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服飾有哪幾種
唐初依照隋制,武德四年頒布的服飾令中規(guī)定了天子共有十四種服飾。大裘冕的寬度為八寸,長度為一尺二寸。袞冕則以金飾裝飾,垂有十二旒,以■為冠帶,顏色如枝缺笑其綬,身穿玄衣■裳,共有十二章。其中衣身有八章,包括日、月、星、龍、山、華蟲、火、宗彝;裳身有四章,包括藻、粉米、■、■。袞冕以下的四種冕服,其旒數和章數依次減少。
在高宗時期,長孫無忌建議廢除大裘冕,因為其在冬季可以穿著,但夏季迎氣時不適用。從此以后,郊祀天地時只穿袞冕。袞冕以外的四種冕服,原則上在郊祀天地時穿袞冕,祭祀社稷時穿■冕,旒數為四,章數為三。祭祀日、月時穿元冕,旒數為三,沒有彩章。但實際上,后來的六冕中只穿袞冕,其他的要么被廢棄,要么形同虛設。
唐朝皇帝主要戴兩種帽子,即通天冠和翼善冠。通天冠是皇帝在冬至日、平時上朝以及后宮燕居時所戴,既用于節(jié)日也用于平日。然而,皇帝在后宮燕居嬉游時,通常不戴冠。翼善冠是唐太宗發(fā)明的,主要用于朔望(初一、十五)上朝時佩戴。通天冠共有二十四梁,配有十二個金蟬,加上金博山,并搭配珠翠黑介幘,即用黑介幘承托冠。翼善冠則采用古制,形狀像幞頭,以轉腳相交于上方。另外還有一種白紗帽,用烏紗制成,搭配白裙襦或衫、白襪和烏皮履,這是南朝時帝王所戴,隋統(tǒng)一后沿用此名,唐朝實際使用烏紗。
幞頭是北周時興起的一種頭巾,又稱折上巾或軟裹。隋文帝登基后,上朝時戴幞頭,與群臣相同。幞頭與漢末流行的巾有些相似,是用黑紗向后包裹頭發(fā),腦后垂兩個中角,其他兩個角則折上去。唐太宗的翼善冠與幞頭形狀相似。唐太宗的畫像和《步輦圖》中的形象,都是頭戴幞頭。唐中期以后,皇帝開始將幞頭的兩個軟角變?yōu)橛步牵瑑山腔驁A或闊,用絲弦為骨,自然翹起。
幞頭通常是臨時裹上的,可以緊或松,形狀可以是平、高或前后傾斜。有時在裹幞頭前,會在頭上加一個巾子,后來在巾子中包上桐木作固體形狀物,幞頭就顯得整齊了。唐末為了節(jié)省時間,應對緊急情況,宮中改革了幞頭的形制和戴法,裹頭部分用木制材料包成一圍,外層是原來的黑紗幞巾,內層是紙絹做的襯,兩角以銅鐵為骨。
南北朝時,袍被規(guī)定為皇帝的朝服。晉明帝下詔,朱紗袍專用于皇帝聽政時穿著,士庶嚴禁服用各種顏色的袍。隋文帝聽朝時穿赭黃文綾袍,戴烏紗帽,折上巾,六合靴,士民禁用黃袍。唐高祖常穿赫黃袍巾帶。唐服的袍分為青、緋、黃、白、黑五種,承襲東漢五色季節(jié)袍,赤、黃兩色為皇帝專用。除了元旦、冬至受賀和大祭祀外,唐朝皇帝都穿袍服。高祖時下令禁止士庶使用赤、黃色為衣服和雜飾,高宗時規(guī)定黃袍為皇帝專服,重申不允許士庶穿黃的禁令。但唐玄宗不喜歡穿黃袍,而偏愛絳紗袍。
玄宗曾召詩人李白入宮,創(chuàng)作詩詞樂章。李白假裝醉酒不起。玄宗向李白承諾:完成賦詩樂章后,將賜予貂豹錦袍。李白立刻酒醒,揮筆而成。玄宗有些不悅,他原以為是戲言,未料李白如此迅速完成作品,玄宗不愿將錦袍贈予李白。李白察覺到玄宗的心思,一把將錦袍奪了過來。玄宗忽然開懷大笑,同意將錦袍給予李白。后來杜甫為此寫了一首詩,贈送給李白: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唐朝皇帝服飾有哪幾種
南北朝時期,袍被規(guī)定為皇帝的朝服。唐朝的袍服分為青、緋、黃、白、黑五種,其中赤、黃兩色為皇帝專用。除了元旦、冬至受賀和大祭祀時,唐朝皇帝平時穿袍服。高祖時禁止士庶使用赤、黃色為衣服和雜飾,高宗時規(guī)定黃袍為皇帝專服,重申不許士庶服黃之令。但唐玄宗偏好穿絳紗袍。一次,玄宗召詩人...
