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ái豆角的zhái怎么寫? 如何正確的學(xué)習(xí)?
1、挑揀,挑選,(用于口語時):擇zhái
2、采取,拿下:摘zhāi
3、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齋zhāi
4、移植:栽 zāi
二、字典中的字意義:
1、擇 繁體字:擇
拼音:zé zhái 注音:ㄗㄜˊ ㄓㄞˊ
簡體部首:扌,部外筆畫:5,總筆畫:8
繁體部首:手
五筆86:RCFH 五筆98:RCGH 倉頡:QEQ 鄭碼:DXBI
筆順編號:12154112 四角號碼:57054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2E9
基本字義
● 擇
(擇)
zé ㄗㄜˊ
◎ 挑揀,挑選:~取。~優(yōu)。抉~。~善而從。饑不~食。
其它字義
● 擇
(擇)
zhái ㄓㄞˊ
◎ 義同(一),用于口語:~不開(分解不開;擺脫不開)。~菜。~食。
漢英互譯
◎ 擇
choose pick select
方言集匯
◎ 粵語:zaak6
English
select, choose, pick out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擇
擇 zé
〈動〉
(1) (形聲。從手,睪( yì)聲。本義:選取,挑選)
(2) 同本義 [select;choose;pick]
擇,柬選也。——《說文》
與惡劍無擇。——《呂氏春秋·簡選》。注:“別也。”
而錯擇名利。——《淮南子·俶真》。注:“取也。”
申此擇辭。——《漢書·韋元成傳》。注:“謂創(chuàng)艾也。”
擇師而教之。——唐· 韓愈《師說》
擇其一二。——宋· 蘇軾《石鐘山記》
不擇食矣。——清· 方苞《獄中雜記》
不擇人而問焉。——清· 劉開《問說》
(3) 又如:擇席之癖(有選擇睡鋪的習(xí)慣);擇吉結(jié)縭(選擇吉日,迎娶完婚);擇鄰(選擇鄰居);擇木(選擇主人,為其效勞);擇術(shù)(選擇職業(yè));擇尤(挑選突出的);擇決(挑選);擇車(經(jīng)過挑選的戰(zhàn)車);擇官(挑選官職);擇婿(挑選女婿;挑選夫婿)
(4) 捉 [catch]
神武后見之,哀其憔悴,以膝承其首,親為擇虱。——《北史》
(5) 通“殬”( dù)。敗壞;不合法度 [ruin;undermine]
罔有擇言在身。——《書·呂刑》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孝經(jīng)》
(6) 又如:擇言(敗言或不合法度的議論);擇行(敗壞的德行或不合法度的行為)
(7) 挑剔 [nitpick]
取此擇彼,問右觀宜。——《墨子》
(8) 又如:擇嘴(飲食挑剔);擇毛兒(吹毛求疵)
詞性變化
◎ 擇
擇 zé
〈名〉
(1) 區(qū)別 [difference]
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
(2) 另見 zhái
常用詞組
◎ 擇吉 zéjí
[pick an auspicious day] 選擇好日子。舊時婚喪祭祀等要擇吉舉行
◎ 擇交 zéjiāo
[choose a friend] 擇友;有選擇性地結(jié)交朋友
安民之本,在于擇交。——《史記·蘇秦列傳》
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白居易《寓意》
◎ 擇善而從 zéshàn'ércóng
[choose what is good and follow it] 選定其中好的,隨從他。意思是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而向他學(xué)習(xí)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述而》
◎ 擇選 zéxuǎn
[select] 揀選;挑選;選擇
擇選良種
◎ 擇優(yōu) zéyōu
[choose the best; pick out the best] 擇取最佳者
經(jīng)過考核,擇優(yōu)上崗
基本詞義
◎ 擇
擇 zhái
〈動〉
(1) 挑揀,用于口語 [pick;choose;select]
子產(chǎn)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2) 又如:擇菜;擇不開
(3) 另見 zé
常用詞組
◎ 擇不開 zháibukāi
(1) [unable to disentangle]∶難以撕扯分離開
麻團擇不開,越擇越亂
(2) [cannot get away from]∶抽不出時間去干另外的事,離不開正在做的事
一點兒工夫也擇不開
◎ 擇菜 zháicài
[trim vegetables] 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留下可吃的部分
◎ 擇席 zháixí
[be unable to sleep well in a new place] 換一個地方就睡不好覺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擇
《唐韻》丈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𠀤音宅。《說文》揀選也。《書·呂𠛬》罔有擇言在躬。《禮·中庸》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 又《史記注》達各切,音鐸。《龜策傳》悤悤疾疾,通而不相擇,妖孽數(shù)見,傳為單薄。 又《集韻》夷益切,音奕。人名。漢有司馬無擇。本作擇。或作𢍰。擇字原從𥇡作。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擇
柬選也。從手睪聲。丈伯切
2、摘
拼音:zhāi 注音:ㄓㄞ
簡體部首:扌,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
繁體部首:手
五筆86:RUMD 五筆98:RYUD 倉頡:QYCB 鄭碼:DSUL
筆順編號:12141432512251 四角號碼:50027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458
基本字義
● 摘
zhāi ㄓㄞˉ
◎ 采取,拿下:采~。~取。~桃子。~除。
◎ 選取:~要。~錄。~編。文~。~引。尋章~句。指~(挑出缺點)。
◎ 借:~兌。東~西借。
漢英互譯
◎ 摘
cull pack plunk select
相關(guān)詞語
◎ 摘
戴
方言集匯
◎ 粵語:zaak6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 zag5 [沙頭角腔] zak7 [客英字典] zak7 [寶安腔] zak7 [梅縣腔] zak7 [海陸豐腔] zak7 [臺灣四縣腔] zak7 [東莞腔] zak7 [陸豐腔] dit7
English
pluck, pick; select; specify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摘 zhāi
〈動〉
(1) (形聲。小篆字形,從手,啻( chì)聲。本義:用手采下或取下)
(2) 同本義 [pick;pluck;take off ]
摘,摭果樹實也。——《說文》
摘,取也。——《廣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書·承天皇帝傳》
以摘之。——三國魏· 邯鄲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3) 又如:摘膽剜心(形容殺人者的兇殘);摘肩兒(摘下肩上的擔(dān)子);摘青(謂果實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掃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蘋果
(4) 除去,去掉 [remove]
過了三天再不去,叫人來摘門下瓦。——《儒林外史》
(5) 又如:把燈泡摘下來;摘帽(脫下帽子);摘頭(除去頭上首飾);摘不開(擺脫不了)
(6) 摘錄 [take passages]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唐· 李賀《南國》
(7) 又如:摘句(摘錄文章詩歌之句);摘鈔(擇要抄錄);摘句尋章(摘取搜尋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 調(diào)撥 [allocate]。如:摘那(調(diào)撥);摘撥(調(diào)派)
(9) 〈方〉∶借 [borrow]。如:摘了幾個錢救急;摘錢(因急用而臨時告借)
常用詞組
◎ 摘編 zhāibiān
[extract and edit] 從某方面的文章中摘錄并編輯
言論摘編
◎ 摘抄 zhāichāo
(1) [extracts;excerpts]∶有選擇地抄錄的原文
日記摘抄
(2) [take passages]∶摘要抄錄文章中的段落
摘抄一段日記
◎ 摘除 zhāichú
[excise] 將有機體上某一部分除去
摘除白內(nèi)障
◎ 摘登 zhāidēng
[publish extracts] 摘要刊登
摘登代表發(fā)言
摘登社論
◎ 摘記 zhāijì
(1) [extracts]∶摘錄
那幾篇文章他都作了摘記
(2) [take note]∶摘要記錄
摘記了書中幾個要點
◎ 摘借 zhāijiè
[borrow money when in urgent need] 因急用而臨時借錢
摘借無門
◎ 摘錄 zhāilù
[take passages; extract] 選擇需要的部分記下來
從那本書中摘錄了幾個有趣的故事
◎ 摘取 zhāiqǔ
(1) [pick]∶選摘采取
摘取瓜果
(2) [extract]∶摘要引用
摘取各家精要,綴集成書
◎ 摘要 zhāiyào
(1) [make a summary]∶摘取精要
摘要引證
(2) [roundup;abstract]∶指摘錄的要點
本年度財政新聞?wù)?
