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5空空導彈
霹靂-5空空導彈
該彈是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第三種空空導彈,分為半主動雷達制導型和被動紅外型,名稱和代號分別為“霹靂”5甲(PL-5A)和“霹靂”5乙(PL-5B),主要研制單位為航空工業(yè)部所屬第六一二所(現為洛陽光電技術發(fā)展中心)。半主動雷達型于1966年4月開始研制首批樣彈,1971年7月開始首次載飛試驗,1972年9月進行空中模擬彈發(fā)射試驗,1981年4月研制第二批樣彈研制,同年8月開始進行空中靶試,直到1982年3月結束發(fā)射試驗,1983年在航空工業(yè)型號調整中停止研制生產。
被動紅外型于1966年4月開始研制首批樣彈,1967年初開始首批地面和空中載飛試驗,隨后經過多批樣彈研制和各種地面和空中發(fā)射試驗,因受國內形勢影響直到1986年9月才通過國家定型委員會審查,獲準設計定型并投入批生產,進入中國空/海軍服結構和性能特點 該彈采用鴨式氣動外形布局,由制導控制組件、戰(zhàn)斗部、紅外近炸引信或無線電近炸引信、固體火箭發(fā)動機、鴨式舵面和三角形彈翼組成。紅外導引頭采用壓縮空氣致冷,靈敏度高,具有抗背景輻射干擾的能力。戰(zhàn)斗部采用高爆炸藥,有殺傷破片型和連續(xù)桿型,前者配用紅外近炸引信,后者配用無線電近炸引信。這兩種類型的戰(zhàn)斗部及其近炸引信,可以互換使用。戰(zhàn)斗部有效殺傷半徑10m。紅外近炸引信的抗干擾能力強,起爆可靠性高。該彈的最大脫靶量9m。
中文名稱:霹靂-5空空導彈
類型:空空導彈
所屬國:中國
研發(fā)單位:中國航空工業(yè)部所屬第六一二所
負載重量:20
前型:霹靂-4空空導彈
次型:霹靂-6空空導彈
研制時間:1986年9月
最大速度:2.2M
戰(zhàn)斗部:高爆炸藥,重30kg
建造沿革,1966年,中國開始研制霹靂-5空空導彈,最初計劃研制雷達及紅外制導兩個型號,后來雷達型的研制工作取消。分為半主動雷達制導型和被動紅外型,名稱和代號分別為霹靂-5甲(PL-5A)和霹靂-5乙(PL-5B),主要研制單位為航空工業(yè)部所屬第六一二所(現為洛陽光電技術發(fā)展中心)。霹靂-5甲于1966年4月開始研制首批樣彈,1971年7月開始首次載飛試驗,1972年9月進行空中模擬彈發(fā)射試驗,1981年4月研制第二批樣彈研制,同年8月開始進行空中靶試,直到1982年3月結束發(fā)射試驗,1983年在航空工業(yè)型號調整中停止研制生產。
1966年4月,霹靂-5乙開始研制首批樣彈,1967年初開始首批地面和空中載飛試驗,隨后經過多批樣彈研制和各種地面和空中發(fā)射試驗,因受國內形勢影響直到1986年9月才通過國家定型委員會審查,獲準設計定型并投入批生產,進入中國空/海軍服役。 該彈布局類似于美國AIM-9D導彈,技術上相當于美國AIM-9導彈的第二代。在霹靂-5乙的基礎上,又推出了霹靂-5C改型。
服役歷程霹靂-5空空導彈外貿型號,被出售至阿爾巴尼亞,孟加拉共和國,緬甸,埃及,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蘇丹,斯里蘭卡,坦桑尼亞和贊比亞。
技術特點霹靂-5空空導彈采用鴨式氣動外形布局,由制導控制組件、戰(zhàn)斗部、紅外近炸引信或無線電近炸引信、固體火箭發(fā)動機、鴨式舵面和三角形彈翼組成。紅外導引頭采用壓縮空氣致冷,靈敏度高,具有抗背景輻射干擾的能力。戰(zhàn)斗部采用高爆炸藥,有殺傷破片型和連續(xù)桿型,前者配用紅外近炸引信,后者配用無線電近炸引信。這兩種類型的戰(zhàn)斗部及其近炸引信,可以互換使用。戰(zhàn)斗部有效殺傷半徑10m。紅外近炸引信的抗干擾能力強,起爆可靠性高。該彈的最大脫靶量9m。
性能數據
彈長 3.128m (PL-5B, PL-5C) 2.893m (PL-5E)
彈徑 0.190米 127毫米(PL-5E)
翼展 0.657m (PL-5B, PL-5C) 0.617m (PL-5E)
