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的同音字 如何正確的學(xué)習(xí)?
乂的同音字
疫
[ yì ]
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統(tǒng)稱:防~。鼠~。
義
[ yì ]
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義:道~。大~滅親。~不容辭。 2.合乎正義或公益的:~舉。~演。 3.情誼:情~。忘恩負(fù)~。 4.因撫養(yǎng)或拜認(rèn)而成為親屬的:~父。~女。 5.人工制造的(人體的部分):~齒。~肢。 6.姓。 7.意義;道理:字~。定~。微言大~。
意
[ yì ]
1.意思:來~。 2.愿望:滿~。 3.料想:出其不~。 4.事物流露的情態(tài):春~。 5.意大利的簡稱。
翊
[ yì ]
輔佐;幫助:~戴(輔佐擁戴)。~贊(輔助)。
邑
[ yì ]
1.泛指城市:通都大~。 2.縣。
軼
[ yì ]
1.超過。 2.散失:~事(沒有正式記載的事)。
懿
[ yì ]
美好(多指德行):~德。~范。嘉言~行。
奕
[ yì ]
1.盛大。 2.姓。
射
[ shè ]
[ yè ]
[ yì ]
1.放箭。2.用推力或彈力送出子彈等。3.氣體或液體等受到壓力迅速流出。4.放出光、熱、電波等。5.有所指。1.古書上的一種草,根可入藥。2.中國秦至宋代的官名,宋代以后廢。a.中國古代音樂十二律之一;b.中國春秋時(shí)景王所鑄鐘名。
熠
[ yì ]
光耀;鮮明。
易
[ yì ]
1.做起來不費(fèi)事的;容易(跟“難”相對):簡~。輕~。~如反掌。顯而~見。得來不~。 2.平和:平~近人。 3.輕視。 4.改變;變換:變~。~名。移風(fēng)~俗。不~之論。 5.交換:貿(mào)~。交~。~貨協(xié)定。以物~物。 6.姓。
艾
[ ài ]
[ yì ]
1.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藥,內(nèi)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2.姓。3.年老的,也指老年人。4.停止。5.美好;漂亮。1.同“乂”。2.懲治。
亦
[ yì ]
1.也(表示同樣);也是:反之~然。人云~云。 2.姓。
逸
[ yì ]
1.安樂;安閑:安~。以~待勞。一勞永~。 2.逃跑:奔~。逃~。 3.避世隱居:隱~。~民。 4.散失;失傳:~文。~書。~事。~聞。 5.超過一般:超~。~群。
弋
[ yì ]
1.用帶有繩子的箭射鳥:~獲。~鳧與雁。 2.用來射鳥的帶有繩子的箭。 3.姓。
食
[ shí ]
[ sì ]
[ yì ]
1.吃。特指吃飯。2.吃的東西。3.供食用或調(diào)味用的。4.人所見到的日、月虧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現(xiàn)象。拿東西給人吃。用于人名,如酈食其。
翼
[ yì ]
1.鳥類的飛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面生有羽毛。有的鳥翼退化,不能飛翔。通稱翅膀。 2.飛機(jī)或滑翔機(jī)等飛行器兩側(cè)伸出像鳥翼的部分,有支撐機(jī)身、產(chǎn)生升力等作用。 3.側(cè):兩~陣地。由左~進(jìn)攻。 4.二十八宿之一。 5.幫助;輔佐:~助。扶~。 6.同“翌”:~日。 7.姓。
衣
[ yī ]
[ yì ]
1.衣服。2.包在物體外面的一層?xùn)|西。3.胞衣。4.姓。穿;拿衣服給人穿。
屹
[ yì ]