◎ 摘譯 zhāiyì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passage] 摘選主要內(nèi)容譯出;摘要的譯文
本刊將壓縮摘譯篇幅,擴大綜述版面
◎ 摘引 zhāiyǐn
[quote] 摘抄引證
從書中摘引了幾個例子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摘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剔。《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注》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又《廣韻》發(fā)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注》音剔。 又《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𠀤音謫。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摘
拓果樹實也。從手啻聲。一曰指近之也。他歴切。又,竹戹切〖注〗臣鉉等曰:當從適省乃得聲。
3、齋 繁體字:齋
拼音:zhāi 注音:ㄓㄞ
部首:文,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五筆86&98:YDMJ 倉頡:YKMBL 鄭碼:SOGL
筆順編號:4134132522 四角號碼:00227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58B
基本字義
● 齋
(齋)
zhāi ㄓㄞˉ
◎ 屋舍,常指書房、學(xué)舍、飯店或商店:書~。聊~。榮寶~。
◎ 祭祀前或舉行典禮前清心潔身:~戒。封~(亦稱“把齋”)。~月。~壇。~會。~果。
◎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飯。~堂。吃~。
◎ 舍飯給僧人吃:~僧。
漢英互譯
◎ 齋
fast give alms room
方言集匯
◎ 粵語:zaai1 zai1
◎ 客家話:[客英字典] zai1 [梅縣腔] zai1
English
vegetarian diet; study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齋
斎、亝 zhāi
〈動〉
(1) (形聲。從示,斎齊省聲。本義:齋戒,舊指祭祀前整潔身心)
(2) 同本義 [fast;abtain from meat,wine,etc.]
齋,戒潔也。——《說文》
王齋日三舉。蓋王日一舉。——《周禮·膳夫》
日中及夕則馂余齋,則每食一太牢也。——《周禮·太牢》
齋必變食,至不多食。——《論語》
秦王雖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遂許齋五日
秦王齋五日。
專意齋醮。——《明史》
(3) 又如:齋宿(先一日齋戒,以表誠敬);齋沐(齋戒沐浴);齋事(齋戒祭祀的事);齋舍(古人齋戒時的居所);齋牛(供祭祀用的牛)。又指佛教的進餐用語。小乘禁過午食,以午前、午中進食為齋;大乘禁肉食,以素食為齋。如:長齋;齋食(佛家語。指午前、午中之食);齋時(佛家語。過午不食為齋,故稱正午為齋時)
(4) 施舍飯食給僧、道或窮苦人 [provide Buddhist monks with meals]
張待詔娘子盛一碗飯,一碗羹,齋這無眼婆婆。——《清平山堂話本》
(5) 又如:齋僧敬道(對和尚道士虔誠有禮,供食舍錢);齋襯錢(施舍給佛寺的錢幣)
詞性變化
◎ 齋
斎 zhāi
〈名〉
(1) 素食 [vegetarian diet]
我們是行腳僧,遇莊化飯,適處求齋。——《西游記》
(2) 又如:齋糧(僧尼的生活用糧);齋供(供奉神佛的食品)
(3) 書房 [studio]。如:書齋;東齋;齋屋(讀書、休息,思過,齋戒的房舍)
(4) 屋舍,多指學(xué)舍 [building]。如齋房(學(xué)舍;書房);養(yǎng)心齋;齋長(舍長。指舊時學(xué)校宿舍的主管人員)
(5) 專指拜懺誦經(jīng)、祈禱求福一類活動 [worship]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齋。——唐· 元稹《遣悲懷》
(6) 又如:齋獻(敬獻祭禮)
(7) 齋宮的簡稱 [palace]
王即齋宮,百官御事,各即其齋三日。——《國語》
(8) 商店用名 [shop’s name]。今北京有榮寶齋,蘇州有采芝齋
◎ 齋
斎 zhāi
〈形〉
(1) 莊重;恭敬 [solemn]
潔齋俟兮惠音聲。——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2) 又如:齋如(嚴肅而謹慎的樣子);齋明(無所不明,無所偏頗);齋莊(嚴肅莊敬);齋肅(專一莊敬)
常用詞組
◎ 齋飯 zhāifàn
[food given to monks by begging] 施舍給僧尼的飯食
◎ 齋公 zhāigōng
(1) [monk]∶舊時對僧道的尊稱
(2) [monk in charge of pilgrims]∶寺廟里管香火的人
(3) [vegetarian]∶素食者
◎ 齋果 zhāiguǒ
[offerings]〈方〉∶供品
◎ 齋戒 zhāijiè
[fast] 古人祭祀之前,必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不與妻妾同寢,以示虔誠莊敬,稱為齋戒
趙王乃齋戒五日。——《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送璧時齋戒。
大王亦宜齋戒。
◎ 齋期 zhāiqī
[fast days] 伊斯蘭教在封齋期間不喝酒、不吃葷等叫齋期
◎ 齋日 zhāirì
[fast day] 定為齋戒和祈禱的日子
◎ 齋堂 zhāitáng
(1) [dining room in a Buddhist temple]∶寺廟中的用齋食的地方
(2) [hall]∶寺院中用來誦經(jīng)的殿堂
(3) [room]∶供齋戒用的房屋
◎ 齋月 zhāiyuè
[Ramadan;the month of fast] 伊斯蘭教歷的九月,是其教徒封齋的一個月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文字部】齋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篇海》同齋。
(齋)《廣韻》側(cè)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莊皆切,𠀤債平聲。《正韻》潔也,莊也,恭也。《廣雅》齋,敬也。《禮·祭統(tǒng)》齋之為言齊也。《易·系辭》圣人以此齋戒。《注》洗心曰齋。 又《后漢·輿服志》有齋冠曰長冠。 又燕居之室曰齋。 又《集韻》《正韻》𠀤津私切,音貲。《孟子》齋疏之服。《趙岐注》卽齋縗也。音資。 又《易·履卦》得其資斧。《子夏傳》作齊斧。虞喜志林云:當作齋。齋戒入廟而受斧也。 又葉眞而切,音支。《后漢·周澤傳》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按《說文》示齊為齋。示,明也,祗也。齊者,萬物之潔齊也。洪武《正韻》云:古單作齊,后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別之耳。
