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的寓意
從前有位畫家名叫張僧繇,他的畫特別傳神。有一年,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墻上畫了四條活靈活現(xiàn)的龍。然而人們湊近細(xì)看發(fā)現(xiàn)這些龍沒有眼睛。于是請求他為龍?zhí)砩涎劬Α埳韰s說:“為龍畫上眼睛不難,可一旦畫了眼睛,這四條龍就飛走了。”大家認(rèn)為他在開玩笑。于是,張僧繇只好答應(yīng)先給其中兩條龍畫眼睛。剛畫完,不可思議的事就發(fā)生了:天空忽然烏云密布,緊接著電閃雷鳴,在狂風(fēng)暴雨中,那兩條龍竟真的震破墻壁,凌空飛起,最終消失在云層中。等云散天晴時,大家看到雪白的墻壁上果然只剩下兩條龍了。
畫龍點睛出自哪里
最早出自于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云:“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概括出“畫龍點睛”這句成語。
畫龍點睛的故事寓意
“畫龍點睛”后龍便破壁飛去的神話傳說固然不可信,但點睛傳神在藝術(shù)上的重要性,卻是毋庸置疑的。做任何一件事情,無論之前做得如何出色,但是關(guān)鍵的那一步?jīng)]有做好,可能一切都會等于零。所以要專注于事物的關(guān)鍵點,畫好最后的點睛之筆,事物才能變得圓滿。如果事物缺少了最美好的點綴,可能會黯淡無光,失去光彩。
鄲苗13020086085: 有沒有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南北朝時,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畫上眼睛.游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惋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
鄲苗13020086085: 畫龍點睛的意思的故事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 出處: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釋義:畫龍之后再點上眼睛.比喻說話寫文章,在關(guān)鍵的地方用一二警句點明要旨,使內(nèi)容更加傳神有力.
鄲苗13020086085: 畫龍點睛的成語意思 -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解釋]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鄲苗13020086085: 畫龍點睛的故事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
鄲苗13020086085: 請寫出四個帶有“龍”字的成語.(如:畫龍點睛)請寫出四個帶有“龍”字的成語.跪求啦~! -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答案] 龜龍片甲 虎斗龍爭 虎踞龍盤 畫龍點睛 活龍活現(xiàn) 虎臥龍?zhí)?虎穴龍?zhí)?蛟龍得水 矯若驚龍 驥子龍文 龍鳳呈祥 龍飛鳳舞 麟鳳龜龍 龍肝豹胎 龍肝鳳腦 龍肝鳳髓
鄲苗13020086085: 誰知道《畫龍點睛》這類的成語(10個)查找《畫龍點睛》這類的成語(10個) -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答案] 負(fù)荊請罪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 臥薪嘗膽 東山再起 完璧歸趙 指鹿為馬 班門弄斧 紙上談兵 這些詞語都是歷史典故,不知道對不對~
鄲苗13020086085: 畫龍點睛的故事!!!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
鄲苗13020086085: 畫龍點睛這個故事說的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用這個成語多...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發(fā)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釋義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鄲苗13020086085: 畫龍點睛屬于什么成語故事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 【讀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解釋】: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出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鄲苗13020086085: 誰有畫龍點睛20 龍關(guān)于龍的成語故事 -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抱薪救火、掩耳盜鈴、濫竽充數(shù)、葉公好龍、杯弓蛇影、掩耳盜鈴鷸蚌相爭、驚弓之鳥、畫蛇添足、守株待兔、鵬程萬里、自相矛盾、亡羊補牢、刻舟求劍
畫龍點睛出自哪里
最早出自于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云:“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概括出“畫龍點睛”這句成語。
畫龍點睛的故事寓意
“畫龍點睛”后龍便破壁飛去的神話傳說固然不可信,但點睛傳神在藝術(shù)上的重要性,卻是毋庸置疑的。做任何一件事情,無論之前做得如何出色,但是關(guān)鍵的那一步?jīng)]有做好,可能一切都會等于零。所以要專注于事物的關(guān)鍵點,畫好最后的點睛之筆,事物才能變得圓滿。如果事物缺少了最美好的點綴,可能會黯淡無光,失去光彩。
相關(guān)評說: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南北朝時,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畫上眼睛.游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惋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 出處: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二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皆在.釋義:畫龍之后再點上眼睛.比喻說話寫文章,在關(guān)鍵的地方用一二警句點明要旨,使內(nèi)容更加傳神有力.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解釋]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答案] 龜龍片甲 虎斗龍爭 虎踞龍盤 畫龍點睛 活龍活現(xiàn) 虎臥龍?zhí)?虎穴龍?zhí)?蛟龍得水 矯若驚龍 驥子龍文 龍鳳呈祥 龍飛鳳舞 麟鳳龜龍 龍肝豹胎 龍肝鳳腦 龍肝鳳髓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答案] 負(fù)荊請罪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 臥薪嘗膽 東山再起 完璧歸趙 指鹿為馬 班門弄斧 紙上談兵 這些詞語都是歷史典故,不知道對不對~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發(fā)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 釋義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 【讀音】:huà lóng diǎn jīng 【解釋】: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guān)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出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霞山區(qū)彎曲: ______ 畫龍點睛、抱薪救火、掩耳盜鈴、濫竽充數(shù)、葉公好龍、杯弓蛇影、掩耳盜鈴鷸蚌相爭、驚弓之鳥、畫蛇添足、守株待兔、鵬程萬里、自相矛盾、亡羊補牢、刻舟求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