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字頭下面一個“目”和草字頭下面一“宿”,這兩個是什么意思?是念“jidan”嗎? 一個草字頭加一個目 一個草字頭加一個宿
耕作技術(shù)
播種
田間管理
收割
用途
營養(yǎng)價值
歷史
中藥材
食療價值
食療價值
苜蓿發(fā)音: mù xu (ㄇㄨˋ ㄒㄩ˙), 其中“蓿”為輕聲
學(xué)名:Medicago sativa Linn.(栽培苜蓿)。
亦作lucerne,亦稱紫苜蓿或紫花苜蓿(purple medic)。
英文名:Alfalfa/clover
科名:豆科 Leguminosae
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葉草,耐乾旱,耐冷熱,產(chǎn)量高而質(zhì)優(yōu),又能改良土壤,因而為人所知。廣泛栽培,主要用制乾草、青貯飼料或用作牧草。植株高30∼90公分(1∼3呎),主根長,分枝多,從部分埋於土壤表層的根頸處生出。植株生長時許多莖從根頸芽生出,通常直立,莖上有多數(shù)具三小葉的復(fù)葉,近無毛。小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2厘米,寬約0.5厘米,頂端圓,中肋稍凸出,上半部葉有鋸齒,基部狹楔形;托葉狹披針形,全緣。總狀花序腋生,紫色。莢果螺旋形,無刺,頂端有尖曝咀,含2∼8枚乃至更多的種子。花果期5—6月。花小。在陽光充足,熱量中等,氣候干燥,有傳粉昆蟲的地區(qū)生長繁盛。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稱,不僅產(chǎn)量高,而且草質(zhì)優(yōu)良,各種畜禽均喜食。我國目前苜蓿的種植而積約133萬hm2。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近年來苜蓿產(chǎn)業(yè)化規(guī)模發(fā)展較快,苜蓿的種植而積正在擴大。為了更科學(xué)地種植苜蓿,提高苜蓿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產(chǎn)量,現(xiàn)將苜蓿耕作與栽培管理技術(shù)要點介紹如下。
苜蓿的初生根能深入地下。植株生長20年以上時,若底土多孔則主根可深達15公尺(50呎)以上,因此苜蓿對乾旱的耐受能力極強。生長2個月時籽苗的根可深入土壤90公分,5個月時達180公分(6呎)。常見這種情況∶新栽種的苜蓿能耐受嚴重的夏天乾旱而其他根系較淺、分支較多的豆科植物因不耐乾旱而死亡。
苜蓿莖枝收割后能迅速再生出大量新莖,因此每個生長季節(jié)內(nèi)可收割乾草1次至13次之多。可收割的次數(shù)及每個生長季節(jié)的總產(chǎn)量主要決定於生長季節(jié)的長度、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陽光是否充足,尤其是生長季節(jié)降雨及灌溉的數(shù)量和分布。綠葉的苜蓿乾草營養(yǎng)豐富,為牲畜所愛食,含約16%的蛋白質(zhì)及8%的礦物質(zhì),又富含維生素A、E、D及K.
