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斷文言實詞詞義的8大方法與技巧
1,形訓推斷法:即通過字形結構分析來解釋詞的本義。
A,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
B,若少屈,冀得一歸覲(1998年高考)
A句“造”的義符為“辶”,聯系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就可推測與處所關聯的詞義應是“到、去”的意思。B句“覲”為形聲字,義符為“見”,聯系下文推斷為“拜見”之義。
2,聲訓推斷法:(通假推斷法)找到通假關系,用本義去解釋借義。
A,甲兵頓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樂
B,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A句“頓”與“鈍”讀音相近通假,“鈍”的含義是“不鋒利”,那么“甲兵頓弊”就是“甲弊兵鈍”,意思是“長期放棄戰(zhàn)備,鎧甲破弊,兵器也不鋒利了。”B句“要”與“邀”同音通假,推斷“要”的意思是“邀請”。
3,詞性推斷法:根據詞語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詞性,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
A,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B,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C,變姓名,詭蹤跡
D,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
A句為對仗句,“據”對“擁”,“固”與“地”相對,“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詞,那么“固”也是名詞,據此推斷“固”為“險固的'地方”之意。B中借助“良”推斷“勁”應為形容詞,進而解為“硬的、強有力的”。C句中借助“變”推斷“詭”應為動詞,解為“隱蔽”。D句中借助“戴”將“腰”解為“腰上佩戴著”。
4,語法結構推斷法: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多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定語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由副詞充當。由結構推斷詞性,進而推斷詞義。
A,楚王貪而信張儀
B,信義著于四海
在A句中“信張儀”是一個動賓結構,因而推斷“信”作“相信”講;在B句中“信義”是句中主語,推斷“信”是名詞,作“信用”講。
5,聯想推斷法:通過課文中有關語句中的用法,互相比照,確定其實詞的含義。
A,金人曳出,擊之敗面(1998年高考)
B,使老弱女子乘城(2001年高考)
在A句中,我們聯想到《口技》中“曳屋許許聲”,《送東陽馬生序》中“當余從師也,負篋曳屣”,還有成語“棄甲曳兵”中的“曳”都是“拖、拉”的意思,進而推斷這句中的“曳”作“拉”講,省略了賓語“之”。在B中,我們聯想到《氓》中“乘彼詭垣,以望復關”,《涉江》中“乘鄂渚而反顧兮”,兩句中的“乘”都是“登”的意思,進而推斷此句的“乘”作“登”講。
6,句式推斷法:借助對仗句和互文修辭推斷詞義。
A,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B,優(yōu)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C,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D,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A句既是對仗句又是互文辭格,借助“用”推斷出“以”也作“被任用”講。B句依據“慎”推斷出“敬”也作“謹慎”講。C句借助“竭”推斷出“殫”也作“盡、竭盡”講。D句中借助“愈”推斷出“彌”也作“越、更加”講。
7,語境推斷法:(“因文定義”法)語境可分為內部和外部語境,有些句子中的實詞義可借助這些語境來推斷。
A,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B,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A句聯系全篇及背景看,漁工水師雖知石中山命名的真正原因,但因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文字記載下來,因此這句中的“言”可推斷為“記載”之義。B句中聯系下文“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的事實和經驗教訓,就可推斷出“人事”就是“人的作用、人的主觀努力”之義。
8,代入推斷法:僅適用于選擇題。把詞義代入原文中去理解,通過比較考查,推斷出詞義的正確判斷。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000年高考)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審于何得此絹審:知道
C,自放驢,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質信:使者
可把各解釋代入原文中,文意貫通,解釋準確即為正確判斷。A項把“省”釋為“探望”,根據上下文意和平時的“省親”類比,推斷A正確。B項把“審”釋為“知道”,根據上下文意和平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審”類比,推斷B正確。D項把“信”釋為“使者”,根據上下文意和平時的“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類比,推斷D正確。C項把“樵”釋為“打柴”,關鍵看是名詞還是動詞,從“取樵”這一動賓式看,“樵”應是名詞“柴”,所以本題選C。
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斷句八大方法如下: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之、其、而、以、于、乃、雖、為、者、且、則、何、焉、與、所、因)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和用法。3.理解并翻譯文章中的句子。4.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歸納文章內容要點。5.分析概括文章所表達的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6...
文言閱讀的推斷詞義方法
文言閱讀在高考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以客觀題的形式還是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它考查的范圍相對來說還是較穩(wěn)定的。作為高中生必須掌握常見文言實詞、虛詞在句中的含義,才能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對高中生而言,平時的閱讀積累固然很重要,但他們真正能利用的課外閱讀時間則是少之又少,所以掌握一定的推斷方法就顯得...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答題技巧和方法
如何答題 文言實詞釋義題旨在考察學生對多義實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偏義詞及詞類活用等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答題技巧在于,實詞理解不僅依賴于記憶,更關鍵的是結合上下文進行推測。掌握多種推斷實詞在文中含義的方法尤為重要:1. 從語法搭配角度辨析詞性。2. 從語義搭配角度推測詞義。3. 從語境暗示...