山峰高聳的樣子:~立。
佚
[ yì ]
[ dié ]
1.同“逸”。2.放蕩。3.美。4.姓。古同“迭”,輪流,更替。
異
[ yì ]
1.有分別;不相同:~口同聲。大同小~。日新月~。求同存~。 2.奇異;特別:~香。~聞。 3.驚奇;奇怪:驚~。深以為~。 4.另外的;別的:~日。~地。 5.分開:離~。~爨(親屬分家)。 6.姓。
燚
[ yì ]
火燃燒的樣子。多用于人名。
翌
[ yì ]
次于今日、今年的:~日。~年。~晨(第二天早晨)。
藝
[ yì ]
1.技能;技術(shù):工~。手~。園~。~高人膽大。 2.藝術(shù):文~。曲~。~人。 3.準(zhǔn)則;限度:貪賄無~。 4.姓。
翳
[ yì ]
1.遮掩:林木蔭~。 2.白翳,眼球上生的障蔽視線的白膜。
詣
[ yì ]
1.到某人所在的地方;到某個(gè)地方去看人(多用于所尊敬的人):~烈士墓參謁。 2.(學(xué)業(yè)、技術(shù)等)所達(dá)到的程度:造~。苦心孤~。
益
[ yì ]
1.好處(跟“害”相對):利~。公~。權(quán)~。受~不淺。 2.有益的(跟“害”相對):~友。~鳥。~蟲。 3.姓。 4.增加:增~。延年~壽。 5.更加:多多~善。精~求精。
驛
[ yì ]
驛站,舊時(shí)供來往送公文的人或出差官員中途換馬或暫住的地方。現(xiàn)多 用于地名。
刈
[ yì ]
割(草或谷類):~麥。~草。
繹
[ yì ]
1.抽絲。 2.理出頭緒;尋究原因:尋~。
抑
[ yì ]
1.向下按;壓制:~制。~郁。壓~。~強(qiáng)扶弱。~惡揚(yáng)善。 2.姓。 3.表示選擇,相當(dāng)于“或是”、“還是”:求之歟,~與之歟? 4.表示轉(zhuǎn)折,相當(dāng)于“可是”、“但是”、“然而”:多則多矣,~君似鼠。 5.表示遞進(jìn),相當(dāng)于“而且”:非惟天時(shí),~亦人謀也。
弈
[ yì ]
1.圍棋。 2.下棋:對~。~棋。 3.姓。
議
[ yì ]
1.討論;商量:自報(bào)公~。 2.意見:建~。提~。 3.評論:物~。無可非~。
裔
[ yì ]
1.后代子孫:后~。 2.邊遠(yuǎn)的地區(qū):四~。
役
[ yì ]
1.需要為官方出勞力的事:勞~。徭~。 2.強(qiáng)迫驅(qū)使;使喚:奴~。~使。 3.舊指供使喚的人:仆~。 4.戰(zhàn)役:平型關(guān)之~。 5.兵役:現(xiàn)~。
義
[ yì ]
1.合宜的事情。《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淮南子•齊俗》:“為義者,布施而德。” 2.正道、正理。《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 3.死節(jié)、殉難。《禮記•禮運(yùn)》:“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谷傳》:“尹務(wù)實(shí),男子也,先我就義矣。” 4.法則。《呂氏春秋•孟春紀(jì)•貴公》:“無偏無頗,遵王之義。” 5.意思:“意義”、“字義”。漢•孔安國《尚書序》:“以所聞伏生之書,考論文義,定其可知者,為隸古定。” 6.功用。《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7.姓。如漢代有義縱。 8.合於正義的:“義民”、“義婦”、“義舉”。《書經(jīng)•康誥》:“汝陳時(shí)臬事,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 9.用來周濟(jì)公眾的:“義莊”、“義塾”、“義舍”。《三國志•卷八•魏書•張魯傳》:“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 10.假的,有其名而非真﹑非親的:“義父”﹑“義子”﹑“義肢”﹑“義齒”。