就如所有的作物一樣,苜蓿也會受惡劣氣候、疾病及昆蟲之害,其中為害最烈的包括凍害、細菌性萎蔫病、苜蓿葉象、蚱蜢、苜蓿斑翅蚜及葉蟬等。在潮濕或灌溉地區(qū),生長3年以上的苜蓿群叢常常為土壤中的萎蔫病病原體植物單胞苜(Phytomonas insidiosum)所侵染,因而變得稀疏。
[編輯本段]耕作技術(shù)
(一)選地 苜蓿適應(yīng)性廣,可以在各種地形、土壤中生長。但最適宜的條件是土質(zhì)松軟的沙質(zhì)壤土,pH值為6.5-7.5,冬季溫度-20℃左右,年降水量在300-800mm,不宜種植在低洼及易積水的地里。輕度鹽堿地上可以種植,但當(dāng)土壤中鹽分超過0.3%時要采取壓鹽措施。為了便于機械化運輸及操作管理,盡量選擇交通便利、大面積連片具有排灌措施的地塊。
(二)整地 苜蓿種子小,苗期生長慢,易受雜草的危害,播前一定要精細整地。整地時間最好在夏季,深翻、深耙一次,將雜草翻入深層。秋播前如雜草多,還要再深翻一-次或旋耕一次,然后耙平,達到播種要求。
苜蓿有根瘤,能為根部提供氮素營養(yǎng),一般地力條件下不提倡施氮肥。據(jù)有關(guān)研究表明,苜蓿施磷肥后增產(chǎn)效果比較明顯,且一次施足底肥和以后分期施肥效果基本一樣。播前結(jié)合整地施有機肥2-3m2/畝、純磷8-16kg/畝一次施人。由于苜蓿生長過程中莖葉帶走大量的鉀,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dāng)施些鉀肥以維持高產(chǎn),為了防止苗期雜草的發(fā)生,播前將48%的氟樂靈(100m1/畝)噴入土中,結(jié)合整地旋入5cm土中,有效期可達3-5個月。
[編輯本段]播種
(一)選種 選擇適宜的良種是種好苜蓿成功的第一步。因為苜蓿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種后,少則利用2-3年,多則利用4-5年,一旦選錯,幾年受損。目前國內(nèi)品種表現(xiàn)較好的有保定苜蓿、甘農(nóng)l號雜花苜蓿、新疆大葉苜蓿、敖漢苜蓿、中苜l號耐鹽苜蓿等。國外引進的比較好的有美國的皇后、WL323、WL320、安斯塔、百綠及日本的立若葉和北若葉苜蓿。國外引進的品種直立性好,利于機械化收割。
(二)種子處理 國內(nèi)生產(chǎn)的種子有的雜質(zhì)較多,品質(zhì)不能保證,所以一定要清選,使凈度90%以上、發(fā)芽率85%以上,純度98%以上才行。播前種子最好進行丸衣化處理。按種子500kg+包衣材料150kg+粘合劑1.5kg+水75kg+鉬酸銨1.5kg的配方進行,使種子在苗期不受病蟲害、雜草等的危害,才能健壯生長。
(三)播種時間 北方一年兩熟地區(qū),一般采用秋播。土壤水分充足,溫度適宜,雜草和病蟲害較少。在陜西、河北、山西、山東、天津、北京地區(qū),以秋播最好,播種期為8月10日至9月10日。太晚影響正常越冬。
(四)播種方法及播種量 大部分地區(qū)以條播為主,行距30cm,利于通風(fēng)透光及田間管理。播種量一般為lkg/畝左右,采種田要少些,鹽堿地可適當(dāng)多些,播量過大苗細弱。播種深度是影響出苗好壞的關(guān)鍵,一般是播種過深,最佳深度為0.5—1cm。
[編輯本段]田間管理
(一)除草 清除雜草是苜蓿田間管理的一項主要內(nèi)容,一-是在幼苗期,另一則是在夏季收割后,由于這兩個時期苜蓿生長勢較弱,受雜草危害較為嚴重,特別是夏季收割后,水熱同步雜草生長快,不論采取什么方法,一定要做到及時規(guī)范。選擇除草劑要慎重,以免造成牲畜中毒。
(二)灌水與排水 苜蓿耗水量大,每生產(chǎn)lkg干物質(zhì)需水800L。在冬前、返青后、干旱時要澆水。濱海、低注地要注意雨季排水,水淹24h苜蓿會死亡。
(三)病蟲存防治 苜蓿生育期間遇到病蟲害時一定要及時防治,否則會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一般用殺螟松、樂果、氰戊菊酯等噴霧,防治害蟲、如發(fā)生銹病、褐斑病、霜霉病,用多菌靈、托布津等藥劑防治。
苜蓿常見病害 我國苜蓿常見的病害主要有銹病、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夏季黑莖病、黑莖和葉斑病、黃斑病和輪斑病等8種。其中以銹病分布最為廣泛,發(fā)生于我國13個區(qū),從南到北均有分布,其次為霜霉病、褐斑病、白粉病等。在進行苜蓿生產(chǎn)時,對上述病害應(yīng)給予充分注意 苜蓿病害綜合防治 在苜蓿病害綜合防治體系中,農(nóng)藥的應(yīng)用十分有限。所以苜蓿病害的防治更加注重于“防”,更加依賴于農(nóng)牧措施。包括整地(區(qū)域、地點、前作、種床、肥力)、播種(品種、種子質(zhì)量、種子處理單播、混播、播期、播量、播深)、田間管理(肥料、水分、雜草、病害監(jiān)測、蟲害監(jiān)測、田間建植、殘茬)、利用與收獲(刈割、放牧、收種、利用方式、利用時機、利用順序)、儲藏(溫度、濕度、氧氣、藥劑)的全過程。
[編輯本段]收割
(一)收割時期 一般在始花期,也就是開花達到1/10時開始收割,最晚不能超過盛花期。
(二)收割次數(shù)及留茬高度 苜蓿為多年生植物,再生性強,每年可收割3-4次,最后一次收割不要太晚,否則影響?zhàn)B分積累,不利于安全越冬。一般收割后要留出40-50天 的生長期。留茬高度以5cm為宜。
(三)產(chǎn)量 1畝地割1茬可產(chǎn)1500斤左右.一年最多可以收割4茬,修根牧草,一次播種10年受益,市場價格在2毛5分錢1斤左右!