高中語文利用成語推斷文言文詞義的方法
高中語文利用成語推斷文言文詞義 不少成語源自文言文,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語,可利用這些成語中的意義來推斷文言實詞的意義。 例1:“收天下之兵”中的“兵”。我們可借助成語“短兵相接”中“兵”的意義去試解,可推斷出解釋為“兵器”之意。 例2:“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句中的“速”字,可...
文言文答題技巧
成語印證法。成語中保留著大量的文言詞義,可以用熟知的成語來推斷文言文中的實詞詞義,如河北2015年真題中“而己有饑色”中的“色”,可聯系成語“面不改色”的“色”來理解,意思為“臉色”。文言文得分技巧:代入篩選法。這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們熟記某個虛詞的基本用法和意義,在閱讀和解題...
古今言殊之文言實詞詞義推斷
語言文字運用導學案:古今言殊之文言實詞詞義推斷 課題:古今言殊之文言實詞詞義推斷(一) 語言文字運用導學學案 主備:李文增 復備:高二語文備課組 【學習目標】: 1、了解并掌握文言實詞詞義推斷的方法。 2、能夠利用所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正確解讀文言實詞。 一、文言實詞推斷方法例談 (一)、語境分析法 根據實詞在...
淺談文言文閱讀中詞義的推斷
歷年來文言文閱讀成為 語文 高卷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而對文言文閱讀能力的考察側重于“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不僅直接考辨析或比較實詞詞義的題目較多,而且關于文句意思理解的題目實際上也大多是在考對實詞詞義的比較辨析。要準確理解文言文實詞的含義,就必須掌握推斷詞義的方法。一個...
高考語文:文言文斷句技巧及120個文言實詞簡易助記法
理解這些詞的多義性,可以幫助你準確理解古文中的深意。通過實例,如“衣不解甲”中的“解”,你將學會如何在具體語境中運用這些實詞。通過以上方法和實例,你將不僅提升斷句技巧,而且對文言實詞有更深入的理解,為高考語文的閱讀理解部分打下堅實基礎。祝你在學習道路上步步高升,文言文閱讀如行云流水。
文言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要善于借助、代入法、排除法、分析結構。1、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鄰里相推,來正確判定實詞詞義,觀照語言環(huán)境掌握虛詞用法。這一階段要有排除干擾的意識,例如古今異義的干擾,防止望文生義,以今釋古。2、代入法,知識遷移。高考文言段不會脫離課本知識另起...
如何分辨文言文實詞虛詞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四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四是通假字。 “實詞”的對稱。虛詞是不能單獨充當句法成分...
相關評說: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答案] 探究文言文實詞詞義的幾種推斷方法,能結合具體語境,根據上下文準確推測實詞詞義. 1.“有飛騎犯法,善才(人名)繩之”,你能準確解釋“繩”這個詞嗎?請你說說句子 “有飛騎犯法,善才繩之”,誰能準確解釋“繩”這個詞? 你是想到什么...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 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題目;?文言實詞解釋題;?a.考查對象為常見詞,如教材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依據語境推斷疑難實詞含義的方法;方法一:對稱推斷法(句式推斷法);古人行文,好用整齊的句式,如排比句、對偶句、并列;如:2013年重慶卷中“名不可得而聞,身不可得而;?[應用體驗]1.利用句中加橫線的詞來推斷加點;方法二:代入推斷法;代入推斷法就是將所 請采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采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采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采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采納,互相幫助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 (1) 試卷上常出現一些難理解的文言實詞,我們可以聯想課文有關語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 (2)有些文言文句子結構整齊,講求...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 第一板塊:語言知識與運用 1.字音字形辨析題 ○字形題【答題技巧】基本方法:以“義”定“形”①從形旁入手.②從詞義入成手.③從詞語的結構入手.④從成語的出處入手. 【答題知識】①因形近而錯.②因音同或音近而錯.③受上一個字...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 第一版塊:古詩文閱讀與鑒賞(7題33分) 1.名句名篇默寫題與文學常識題 知識范圍... 文言實詞釋義題:本題往往考查多義實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偏義詞及詞類活用...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 【實詞】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鍵.學習文言實詞,應特別注意它...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 文言文是學習語文和研究歷史的重要工具.學習掌握好文言文知識,對于繼承祖國豐富的文化遺產,吸取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提高讀寫能力,增長知識才干,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們要準確把握文言文實詞的詞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答案] 一、詞性分析法 許多虛詞兼有幾種詞性,在不同的句中具有不同的詞性,詞性不同其意義、用法也往往不同.①此則岳陽樓... (《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①“以”,應該是動詞(實詞),意思是“認為”;...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選項] A. 以亂易整,不武. B. 移風易俗 C. 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D.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欽?
陽明區(qū)齒頂: ______ 1、讀懂選文和試題,了解大致內容和主要事件,然后帶著“何人?”、“何時何地做何事?”、“結果怎樣?”、“為什么?”等問題對文段用心地默讀文章,以“事件”為依據對文章分層,理清文章思路.2、 文言實詞釋義題,要會利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