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誰辛苦為誰甜”的出處是哪里
“為誰辛苦為誰甜”全詩
《蜂》
唐代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作者簡介(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zhèn))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yīng)進(jìn)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jǐn)鄶嗬m(xù)續(xù)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xiāng)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蜂翻譯及注釋
翻譯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里鮮花迎風(fēng)盛開,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注釋
山尖:山峰。
盡: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蜂創(chuàng)作背景
羅隱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yīng)進(jìn)士試,歷七年不第。后來又?jǐn)鄶嗬m(xù)續(xù)考了幾年,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對當(dāng)時考試制度、當(dāng)時朝廷的失望,以及在這樣的情緒下,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chǎn)生的憤懣,大致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蜂賞析
羅隱的詠物詩“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別出心裁,獨具寓意,諷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尋味。清沈祥龍《論詞隨筆》云:“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yùn)于其內(nèi),斯寄托遙深,非沾沾焉詠一物矣。”羅隱正是在對物象深入細(xì)致的觀察基礎(chǔ)之上,對所詠之物融進(jìn)他強(qiáng)烈的家國之憂與身世之慨,刺時諷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詩壇脫穎而出。《蜂》通過吟詠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用這一自然現(xiàn)象,表現(xiàn)了他對社會和歷史問題的思考。
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態(tài),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lǐng)地給了它們相當(dāng)大的施展本領(lǐng)的空間。“不論”“無限”,蜜蜂在辛勤勞動中“占盡風(fēng)光”,簡單寫來看似平平無奇,純行直白,幾乎是欣賞、夸贊的口吻,實則是匠心獨運(yùn),先揚(yáng)后抑,為下文的議論做出了鋪墊。
后兩句緊乘“蜜蜂”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勞動者”意象加以引申、擴(kuò)大,發(fā)出“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一聲嘆息。同時也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已采的百花釀成蜜,辛辛苦苦的勞作終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話鋒一轉(zhuǎn),這般辛勞到底又是為了誰呢?在當(dāng)時黑暗腐朽的社會里,為的正是那些不勞而獲、占據(jù)高位、手握重權(quán)的剝削者,此中的諷意不言而明。詩人以反詰的語氣控訴了那些沉迷利祿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對廣大的勞苦人民產(chǎn)生了矜惜憐憫之情,從另一個側(cè)面對這種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不平現(xiàn)實加以嘲諷和鞭笞,在為勞動人民鳴冤叫屈的同時也是對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難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達(dá)對唐末朋黨傾軋、宦官專權(quán)、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這首詠蜂詩運(yùn)用象征的手法、設(shè)問的形式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xiàn)象,與張碧《農(nóng)夫》中的“運(yùn)鋤耕劚侵星起”“到頭禾黍?qū)偎恕币约懊穲虺肌短照摺分小疤毡M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可作同一理解,都是嘆苦辛人生之歷練,社會世道之多艱,于人于己都是一番深省之言。
羅隱此篇歌詠“蜂”之作,在藝術(shù)表達(dá)形式上獨具特色。以“蜜蜂”為張本,所詠之物形神兼?zhèn)洌鼮殡y得是所詠之物興寄明顯、寄慨遙深,“不粘不脫,不即不離,乃為上乘”(《帶經(jīng)堂詩話》),追求“神似”的工藝正如嚴(yán)羽《滄浪詩話·詩辨》云:“詩之極至有一,曰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體物工妙,詞近旨遠(yuǎn),夾敘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敘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輔以言深。
蜂鑒賞
蜂與蝶在詩人詞客筆下,成為風(fēng)韻的象征。然而小蜜蜂畢竟與花蝴蝶不同,它是為釀蜜而勞苦一生,積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詩人羅隱著眼于這一點,寫出這樣一則寄慨遙深的詩的“動物故事”。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詩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值得注意的有三點:
一、欲奪故予,反跌有力。此詩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經(jīng)營,除“辛苦”而外并無所有。然而前兩句卻用幾乎是矜夸的口吻,說無論是平原田野還是崇山峻嶺,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領(lǐng)地。這里作者運(yùn)用極度的副詞、形容詞──“不論”、“無限”、“盡”等等,和無條件句式,極稱蜜蜂“占盡風(fēng)光”,似與題旨矛盾。其實這只是正言欲反、欲奪故予的手法,為末二句作勢。俗話說: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對前二句反跌一筆,說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屬誰有,將“盡占”二字一掃而空,表達(dá)效果就更強(qiáng)。如一開始就正面落筆,必不如此有力。