說文解字
【卷一】【示部】齋
戒,潔也。從示,齊省聲。𪗒,籒文齋從𥜹省。側(cè)皆切
4、栽
拼音:zāi 注音:ㄗㄞ
部首:木,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五筆86&98:FASI 倉頡:JID 鄭碼:EH
筆順編號:1211234534 四角號碼:43950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83D
基本字義
● 栽
zāi ㄗㄞˉ
◎ 移植:~樹。~植。~花。~培。
◎ 安上,插上:~絨。~贓。
◎ 秧子,可以移植的植物的幼苗:桃~。樹~子。
◎ 跌倒:~跟頭。
◎ 指失敗或出丑。
漢英互譯
◎ 栽
fall frame grow impose insert plant
方言集匯
◎ 粵語:zoi1
◎ 客家話:[梅縣腔] zai1 [海陸豐腔] zai1 [東莞腔] zai1 [臺灣四縣腔] zai1 [客英字典] zai1 [寶安腔] zai1 [客語拼音字匯] zai1 [沙頭角腔] cai2
English
to cultivate, plant; to care for plants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栽 zāi
〈動〉
(1) (形聲本義:筑墻立板)
(2) 同本義 [erect board]
栽,筑墻長版也。——《說文》。古筑墻之法,既度其廣輪,先植楨于兩頭,又植干于兩邊,而后橫施版于干內(nèi),以繩束干,實土筑之,一版竣,則層累而上,五版為堵。
庚寅栽。——《左傳·定公元年》
里而栽。——《左傳·哀公元年》。注:“設(shè)版筑也。”
凡土功…水昏正而栽。——《左傳》。杜預(yù)注:“謂今十月,定昏星而中,于是樹板干而興作。”
(3) 種植 [grow;cultivate;plant]
栽,種也。——《廣韻》
故栽者培之。——《禮記·中庸》
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4) 又如:栽樹;栽蒔(栽種,移植);栽接(栽培接種)
(5) 安上 [install;insert;stick in]。如:栽排(安排);栽派(安排)
(6) 使固定在豎直位置上(如像、路標、匾) [erect]。如:栽電線桿子
(7) 捏造假證嫁禍于清白無罪的人 [frame]
哥啊,不要栽人嗎?——《西游記》
(8) 又如:栽陷(栽贓陷害);栽上罪名;栽害(誣害);栽人(捉弄人,陷害人);栽劃(猶栽誣);栽埋(猶栽贓)
(9) 跌;摔 [tumble;fall]
我何苦叫他栽我一下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10) 又如:栽了一交;栽更頭(栽跟頭);栽斤斗(栽跟頭);栽倒(跌倒、摔倒)
(11) 辦某事失敗 [suffer a setback]。如:這趟買賣栽了跟頭,賠了兩萬元
詞性變化
◎ 栽 zāi
〈名〉
(1) 秧子,可以移植的植物幼苗 [seedling]
朱草之莖如針,紫芝之栽如豆。——《論衡·初稟》
(2) 又如:桃栽;栽蘗(幼苗。嫩芽)
常用詞組
◎ 栽跟頭 zāi gēntou
(1) [tumble]∶跌交
(2) [suffer a setback]∶比喻失敗或丟丑
在政治上搞投機,遲早要栽跟頭的
◎ 栽培 zāipéi
(1) [cultivate]∶ 種植并培育
栽培果木
(2) [train; foster; educate]∶ 培養(yǎng)、造就
栽培英才
(3) [patronize]∶ 舊時官場中比喻賞識、提拔
◎ 栽絨 zāiróng
[plush] 絲絨織品之一,于經(jīng)緯之間織入絲絨后剪平,其根部豎直如栽插而成,多用于鋪墊
◎ 栽贓 zāizāng
[plant stolen or banned goods on sb.;shift the blame on sb.] 將偷盜物品置于他人之處,并反誣他人為賊
胡亂栽贓要負法律責(zé)任
◎ 栽植 zāizhí
[plant] 栽種;種植
栽植苗木
◎ 栽種 zāizhòng
[plant] 把植物的苗種在土里;種植
在外面栽種天竺葵
◎ 栽子 zāizi
[seedling; young plant] 供移植的植物幼苗;秧子
樹栽子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栽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𠀤音哉。《說文》作𣒭,草木之殖曰栽。《中庸》栽者培之。 又穉曰栽,長曰樹。《廣韻》種也。 又《博雅》栽閣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昨代切《正韻》作代切,𠀤音再。《說文》筑墻長板。《左傳·桓五年》水昏正而栽。《注》設(shè)筑板。 俗作㘽,非。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栽
筑墻長版也。從木𢦔聲。《春秋傳》曰:“楚圍蔡,里而𣒭。”昨代切
三、順便回答一樓:“我想問你怎么打出那個有拼音的a.. ”:
軟鍵盤區(qū),單擊右鍵,選“拼音”項
基本解釋:
--------------------------------------------------------------------------------
擇
(擇)
zé
挑揀,挑選:擇取。擇優(yōu)。抉擇。擇善而從。饑不擇食。
擇
(擇)
zhái
ㄓㄞˊ
義同(一),用于口語:擇不開(分解不開;擺脫不開)。擇菜。擇食。
筆畫數(shù):8;
部首:扌;
筆順編號:12154112
詳細解釋:
--------------------------------------------------------------------------------
擇
擇
zé
【動】
(形聲。從手,睪(yì)聲。本義:選取,挑選)
同本義〖select;choose;pick〗
擇,柬選也。——《說文》
與惡劍無擇。——《呂氏春秋·簡選》。注:“別也。”
而錯擇名利。——《淮南子·俶真》。注:“取也。”
申此擇辭。——《漢書·韋元成傳》。注:“謂創(chuàng)艾也。”
擇師而教之。——唐·韓愈《師說》
擇其一二。——宋·蘇軾《石鐘山記》
不擇食矣。——清·方苞《獄中雜記》
不擇人而問焉。——清·劉開《問說》
又如:擇席之癖(有選擇睡鋪的習(xí)慣);擇吉結(jié)縭(選擇吉日,迎娶完婚);擇鄰(選擇鄰居);擇木(選擇主人,為其效勞);擇術(shù)(選擇職業(yè));擇尤(挑選突出的);擇決(挑選);擇車(經(jīng)過挑選的戰(zhàn)車);擇官(挑選官職);擇婿(挑選女婿;挑選夫婿)
捉〖catch〗
神武后見之,哀其憔悴,以膝承其首,親為擇虱。——《北史》
通“殬”(dù)。敗壞;不合法度〖ruin;undermine〗
罔有擇言在身。——《書·呂刑》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孝經(jīng)》
又如:擇言(敗言或不合法度的議論);擇行(敗壞的德行或不合法度的行為)
挑剔〖nitpick〗
取此擇彼,問右觀宜。——《墨子》
