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的漢字 “不”字旁的漢字有哪些?
只有一個(gè)“不”字或“不”字后面緊接著的字為非第四聲時(shí),讀音為四聲bù;
例如:不(bù)法(fǎ)之徒 但是如果后面的字也是四聲,需要變調(diào),變成bú。
例如:不(bú)是;不(bú)對 不字骨刻文演變(右圖):
引自:丁再獻(xiàn)、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jié),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1.副詞。
2.用在動(dòng)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學(xué)無術(shù)、~速之客。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
①本義:萼足。《詩·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鄭箋:“承華者曰鄂。”
②副詞。不。《荀子》:“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用在動(dòng)詞、形容詞或個(gè)別副詞前,表示否定。
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韓非子·喻老》
老婦不聞也。——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趙策》
被驅(qū)不異犬與雞。——唐·杜甫《兵車行》
福王之國,派夫派騎唯唯不勝支。——明陳繼儒《大司馬節(jié)寰袁公家廟記》
后遂不復(fù)至。——明·魏禧《大鐵椎傳》
而(袁可立)徐取倡亂不情者寘之法。——明 董其昌《節(jié)寰袁公行狀》
退不忘君,有楚尹毀家之志。——明錢謙益《袁可立授奉直大夫制》
(3) 又如:不會(huì);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樸。意指社會(huì)風(fēng)氣衰落、敗壞);不勾(不消;不夠;不到);不才(沒有才能。自稱的謙詞;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
(4)兩者中既非這個(gè)也非那個(gè)。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覺
(5) 無須前面的先決條件而出現(xiàn)后面的行為和狀態(tài)。如:不問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飛
(6)作為虛詞,表示缺乏或忽視某種行動(dòng)。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7) 用在疊用的相同的詞之間,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如:道理不道理,他一點(diǎn)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釁鼓。——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氣,不客氣;不謝,不謝。
(10) 用在動(dòng)詞后,表示不可能達(dá)到預(yù)期的結(jié)果或目的,有失敗的意思。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辦不到
(11) 單用,表示否定對方的話或提問。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別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構(gòu)成問句。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說的對不?
〈古〉
同“否”(fǒu)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唐·韓愈《師說》
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與不?——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南朝·劉峻《世說新語·方正》
〈助〉1. 用來加強(qiáng)語氣。如:好不嚇人;不幾(豈不是)
2. 用來調(diào)整音節(jié)
徒御不驚,大庖不盈。——《詩·小雅》。毛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
〈形〉
1. 通“丕”(pī)。大
不顯不承,無射于人斯。——《詩·周頌·清廟》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無。——《管子·心術(shù)》
2. 注意:“不”字在第四聲(去聲)字前念第二聲(陽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詞典為方便起見,條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聲。 “不”的變調(diào)
“不”在同去聲(第四聲)字搭配時(shí)聲調(diào)發(fā)生變化,凡用在去聲字前,一律讀第二聲(陽平);其他情況下,聲調(diào)不變,均讀去聲。“不”讀陽平的常用詞有:不必 不變 不錯(cuò) 不大 不但 不到 不定 不動(dòng) 不斷 不對 不夠 不顧 不過 不見 不盡 不快 不愧 不利 不料 不論 不妙 不配 不日 不善 不是 不外 不像 不要 不用 不在 不正 不致 不至 不做 不作。
用法提示 不及 不如
“不及”只比較不同的人或事物,前后只能是名詞 示例:寫字我不及他:“不如”既可比較人或事物,也可以比較動(dòng)作行為,因此除名詞外,前后可以是動(dòng)詞或主謂結(jié)構(gòu) 示例:走路不如騎車或者走路不如跑步。
用法提示 不必 未必
兩個(gè)詞詞形相近,詞義不同。“不必”是“必須”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著,如“你不必來”,意思是你不用來。“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如“他未必來”,意思是他不一定來。 1. 不礙 bú ài