毅
[ yì ]
果斷;堅(jiān)決:~然。~力。
誼
[ yì ]
交情:友~。情~。深情厚~。
懌
[ yì ]
歡喜;高興。
溢
[ yì ]
1.充滿而流出來:河水四~。洋~。 2.過分:~美之詞(過分夸獎的話)。 3.古又同“鎰”。
浥
[ yì ]
濕潤:朝雨~塵。
億
[ yì ]
1.數(shù)目。一萬萬。 2.古指十萬。 3.數(shù)目非常大:~萬。
臆
[ yì ]
1.胸。 2.無根據(jù)的;主觀的:~測。~造。
譯
[ yì ]
1.翻譯:口~。筆~。直~。~文。~了一篇英文小說。 2.姓。
泄
[ xiè ]
[ yì ]
1.液體或氣體排出。2.漏,露。3.盡量發(fā)出。a.緩飛的樣子,如“雄雉于飛,~~其羽”;b.閑散自得,如“十畝外兮,桑者~~兮”;c.弛緩的樣子,如“天之方噘,無然~~”。
憶
[ yì ]
1.回想:~苦思甜。 2.記得:記~猶新。
肄
[ yì ]
學(xué)習(xí):~業(yè)。~習(xí)(學(xué)習(xí))。
羿
[ yì ]
后羿,古人名。一指夏朝有窮氏的酋長,善于射箭。二指嫦娥之夫。有“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
昳
[ yì ]
[ dié ]
〔昳麗〕美麗。太陽偏西。
挹
[ yì ]
1.舀:~取。~彼注茲(從那里舀出來倒在這里頭)。 2.牽引;拉。
異
[ yì ]
1.不同的:~乎。~說。~常。~己(與自己意見不同或利害相沖突的人)。~端(舊時(shí)指不符合正統(tǒng)思想的主張或教義,如“~~邪說”)。~化。~性。~樣。大同小~。~曲同工。 2.分開:離~。~居。 3.另外的,別的:~日。~地。~國。~鄉(xiāng)。~類。 4.特別的:奇~。~聞。~彩。奇才~能(特殊的才能)。 5.奇怪:驚~。詫~。怪~。
薏
[ yì ]
〔薏苡〕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穎果卵形。果仁叫薏米,可入藥,有健脾、去濕、利尿等作用。
縊
[ yì ]
勒死;吊死: ~殺。 自~。
佾
[ yì ]
古代樂舞的行列。
囈
[ yì ]
囈語:夢~。
瘞
[ yì ]
1.埋葬;埋藏。 2.安靜;文靜。
嶧
[ yì ]
嶧山,山名,在山東。
藝
[ yì ]
見“藝”。
鎰
[ yì ]
古代重量單位,一鎰合二十兩(一說二十四兩):黃金百~。
劓
[ yì ]
古代一種割掉鼻子的酷刑。
疙
[ gē ]
[ yì ]
a.皮膚上突起或肌肉上結(jié)成的病塊,如“頭上起了個(gè)~瘩”;b.小球形或塊狀的東西,如“芥菜~瘩”;c.不易解決的問題,如“思想~瘩”;d.不通暢或不爽利,如“這篇作文中的語句很~瘩”;e.量詞,如“一~瘩糕”;f.麻煩,別扭。均亦作“疙疸”。癡呆的樣子。
悒
[ yì ]
憂愁不安:憂~。郁~。~~不樂。
仡
[ yì ]
[ gē ]
1.〔仡仡〕2.強(qiáng)壯勇敢。3.高大。〔仡佬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人口4.4萬。分布在貴州省西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隆林和云南省文山等地區(qū)。有本民族語言,兼通漢語和當(dāng)?shù)厝藬?shù)較多的少數(shù)民族語。建有貴州省道真、務(wù)川兩個(gè)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等自治地方。
