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現(xiàn)在內(nèi)蒙古蒙古各部落分布情況(最好是地圖式) 誰有明末女真各部和蒙古各部的地圖?或者請說明它們的詳細位置和...
其余大多數(shù)蒙古部之旗,稱為札薩克旗,清廷在這些地區(qū)建札薩克旗,受中央監(jiān)督。札薩克旗又分為內(nèi)札薩克(漠南蒙古,亦稱內(nèi)蒙古,6盟49旗加上阿拉善、額濟納二旗,有兵權(quán))和外札薩克,由喀爾喀蒙古(亦稱外蒙古)
4盟86旗,青海蒙古29旗,阿拉善厄魯特1旗,烏蘭烏蘇厄魯特2旗,額濟納土爾扈特1旗,杜爾伯特16旗,以及渥巴鍚率領(lǐng)回歸的土爾扈特部等所建的旗組成,無兵權(quán)。
內(nèi)蒙古共有二十四個部落。分別是:科爾沁部、扎賚特部、杜爾伯特部、郭爾羅斯部、敖漢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阿魯科爾沁部、翁牛特部、克什克騰部、喀爾喀左翼、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烏殊穆沁部、浩齊特部、蘇尼特部、阿巴噶部、阿巴哈納爾部、四子部、茂明安部、烏喇特部、喀爾喀右翼部、鄂爾多斯部、這二十四部被組成六盟、分四十九個旗,這**十九旗分別為:
1、哲里木盟(哲盟):統(tǒng)轄十旗、是這十旗的會盟地,東臨吉林和黑龍江轄區(qū),西接昭烏達盟和錫林郭勒盟,南至奉天府,北到黑龍江。哲里木盟4部10旗(亦稱嫩江十旗),其中科爾沁1部6旗,扎賚特1部1旗,杜爾伯特1部1旗,郭爾羅斯1部2旗;十旗分別是:科爾沁左翼前旗、(1636年,崇德元年設(shè)。“科爾沁”一詞源于鮮卑語,意為帶弓箭的侍衛(wèi)),科爾沁左翼中旗(崇德元年設(shè)),科爾沁左翼后旗(1649年,順治六年設(shè))、科爾沁右翼前旗(崇德元年設(shè))、科爾沁右翼中旗(崇德元年設(shè))、科爾沁右翼后旗(崇德元年設(shè))、郭爾羅斯前旗(1648年,順治五年設(shè))、郭爾羅斯后旗(順治五年設(shè))、扎爾伯特旗(順治五年設(shè))杜爾伯特旗(順治五年設(shè))、扎賚特旗(順治五年設(shè))。
2、卓索圖盟(卓盟):統(tǒng)轄五旗、是這五旗的會盟地,東臨錦州府、西接昭烏達盟,南至寧遠邊墻,北到昭烏達盟。卓索圖盟2部5旗,其中喀喇沁1部3旗,土默特1部2旗;五旗分別是:土默特左旗(崇德元年設(shè))、土默特右旗(1645年,順治二年設(shè))、喀喇沁左旗(順治五年設(shè))、喀喇沁右旗(崇德元年設(shè))、喀喇沁中旗(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設(shè))。
3、昭烏達盟(昭盟):統(tǒng)轄十一旗,是這十一旗的會盟地,東臨哲里盟和卓索圖盟,西接錫林郭勒盟、南至承德府,北鄰錫林郭勒盟和哲里木盟,昭烏達盟8部11旗,其中敖汗1部1旗,奈曼1部1旗,巴林1部2旗,阿魯科爾沁1部1旗,扎魯特1部2旗,翁牛特1部2旗,喀爾喀(左翼部)1部1旗,克什克騰1部1旗;十一旗分別為:敖漢旗(崇德元年設(shè)),翁牛特左旗(崇德元年設(shè))、翁牛特右旗(崇德元年設(shè))、奈曼旗(崇德元年設(shè))、巴林左旗(順治五年設(shè))、巴林右旗(順治五年設(shè))、扎魯特左旗(崇德元年設(shè))、扎魯特右旗(順治五年設(shè))、阿魯科爾沁旗(崇德元年設(shè))、克什克騰旗(順治三年設(shè))、喀爾喀左翼旗(1664年,康熙三年設(shè))。
4、錫林郭勒盟(錫盟):統(tǒng)轄十旗,是這十旗的會盟地。東臨哲里盟和昭烏達盟,西與北接喀爾喀蒙古、南至察哈爾八旗。錫林郭勒盟5部10旗,其中烏珠穆沁1部2旗,浩齊特1部2旗,蘇尼特1部2旗,阿巴嘎1部2旗,阿巴哈納爾1部2旗;十旗分別為:烏殊穆沁左旗(順治三年設(shè))、烏殊穆沁右旗(崇德六年設(shè))、浩齊特左旗(順治三年設(shè))、浩齊特右旗(順治十年設(shè))、蘇尼特左旗(崇德六年設(shè))蘇尼特右旗(崇德七年設(shè))、阿巴噶左旗(順治八年設(shè))、阿巴噶右旗(崇德六年設(shè))、阿巴哈納爾左旗(康熙四年1665年設(shè))、阿巴哈納爾右旗(康熙六年設(shè))。
5、烏蘭察布盟(烏盟):統(tǒng)轄六旗,是這六旗的會盟地,東臨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旗,西接阿拉善厄魯特蒙古,南至歸化城和鄂爾多斯,北鄰喀爾喀蒙古,烏蘭察布盟4部6旗,其中四子王1部1旗,茂明安1部1旗,烏拉特1部3旗,喀爾喀(右翼部)1部1旗;六旗分別為:四子部落旗(順治八年設(shè))、茂明安旗(順治六年設(shè))、烏喇特前旗(順治五年設(shè))、烏拉特后旗(順治五年設(shè))、烏拉特中旗(順治三年設(shè))、喀爾喀右翼旗(順治十年設(shè))。