無妨礙;沒關(guān)系
行,行,不礙!我是又冷又餓,一陣兒發(fā)暈,不要緊!——老舍《駱駝祥子》
2. 不安 bù ān
(1) 不安寧的。
世界局勢動(dòng)蕩不安。
(2) 感到煩惱、不寧或不祥之兆的。
坐立不安
(3) 客套話。表達(dá)歉意和感激。
老來麻煩您,真是不安。
3.不安分bù ān fèn
不守本分,不老實(shí)
這個(gè)人不安分
4. 不白之冤 bù bái zhī yuān
白:弄清楚。指遭受不明不白、無中生有的冤枉,不獲得昭雪的屈就
蒙受不白之冤。
5.不搬陪bù bān péi
(1) 不相稱。
既做親也罷了,只是有些不搬陪些!——《金瓶梅詞話》
(2) 現(xiàn)多作“不般配”。
6. 不卑不亢 bù bēi bú kàng
不卑下也不高傲,態(tài)度言語有分寸
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gè)錢。——老舍《四世同堂》
7.不備bú bèi
(1) 不完備,不詳實(shí)。
(2) 沒有準(zhǔn)備。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8.不悖bú bèi
不相違背;不相抵觸。
并行不悖
9. 不比 bù bǐ
不同于,有差異,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jiǎng)朕r(nóng)《擬擬曲》
10. 不必 bú bì
無須,不一定,沒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唐·韓愈《師說》
11. 不避 bú bì
(1) 不回避,藐視困難和艱險(xiǎn)。
不避艱險(xiǎn)
(2) 不讓,不亞于,不差于
今海內(nèi)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漢·晁錯(cuò)《論貴粟疏》
12. 不變 bú biàn
(1) 常用于詩或古文,可以意味不變的恒常性或穩(wěn)定性
爾不變,余亦不變
(2) 使…不發(fā)生不合心意的改變。
現(xiàn) 在的稅額不變
(3) 使(某物)不再改變。
使一切未解決的問題…十年不變,在此期間將共同努力尋求永久的和平解決的辦法。
13. 不便 bú biàn
(1) 不方便,會(huì)引起麻煩和問題的。
在場的人太多,不便與他細(xì)談。
(2) 不適宜,與日程或事先的安排不合。
如果你沒有什么不便的話,我想把時(shí)間提早一點(diǎn)。
(3) 手頭緊、缺錢用。
你如果一時(shí)手頭不便,我可以先墊上。
14.不辨菽麥bú biàn shū mài
(1) 辨不清大豆和麥子。比喻愚昧沒有識(shí)別能力
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左傳·成公十八年》
(2) 形容愚昧,缺乏實(shí)際知識(shí)。
世間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郭沫若《抱箭集·銀杏》
15. 不…不… bù…bù…
(1) 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或詞素的前面,表示否定(稍強(qiáng)調(diào))不干不凈。
不明不白
(2) 用在同類而意思相對的詞或詞素的前面,表示“既不…也不…”
(3) 表示適中,恰到好處
不多不少
(4) 表示尷尬的中間狀態(tài)。
不方不圓
不明不暗
(5) 用在同類而意思相對的詞或詞素的前面,表示“如果不…就不…”
不見不散
不破不立
16. 不才 bù cái
(1) 沒有才能。
某雖不才,愿替馬幼常回。——《三國演義》
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無以自見。——明·王鏊《震澤長語·國猷》
(2) 不成才,無能力或一技之長
今有不才之才,父母怒之弗為改。——《韓非子·五蠹》
(3) 喪失體面、榮譽(yù)的,帶來恥辱或使丟臉的
如此看來,倒怕將來難免不才之事。——《紅樓夢》
17. 不才 bù cái
沒有才能的人。對自己的謙稱
不才往常見人讀佛經(jīng),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無理之口頭禪,常覺得頭昏腦悶。——《老殘游記》
至于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明·宗臣《報(bào)劉一丈書》
18. 不測 bú cè
料想不到的事情,多指禍患;意外
禍且不測,敢望報(bào)乎?——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qiáng)秦。——《戰(zhàn)國策·燕策》
臨不測之淵,以為固。——漢·賈誼《過秦論》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
以防不測;險(xiǎn)遭不測;不可探測的。
19. 不曾 bù céng
(1) 沒有,從來就沒有。
一生不曾見過這種人
(2) 亦作“未曾”
20. 不差 bù chā
(1) 全對,無差錯(cuò)
后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2) 不錯(cuò),不壞
今年的麥?zhǔn)粘上脒€不差。——葉圣陶《火災(zāi)·曉行》
21. 不差毫發(fā) bù chā háo fà
毫發(fā):毫毛和頭發(fā)。一點(diǎn)兒也沒有差錯(cuò),也作絲毫無差。
這種測量不差毫發(fā)。
22. 不差累黍 bù chā lěi shǔ
形容絲毫不差(累黍:微小數(shù)量)
23.不臣 bù chén
舊指言行不符合臣子的規(guī)矩
24. 不成 bùchéng
(1)不行,使不得,不可以
不成,那不成!不是這樣抬法。——曹禺《北京人》
(2) 無甚成就
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25. 不成 bù chéng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yīng)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26.不成話bù chéng huà
(1) 荒唐、可笑的
竟然做出這種事來,真不成話!