彈重 148kg (PL-5B, PL-5C), 83kg (PL-5E)
引信 無線電引信或紅外光學引信
戰(zhàn)斗部 高爆炸藥,重30kg657mm
最大射程 10km(PL-5A) 16km(PL-5B) 16-18KM(PL-5E)
最小射程 1300m (PL-5B\C)500m(PL-5E)
最大速度 M2.2,2695千米/小時
最大過載 30G 40G(PL-5E)
使用高度 1000~18000m(PL-5A 500~21500m(PL-5B) 0-21千米(PL-5E)
制導方式 半主動雷達(PL-5A) 被動紅外(PL-5B)
動力裝置 固體火箭發(fā)動機
系列型號在霹靂-5乙的基礎上,我國又推出了霹靂-5C改型。霹靂-5C外觀上近似乙型,但改用了雙三角舵面,這是區(qū)分上述兩個型號的要點。霹靂-5E是霹靂-5系列的最新改型,外觀酷似霹靂-5C。該彈采用了激光近炸引信,因此沒有霹靂-2乙或C型上的引信環(huán)形窗口,而在更為接近舵面的位置有兩排尺寸較小的激光引信窗口。
此外,PL-5E更可以看做一種全新的導彈。是PL-5B/C改進型,是我國自行設計的具有"后半球、近距、格斗"功能的第三代紅外型空空導彈,性能優(yōu)于美國現役的AIM-9L/M系列。它創(chuàng)造了兩個國際先進,一個國內首創(chuàng),它使用的少煙推進劑解決了因導彈發(fā)射煙霧而造成飛機發(fā)動機空中停車的關鍵問題。PL-5E - 型號總師:董秉印。1991年,開始研制。
總體評價霹靂-5雖然性能較好,但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重量較大,其重量達到120公斤,不但遠遠高于AIM-9L的90公斤,也高于R-73的105公斤,可以說是現役最重的近距空空導彈,衍生的問題就是載機適應能力較差。我國在引進怪蛇-3之初進行載機測試時,就感覺殲-7重量偏輕,掛上導彈后,重心后移,發(fā)射時沖擊力大,飛行員難以控制,因此當時批量生產的殲7II型飛機實際上難以掛載霹靂
使用國家:阿爾巴尼亞、孟加拉共和國、緬甸、埃及、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蘇丹
斯里蘭卡、坦桑尼亞、贊比亞。
改進型此外,PL-5E更可以看做一種全新的導彈。是PL-5B/C改進型,是我國自行設計的具有"后半球、近距、格斗"功能的第三代紅外型空空導彈,性能優(yōu)于美國現役的AIM-9L/M系列。
它創(chuàng)造了兩個國際先進,一個國內首創(chuàng),它使用的少煙推進劑解決了因導彈發(fā)射煙霧而造成飛機發(fā)動機空中停車的關鍵問題。PL-5E - 型號總師:董秉印。1991年,開始研制。1995年,進行空中程控彈試驗。1997年8月21日,定型靶試首發(fā)失利。因彈架干涉,導彈在7000米高空爆炸。1998年8月20日,定型靶試首次成功。1999年11月,設計定型。直徑127毫米,長2890毫米,翼展617毫米,重量83公斤,最大過載40g,作戰(zhàn)高度0-21公里。
存在不足霹靂-8雖然性能較好,但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重量較大,其重量達到120公斤,不但遠遠高于AIM-9L的90公斤,也高于R-73的105公斤,可以說是現役最重的近距空空導彈,衍生的問題就是載機適應能力較差。我國在引進怪蛇-3之初進行載機測試時,就感覺殲-7重量偏輕,掛上導彈后,重心后移,發(fā)射時沖擊力大,飛行員難以控制,因此當時批量生產的殲7II型飛機實際上難以掛載此型霹靂-8。
pl5abe,pl7這4種導彈發(fā)射后需要機載雷達繼續(xù)提供指引嗎?
導彈的射程不但跟發(fā)射機的速度有關,跟目標高度差,航向角度,都有關系。迎頭比追尾的射程要大好機倍。關于9l和pl5的射程,格斗彈比的不是射程,比的是離軸角。對于格斗彈來說,射程大點小點無所謂。以下是復制的:“霹靂”5乙(PL-5B)是在2導彈基礎上發(fā)展的第二代空空導彈,它繼承了“霹靂”2...
殲5有雷達嗎?殲6有空空導彈嗎?