紫花苜蓿種子每公斤12元.
苜蓿含有最豐富的維他命K,成分之高,駕乎一切蔬菜之上。其他如維他命C、B也相當(dāng)豐富,這是一種有價值的食品。
苜蓿種類最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中國產(chǎn)的苜蓿,主要有三種∶第一是紫苜蓿,莖長約六公寸,直立,開紫花莢豆轉(zhuǎn)彎曲。第二是黃苜蓿,莖不直立,匍匐地上,開黃色花,葉狀如鐮。這兩種都產(chǎn)于北方各省。第三種是野苜蓿,俗名草頭,又名金花菜,莖臥地,每一細莖,上有三小葉,中國長江下游有野生和栽植作為食用的。
苜蓿每一根細莖上面,有葉三齒,如倒心形,先端稍圓或凹入上部有鋸齒,葉的表面呈濃綠色,莖梗極短,吃的時候,以葉為主,在江浙兩省生產(chǎn)特多,每逢上市季節(jié),家家戶戶都把它當(dāng)作家常蔬菜。
古人吃苜蓿的記載,在群芳譜中記載尤多,簡直是不勝備錄。唐孟說食療本草論苜蓿謂∶「利五臟,輕身健人。洗去脾胃間邪熱氣,通小腸熱毒。」
[編輯本段]用途
苜蓿防出血∶一切出血癥候,如鼻血、齦血、吐血、咯血、便血、子宮出血、肛門出血。新藥每用維他命K,認為是有凝結(jié)血管功能的療法。其實維他命K在食品中,含量最豐富的,就是「苜蓿」。
由苜蓿來作為預(yù)防出血癥候,實驗的結(jié)果認為收效很高,對各種小出血,和肺胃及十二指腸出血,都能獲得預(yù)防的效果。
苜蓿的吃法,當(dāng)然以新鮮為最佳,而且味亦雋美,因為新鮮的苜蓿,四季皆有,即使在寒冷季節(jié),亦有出產(chǎn),不過由於氣候和土地的關(guān)系,有時產(chǎn)品極嫩,有時極老,患者不妨常用此佐膳,可以防止出血。用鹽漬制的「腌金花菜」,功效相等。
苜蓿清內(nèi)熱∶苜蓿是清涼性的蔬菜,進食之后,確能消除內(nèi)火,尤其在燥烈季節(jié),用以佐膳,功效顯著,更勝於西洋菜。
苜蓿經(jīng)油炒后,乘熱進食,味極鮮潔。冷卻后,進食其味亦佳,其汁有清沁心脾之感,在燥烈季節(jié),如果覺得唇干舌燥,用以佐膳,是維護健康的上品菜肴。
家庭食用法∶1.將苜蓿揀去老梗黃葉洗凈后,用旺火重油炒食味極鮮嫩。2.上海菜館有生煸草頭供應(yīng),是摘除莖梗,完全用苜蓿葉炒成的,所以特別鮮嫩,售價稍昂。3.苜蓿冷吃,別有風(fēng)味,草頭的汁液,比其他蔬菜更清涼可口。
苜蓿的嫩葉,是我們理想的蔬菜,因為極富營養(yǎng),在綠葉蔬菜中,它的維他命K的含量最高,特別是維他命A含量和胡蘿卜相差極微,維他命C超過白蘿卜二三倍以上,這些營養(yǎng)成分都超過菠菜。
關(guān)于苜蓿,也就是紫蓿花。春天,它的價值最高的時節(jié),無論從哪方面,這個時候他的新芽味道極佳,可是這時候產(chǎn)量低,物以稀為貴,這個時候苜蓿的鮮美程度,只有吃過的人能理解的來的,胖胖的身材,嫩而不脆,口觸感極強,味兒,涼熱,品嘗各有千秋,女性最佳補品,保持身材遠遠勝過其他用品。而且是綠色,無公害,因為這個時候他的成長,是在整個冬天就完成的(當(dāng)然不是溫室)。
[編輯本段]營養(yǎng)價值
苜蓿為豆科植物紫苜蓿MedicagosativaL. 的嫩莖葉。苜蓿的營養(yǎng)價值很
高,每百克鮮品含蛋白質(zhì)5.9 克,碳水化合物9.7 克,胡蘿卜素3.28 毫克,
維生素C92 毫克,維生素B20.36 毫克,鈣332 毫克,磷115 毫克,鐵8 毫克。
另外還含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 。民間有些驗方用它來治胃或痔、腸出血。
苜蓿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腸、下膀胱結(jié)石的功效。
[編輯本段]歷史
苜蓿的原產(chǎn)地并不在中原地區(qū),它是在漢代由“西域”傳入中原地區(qū)的。(兩漢時期,把甘肅玉門關(guān)和陽關(guān)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區(qū)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西漢的張騫分別在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兩次出使“西域”,加強了內(nèi)地同“西域”之間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苜蓿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傳入中原地區(qū)的。