(2) 亦稱“不像話”
27. 不成器 bù chéng qì
謂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后用以比喻不成材,沒出息
玉不琢,不成器。——《禮記·學(xué)記》
多聽得人說這廝不成器,如何卻在這里?——《水滸傳》
2.不成人bù chéng rén
古稱肢體、器官等有缺陷的人,后用來比喻行為惡劣的人
29. 不成體統(tǒng)bù chéng tǐ tǒng
體統(tǒng):指體制格局、規(guī)矩等。形容言語行動(dòng)沒有規(guī)矩,不成樣子
此時(shí)官廳上亂烘烘的,鬧了個(gè)不成體統(tǒng)。——《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30. 不逞 bù chěng
失意,不得志
31. 不逞之徒bù chěng zhī tú
為非作歹,不能得手的人
如有不逞之徒,想趁機(jī)搗亂,就殺頭不赦。——丁玲《水》
32. 不吃 bù chī
(1) 避免(如錯(cuò)誤的、不合適的,令人討厭的或有害的事物)正常的吃素的人只是不吃魚、肉和禽類
(2) 有意避開某事物;放過
不吃最后一道甜食
(3) 不買帳
軟硬不吃
33. 不癡不聾 bù chī bù lóng
借指故意不聞不問,裝聾作啞
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癡不聾,不能為公
34. 不齒 bù chǐ
不愿意提到,表示極端鄙視
巫臣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唐·韓愈《師說》
35. 不恥 bù chǐ
不顧羞恥不以為有失體面;不以為恥
下第子不恥,遺才人恥之。——唐·賈島《送沈秀才下第東歸》
36.不恥下問bù chǐ xià wèn
不把向?qū)W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dāng)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xué)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7. 不啻 bú chì
(1) 不止;不只
工程所需,不啻萬金
視百年、百數(shù)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同
人民盼望解放軍,不啻大旱之望云霓
雖連城拱壁不啻也。——《聊齋志異·促織》
(3) 不過
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英]赫胥黎著、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38. 不出所料bù chū suǒ liào
事由變化,未出乎其所預(yù)料之處
“果然不出所料”這樣的一念閃過校長先生的心頭。——葉圣陶《一篇宣言》
39. 不辭 bù cí
樂意去干,不辭讓或不推辭
不辭勞苦
40.不辭而別bù cí ér bié
(1) 不向人告別就離開
他不想跟她去商議,他得走,想好了主意,給她個(gè)不辭而別。——老舍《駱駝祥子》
(2) 不辭而別,匆匆離去,偷偷地離開,尤指未付款而離開
41. 不辭勞苦 bù cí láo kǔ
雖然勞累辛苦,也不推辭。多形容工作勤奮
42. 不錯(cuò) bù cuò(口語變調(diào):bú cuò)
(1) 稍高于一般的,尚好;良好的,令人滿意的,過得去的,合格的
英文掌握得不錯(cuò),還懂得一點(diǎn)拉丁文
(2) 表示肯定
不錯(cuò),是擦洗得夠干凈的
(3) 正確
43. 不打不相識(shí) bù dǎ bù xiāng shí
謂經(jīng)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jié)交、相處
上次鬧了點(diǎn)誤會(huì),還記在心里?不打不相識(shí)嘛。來,里面坐。——陸文夫《不平者》
44. 不打價(jià)兒bù dǎ jià er
不討價(jià)還價(jià)
45. 不打緊 bù dǎ jǐn
不要緊;無所謂
別人倒還不打緊,第一個(gè)著急的是我的母親,叮囑我不要再出去。——魯迅《朝花夕拾·范愛農(nóng)》
46. 不打自招bù dǎ zì zhāo
原義是罪犯不用動(dòng)刑,就招認(rèn)自己的罪行。現(xiàn)在(2010)常用來比喻無意中暴露出自己的缺點(diǎn)或錯(cuò)誤
這不是小邵的理想,是他陸荃自己的理想,是他不打自招。——秦兆陽《女兒的信》
47. 不大 bù dà
范圍有限或影響有限
他新近獲得的財(cái)富對他們生活方式影響不大
48. 不大 bù dà
(1) 表示程度不深
他不大喜歡發(fā)牢騷。——丁玲《團(tuán)聚》
(2) 表示次數(shù)不多,不甚頻繁
他最近不大來
49. 不大對頭 bú dà duì tóu
有了問題,出了毛病,指有(身心、機(jī)能)失調(diào)的跡象
感到他的胃開始不大對頭了
50. 不殆bú dài
不危險(xiǎn),不會(huì)失敗
知彼知己者,百戰(zhàn)不殆。——《孫子·謀攻》
51. 不待 búdài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來,他就走了
52.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子集上】【一字部】不 ·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3
〔古文〕僘《韻會(huì)》《正韻》逋沒切,補(bǔ)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yǎng)猛獸而敎擾之。《注》服不服之獸者。 又《廣韻》《韻會(huì)》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又《韻會(huì)》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從一,一猶天也。象形。