二、敘述反詰,唱嘆有情。此詩采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但議論并未明確發(fā)出,而運(yùn)用反詰語氣道之。前二句主敘,后二句主議。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敘,四句主議。“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但由于主敘主議不同,末二句有反復(fù)之意而無重復(fù)之感。本來反詰句的意思只是:為誰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卻分成兩問:“為誰辛苦”?“為誰甜”?亦反復(fù)而不重復(fù)。言下辛苦歸自己、甜蜜屬別人之意甚顯。而反復(fù)詠嘆,使人覺感慨無窮。詩人矜惜憐憫之意可掬。
三、寓意遙深,可以兩解。此詩抓住蜜蜂特點,不做作,不雕繪,不尚詞藻,雖平淡而有思致,使讀者能從這則“動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覺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說此詩實乃嘆世人之勞心于利祿者;有人則認(rèn)為是借蜜蜂歌頌辛勤的勞動者,而對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以無情諷刺。兩種解會似相齟齬,其實皆允。因為“寓言”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為某種說教而設(shè)喻,寓意較淺顯而確定;另一種是作者懷著濃厚感情觀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訓(xùn),但“寓意”就不那么淺顯和確定。如此詩,大抵作者從蜂的“故事”看到那時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寫下來,不直接說教或具體比附,創(chuàng)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較大靈活性。而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著不同意義的苦辛人生,與蜂相似的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所謂“終朝聚斂苦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紅樓夢》“好了歌”);一種是“運(yùn)鋤耕劚侵星起”而“到頭禾黍?qū)偎恕薄_@就使得讀者可以在兩種意義上作不同的理解了。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jìn),勞動光榮成為普遍觀念,“蜂”越來越成為一種美德的象征,人們在讀羅隱這詩的時候,自然更多地傾向于后一種解會了。可見,“寓言”的寓意并非一成不變,古老的“寓言”也會與日俱新。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是什么意思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于唐代詩人羅隱《蜂》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指世道不公,有人辛苦勞作卻不得溫飽,有人卻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峰》這首詩里的蜜蜂就是...
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上一句是什么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意思是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出自羅隱《蜂 》。原文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論是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領(lǐng)。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忙的全詩是什么?
這首詩的標(biāo)題是“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名篇《蜂》。全詩以蜜蜂采蜜為象征,表達(dá)了作者對勞動者辛勤勞作的感慨。詩中寫道:"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這段話描繪了蜜蜂無論環(huán)境如何,都會辛勤地在各個角落采集花粉,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采得百花釀成蜜,為誰辛苦為誰甜,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勤勞的蜜蜂采集百花的花蜜,然后將其釀成甜美的蜜糖,但這一切的勞動和付出都是為了誰而做呢。這是唐代詩人李清照的名句,意思是勤勞的蜜蜂采集百花的花蜜,然后將其釀成甜美的蜜糖,但這一切的勞動和付出都是為了誰而做呢,是為了人類,為了讓人們品嘗到這美味的蜜糖。這句話表達(dá)了勞動的辛苦和價值...
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上一句是什么
“為誰辛苦為誰甜”上一句為“采得百花成蜜后”。出自唐代詩人羅隱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蜂》。該詩通過描寫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受這一自然現(xiàn)象,比喻廣大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被封建統(tǒng)治階級殘酷剝削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古詩原文:《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
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上一句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處:(唐)羅隱《蜂》譯文:無論在平原還是在山尖,美麗的春光盡被蜜蜂占。采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后,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全詩是什么?作者是誰
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賞析這首贊美了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和不滿。這首詩有幾個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的特點...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是什么修辭手法 采得百花釀成蜜用來比喻...
