然他年紀比你小,但是輩分又比你大,最好還是直接叫名字g,不要叫妹妹亂了輩分也不要叫姑姑,讓人家聽起來感覺自己很老似的。
相關(guān)評說:
興安縣組合: ______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shù)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guān)的稱謂來代替. 下列是古人的女孩年齡稱謂: 1、度:小兒初生之時. 2、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3、赤子、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
興安縣組合: ______ 這個按照這個現(xiàn)實和物質(zhì)社會里的規(guī)則和習(xí)慣來說,一般這樣的情況,可以稱呼為姐姐,或者姐,或者叫美女就可以了. 這個可以拉近關(guān)系,而且看起來不生分.
興安縣組合: ______ 如果沒有親戚關(guān)系,六歲羅孩稱呼二十歲女生阿姨是可以的,畢竟相差14歲,應(yīng)該是快差一代了,但如果叫姐姐女生會更開心.
興安縣組合: ______ 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工作上須打交道的年輕女性(也就是你所指的25-30歲)并不局限于稱呼.所謂的稱呼有時候也許幫不了你,甚至還會帶來不愉快.面對不熟悉的女性見面一句“您好”!可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應(yīng),一句您好既顯得你落落大方,又有紳士風(fēng)度.哪個女性心里都會有美滋滋的感覺.
興安縣組合: ______ 親愛的
興安縣組合: ______ 如果是工作場上的建議喊姐,如果對方不喜歡就喊姨,都顯得比較親切,阿姨顯得有點生疏,當然對于剛認識的人來說叫阿姨就行了 如有問題請繼續(xù)提問
興安縣組合: ______ 古代有 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及笄——笄,本來是指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后,就把頭發(fā)盤起來,并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jīng)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于女子.)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興安縣組合: ______[答案] 碧玉年華:女子16歲 襁褓:初生 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金釵之年:女子12歲 豆蔻之年:女子13歲 及笄之年:女子15歲 碧玉年華:女子16歲 桃李年華:女子20歲 花信年華:女子24歲 弱冠之年:男子20歲 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不惑...
興安縣組合: ______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耳順 七十古來稀
興安縣組合: ______ 一般是指20歲左右,沒有結(jié)婚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