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勸學原文及翻譯
孔子勸學原文及翻譯,如下:
原文: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君無諫臣則失政,士而無教友則失德.御狂馬不釋策, 弓不反于檠;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成。毀仁惡士,且近于刑。 君子不可不學。”
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斬而射之,通于犀革,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砥礪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
譯文:
孔子對子路說:“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說:“我喜歡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方面。以你的天賦,再加上學習,誰能比得上呢。”子路說:“學習能夠增長我們的能力嗎。”孔子說:“好比君王如果沒有敢進諫的大臣,政事就會有錯失;讀書人如果沒有能夠指正自己缺點的朋友,品德就容易有缺失。
對性情狂放的馬不能放下鞭子,操弓射箭則不能隨便更換輔正的檠。樹木如果以墨繩來牽引就能長得筆直,人能接受善言規(guī)勸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導認真多問,沒有什么學不成的。違背仁德專行惡事的人,隨時要接受國法的制裁。所以說君子不能不學習。”
子路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所以有些東西天賦異秉又何必經(jīng)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聽后拜謝說:“真是受益良多。”
注釋:
(1)樂:對某事心甘情愿。
(2)豈:同“其”,代詞,相當于“誰”。
(3)豈:表示反詰語氣,相當于“難道”。
(4)釋:放。
(5)檠:(qíng)矯正弓弩的器具。
(6)諫:直言規(guī)勸,批評.
(7)受學:從師學習。
(8)揉:加工。
(9)犀革:犀牛的皮制品。
(10)括:箭的末端。羽:作動詞用,指裝上箭羽。
簡析
本篇選自《孔子家語》,記載了孔子與子路最初相見時的一段對話,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面對子路的疑惑和反問,孔子因利勢導,語言簡明而深入地糾正了子路的觀點,讓人無可辯駁。孔子的教育家、思想家之謂由此可見一斑。
寓意:人不能光憑天資,還要勤奮學習,多加實踐,才能提高自我!
學習要有兩個行為——學與思。《為政篇第二》中,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不學習就會懈怠而無所得。
孔子很重視學習過程復習的重要性。“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復習學過的東西而獲得新的體驗,就可以做老師了。“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亦。”每天記住將要忘記的,每月不忘記所學到的,就可以說是好學的。在高中時,老師曾給我們談及遺忘規(guī)律。
以上內(nèi)容參考:百度百科-孔子勸學
勸學篇荀子原文及翻譯
勸學篇荀子原文及翻譯如下:一、《勸學》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
勸學翻譯及原文高中
勸學 荀子 〔先秦〕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勸學》原文及翻譯注釋
《勸學》原文及翻譯注釋如下: 原文: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
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
荀子《勸學》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翻譯 君子說:學習是不能停止的。譬如靛青這種染料...
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
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如下:原文: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
高一語文《勸學》原文及翻譯
《勸學》原文:【作者】荀子 【朝代】先秦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𫐓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
勸學原文翻譯
《勸學》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
勸學荀子原文及翻譯高中
勸學是戰(zhàn)國時期荀子的一篇文章,以下是《勸學》的原文及翻譯如下:一、原文 1、有子曰:“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不學樂,無以樂。不學易,無以易。不學書,無以廣。不學禮,無以定。不學詩,無以文。”有子曰:“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
勸學的原文和翻譯是什么?
《勸學》是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chuàng)作的一篇論說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 原文如下: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
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
1. 原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翻譯:青色是從藍色中提取出來的,但比藍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結而成的,卻比水更寒冷。2. 原文: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翻譯:木材筆直地符合墨線,車輪制作成后,木材的彎曲程度符合圓規(guī)畫出的標準。3. 原文:雖有槁暴(pù...
相關評說:
澄江縣偏置: ______[答案] 孔子勸學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不釋策,御狂馬者不...
澄江縣偏置: ______ 子路去見孔子.孔子問道:“你愛好什么?”子路回答說:“我愛好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你這個.我只是想告訴你,憑你這樣的才能,再加上好學善問,還有誰能比得上你呢?”……子路說:“南山產(chǎn)有竹子,不用加工,天生就是直的,砍來做箭,可以射穿用犀牛皮做的甲盾.由此說來,有什么學習的必要呢?”孔子說:“把竹子括削后裝上箭羽,再裝上箭頭,把箭頭磨得尖尖的.這樣,它射入不就更深了嗎?”于路連連下拜說:“我一定聽從你的教導.”
澄江縣偏置: ______ 孔子勸學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不釋策, 御狂...
澄江縣偏置: ______ 子路對孔子說:“南山有一種竹子,不須揉烤加工就很筆直,削尖后射出去,能穿透犀牛的厚皮.由此說來,又何必經(jīng)過學習的過程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聽后拜謝說:“真是受益良多.”
澄江縣偏置: ______ 您好.【譯】 春秋時,有一個人叫子路,他為人豪爽,善于擊劍.他聽說魯國孔子招收了許多學習禮儀文化,就去見孔子.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還能從孔子那兒學到些什么,就問孔子:“先生,我心中有個疑問,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有才能,不用學...
澄江縣偏置: ______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
澄江縣偏置: ______ (1)鏃:(zú):箭頭;礪:磨刀石,作動詞用,即磨礪.“鏃而礪之”,就是“將箭頭磨得銳利”; (2)“木受繩則直,人受諫則圣,受學重問,孰不順哉”的意思是:“木材經(jīng)墨線劃過再加工就直了,人能接受善言規(guī)勸就能品格高尚.接受教導認真多問,沒有什么學不成的”.
澄江縣偏置: ______[答案] 您好.【譯】 春秋時,有一個人叫子路,他為人豪爽,善于擊劍.他聽說魯國孔子招收了許多學習禮儀文化,就去見孔子.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還能從孔子那兒學到些什么,就問孔子:“先生,我心中有個疑問,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有才能,不用學習就...
澄江縣偏置: ______ 孔子勸學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不釋策, 御狂馬...
澄江縣偏置: ______ 孔子勸學 子路見孔子,子曰:“汝何好樂?”對曰:“好長劍.”孔子曰:“吾非此之問也,徒謂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學問,豈可及乎.”子路曰:“學豈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無諫臣則失正,士而無教友則失聽.御狂馬不釋策, 御狂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