[編輯本段]中藥材
【藥名】苜蓿
【別名】牧蓿、木粟、懷風(fēng)、光風(fēng)、連枝草、光風(fēng)草、南苜蓿、金花菜、草頭、母齊頭、黃花草子、磨盤草子、黃花菜。
【漢語拼音】muxu
【英文名】Herb of Alfalfa, Herb of California Burclover,Alfalfa,Lucern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Medicago hispida Gaertn. [M.denticulata Willd.non L.]
2.Medicago sativa L.
【歸經(jīng)】脾;胃;腎經(jīng)
【功效】清脾胃;清濕熱;利尿;消腫
【考證】出自《名醫(yī)別錄》。
【科屬分類】豆科
【主治】尿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水腫;淋癥;消渴
【藥理作用】紫苜蓿中提出的苜蓿素對離體豚鼠腸管有松弛作用,但并不使羊引起臌脹。苜蓿素在2×10(-5)濃度時能顯著抑制離休兔小腸之收縮,4mg苜蓿素注入在位兔小腸腔,可使蠕動收縮減慢。甲基苜蓿素本身對離體兔小腸無明顯作用,但如先加入浴管中,可輕度拮抗苜蓿素的作用。用紫苜蓿鮮葉作飼料,可能引起動物嚴重臌脹,胃中氣壓太大可壓迫橫膈及血管,使動物窒息而死。苜蓿素尚有輕度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化,并有輕度雌激素樣作用。全草提取物能抑制結(jié)核桿菌的生長,并對小鼠脊髓灰白質(zhì)炎有效。牲畜飼以南苜蓿的變種Medicago hispida Gaertn.var.denticulata草后,能產(chǎn)生對光過敏性皮炎。
【生態(tài)環(huán)境】
1.紫苜蓿:生于曠野和田間。
2.南苜蓿:長江下游有栽培。
【采收和儲藏】夏、秋收割,曬干,或鮮用。
【資源分布】
1.紫苜蓿分布很廣,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
2.南苜蓿分布我國中部、南部;長江下游有栽培。
【動植物形態(tài)】
1.紫苜蓿,多年生宿根草本。主根長達2-5m。根莖發(fā)達;有蔓莖或無,莖高30-100cm,直立或匍匐,光滑,多分枝,約在15-25枝不等。3出復(fù)葉,小葉片倒卵狀長圓形,長2-2.5cm,僅上部尖端有鋸齒;小葉頂端有中肋突出;葉柄長而平滑;托葉大。花梗由葉腋抽出,花有短柄;8-25朵形成簇狀的總狀花序;萼鐘狀,有5齒;花冠紫色。莢果螺旋形,2-3繞不等,稍有毛,黑褐色,不開裂。種子1-8粒,腎形,黃褐色,很小。花期5-6月。
2.南苜蓿,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小葉闊卵形或倒心形,先端稍圓或凹入,上部有鋸齒,下部楔形。花黃色。莢果螺旋形,無深溝,有突起疏刺。
【性味】苦;平;無毒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紫苜蓿或南苜蓿的全草。
【用法用量】內(nèi)服:搗汁,3-5兩;研末,2-3錢。
【出處】《中華本草》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豆科草本植物此苜蓿、南苜蓿的莖葉或地上部分。苜蓿,又稱牧宿、光風(fēng)草、連枝草;紫苜蓿,又稱紫花苜蓿、蓿草;又稱金花菜、黃花菜、母齊頭。紫苜蓿分布很廣,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栽培;南苜蓿分布于我國中、南部,長江下游有栽培。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用。