6、伊克昭盟(伊盟):統(tǒng)轄七旗,是這七旗的會盟地,東臨歸化城土默特,西接阿拉善厄魯特蒙古,北至烏喇特界,南鄰陜西長城,伊克昭盟1部7旗,即鄂爾多斯部。七旗分別為:鄂爾多斯左翼前旗(順治六年設(shè))、鄂爾多斯左翼后旗(順治六年設(shè))、鄂爾多斯左翼中旗(順治六年設(shè))、鄂爾多斯右翼前豐旗(一說1731年,雍正九年設(shè),一說1736年,乾隆元年設(shè))。
在內(nèi)扎薩克蒙古四十九旗中,除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領(lǐng)是非黃金家族成員外,其余皆為黃金家族成員,這四旗貴族稱塔布囊(駙馬的意思)
,而其余四十五旗貴族皆稱臺吉,在這二十四部中,以科爾沁部地位和俸銀為最高,汗和科爾沁親王年俸銀2500兩,一般親王2000兩,科爾沁郡王1500兩,一般郡王1200兩。這四十九旗中,盛京將軍監(jiān)督科爾沁六旗,吉林將軍兼轄郭爾羅斯前旗,黑龍江將軍兼轄杜爾伯特、扎賚特郭爾羅斯后旗、綏遠將軍兼轄烏盟六旗和伊盟七旗,熱河都統(tǒng)兼轄卓盟五旗和昭盟十旗,察哈爾都統(tǒng)兼轄錫盟十旗。
現(xiàn)在中國境內(nèi)的蒙古人是哪個部落
后孛兒只斤鐵木真統(tǒng)一了蒙古高原,于1206年被推舉為全蒙古的大汗,號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蒙古人多次西征,又統(tǒng)一中國各地,橫掃歐亞兩洲。這時蒙古各部統(tǒng)一為一個名字,而不是各個部族。成吉思汗死后,土地一是分封給自己的兄弟和功臣,二是分給自己的幾個兒子,他們逐漸形成了控制中亞地區(qū)和...
蒙古族的發(fā)源地在哪
乞顏部落”。在遼朝時期,蒙古部被稱為萌古或襪劫子。經(jīng)過二三百年的發(fā)展,到了金末,蒙古部已經(jīng)成為擁有16個部落的強大民族。1201年,成吉思汗在統(tǒng)一蒙古部落的過程中,曾回到蒙古民族的起源地額爾古納河畔,并最終取得勝利。此后,他將這片祖先的寶地封給了自己的大弟弟合撒兒。
四子王旗蒙古各部落的名稱及由來是什么?
阿拉善土爾扈特部落 阿拉善土爾扈特部落位于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境內(nèi)。該部落是中國衛(wèi)拉蒙特蒙古四部之一。阿拉善土爾扈特部落中的“土爾扈”是名字原本是來自成吉思汗的禁軍護衛(wèi)。阿拉善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 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族分布在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境內(nèi)。這個名字簡單明了,一看就知道是生活在阿拉善...
我國的蒙古人分為哪幾種(如布里亞特),各分布于哪些地區(qū)?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統(tǒng)一中國。17世紀(jì)初一部分衛(wèi)拉特人向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形成今卡爾梅克人。13世紀(jì)初創(chuàng)立蒙古文,沿用至今。蒙古和俄羅斯境內(nèi)的使用斯拉夫字母為基礎(chǔ)的文字。多信喇嘛教或薩滿教。主要從事畜牧業(yè),近年來工農(nóng)業(yè)都有很大發(fā)展。 “蒙古”原為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 ,...
蒙古族的文化有哪些?
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蒙古包搭好后,人們進行包內(nèi)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家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xiàn)在一些家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蒙古包的最大優(yōu)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shè)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墻,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dāng)牛、...