殪
[ yì ]
1.死。 2.殺。
衪
[ yì ]
古同“袘”。
鐿
[ yì ]
金屬元素,符號Yb,原子序數(shù)70。是稀土元素之 一。銀白色金屬,有延展性,質(zhì)軟。是重要的發(fā)光材料敏化劑。可制特種合金。
鹢
[ yì ]
古書上說的一種像鷺的水鳥。
廙
[ yì ]
1.可移動的住房。類似蒙古包。 2.恭敬。
睪
[ yì ]
[ zé ]
[ gāo ]
暗中察看。古同“澤”,澤蘭,一種香草。1.古同“皋”,高地。2.古同“睪”。
熤
[ yì ]
古人名用字。
裛
[ yì ]
1.書套。 2.纏繞。
嗌
[ ài ]
[ yì ]
咽喉被食物等塞住。咽喉。
枻
[ yì ]
[ xiè ]
1.船舷。2.短漿。矯正弓弩的器具。
癔
[ yì ]
〔癔癥〕也叫歇斯底里。神經(jīng)官能癥的一種。多由精神刺激而急劇發(fā)病。主要癥狀是運(yùn)動、感覺和精神意識等障礙。
議
[ yì ]
見“議”。
泆
[ yì ]
[ dié ]
1.古同“逸”。2.古通“溢”。蕩滌。
憶
[ yì ]
見“憶”。
蓺
[ yì ]
種植:樹~五谷(種植五谷)。
斁
[ yì ]
[ dù ]
1.解除。2.厭倦;懈怠;厭棄。3.盛大的樣子。4.終止。敗壞。
鮨
[ yì ]
1.魚,體細(xì)長而側(cè)扁,紅色或褐色,有斑紋。口大,可以伸縮,牙細(xì)而尖。生活于海洋中,有的進(jìn)入淡水。 2.古指鯢魚:“(北岳之山)諸懷之水出焉……其中多~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嬰兒。”
鷁
[ yì ]
見“鹢”。
埸
[ yì ]
1.田間的界限。 2.邊境:疆~。
枍
[ yì ]
〔~栺(zhī)〕a.一種樹,即檍樹。b.中國漢代建章宮中一個(gè)宮殿的名稱。c.泛指宮殿,如“水亭通~栺(zhī),石路接堂皇。”均亦作“枍詣”。
億
[ yì ]
見“億”。
埶
[ yì ]
[ shì ]
古同“藝”。古通“勢”。
杙
[ yì ]
1.斜埋在地上的小木樁。 2.系在木樁上。
嫕
[ yì ]
性情和善可親:婉~(和婉柔順)。
蜴
[ yì ]
見〖蜥蜴〗。
湙
[ yì ]
〔浟(yóu)~〕水流動的樣子,如“爾其為狀也,則乃浟(yóu)~瀲滟,浮天無岸。”
譯
[ yì ]
見“譯”。
晹
[ yì ]
太陽在云中忽隱忽現(xiàn)。
曀
[ yì ]
天陰沉。
駅
[ yì ]
同“驛”(日本漢字)。
黓
[ yì ]
黑色。
忔
[ yì ]
[ qì ]
厭煩。可愛,如“思量模樣~憎兒,惡又怎生惡?”。
豷
[ yì ]
豬的喘息。
饐
[ yì ]
(食物)腐敗發(fā)臭:“食~而餲。”
繹
[ yì ]
見“繹”。
驛
[ yì ]
見“驛”。
炈
[ yì ]
磚瓦窯的煙囪。也指用土坯臨時(shí)搭成的灶。
兿
[ yì ]
古同“藝”。
呹
[ yì ]
1.牛羊嚼草的樣子。 2.疾速的樣子。
帟
[ yì ]
小帳幕,亦指幄中座上的帳子:“掌帷幕幄~綬之事”。
焬
[ xī ]
[ yì ]
干貌。古同“焲”,火光。
袘
[ yí ]
[ yì ]
衣袖。裙邊。
瘞
[ yì ]
1.埋葬。晉•潘岳《西征賦》:“夭赤子於新安,坎路側(cè)而瘞之。”唐•韓愈《祭十二兄文》:“生不偕居,疾藥不親,斂不摩棺,瘞不繞墳。” 2.埋藏;隱藏。《新唐書•魏徵傳》:“大理卿馬曙有犀鎧數(shù)十首,懼而瘞之。”元•張可久《紅繡鞋•三衢山中》曲:“仙橋藏老樹,石筍瘞蒼云。” 3.審;明白。古方言。《方言•第六》“瘞,審也。齊楚曰瘞。”
詣
[ yì ]
見“詣”。
儗
[ nǐ ]
[ yì ]
[ ài ]
[ yí ]