[性能]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胃熱,利尿除濕。
[參考]紫苜蓿含皂甙、盧瑟醇、苜蓿酚、大豆黃酮、苜蓿素、瓜氨酸、β-甲基-葡萄糖甙、蛋白質(zhì)、糖等。南苜蓿含胡蘿卜素。
從紫苜蓿中提出的苜蓿素,對實驗動物小腸有抑制作用;尚有輕度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腎上腺素氧化,并有輕度雌激素樣作用。全草提取物能抑制結(jié)核桿菌的生長,并對小鼠脊髓灰白質(zhì)炎有效。
[用途]用于胃熱煩悶,不欲飲食;濕熱所致的小便不利,石淋,或濕熱發(fā)黃。
[注意]因?qū)贊B利之品,故不宜久食多食。又,牲畜飼以一種南苜蓿的變種后,可產(chǎn)生對光的過敏性皮炎,亦須注意。
[附方]
1,鮮苜蓿汁:鮮南苜蓿90~150g,搗爛,絞取汁液服。可加適量蜂蜜調(diào)味。
鮮苜蓿有較好的清熱利尿、能淋的功效。用于濕熱小便不利,或石淋,尿澀,小便淋瀝作痛。現(xiàn)用于尿路結(jié)石。
2,苜蓿茵陳湯:苜蓿50g,茵陳15g。加水煎湯服。
本方有除濕退黃的功效。用于濕熱黃疸,或黃疸型肝炎。
mù xu ㄇㄨˋ ㄒㄩ
苜蓿
--------------------------------------------------------------------------------
◎ 苜蓿 mùxu
[alfalfa] 一種生長廣泛的重要的歐洲豆科牧草植物( Medicago sativa ),具三小葉和藍紫色花,主要作為牧草和綠肥作物,在旱季可生存,這是因為它們有特別長的根系,可適應(yīng)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
苜蓿
mu xu
一種植物的名字
這個念 muxu吧 一種植物
草字頭加目的苜蓿讀什么?
草字頭加目的苜蓿讀mù xu。mù,聲母m,韻母u,聲調(diào)四聲。xu,聲母x,韻母u,聲調(diào)輕聲。苜蓿為豆科植物紫苜蓿的嫩莖葉,苜蓿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草頭又名苜蓿,俗稱金花菜,是我國古老的蔬菜之一。苜蓿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質(zhì)、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維生素,維生素C、E及鐵等多種微量營養(yǎng)素,不僅可用于家畜...
草字頭目字底怎么讀
拼 音 mù 基本釋義 〔~蓿〕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形,花紫色,結(jié)莢果,可以喂牲口,做肥料。嫩苗可食。亦作“目宿”。相關(guān)組詞 苜蓿 黃花苜蓿 苜蓿盤空
草字頭下面一個目是什么字
1. 拼音:[mù]2. 釋義: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葉子呈長圓形,花朵紫色,結(jié)莢果。它可以作為牲口的飼料,也是良好的肥料。此外,苜蓿的嫩苗也可作為食物。有時也被稱為“目宿”。
一個草字頭下面一個目
苜 拼音 :mù 字意:〔~蓿〕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形,花紫色,結(jié)莢果,可以喂牲口,做肥料。嫩苗可食。亦作“目宿”。筆畫順序如下:
草字頭下面一個目怎么讀
苜 讀音:[mù] 部首:艸五筆:AHF 釋義:〔~蓿〕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形,花紫色,結(jié)莢果,可以喂牲口,做肥料。嫩苗可食。亦作“目宿”。
草字頭下面一個目讀什么
苜 讀音:[mù]部首:艸 五筆:AHF 釋義:〔~蓿〕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形,花紫色,結(jié)莢果,可以喂牲口,做肥料。嫩苗可食。亦作“目宿”。
草字頭下面加個宿是什么字?