簡述中國古代的服裝三種款式
4、委貌冠服:為公卿諸候大夫行大射禮于辟雍的時候穿著;5、皮弁冠服:此種冠服為大射禮時,執(zhí)事者穿著,衣裳為緇麻衣,皂領袖、素裳;6、朝服:自秦開始以袍作為朝服,漢代從皇帝至賤更小吏亦以袍作為朝服,也是主要常服。朝服均是襯以告緣領袖的中衣。二、女服服飾:1、廟服:相當于周代的禕衣...
唐朝皇帝服飾有哪幾種
2. 翼善冠:形狀像幞頭,用于朔望上朝,采自古制,有轉腳相交于上。幞頭是一種興起于北周的服飾,也被稱為折上巾或軟裹。幞頭是用黑紗裹發(fā),腦后垂兩個中角,另兩個角折上去。南北朝時,袍被規(guī)定為皇帝的朝服。唐朝皇帝的袍服分為青、緋、黃、白、黑五種,赤、黃兩色為皇帝專用。除元旦、冬至...
唐朝皇帝的衣服主要有哪幾種(懸賞一百分)
唐代皇帝的服飾主要分為六種,分別是大裘冕、袞冕、■冕、毳冕、■冕和元冕。這些服飾源自周朝的輿服制度,但在具體使用上,唐代與之前有所不同。第一,大裘冕的尺寸為廣八寸、長一尺二寸,主要用于冬季的祭祀場合。然而,在唐高宗時期,由于大裘冕不適應夏季的氣候,因此被廢除,改為僅在郊祀...
清朝皇帝的衣服分解
清朝皇帝衣服分為朝冠、朝服、朝珠、朝靴四部分。清朝皇帝的朝服及朝冠分為冬夏兩種款式,朝珠是清朝禮服的一種佩掛物,掛在頸項垂於胸前,皇帝穿朝服則用方頭朝靴,朝靴與服色相同。
古代皇帝有多少套衣服,不可能每天都穿新衣服吧?
第一,冕服。皇帝袞冕的樣式,基本上承接古制,大氣端莊。這套服飾,由冕冠和禮服兩部分組成。禮服由上衣、下衫組成,配上特制的腰帶和紅色的鞋子。上衣上面繪制有六種不同的紋樣,下衫也繪制六種不同的紋飾,合稱為十二章紋。這套冕服,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時必須穿的服飾。十二章紋,含有日、月、...
各朝龍袍都長什么樣
各朝龍袍的樣式有:龍袍,是作為古代皇帝的重要象征之一,而這件特殊的衣服,在古代除了皇帝誰也不能穿,所以龍袍可謂是極具代表性的東西之一,所以龍袍的樣式是很重要的。秦朝 秦始皇深受陰陽五行學說影響,相信秦克周,應當是水克火,因為周朝是"火氣勝金,色尚赤”,那么秦勝周就是水德,顏色崇尚黑色...
北宋皇帝服飾的特點
2. 宋代女裝顯得拘謹保守,色彩淡雅,強調襦衣和褙子的遮掩功能,整體風格收斂而不張揚。3. 宋代不論貴族還是百姓,都喜歡穿著直領對襟的背子,這種服飾既舒適又典雅大方。4. 宋代禮服中的通天冠是皇帝在重大典禮時所戴,冠上綴有卷梁,內穿白紗中衣,外罩云龍紋紅袍,系紅色紗裙。5. 皇帝的公服體系...