1.《廣韻》魚紀(jì)切,上止,疑。2.準(zhǔn)備,打算。3.古通“擬”,比擬。4.茂盛貌。草木、莊稼茂盛的樣子。6.遲疑。7.凝滯。8.超越本份。9.草擬,依照。10.比劃。1.《廣韻》魚記切,去志,疑。2.遲滯;遲疑。參見“儔儗”。1.《廣韻》五溉切,去代,疑。2.《廣韻》海愛切,去代,曉。3.見“儓儗”。1.《集韻》魚其切,平之,疑。2.疑。謂因疑惑不解而羞愧。
懌
[ yì ]
見“懌”。
醳
[ yì ]
[ shì ]
1.酒;醇酒。2.賞賜酒食。古通“釋”,釋放。”
肊
[ yì ]
同“臆”。
妷
[ zhí ]
[ yì ]
古同“侄”。”放蕩。
釴
[ yì ]
1.附耳在唇外的方鼎。 2.姓。
潩
[ yì ]
清潩河(Qīngyì Hé),水名,潁河的支流,在河南。
殹
[ yì ]
1.呻吟聲。 2.蒙幕。 3.句尾語氣詞,相當(dāng)于“也”、“兮”:“禮使介老將之以自救~。”
苅
[ yì ]
同“刈”。
欥
[ yù ]
[ yì ]
古同“遹”,句首助詞,虛用,無實(shí)義。辭。又作“喜”解。
繶
[ yì ]
1.用絲線編織成的帶子。 2.系束。 3.古代酒器口與足底之間的篆文裝飾。
秇
[ zhí ]
[ yì ]
古同“執(zhí)”,拘捕。古同“藝”,種植。
玴
[ yì ]
像玉的美石。
勚
[ yì ]
1.勞苦。 2.器物磨損,失去棱角、鋒芒等:螺絲扣~了。
虉
[ yì ]
盤龍參,古稱“綬草”。
悘
[ yī ]
[ yì ]
審。1.恭敬。2.安靜。
悥
[ yì ]
[ niàn ]
古同“意”。古同“念”。
伇
[ yì ]
古同“役”。
貤
[ yí ]
[ yì ]
1.古通“移”。2.販賣。1.重復(fù)。”2.古通“迤”,延展;延續(xù)。”
蘙
[ yì ]
1.古書上說的一種草。 2.古同“翳”,遮蔽:“先是斯境,~于榛薄。”
訳
[ yì ]
古同“譯”。
軼
[ yì ]
[ dié ]
1.後車超前車。引申為超越。2.突襲,突擊。3.超絕。4.散失。5.通“逸”。安閑,逸樂。6.通“逸”。奔馳;逃跑。7.通“溢”。1.更替;輪流。2.見“軼蕩”。
燡
[ yì ]
1.〔~~〕光明,如“赫~~而燭坤。” 2.光耀:“園蘅眩紅花,湖荇~黃華。”
浂
[ yì ]
1.古同“泆”。 2.涯。
鶂
[ yì ]
古同“鷁”。
檍
[ yì ]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木材堅(jiān)韌,可做弓弩等:“凡取干之道七,柘為上,~次之。”
嶧
[ yì ]
見“嶧”。
跇
[ yì ]
超越。
嬑
[ yì ]
古女子人名用字。
芅
[ yì ]
〔銚~〕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即獼猴桃。
獈
[ yì ]
義未詳。
寱
[ yì ]
同“囈”。
豙
[ yì ]
1.豬發(fā)怒,毛豎起。 2.刪夷,剔除。
螠
[ yì ]
無脊椎動物的一大類,雌雄異體,身體呈圓筒狀,不分節(jié),有少數(shù)剛毛。生活在海底泥沙中。也叫海腸子。
耴
[ yì ]
〔聱~〕a.眾多的聲音;b.魚鳥的狀態(tài)。
浳
[ yì ]
1.肥澤。 2.潤。
栺
[ zhī ]
[ yì ]
a.古書上說的一種樹。b.柱。見“枍”。
鎰
[ yì ]
見“鎰”。
伿
[ yì ]
怠慢不敬。
鸃
[ yì ]
〔鵔~〕見“鵔”。
澺
[ yì ]
〔~水〕中國河南省上蔡縣以下洪河的古稱。
囈
[ yì ]
1.“囈”的繁體字。 2.說夢話。《列子•周穆王》:“眠中啽囈呻呼,徹旦息焉。”
乂它讀音yi第四聲它的同音字有億、憶、義、議、藝、等。
乂讀音 yi
同音字有:億 邑 憶 議 屹 異
yi:易 意 宜 藝 翼 憶
乂,拼音:yì,aì。同“艾”。
“的”的同音字有哪些?