又《玉篇》甫負(fù)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彌。亦作鳺鴀。《爾雅·釋鳥》癌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閑謂之隹,揚(yáng)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dāng)復(fù)如此不。 又姓。《晉書》汲郡人不準(zhǔn)。
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zhuǎn)注古音,音彪。 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dāng)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bǔ)亡詩》白華絳趺。
《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又華不注,山名,在濟(jì)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zhàn)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jīng),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茲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dāng)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葉。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葉夫愚,非是。 又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yuǎn)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
《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又《韻補(bǔ)》葉補(bǔ)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 《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為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zhuǎn)平,其義則一也。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不部】
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從一,一猶天也。象形。凡不之屬皆從不。方久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凡云不然者。皆於此義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讀如德韻之北。音轉(zhuǎn)入尤、有韻讀甫鳩、甫九切。與弗字音義皆殊。音之殊、則弗在十五部也。義之殊。則不輕弗重。如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之類可見。公羊傳曰。弗者、不之深也。俗韻書謂不同弗。非是。又詩鄂不擟箋云。不當(dāng)作柎。柎、鄂足也。古聲不柎同。從一。一猶天也。他處云一地也。此以在上。知為天。象形。謂也。象鳥飛去而見其翅尾形。音見上。凡不之屬皆從不。
『反義』 是
『逆序』 毫~|好~|何~|絕~|莫~|無~|要~|再~|愛~釋手|兵~血刃|兵~厭詐|慘~忍睹|路~拾遺|得~償失|罰~當(dāng)罪|枚~勝數(shù)|奮~顧身|高~可攀|供~應(yīng)求|寡~敵眾|悔~當(dāng)初
的筆順是啥
“的”字的筆畫順序是:撇、豎、橫折、橫、橫、撇、豎彎鉤、點(diǎn)。知識(shí)擴(kuò)展 筆順是指書寫漢字時(shí),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規(guī)則進(jìn)行筆畫書寫的方法。它是書寫漢字的基礎(chǔ),也是漢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筆順的規(guī)則和順序多種多樣,但最基本的是“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nèi),先里頭后...
一到四的漢字
一年級(jí)生字如下:一、二、三、十、木、禾、上、下、土、個(gè)、八、入、大、天、人、火、文、六、七、兒、九、無、口、日、中、了、子、門、月、不、開、四、五、目、耳、頭、米、見、白、田、電、也、長、山、出、飛、馬、鳥、云、公、車、牛、羊、小、少、巾、牙、尺、毛、卜、...
最簡單的漢字
最簡單的漢字:一、乙、丁、了、廠、幾、人、力、刀、乃等。一和乙的筆畫只有一筆,剩下的字筆畫只有兩筆,可以說都是非常簡單的字了。一 一(讀音:yī),漢語常用字,此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本義為最小原始單位、最小的正整數(shù),后引申為相同的,無二至的、整體的、全部的、整個(gè)的...
ri的漢字有哪些字
ri的漢字有:日、囸、驲、鈤、衵、馹、氜、釰等,詳細(xì)論述如下:1、日:拼音為rì,含義是太陽、日子、時(shí)間等。驲:拼音為rì,含義是古代驛站所用的車,通常用于傳遞緊急文書或接送官員等。鈤:拼音為rì,含義是化學(xué)元素“鍺”的舊譯。2、衵:拼音為rì,含義是內(nèi)衣。馹:拼音為rì,含義是古代...
左右結(jié)構(gòu)的漢字有哪些?