清代皇帝的主要服飾有哪幾類
其基本款式由披領和上衣下裳相連的袍裙相配而成,列十二章(由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火、藻、粉米、黼、黻等組成的十二種皇帝的專用紋飾),飾龍紋四十四條。上衣衣袖分袖身、熨褶素接袖、馬蹄袖端三個部分,腰間有腰帷。下裳與上衣相連處有襞積 (“襞”是指衣服折疊,“積”是...
漢代皇帝服飾是怎么樣的?
漢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襲秦制。漢服為漢族古早服飾。漢朝服飾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guī)定。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繡工業(yè)很發(fā)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那么漢代皇帝服飾是怎么樣的,下面就由我來為大家解答解答。...
相關評說:
獲嘉縣徑向: ______ "玄色"者,先染白,再染黑謂之玄色.黑中揚赤的玄色,象徵宇宙奧秘莫測,提示人們,大宇賜恩德莫大,要感恩報德
獲嘉縣徑向: ______ 在的影視節(jié)目中,經常讓以前的皇帝穿上明黃色的龍袍,其實這是錯誤著裝. 從周至明,皇帝的正式著裝都是黑色的冕服,雖然秦至西漢早期的冕服全黑無紋章,后來的朝代又喜歡把十二紋章的排列方式改來改去以顯示自己比前朝更尊重周禮,...
獲嘉縣徑向: ______ 黃袍,往往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它作為帝王專用衣著始自唐朝.黃色服飾在中國古代一直比較流行,唐朝以后,皇帝已不樂意自己和一般人同著黃袍了,唐高祖時就曾“禁士庶不得以才赤黃為衣服”.唐尚宗時又重申“一切不,許著黃”.但這時的規(guī)定并不嚴格,一般百姓著黃衣仍然較多見.到了北宋時期,北漢與契丹南侵,趙匡胤率兵北征,公元%0年,到陳橋驛時,眾軍士以黃袍加其身,擁立為帝,旋回兵汴京,正式登基,從而使黃袍正式成為皇權的象征.宋仁宗時還規(guī)定:一般人士衣著不許以黃袍為底或配制花樣.從此,不僅黃袍為皇帝所獨有,連黃色亦為皇帝專用.
獲嘉縣徑向: ______ 唐代官吏服飾唐代男子服飾,以幞頭袍衫為尚,幞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后,人們又在幞頭里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唐代官吏,主要服飾為圓領窄袖袍衫,其顏色曾有規(guī)定:凡三品以上官員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緋為色;六品、七品為綠色;八品、九[品為青色.以后稍有變更.另在袍下施一道橫襕,也是當時男子服飾的一大特點. 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獲嘉縣徑向: ______ 古代皇帝的衣食住行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規(guī)定.在皇帝的服飾中,龍袍為皇帝獨用.自唐朝到清朝以來,黃色一直作為最尊貴的顏色專為帝王所用.秦朝尚黑,皇帝服飾的專...
獲嘉縣徑向: ______ 最早的服裝應該是在勞動中起源的.相傳,古時炎帝神農氏的形象是:身著紅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東 中國古代服裝 上古服裝 西,小腿著綁腿,頭戴鳥羽帽,足踏皮制鞋,手執(zhí)農具,儼然是一幅農人的畫像.而傳說中老百姓民頭上戴的...
獲嘉縣徑向: ______ 要說到皇帝穿什么顏色的龍袍首先要說到中國古代的五行相生相克學說.周朝尚火德,尚火則顏色尚赤,因此推斷,周天子的龍袍是紅色的.秦滅了周(東周分春秋戰(zhàn)國),代之以水德,因此色尚黑漢代皇帝穿的龍袍是黑色的,這是繼承了秦制.黃色的龍袍應出現(xiàn)在漢以后,兩晉時應該還是黑的(參照晉武帝司馬炎像).所以,黃袍最早出現(xiàn)應在隋唐時期,以后沒怎么改過.
獲嘉縣徑向: ______ 官服分顏色從唐朝開始: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的字樣;州的長官刺吏,亦不拘品級,...
獲嘉縣徑向: ______ 國后宮一直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的說法,這是 皇帝有正規(guī)名號的龐大妻妾群. 唐建國之初 參照隋朝舊制皇后以外另設: 四妃(即三夫人):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