的同音字有:銀拿得、德、嗨、地、得。的,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一級字(常用字),普通話讀音為de、di、di、di,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時(shí)代。在六書中屬于形聲字。隸書、楷書作從白、勺聲,是“的”所分化出來的字。的字,《說文解字》解釋為“明”,而日光明亮就白,故俗體字改成從白。“的”字基本含...
的同音字有哪些
的的同音字包括地、得、嘚。在漢語中,“的”字的普通話讀音是de、dí、dì、dī,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的甲骨文時(shí)代。其書寫形式經(jīng)歷了隸書、楷書的演變,最初的字形為從白、勺聲,后來分化出“旳”字。在《說文解字》中,“旳”字被解釋為“明”,因?yàn)槿展饷髁粒宰中窝莼癁閺陌住6暗摹弊?..
_的同音字
_的同音字何、 偶、幸、 媒。L讀音: [el] 。[el] 是由一個(gè)前元音\/e\/和一個(gè)舌邊音\/l\/共同組成。 一、前元音\/e\/的發(fā)音方法:1、嘴唇向兩側(cè)微微分開,上下齒之間大約可容納一個(gè)小指頭尖的距離。2、舌前部在發(fā)音過程中抬起,舌尖稍微接觸下齒背。3、發(fā)音時(shí)下巴逐漸向下移動,震動聲帶,發(fā)出\/e...
的的同音字
得,地
的同音字是哪幾個(gè)
的同音字有地和得,都是讀作de的音。這三個(gè)字在小學(xué)階段的學(xué)習(xí)中,容易混淆和誤用。具體來說,“的”通常用于主語或賓語的前面,比如“聰明的腦袋”;“地”則用來修飾動詞,如“高興地跳了起來”;“得”則多用于動詞后面,比如“他們玩得真痛快啊”。舉個(gè)具體的例子來幫助理解,比如句子“小貓的...
的字的同音字有哪些
同音字"地",普通話讀音為de、dí、dì、dī,最早見于商代甲骨文時(shí)代。隸書、楷書作從白、勺聲,"的"字是從"旳"分化出來的字。"旳"字,《說文解字》解釋為"明",日光明亮即為白,故俗體字改從白,形成現(xiàn)在的"的"字。"的"字的基本含義是真實(shí)、實(shí)在,如"的確"。引申含義為用在詞或詞組后表明...
的同音字是什么
的同音字是:德 德的解釋 [dé]1.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zhǔn)則和規(guī)范,品行,品質(zhì):美~。品~。公~。~行。道~。~性。~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jìn)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才兼?zhèn)洹6取苛Α!咄亍?. 心意,信念:一心一~。
?的同音字
?的同音字是聳、慫、?、摗、?、竦、慫、楤、嵷、?、?、漎等。?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甲骨文時(shí)期。在甲骨文的符號中,“日”代表太陽,而“勺”則表示以勺取日,也就是“捉拿太陽”的意思。這個(gè)符號在后來的金文和篆書中逐漸演變?yōu)榈模砻鳌白侥锰枴钡?..
的同音字可以組什么詞
有的同音字:有的、地、得。這三個(gè)字都讀作de,但在用法上卻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小學(xué)生在使用這些字時(shí),往往容易混淆。“的”通常用在主語或賓語的前面,例如“聰明的腦袋”和“戴帽子的男孩”。這種用法強(qiáng)調(diào)的是主體所具備的屬性。“地”則用在謂語動詞的前面,用來修飾動作或狀態(tài),比如“高興地跳了...