在當(dāng)時黑暗腐朽的社會里,為的正是那些不勞而獲的剝削者,詩人以反詰的語氣控訴了那些沉迷利祿之人,也表達(dá)了對廣大的勞苦人民的矜惜憐憫之情。采得百花成蜜后的出處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詩歌《蜂》,原詩如下: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是什么意思
解釋為: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羅隱的《蜂》.全詩為: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全詩意思是:不論平地還是山頭,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蜜蜂的身影,在各種花兒上采花粉釀成...
文言文羅隱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二、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里鮮花迎風(fēng)盛開,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三、作者出處 【作者】羅隱 【朝代】唐 擴(kuò)展資料 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態(tài),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lǐng)地給了它們相...
相關(guān)評說:
突泉縣輸出: ______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處:(唐)羅隱《蜂》譯文:無論在平原還是在山尖,美麗的春光盡被蜜蜂占.采集百花釀成了蜜以后,不知道為誰辛苦為誰甜?擴(kuò)展資料 賞析: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
突泉縣輸出: ______[答案]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羅隱的《蜂》. 全詩為: 不論來地與山尖, 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突泉縣輸出: ______ 為誰辛苦為誰甜前一句是采得百花成蜜后.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蜂》,全詩為: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fēng)光盡被.
突泉縣輸出: ______ 唐 - 羅隱 - 蜂 【年代】:唐 【作者】:羅隱 【題目】:蜂 【內(nèi)容】: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意思是:蜜蜂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山尖,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領(lǐng).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
突泉縣輸出: ______ 這兩句是本來是分開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明湯顯祖的〈牡丹亭〉,原文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典出謝靈運(yùn)“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意思是:縱有令人愜意的美好的時光,美麗的景色,卻沒有欣賞的心思. 而“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羅隱的《蜂》,原詩是“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贊揚(yáng)了蜜蜂的勤勞及貢獻(xiàn)品質(zhì),也暗喻了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與不滿. 兩句放到一起就是說在為一個人時時刻刻擔(dān)心,而無心欣賞這美好的良辰美景,一般是指少女思春時的心情.
突泉縣輸出: ______ 本意是贊美蜜蜂,寓意是贊美那些辛勤勞作的人們 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羅隱的《蜂》.全詩為:不論來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全詩意思是:不論來地與山頭,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蜜蜂的身影,在各種花兒上采花粉釀成蜂蜜,不知道它們這樣辛苦忙碌地釀造蜂蜜到底是為了誰
突泉縣輸出: ______ 為誰辛苦為誰甜
突泉縣輸出: ______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蜂》 《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這是一首詠物詩,也是一首寓理詩.詩人借引用蜜蜂辛勤勞動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作者對不勞而獲的人的痛恨與不滿.
突泉縣輸出: ______ 下句:為誰辛苦為誰甜 解釋為:它們采盡百花釀成蜜后,到頭來又是在為誰忙碌?為誰釀造醇香的蜂蜜呢?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羅隱的《蜂》.全詩為:不論來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全詩意思是:不論來地與山頭,凡是景致最美的地方,都有蜜蜂的身影,在各種花兒上采花粉釀成蜂蜜,不知道它們這樣辛苦忙碌地釀造蜂蜜到底是為了誰. 詩人背景:羅隱(833-909)唐代詩人,字昭諫,余杭人,本名橫,因為十次考進(jìn)士沒考中,一怒之下改名羅隱.
突泉縣輸出: ______ 為誰辛苦為誰甜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出自羅隱的《蜂》.全詩為:不論來地與山尖,無限風(fēng)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詩人背景:羅隱(833-909)唐代詩人,字昭諫,余杭人,本名橫,因為十次考進(jìn)士沒考中,一怒之下改名羅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