又如:擇嘴(飲食挑剔);擇毛兒(吹毛求疵)
擇
擇
zé
【名】
區(qū)別〖difference〗
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
另見zhái
擇吉
zéjí
〖pickanauspiciousday〗選擇好日子。舊時婚喪祭祀等要擇吉舉行
擇交
zéjiāo
〖chooseafriend〗擇友;有選擇性地結(jié)交朋友
安民之本,在于擇交。——《史記·蘇秦列傳》
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白居易《寓意》
擇善而從
zéshàn'ércóng
〖choosewhatisgoodandfollowit〗選定其中好的,隨從他。意思是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而向他學(xué)習(xí)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述而》
擇選
zéxuǎn
〖select〗揀選;挑選;選擇
擇選良種
擇優(yōu)
zéyōu
〖choosethebest;pickoutthebest〗擇取最佳者
經(jīng)過考核,擇優(yōu)上崗
擇
擇
zhái
【動】
挑揀,用于口語〖pick;choose;select〗
子產(chǎn)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又如:擇菜;擇不開
另見zé
擇不開
zháibukāi
〖unabletodisentangle〗∶難以撕扯分離開
麻團擇不開,越擇越亂
〖cannotgetawayfrom〗∶抽不出時間去干另外的事,離不開正在做的事
一點兒工夫也擇不開
擇菜
zháicài
〖trimvegetables〗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留下可吃的部分
擇席
zháixí
〖beunabletosleepwellinanewplace〗換一個地方就睡不好覺
一、不知道你的字意義,以下列舉常見的意義用字:
1、挑揀,挑選,(用于口語時):擇zhái
2、采取,拿下:摘zhāi
3、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齋zhāi
4、移植:栽 zāi
二、字典中的字意義:
1、擇 繁體字:擇
拼音:zé zhái 注音:ㄗㄜˊ ㄓㄞˊ
簡體部首:扌,部外筆畫:5,總筆畫:8
繁體部首:手
五筆86:RCFH 五筆98:RCGH 倉頡:QEQ 鄭碼:DXBI
筆順編號:12154112 四角號碼:57054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2E9
基本字義
● 擇
(擇)
zé ㄗㄜˊ
◎ 挑揀,挑選:~取。~優(yōu)。抉~。~善而從。饑不~食。
其它字義
● 擇
(擇)
zhái ㄓㄞˊ
◎ 義同(一),用于口語:~不開(分解不開;擺脫不開)。~菜。~食。
漢英互譯
◎ 擇
choose pick select
方言集匯
◎ 粵語:zaak6
English
select, choose, pick out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擇
擇 zé
〈動〉
(1) (形聲。從手,睪( yì)聲。本義:選取,挑選)
(2) 同本義 [select;choose;pick]
擇,柬選也。——《說文》
與惡劍無擇。——《呂氏春秋·簡選》。注:“別也。”
而錯擇名利。——《淮南子·俶真》。注:“取也。”
申此擇辭。——《漢書·韋元成傳》。注:“謂創(chuàng)艾也。”
擇師而教之。——唐· 韓愈《師說》
擇其一二。——宋· 蘇軾《石鐘山記》
不擇食矣。——清· 方苞《獄中雜記》
不擇人而問焉。——清· 劉開《問說》
(3) 又如:擇席之癖(有選擇睡鋪的習(xí)慣);擇吉結(jié)縭(選擇吉日,迎娶完婚);擇鄰(選擇鄰居);擇木(選擇主人,為其效勞);擇術(shù)(選擇職業(yè));擇尤(挑選突出的);擇決(挑選);擇車(經(jīng)過挑選的戰(zhàn)車);擇官(挑選官職);擇婿(挑選女婿;挑選夫婿)
(4) 捉 [catch]
神武后見之,哀其憔悴,以膝承其首,親為擇虱。——《北史》
(5) 通“殬”( dù)。敗壞;不合法度 [ruin;undermine]
罔有擇言在身。——《書·呂刑》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孝經(jīng)》
(6) 又如:擇言(敗言或不合法度的議論);擇行(敗壞的德行或不合法度的行為)
(7) 挑剔 [nitpick]
取此擇彼,問右觀宜。——《墨子》
(8) 又如:擇嘴(飲食挑剔);擇毛兒(吹毛求疵)
詞性變化
◎ 擇
擇 zé
〈名〉
(1) 區(qū)別 [difference]
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
(2) 另見 zhái
常用詞組
◎ 擇吉 zéjí
[pick an auspicious day] 選擇好日子。舊時婚喪祭祀等要擇吉舉行
◎ 擇交 zéjiāo
[choose a friend] 擇友;有選擇性地結(jié)交朋友
安民之本,在于擇交。——《史記·蘇秦列傳》
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白居易《寓意》
◎ 擇善而從 zéshàn'ércóng
[choose what is good and follow it] 選定其中好的,隨從他。意思是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而向他學(xué)習(xí)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述而》
◎ 擇選 zéxuǎn
[select] 揀選;挑選;選擇
擇選良種
◎ 擇優(yōu) zéyōu
[choose the best; pick out the best] 擇取最佳者
經(jīng)過考核,擇優(yōu)上崗
基本詞義
◎ 擇
擇 zhái
〈動〉
(1) 挑揀,用于口語 [pick;choose;select]
子產(chǎn)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2) 又如:擇菜;擇不開
(3) 另見 zé
常用詞組
◎ 擇不開 zháibukāi
(1) [unable to disentangle]∶難以撕扯分離開
麻團擇不開,越擇越亂
(2) [cannot get away from]∶抽不出時間去干另外的事,離不開正在做的事
一點兒工夫也擇不開
◎ 擇菜 zháicài
[trim vegetables] 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留下可吃的部分
◎ 擇席 zháixí
[be unable to sleep well in a new place] 換一個地方就睡不好覺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擇