殲5改進型號裝備有雷達,而早期型號并未配備。至于殲6,其在早期階段不具備導彈制導能力,但裝備有雷達系統(tǒng)。隨著技術發(fā)展,殲6可以搭載霹靂-2和霹靂-5等空空導彈。由此可見,雷達和空空導彈在殲5和殲6的不同型號中,裝備情況有所不同。早期型號的殲5未配置雷達,而殲6則在早期裝備雷達,但缺乏導彈制導能...
空空導彈的技術來源是什么?
1958年9月,臺軍1架F-86戰(zhàn)機向大陸米格-17發(fā)射了1枚AIM-9B“響尾蛇”短程空空導彈,結果該導彈未爆炸而被中國得到。蘇聯(lián)和中國很快仿制了該型導彈,蘇聯(lián)將其稱為K-13,中國稱為霹靂-2。越南戰(zhàn)爭時,中國同樣獲得了更先進且未爆炸的AIM-9導彈,這些導彈影響了霹靂-5導彈的研制,而AIM-7早期型導彈...
中國引進了哪些國外空空導彈?
20世紀80年代,我國空軍以蘇聯(lián)米格-23戰(zhàn)斗機為目標研制殲-8B型戰(zhàn)斗機,該機的重點是改善中低空格斗性能,因此需要一種性能較好的空空導彈與之相配合,同時該導彈還可以用來改進現役戰(zhàn)斗機,以對付機動性能提高后的米格-23型殲擊機如米格-23MLD。然而霹靂-5乙的拖延、霹靂-6的下馬表明,我國想完全依靠...
為什么要研制霹靂-8?
其中霹靂-9C型采用了多元紅外制導和數字技術,不但用于國產殲擊機的配套,還發(fā)展了地空導彈型號,為國產空空導彈的系列化發(fā)展積累了經驗。不過霹靂-9和霹靂-8一樣,重量和價格都偏高,因此著眼為部隊大量裝備及出口的殲-7B配套,我國將霹靂-8的技術如銻化銦器件移植到霹靂-5乙技術上面,研制成功霹靂-5E...
中國軍工都仿制過什么
2、根據采購的產品仿制,如仿SA321“超黃鋒”的直八。3、作戰(zhàn)繳獲,如仿波蘭9毫米PM63式微型沖鋒槍的國產82式沖鋒槍,仿蘇122mm火箭炮就是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繳獲的。越南戰(zhàn)爭中繳獲未爆炸的美軍“響尾蛇”導彈參考設計霹靂5空空導彈。4、第三方轉手,如從埃及陸軍得到蘇聯(lián)生產的BMP-1戰(zhàn)車仿制的86式...
世界最危險的7大遠程空對空導彈
4. K-77M導彈射程為200公里,配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導引頭。盡管性能出色,但昂貴的造價限制了其大規(guī)模裝備。5. 美國AIM-120D導彈僅排名第六,原計劃配備有源相控陣雷達導引頭,但因成本問題未能實現。該導彈射程約160-180公里,改進了電子對抗措施,提高了抗干擾能力。6. 歐洲的“流星”空空導彈排名第...
如何評價霹靂9型空空**?
然而,由于以色列的限制和與伊斯蘭世界國家的軍貿頻繁,這種導彈無法對外銷售。因此,通過改造氣動外形,形成外貿版本——霹靂-9C。1986年,由董秉印總設計師主導,對霹靂-9C進行研制。采用霹靂-5空空導彈的梯形彈翼+陀螺舵設計,減小尾翼對掛彈的影響,同時增加射程。該導彈由612所和西安東方機械廠合制,...
求 空空導彈“霹靂SE " 和“霹靂gC " 的圖片
那不是那么叫的,是這樣的:霹靂-5E 霹靂-9C http:\/\/image.cnwest.com\/attachement\/jpg\/site1\/20081104\/001372d8a1370a7a3c294b.jpg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06\/13\/xinsrc_5720602100829615197053.jpg
飛豹戰(zhàn)機的具體性能?與國外戰(zhàn)機相比呢?
殲轟-7的主要武器是C-801K\/803反艦導彈,最多可攜帶4枚。兩個翼尖掛架可掛霹靂-5近距空空導彈。殲轟-7也是解放軍中少有的帶有翼尖掛架的飛機。二、殲轟-7B的改進情況 網絡上出現了轟-7B戰(zhàn)斗轟炸機進行試飛和試驗的照片,至少有兩架殲轟-7B正在試飛。這些戰(zhàn)機與我軍現役的殲轟7、殲轟7A型戰(zhàn)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