的的同音字組詞
小的、有的、怎的、目的、的確、端的、破的、好的、標(biāo)的、美的、新的、香的、文的、的確、的士、落的、別的、的顱、媽的、閑的、當(dāng)家的、的確良、夠受的、真格的、有的是、夠瞧的、怪不的、可的松、領(lǐng)頭的、偏生的、犯的上、家里的、說真的、該死的、無的放矢、一語中的、有的放矢、...
相關(guān)評說:
安順市雙列: ______ 乂 yì <動> (會意.從丿從乂相交.又作“刈”.本義:割草或收割谷類植物) 同本義 [mow] 乂,芟草也.——《說文》 治理;安定 [govern;settle;stable] 乂,治也.——《爾雅》 有能俾乂.——《書·堯典》 保國乂民.——《漢書·武五子傳》 朝野安乂.——《北史》 又如:乂安(太平無事) 乂 yì ㄧˋ 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 賢才:俊~在官. 割:~草.~麥. 鄭碼:OS,U:4E42,GBK:8156 筆畫數(shù):2,部首:丿,筆順編號:34
安順市雙列: ______ 乂[yì] 乂,拼音:yì,注音:ㄧˋ,釋義:1. 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2. 賢才,才德過人的人:俊~在官.3. 割:~草.~麥. 乂,象形字.從丿從乀(fú)相交.甲骨文像原始的剪除雜草的剪刀形.本義:割草. 中文名 乂 外文名 govern...
安順市雙列: ______ ● 乂yì ◎ 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 ◎ 賢才:俊~在官. ◎ 割:~草.~麥. ● 丩jiū ◎ 古同“糾”. ● 夃gǔ ◎ 古同“賈”,賣. ● 夃yíng ◎ 古同“贏”. ● 匄gài ◎ 古同“丐”. ● 匚fāng ◎ 古代一種盛放東西的方形器物. ◎ 量詞,一斗. ◎ 祭名. ● 邔qǐ ◎ 古縣名,在今中國湖北省宜城縣. 連起來就沒啥意思了
安順市雙列: ______ 悞乂怎么讀(wù yì ) 悞 wù ◎ 同“悮”. 乂 yì 1. 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 2. 賢才:俊~在官. 3. 割:~草.~麥.
安順市雙列: ______ 同音字 埸 譯 詣 鮨 鄓 乂 醷 潩 妷 燡 yì 1. 〔~~〕光明,如“赫~~而燭坤.”2. 光耀:“園蘅眩紅花,湖荇~黃華.”
安順市雙列: ______ 用智能abc,輸入v,4
安順市雙列: ______[答案] 乂yì(會意.從丿從乂相交.又作“刈”.本義:割草或收割谷類植物)同本義 [mow]乂,芟草也.——《說文》治理;安定 [govern;settle;stable]乂,治也.——《爾雅》有能俾乂.——《書·堯典》保國乂民.——《漢書·武五子傳...
安順市雙列: ______ 乂氼意思是愛你. 因?yàn)閬V氼的拼音就是“ai ni”,跟愛你的拼音寫法是一樣的,所以“乂氼裂型”一詞在網(wǎng)絡(luò)上就是“愛你”的意思.這是一種諧音的用法,表達(dá)一種潛藏式的喜歡和愛. 想讓別人看不出來又想讓其他人看出來.乂氼是火星文...
安順市雙列: ______ 乂氼嫑忈怎么讀什么意思 1、乂氼是愛你的意思.乂氼的拼音就是“ai ni”,其實(shí)就是表達(dá)愛你的意思,想讓別人看不出來又想讓其他人看出來. 乂氼是火星文,趣味地意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由符號、繁體字、日文、韓文、冷僻字或漢字拆...
安順市雙列: ______ 乂 拼音:yì 部首:丿,部外筆畫:1,總筆畫:2 五筆86:QTY 五筆98:RTY 倉頡:K 筆順編號:34 四角號碼:40000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4E42 基本字義 ● 乂 yìㄧˋ ◎ 治理,安定:~安(太平無事). ◎ 賢才:俊~在官. ◎ 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