《唐韻》丈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𠀤音宅。《說文》揀選也。《書·呂𠛬》罔有擇言在躬。《禮·中庸》擇善而固執(zhí)之者也。 又《史記注》達各切,音鐸。《龜策傳》悤悤疾疾,通而不相擇,妖孽數(shù)見,傳為單薄。 又《集韻》夷益切,音奕。人名。漢有司馬無擇。本作擇。或作𢍰。擇字原從𥇡作。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擇
柬選也。從手睪聲。丈伯切
2、摘
拼音:zhāi 注音:ㄓㄞ
簡體部首:扌,部外筆畫:11,總筆畫:14
繁體部首:手
五筆86:RUMD 五筆98:RYUD 倉頡:QYCB 鄭碼:DSUL
筆順編號:12141432512251 四角號碼:50027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458
基本字義
● 摘
zhāi ㄓㄞˉ
◎ 采取,拿下:采~。~取。~桃子。~除。
◎ 選取:~要。~錄。~編。文~。~引。尋章~句。指~(挑出缺點)。
◎ 借:~兌。東~西借。
漢英互譯
◎ 摘
cull pack plunk select
相關(guān)詞語
◎ 摘
戴
方言集匯
◎ 粵語:zaak6
◎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匯] zag5 [沙頭角腔] zak7 [客英字典] zak7 [寶安腔] zak7 [梅縣腔] zak7 [海陸豐腔] zak7 [臺灣四縣腔] zak7 [東莞腔] zak7 [陸豐腔] dit7
English
pluck, pick; select; specify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摘 zhāi
〈動〉
(1) (形聲。小篆字形,從手,啻( chì)聲。本義:用手采下或取下)
(2) 同本義 [pick;pluck;take off ]
摘,摭果樹實也。——《說文》
摘,取也。——《廣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書·承天皇帝傳》
以摘之。——三國魏· 邯鄲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3) 又如:摘膽剜心(形容殺人者的兇殘);摘肩兒(摘下肩上的擔(dān)子);摘青(謂果實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掃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蘋果
(4) 除去,去掉 [remove]
過了三天再不去,叫人來摘門下瓦。——《儒林外史》
(5) 又如:把燈泡摘下來;摘帽(脫下帽子);摘頭(除去頭上首飾);摘不開(擺脫不了)
(6) 摘錄 [take passages]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唐· 李賀《南國》
(7) 又如:摘句(摘錄文章詩歌之句);摘鈔(擇要抄錄);摘句尋章(摘取搜尋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 調(diào)撥 [allocate]。如:摘那(調(diào)撥);摘撥(調(diào)派)
(9) 〈方〉∶借 [borrow]。如:摘了幾個錢救急;摘錢(因急用而臨時告借)
常用詞組
◎ 摘編 zhāibiān
[extract and edit] 從某方面的文章中摘錄并編輯
言論摘編
◎ 摘抄 zhāichāo
(1) [extracts;excerpts]∶有選擇地抄錄的原文
日記摘抄
(2) [take passages]∶摘要抄錄文章中的段落
摘抄一段日記
◎ 摘除 zhāichú
[excise] 將有機體上某一部分除去
摘除白內(nèi)障
◎ 摘登 zhāidēng
[publish extracts] 摘要刊登
摘登代表發(fā)言
摘登社論
◎ 摘記 zhāijì
(1) [extracts]∶摘錄
那幾篇文章他都作了摘記
(2) [take note]∶摘要記錄
摘記了書中幾個要點
◎ 摘借 zhāijiè
[borrow money when in urgent need] 因急用而臨時借錢
摘借無門
◎ 摘錄 zhāilù
[take passages; extract] 選擇需要的部分記下來
從那本書中摘錄了幾個有趣的故事
◎ 摘取 zhāiqǔ
(1) [pick]∶選摘采取
摘取瓜果
(2) [extract]∶摘要引用
摘取各家精要,綴集成書
◎ 摘要 zhāiyào
(1) [make a summary]∶摘取精要
摘要引證
(2) [roundup;abstract]∶指摘錄的要點
本年度財政新聞?wù)?br />
◎ 摘譯 zhāiyì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passage] 摘選主要內(nèi)容譯出;摘要的譯文
本刊將壓縮摘譯篇幅,擴大綜述版面
◎ 摘引 zhāiyǐn
[quote] 摘抄引證
從書中摘引了幾個例子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摘 ·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歷切,音剔。《說文》拓果樹實也。一曰指近之也。《傅毅·舞賦》摘齊行列。《注》指摘行列。使整齊也。 又《廣韻》發(fā)也,動也。《元稹詩》共邀連榻坐,兼去摘船行。《自注》音剔。 又《唐韻》竹厄切《集韻》《韻會》陟革切,𠀤音謫。手取也。《唐書·建寧王倓傳》天后次子賢作歌曰: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尚云可,四摘抱蔓歸。或作擿。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摘
拓果樹實也。從手啻聲。一曰指近之也。他歴切。又,竹戹切〖注〗臣鉉等曰:當從適省乃得聲。
3、齋 繁體字:齋
拼音:zhāi 注音:ㄓㄞ
部首:文,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五筆86&98:YDMJ 倉頡:YKMBL 鄭碼:SOGL
筆順編號:4134132522 四角號碼:00227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58B
基本字義
● 齋
(齋)
zhāi ㄓㄞˉ
◎ 屋舍,常指書房、學(xué)舍、飯店或商店:書~。聊~。榮寶~。
◎ 祭祀前或舉行典禮前清心潔身:~戒。封~(亦稱“把齋”)。~月。~壇。~會。~果。
◎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飯。~堂。吃~。
◎ 舍飯給僧人吃:~僧。
漢英互譯
◎ 齋
fast give alms room
方言集匯
◎ 粵語:zaai1 zai1
◎ 客家話:[客英字典] zai1 [梅縣腔] zai1
English
vegetarian diet; study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齋
斎、亝 zhāi
〈動〉
(1) (形聲。從示,斎齊省聲。本義:齋戒,舊指祭祀前整潔身心)
(2) 同本義 [fast;abtain from meat,wine,etc.]