書寫左右結(jié)構(gòu)漢字,注意事項(xiàng):左窄右寬(左小右大)。通常是偏旁在左邊的情形,左右比例分別占1\/3、2\/3。左右大致相等。通常是右邊筆畫相差不多的情形,左右比例分別占1\/2、1\/2。左寬右窄。通常是偏旁在右邊,或者是右邊的筆畫較少的情形,左右比例分別占2\/3、1\/3。左邊偏旁寫“高”。即:左邊...
`的讀音是什么
_是一個(gè)漢語漢字,讀音為shēng,象形。本義: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詩·唐風(fēng)·椒聊》等均有相關(guān)記載。《唐韻》識(shí)蒸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書蒸切,(1)(象形。本義: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2)容量單位[liter,litre]升,十龠也。從斗,亦象形。——《說文》。按,十合也。...
ci拼音的漢字有哪些?
ci拼音的漢字如下:1、漢字:第一聲cī:趀、雌、刺、差、呲、庛、疵、骴 第二聲cí:茲、茈、茨、姿、瓷、詞、珁、祠、柌、疵、慈、辭、詞、辭、磁、雌、鶿、辤、第三聲c?:此、佌、泚、玼、皉、跐 第四聲cì:次、朿、伺、佽、刾、刺、栨莿、蛓、廁、賜、絘、賜 2、ci...
日本漢字中的的是什么字?
日語中與漢語中的“的”字相同用法的是の,讀 no,比如:我的玩具,私の玩具。日語中也有“的”,讀てき te ki,但是其后面接名詞時(shí)需要加上な,比如:積極的態(tài)度,積極的な態(tài)度。大部分日文漢字一般都會(huì)有兩種讀法,一種叫作"音讀"(音読み\(yùn)/おんよみ),另一種叫作"訓(xùn)讀"(訓(xùn)読み\(yùn)/くんよみ)...
yue的漢字有哪些?
讀yue的字有——月、越、約、悅、岳、躍、閱、曰、粵、玥、鉞、樾、櫟、櫟、刖、噦、岄、曱、枂、兊、哾、啘、妜、戉、扚、抈、捳、汋、泧、嬳、矆、矱、礿、篗、籰、蚎、蚏、臒、跀、趯、躍、髺、黦、彟、鑰、樂、……
hao拼音的漢字有哪些?
hao拼音的漢字有:浩、昊、耗、號(hào)、好、皓、暤、皜、顥、焬。hao拼音的漢字有:浩、昊、耗、號(hào)、好、皓、暤、皜、顥、焬。每個(gè)漢字都有自己獨(dú)特的含義和橘凳用法,組合不同的詞語還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在使用這些漢字時(shí),需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來選擇正確的用法。1、浩(拼音:hào),漢字,意思...
相關(guān)評說:
鉛山縣基礎(chǔ): ______[答案] 通常我們所說是2字節(jié)(GB-2312).具體依據(jù)漢字編碼形式有所不同:GB-231280編碼為2個(gè)字節(jié)(Byte)包含了20902個(gè)漢字,其編碼范圍是0x8140-0xfefe.GB18030-2000(GBK2K)在GBK的基礎(chǔ)上進(jìn)一步擴(kuò)展了漢字,增加了藏、蒙等少...
鉛山縣基礎(chǔ): ______ 我兩女兒中間字就是靜
鉛山縣基礎(chǔ): ______[答案] 漢字是語素文字,總數(shù)非常龐大.漢字總共有多少字?到目前為止,恐怕沒人能夠答得上來精確的數(shù)字. 關(guān)于漢字的數(shù)量,根據(jù)古代的字書和詞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發(fā)展情況. 秦代的《倉頡》、《博學(xué)》、《爰?xì)v》三篇共...
鉛山縣基礎(chǔ): ______[選項(xiàng)] A. 上下平行,左右勾連.(打一字) 謎底:互 B. 看時(shí)圓,寫時(shí)方,寒時(shí)短,熱時(shí)長.(打一字) 謎底:日 C. 一點(diǎn)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里面藏.(打一字)謎底:高 D. 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打一字)謎底:兆
鉛山縣基礎(chǔ): ______ 現(xiàn)在中國55個(gè)少數(shù)民族中,除回族、滿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漢字外,有29個(gè)民族有與自己的語言相一致的文字,由于有的民族使用一種以上的文字,如傣...
鉛山縣基礎(chǔ): ______ 好きで、好きで、好きで.歌:幸田來未 作詞:幸田來未 作曲:杉山勝彥 好(す)きで 好(す)きで 好(す)きで仕方(しかた)のない戀(こい)で終(お)わりたくない好(す)きで 好(す)きで 好(す)きであなた以外(いが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