蓿xu,讀輕聲,組詞:苜蓿,植物的一種
草字頭一個目念什么
答案:草字頭下面一個目字組合起來的字是“蔓”,讀音為“màn”。解釋:草字頭與漢字構(gòu)成:在漢字中,草字頭是一個常見的偏旁部首,常常與植物、草木等相關(guān)詞匯相聯(lián)系。當(dāng)一個漢字具有草字頭時,往往意味著這個漢字與植物或草木有關(guān)。目字與漢字的組合:目字在漢字中代表眼睛或者視覺,常與其他字組合...
草字頭加個目念什么
草字頭加個目 這個字是 苜 讀音:[mù]部首:草字頭 五筆:AHF
草字頭下面一個目是什么字
苜拼音:[mù][釋義] 〔~蓿〕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長圓形,花紫色,結(jié)莢果,可以喂牲口,做肥料。嫩苗可食。亦作“目宿”。
相關(guān)評說:
故城縣振動: ______ 矆 讀音:[huò][yuè] 部首:目五筆:HAWC 釋義:[huò]:1.〔~睒(shǎn)〕閃爍,如“~~無度.”2.驚視. [yuè]:遠視.
故城縣振動: ______ 懵
故城縣振動: ______[答案] 算 添個目 下面類似草字頭
故城縣振動: ______[答案] 建議:\x09或 Range(“A1”).Offset(4,5) '指定單元格F5
故城縣振動: ______[答案] 苙 lì 豬圈:“如追放豚,既入其苙.” 即“白芷”,一種藥草. 苙 jī 〔白苙〕古書上說的一種草.亦作“白及”. 一個目多四點沒這樣的字
故城縣振動: ______ 這個問題,以前有人問過,回答的,也有出入.我參考了一些說法,歸納如下: 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其實應(yīng)該是“回”字的四種寫法.茴香豆的茴字,就是草字頭下面一個回來的回字. 回字過去的四種寫法分別是: 1.回 (這個還在用,是“回”字的基本寫法), 2.囘, 3.囬 (上面兩個已經(jīng)不用了,但電腦還能打出來). 4.這個字現(xiàn)在打不出來了,是一個大口,里面一個“目”字. 茴香豆的茴字就是草字頭下面加那四個“回”字. 我想,應(yīng)該是這樣的.
故城縣振動: ______[答案] 荏苒 (rěn rǎn) ①形容時間漸漸逝去:光陰荏苒.②蹉跎:荏苒歲月.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光陰荏苒 荏苒(rěn rǎn) 荏苒:猶“漸冉”.時光漸漸過去.潘越《悼亡詩》:“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1) adv.,graduall...
故城縣振動: ______[答案] 1.矔guàn ◎ 目光灌注. ◎ 轉(zhuǎn)目顧視. ◎ 瞪眼看. ◎ 閉一只眼. 矔quán ◎ 眼眶. 2.酄huān ◎ 中國春秋時魯國城邑名,在今山東省肥城市. 3.巏quán ◎ 〔~嵍〕山名,在中國河北省隆堯縣西. 4.莦shāo ◎ 亂草. 莦xiāo ◎ 草根. ◎ 古書上說的一種草.
故城縣振動: ______ 是蒔嗎?? 拼音:shí shì 部首:艸,部外筆畫:7,總筆畫:10 ; 繁體部首:艸,部外筆畫:7,總筆畫:13 五筆86&98:AJFU 倉頡:TADI 筆順編號:1222511124 四角號碼:44640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83B3 基本字義 -------------------------------------------------------------------------------- ● 蒔 (蒔) shìㄕˋ ◎ 移植:~田. ◎ 栽種:~花.
故城縣振動: ______ 甍 讀音:méng 釋義:房屋、屋脊. 屋脊之顛 讀音:méng 釋義:[名](1) 屋脊;屋棟 [rafter under the roof] 山中有五精舍,高甍凌虛,垂簾帶空.——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漸江水》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