齋,戒潔也。——《說文》
王齋日三舉。蓋王日一舉。——《周禮·膳夫》
日中及夕則馂余齋,則每食一太牢也。——《周禮·太牢》
齋必變食,至不多食。——《論語》
秦王雖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遂許齋五日
秦王齋五日。
專意齋醮。——《明史》
(3) 又如:齋宿(先一日齋戒,以表誠敬);齋沐(齋戒沐浴);齋事(齋戒祭祀的事);齋舍(古人齋戒時的居所);齋牛(供祭祀用的牛)。又指佛教的進餐用語。小乘禁過午食,以午前、午中進食為齋;大乘禁肉食,以素食為齋。如:長齋;齋食(佛家語。指午前、午中之食);齋時(佛家語。過午不食為齋,故稱正午為齋時)
(4) 施舍飯食給僧、道或窮苦人 [provide Buddhist monks with meals]
張待詔娘子盛一碗飯,一碗羹,齋這無眼婆婆。——《清平山堂話本》
(5) 又如:齋僧敬道(對和尚道士虔誠有禮,供食舍錢);齋襯錢(施舍給佛寺的錢幣)
詞性變化
◎ 齋
斎 zhāi
〈名〉
(1) 素食 [vegetarian diet]
我們是行腳僧,遇莊化飯,適處求齋。——《西游記》
(2) 又如:齋糧(僧尼的生活用糧);齋供(供奉神佛的食品)
(3) 書房 [studio]。如:書齋;東齋;齋屋(讀書、休息,思過,齋戒的房舍)
(4) 屋舍,多指學(xué)舍 [building]。如齋房(學(xué)舍;書房);養(yǎng)心齋;齋長(舍長。指舊時學(xué)校宿舍的主管人員)
(5) 專指拜懺誦經(jīng)、祈禱求福一類活動 [worship]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fù)營齋。——唐· 元稹《遣悲懷》
(6) 又如:齋獻(敬獻祭禮)
(7) 齋宮的簡稱 [palace]
王即齋宮,百官御事,各即其齋三日。——《國語》
(8) 商店用名 [shop’s name]。今北京有榮寶齋,蘇州有采芝齋
◎ 齋
斎 zhāi
〈形〉
(1) 莊重;恭敬 [solemn]
潔齋俟兮惠音聲。——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2) 又如:齋如(嚴肅而謹慎的樣子);齋明(無所不明,無所偏頗);齋莊(嚴肅莊敬);齋肅(專一莊敬)
常用詞組
◎ 齋飯 zhāifàn
[food given to monks by begging] 施舍給僧尼的飯食
◎ 齋公 zhāigōng
(1) [monk]∶舊時對僧道的尊稱
(2) [monk in charge of pilgrims]∶寺廟里管香火的人
(3) [vegetarian]∶素食者
◎ 齋果 zhāiguǒ
[offerings]〈方〉∶供品
◎ 齋戒 zhāijiè
[fast] 古人祭祀之前,必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不與妻妾同寢,以示虔誠莊敬,稱為齋戒
趙王乃齋戒五日。——《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送璧時齋戒。
大王亦宜齋戒。
◎ 齋期 zhāiqī
[fast days] 伊斯蘭教在封齋期間不喝酒、不吃葷等叫齋期
◎ 齋日 zhāirì
[fast day] 定為齋戒和祈禱的日子
◎ 齋堂 zhāitáng
(1) [dining room in a Buddhist temple]∶寺廟中的用齋食的地方
(2) [hall]∶寺院中用來誦經(jīng)的殿堂
(3) [room]∶供齋戒用的房屋
◎ 齋月 zhāiyuè
[Ramadan;the month of fast] 伊斯蘭教歷的九月,是其教徒封齋的一個月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文字部】齋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篇海》同齋。
(齋)《廣韻》側(cè)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莊皆切,𠀤債平聲。《正韻》潔也,莊也,恭也。《廣雅》齋,敬也。《禮·祭統(tǒng)》齋之為言齊也。《易·系辭》圣人以此齋戒。《注》洗心曰齋。 又《后漢·輿服志》有齋冠曰長冠。 又燕居之室曰齋。 又《集韻》《正韻》𠀤津私切,音貲。《孟子》齋疏之服。《趙岐注》卽齋縗也。音資。 又《易·履卦》得其資斧。《子夏傳》作齊斧。虞喜志林云:當作齋。齋戒入廟而受斧也。 又葉眞而切,音支。《后漢·周澤傳》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年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按《說文》示齊為齋。示,明也,祗也。齊者,萬物之潔齊也。洪武《正韻》云:古單作齊,后人于其下加立心,以別之耳。
說文解字
【卷一】【示部】齋
戒,潔也。從示,齊省聲。𪗒,籒文齋從𥜹省。側(cè)皆切
4、栽
拼音:zāi 注音:ㄗㄞ
部首:木,部外筆畫:6,總筆畫:10
五筆86&98:FASI 倉頡:JID 鄭碼:EH
筆順編號:1211234534 四角號碼:43950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683D
基本字義
● 栽
zāi ㄗㄞˉ
◎ 移植:~樹。~植。~花。~培。
◎ 安上,插上:~絨。~贓。
◎ 秧子,可以移植的植物的幼苗:桃~。樹~子。
◎ 跌倒:~跟頭。
◎ 指失敗或出丑。
漢英互譯
◎ 栽
fall frame grow impose insert plant
方言集匯
◎ 粵語:zoi1
◎ 客家話:[梅縣腔] zai1 [海陸豐腔] zai1 [東莞腔] zai1 [臺灣四縣腔] zai1 [客英字典] zai1 [寶安腔] zai1 [客語拼音字匯] zai1 [沙頭角腔] cai2
English
to cultivate, plant; to care for plants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栽 zāi
〈動〉
(1) (形聲本義:筑墻立板)
(2) 同本義 [erect board]
栽,筑墻長版也。——《說文》。古筑墻之法,既度其廣輪,先植楨于兩頭,又植干于兩邊,而后橫施版于干內(nèi),以繩束干,實土筑之,一版竣,則層累而上,五版為堵。
庚寅栽。——《左傳·定公元年》
里而栽。——《左傳·哀公元年》。注:“設(shè)版筑也。”
凡土功…水昏正而栽。——《左傳》。杜預(yù)注:“謂今十月,定昏星而中,于是樹板干而興作。”
(3) 種植 [grow;cultivate;plant]
栽,種也。——《廣韻》
故栽者培之。——《禮記·中庸》
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4) 又如:栽樹;栽蒔(栽種,移植);栽接(栽培接種)
(5) 安上 [install;insert;stick in]。如:栽排(安排);栽派(安排)
(6) 使固定在豎直位置上(如像、路標、匾) [erect]。如:栽電線桿子