去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蒙古部落旅行,可以體會到哪些當(dāng)?shù)氐娘L(fēng)土人情...
巴林右旗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這里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擁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自然風(fēng)光。如果你計劃前往巴林右旗的巴林蒙古部落旅行,以下是你可以體會到的一些當(dāng)?shù)仫L(fēng)土人情:蒙古族文化體驗:巴林右旗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這里的蒙古族人民保留著許多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和習(xí)俗。你可以...
元朝時的克烈部是現(xiàn)在的哪里
克烈部族與乃蠻、烏孫等部族共同構(gòu)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哈薩克族。哈薩克族分為大、中、小三個帳(也稱為大、中、小三個玉茲),其中克烈部與乃蠻部同屬于中帳,是哈薩克族中的一個重要部落。新疆、青海、甘肅肅北、呼倫貝爾和黑龍江的厄魯特、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等地,都居住著保持傳統(tǒng)習(xí)俗的衛(wèi)拉特蒙古人...
古代蒙古草原各部落介紹
乃蠻,古代部落,1206年滅于成吉思汗大軍,余部在屈出律率領(lǐng)下西遷西遼。蒙古國和元朝時期,有不少著名的大臣、將領(lǐng)、后妃是克烈人。乃蠻人分布在東哈薩克斯坦州、阿拉木圖州東北部、卡拉干達州中部。札刺亦兒是迭列斤蒙古的部落,與蒙古部爭奪牧地。弘吉剌是迭列斤蒙古的一部,與遼朝的烏古部有關(guān)...
蒙古族的風(fēng)土人情和居住地
1、居住地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東亞地區(qū)的一個傳統(tǒng)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rèn)為是蒙古族的分支。2、風(fēng)俗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盡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xiàn)代社會...
去陳巴爾虎旗金帳漢蒙古部落旅行有哪些注意事項?
飲食習(xí)慣:蒙古族的飲食以肉食和奶制品為主,可能與您平時的飲食習(xí)慣有所不同。在嘗試當(dāng)?shù)孛朗硶r,請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適量品嘗,避免過敏或不適。住宿選擇:在選擇住宿時,可以考慮當(dāng)?shù)氐奶厣袼蓿@樣可以更好地體驗蒙古族的生活風(fēng)情。預(yù)訂時,可以通過各大旅游平臺或民宿官網(wǎng)進行預(yù)訂,注意查看用戶...
相關(guān)評說:
屯昌縣滾動: ______ 土爾赫特部,準(zhǔn)格爾丹部,鄂爾多斯部,察哈爾 部,衛(wèi)拉特部,爾梅克部,布里亞特部,韃靼 部,圖瓦部,烏珠穆沁部.
屯昌縣滾動: ______ 國內(nèi)的土爾扈特人大部分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少部分聚居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和青海省,零星居住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甘肅省、云南省、臺灣省和香港特別...
屯昌縣滾動: ______ 內(nèi)蒙古蒙族423.83萬,而蒙古族人口只占內(nèi)蒙古總?cè)丝跀?shù)的1/6.
屯昌縣滾動: ______ 內(nèi)蒙古(內(nèi)札薩克)49旗總錄 1、哲里木盟(今通遼市[四部十旗]) 科爾沁部:科爾沁右翼中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左翼前旗;科爾沁右翼后旗;科爾沁左翼后旗. 扎賚特部:扎賚特旗. 杜爾伯特部:杜爾伯特旗. 郭...
屯昌縣滾動: ______ 成吉思汗及其后繼者在50多年的時間里,以總數(shù)不到40萬人的軍隊,先后滅亡4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消滅各國軍隊人數(shù)超過千萬,征服各民族人口數(shù)目達六億,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
屯昌縣滾動: ______[答案] 蒙古族,現(xiàn)有人口4806849人.主要聚居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其余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qū).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于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跡,因而被...
屯昌縣滾動: ______ 蒙古部落是在唐朝時期形成的.當(dāng)時就是分散的.南宋時期,鐵木真興起,吞并了蒙古高原上的各個部落,建立了蒙古汗國.蒙古汗國消滅了...
屯昌縣滾動: ______ 內(nèi)蒙分成49旗,外蒙58旗加上維拉特的四個大部落,王爺有多少就知道了啊!!
屯昌縣滾動: ______ 蒙古族,現(xiàn)有人口4806849人.主要聚居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其余分布在中國的東北、西北地區(qū). 蒙古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又富于傳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來,蒙古族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中國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
屯昌縣滾動: ______ 蒙古族自稱“蒙古”(mon-gol),其意可解為“永恒之火”;“蒙兀”是“蒙古”一詞最早的漢文譯名,始見于唐代;蒙古族一般還被稱為“馬背民族”.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名稱.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