(7) 捏造假證嫁禍于清白無罪的人 [frame]
哥啊,不要栽人嗎?——《西游記》
(8) 又如:栽陷(栽贓陷害);栽上罪名;栽害(誣害);栽人(捉弄人,陷害人);栽劃(猶栽誣);栽埋(猶栽贓)
(9) 跌;摔 [tumble;fall]
我何苦叫他栽我一下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10) 又如:栽了一交;栽更頭(栽跟頭);栽斤斗(栽跟頭);栽倒(跌倒、摔倒)
(11) 辦某事失敗 [suffer a setback]。如:這趟買賣栽了跟頭,賠了兩萬元
詞性變化
◎ 栽 zāi
〈名〉
(1) 秧子,可以移植的植物幼苗 [seedling]
朱草之莖如針,紫芝之栽如豆。——《論衡·初稟》
(2) 又如:桃栽;栽蘗(幼苗。嫩芽)
常用詞組
◎ 栽跟頭 zāi gēntou
(1) [tumble]∶跌交
(2) [suffer a setback]∶比喻失敗或丟丑
在政治上搞投機,遲早要栽跟頭的
◎ 栽培 zāipéi
(1) [cultivate]∶ 種植并培育
栽培果木
(2) [train; foster; educate]∶ 培養(yǎng)、造就
栽培英才
(3) [patronize]∶ 舊時官場中比喻賞識、提拔
◎ 栽絨 zāiróng
[plush] 絲絨織品之一,于經(jīng)緯之間織入絲絨后剪平,其根部豎直如栽插而成,多用于鋪墊
◎ 栽贓 zāizāng
[plant stolen or banned goods on sb.;shift the blame on sb.] 將偷盜物品置于他人之處,并反誣他人為賊
胡亂栽贓要負法律責(zé)任
◎ 栽植 zāizhí
[plant] 栽種;種植
栽植苗木
◎ 栽種 zāizhòng
[plant] 把植物的苗種在土里;種植
在外面栽種天竺葵
◎ 栽子 zāizi
[seedling; young plant] 供移植的植物幼苗;秧子
樹栽子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栽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𠀤音哉。《說文》作𣒭,草木之殖曰栽。《中庸》栽者培之。 又穉曰栽,長曰樹。《廣韻》種也。 又《博雅》栽閣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昨代切《正韻》作代切,𠀤音再。《說文》筑墻長板。《左傳·桓五年》水昏正而栽。《注》設(shè)筑板。 俗作㘽,非。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栽
筑墻長版也。從木𢦔聲。《春秋傳》曰:“楚圍蔡,里而𣒭。”昨代切
三、順便回答一樓:“我想問你怎么打出那個有拼音的a.. ”:
軟鍵盤區(qū),單擊右鍵,選“拼音”項
基本解釋:
--------------------------------------------------------------------------------
擇
(擇)
zé
挑揀,挑選:擇取。擇優(yōu)。抉擇。擇善而從。饑不擇食。
擇
(擇)
zhái
ㄓㄞˊ
義同(一),用于口語:擇不開(分解不開;擺脫不開)。擇菜。擇食。
筆畫數(shù):8;
部首:扌;
筆順編號:12154112
詳細解釋:
--------------------------------------------------------------------------------
擇
擇
zé
【動】
(形聲。從手,睪(yì)聲。本義:選取,挑選)
同本義〖select;choose;pick〗
擇,柬選也。——《說文》
與惡劍無擇。——《呂氏春秋·簡選》。注:“別也。”
而錯擇名利。——《淮南子·俶真》。注:“取也。”
申此擇辭。——《漢書·韋元成傳》。注:“謂創(chuàng)艾也。”
擇師而教之。——唐·韓愈《師說》
擇其一二。——宋·蘇軾《石鐘山記》
不擇食矣。——清·方苞《獄中雜記》
不擇人而問焉。——清·劉開《問說》
又如:擇席之癖(有選擇睡鋪的習(xí)慣);擇吉結(jié)縭(選擇吉日,迎娶完婚);擇鄰(選擇鄰居);擇木(選擇主人,為其效勞);擇術(shù)(選擇職業(yè));擇尤(挑選突出的);擇決(挑選);擇車(經(jīng)過挑選的戰(zhàn)車);擇官(挑選官職);擇婿(挑選女婿;挑選夫婿)
捉〖catch〗
神武后見之,哀其憔悴,以膝承其首,親為擇虱。——《北史》
通“殬”(dù)。敗壞;不合法度〖ruin;undermine〗
罔有擇言在身。——《書·呂刑》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孝經(jīng)》
又如:擇言(敗言或不合法度的議論);擇行(敗壞的德行或不合法度的行為)
挑剔〖nitpick〗
取此擇彼,問右觀宜。——《墨子》
又如:擇嘴(飲食挑剔);擇毛兒(吹毛求疵)
擇
擇
zé
【名】
區(qū)別〖difference〗
牛羊何擇焉。——《孟子·梁惠王上》
另見zhái
擇吉
zéjí
〖pickanauspiciousday〗選擇好日子。舊時婚喪祭祀等要擇吉舉行
擇交
zéjiāo
〖chooseafriend〗擇友;有選擇性地結(jié)交朋友
安民之本,在于擇交。——《史記·蘇秦列傳》
乃知擇交難,須有知人明。——白居易《寓意》
擇善而從
zéshàn'ércóng
〖choosewhatisgoodandfollowit〗選定其中好的,隨從他。意思是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而向他學(xué)習(xí)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論語·述而》
擇選
zéxuǎn
〖select〗揀選;挑選;選擇
擇選良種
擇優(yōu)
zéyōu
〖choosethebest;pickoutthebest〗擇取最佳者
經(jīng)過考核,擇優(yōu)上崗
擇
擇
zhái
【動】
挑揀,用于口語〖pick;choose;select〗
子產(chǎn)之從政也,擇能而使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又如:擇菜;擇不開
另見zé
擇不開
zháibukāi
〖unabletodisentangle〗∶難以撕扯分離開
麻團擇不開,越擇越亂
〖cannotgetawayfrom〗∶抽不出時間去干另外的事,離不開正在做的事
一點兒工夫也擇不開
擇菜
zháicài
〖trimvegetables〗剔除蔬菜中不能吃的部分,留下可吃的部分
擇席
zháixí
〖beunabletosleepwellinanewplace〗換一個地方就睡不好覺
應(yīng)該是“擇”吧,是個多音字,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能查到。
“擇”,這一定是對的,相信我沒錯的。我查過字典,我以前也不會,后來問過同學(xué)、老師、家長,還查過字典和參考書,一定是對的!你只要字音吧?要意思嗎?要意思的話我傳給你!(*^__^*) 嘻嘻……祝你學(xué)習(xí)進步!加油!
翟怎么讀
做姓氏的時候念zhái
圓的拼音怎么寫?小學(xué)語文1-6年級上冊1180個帶拼音生字
5、宅(zhái) 蔽(bì) 棄(qì) 毫(háo) 遇(yù) 擇(zé) 址(zhǐ) 穴(xué) 掘(jué) 搜(sōu) 傾(qīng)扒(bā) 拋(pāo)6、溢(yì) 允(yǔn) 墻(qiáng) 牌(pái) 添(tiān)訓(xùn)(xùn) 覆(fù) 凝(níng) 辣(là) 酷(kù) 愉(yú) 拆(chāi)7、融(róng) 剩(shèng) 伐(fá...
琵琶行拼音怎么寫啊?
住(zhù)近(jìn)湓(pén)江(jiāng)地(dì)低(dī)濕(shī),黃(huáng)蘆(lú)苦竹(kǔzhú)繞(rào)宅(zhái)生(shēng)。期間(qījiān)旦暮(dànmù)聞(wén)何物(héwù)?杜鵑(dùjuān)啼(tí)血(xuè)猿(yuán)哀鳴(āimíng)。春(chūn)江(jiāng)花(huā)朝(cháo)秋(qiū)...
文化尋根的千字文怎么寫?
箋牒簡要 (jiān dié jiǎn yào), 顧答審詳 (gù dá shěn xiáng)。 骸垢想浴 (hái gòu xiǎng yù), 執(zhí)熱愿涼 (zhí rè yuàn liáng)。 驢騾犢特 (lǘ luó dú tè), 駭躍超驤 (hài yuè chāo xiāng)。 誅斬賊盜 (zhū zhǎn zéi dào), 捕獲叛亡 (bǔ huò pàn wáng)。
開的拼音怎么寫?小學(xué)語文1-6年級上冊1180個帶拼音生字
5、宅(zhái) 蔽(bì) 棄(qì) 毫(háo) 遇(yù) 擇(zé) 址(zhǐ) 穴(xué) 掘(jué) 搜(sōu) 傾(qīng)扒(bā) 拋(pāo)6、溢(yì) 允(yǔn) 墻(qiáng) 牌(pái) 添(tiān)訓(xùn)(xùn) 覆(fù) 凝(níng) 辣(là) 酷(kù) 愉(yú) 拆(chāi)7、融(róng) 剩(shèng) 伐(fá...
仿佛的佛怎么寫?265個常考多音字
擇菜( zhái ) 掙掙扎( zhēng )掙錢( zhèng )折骨折、折紙( zhé )折騰( zhē )折本( shé ) 扎扎根( zhā )掙扎( zhá )扎染、扎彩( zā )轉(zhuǎn)轉(zhuǎn)載、轉(zhuǎn)折( zhuǎn )轉(zhuǎn)動( zhuàn ) 種種植( zhòng )種子、播種( zhǒng )著著陸、著眼( zhuó )著涼( zháo )拿著( zhe )高著( zhāo )藏...
相關(guān)評說:
田林縣彎曲: ______ 血汗(xue) 流血(xie)埋怨(man) 洞穴(xue)冶金(ye)1.傾軋 yà2.揠苗助長 yà3.殷紅 yān 4.湮沒 yān5.筵席 yán6.百花爭妍 yǎn 7.河沿 yán8.偃旗息鼓 yǎn9. 奄奄一息 yǎn 1...
田林縣彎曲: ______ 直言賈(gǔ)禍 自給(jǐ)自足 妄自菲(fěi)薄 鬼使神差(chāi) 如法炮(páo)制弱不禁(jīn)風(fēng) 大腹便便(pián)丟三落(là)四 自怨自艾(yì) 一暴(pù)十寒
田林縣彎曲: ______ 翟景讀:【zhái,jǐng】翟姓,出自祁姓,是黃帝軒轅氏的后代,以國名為氏.春秋時期有翟國,軒轅氏,稱黃帝后裔,后滅于晉國,晉國又再次分裂成韓、趙、魏三國,到戰(zhàn)國時,這三國先后滅于秦國.在這長期戰(zhàn)亂中,翟國人都以原國名為姓,逃奔遷居各地.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兩種讀音,居于北方者讀(Dí),遷居南方者讀(Zhái).翟景,戰(zhàn)國時魏國人,賈誼《過秦論》中曾提到,相傳為當時著名謀士,事跡不詳.有人認為就是《戰(zhàn)國策·楚策》和《魏策》提到的翟強,翟強為魏相.在《翟氏族譜續(xù)編》卷一《遠代宗派篇》中被列為翟氏一世祖.
田林縣彎曲: ______ 征引(zhēng yǐn ):引用事實或言論、著作做根據(jù);引用 征引史實.旁騖(páng wù) 在正業(yè)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騖,追求.褻瀆(xiè dú)在語言學(xué)上解釋為輕慢;冒犯,不恭...
田林縣彎曲: ______ 常用多音字組詞(A部) 1. 阿①ā 阿羅漢 阿姨 ②ē 阿附 阿膠 2. 挨①āi 挨個 挨近 ②ái 挨打 挨說 3. 拗①ào 拗口 ②niǜ 執(zhí)拗 常用多音字組詞(B部) 1. 扒①bā 扒開 扒拉 ②pá 扒手 扒草 2.
田林縣彎曲: ______ 翟dí zhái Zhái 翟 dí部首筆畫部首:羽 部外筆畫:8 總筆畫:14五筆86:NWYF 五筆98:NWYF 倉頡:SMOG筆順編號:54154132411121 四角號碼:17215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7FDF基本字義1. 長尾山雉(野雞).2. 古代樂舞用的雉羽.3....
田林縣彎曲: ______ 多音字 kan(看書) diao(調(diào)動) gan(干凈)看調(diào)干kan(看門) tiao(調(diào)皮) gan(干活) hao(好人) cheng(盛飯) ...
田林縣彎曲: ______ 冀教版六年級上冊所有多音字及組詞:{ páng(磅礴)bàng(英磅) 奔{bēn(奔跑)bèn(投奔) 哄{hǒng(哄騙)hōng(哄堂大笑) 藏{ cáng(躲藏)zàng(西藏) 數(shù){shǔ(數(shù)說)(數(shù)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