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jgcgs88.cn-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不卡,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噼里啪啦国语版在线观看,zσzσzσ女人极品另类

  • <strike id="qgi8o"><td id="qgi8o"></td></strike>
  • <ul id="qgi8o"><acronym id="qgi8o"></acronym></ul>
  • <li id="qgi8o"></li>
    <ul id="qgi8o"></ul>
    <strike id="qgi8o"><rt id="qgi8o"></rt></strike>
    <ul id="qgi8o"><center id="qgi8o"></center></ul>
  • <kbd id="qgi8o"></kbd>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譯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意,請(qǐng)解釋這幾個(gè)詞的一詞多意,初中全部啊。每...

      夫
      ①其夫囈語(丈夫)《口技》
      ②夫環(huán)而攻之《發(fā)語詞》《<孟子>二章》
      ③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稱)《愚公移山》
      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嘆詞,啊)《岳陽樓記》
      勝
      ①予觀夫巴陵勝狀(美好的,好的)《岳陽樓記》
      ②獨(dú)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勝利)《陳涉世家》
      ③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禁)《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shí)有》
      和
      ①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和煦)《岳陽樓記》
      ②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和樂)《岳陽樓記》
      ③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混和)《活板》
      去
      ①則有去國懷鄉(xiāng)(離開)《岳陽樓記》
      ②去死肌,殺三蟲(除掉)《捕蛇者說》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距離)《為學(xué)》

      ★☆★☆★☆★☆★☆★☆★☆★☆★☆★☆★☆★☆★☆
      fū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著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頭發(fā)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個(gè)丈夫了。古時(shí)男子成年束發(fā)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標(biāo)志。本義:成年男子的通稱)
      同本義 [man]
      夫,丈夫也。——《說文》。按,夫從一大,會(huì)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詩·陳風(fēng)·墓門》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孟子》。注:“將必將為匹夫。”
      二田為一夫。——《管子·乘馬》
      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列子·湯問》
      一夫不耕,或受之饑。——漢·賈誼《論積貯疏》
      又如:夫公(古代敬稱男子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無妻者謂夫,有妻者謂家)
      女子的正式配偶 [husband]
      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shí)齊發(fā)。——《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樂府詩集·陌上桑》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黨(丈夫的親屬)
      舊稱從事某種體力勞動(dòng)的人 [working man]。如:農(nóng)夫;人力車夫;馬夫;轎夫;夫頭(夫役的頭目)
      大丈夫。對(duì)男子的美稱 [true man]
      西川 劉禪本非夫,文燦貪庸亦豎奴。——柳亞子《諸將六首》
      劍衣 [sleeve of a sword]
      劍則啟櫝,蓋襲之,加夫襓與劍焉。——《禮記·少儀》
      通“趺”。足背 [instep]
      渠長丈六尺,夫長丈二尺,臂長六尺。——《墨子·備城門》

      夫
      fū
      〈副〉
      通“復(fù)”。再,又一次 [again;once more]
      回志怯來從玄謀,獲我所求夫所思?——張衡《思玄賦》
      另見fú
      ——————————————————————————

      去
      qù
      〈動(dòng)〉
      (會(huì)意兼形聲。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離開洞口或坑坎而去。《說文》:“從大,凵聲。”凵(qū)。本義:離開)
      同本義 [go away;leave]
      去,人相違也。——《說文》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魏風(fēng)·碩鼠》
      紀(jì)侯大去其國。——《春秋·莊公四年》
      大去者,不遺一人之辭也。——《谷梁傳》
      武子去所。——《左傳·襄公二十年》
      不能相去。——《戰(zhàn)國策·齊策》
      乃去。——唐·柳宗元《三戒》
      久而不去。——宋·歐陽修《歸田錄》
      一狼徑去。——《聊齋志異·狼三則》
      東向馳去。——清·魏禧《大鐵椎傳》
      又如:去離(分離;離開);去任(因故離開職位);去住無門(進(jìn)退兩難);去來(離去;往來);去位(離開官位)
      除去;去掉 [remove;wipe off]
      去死肌,殺三蟲。——柳宗元《捕蛇者說》
      明日去。——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俸去書來。
      又如:去絕根株(斬草除根);去疾(除去疾病);去皮;去邪歸正(去掉邪惡,歸于正道)
      相距,遠(yuǎn)離 [be apart from;be at a distance of]
      連峰去天不盈尺。——《蜀道難》
      日始出時(shí)去人近。——《列子·湯問》
      西蜀之去南海。——清·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去村四里。——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又如:兩地相去50里
      前往,到別處,跟“來”相反 [go]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
      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汝可去應(yīng)之。——《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去住無門(進(jìn)退兩難);去緊(走得快;迅疾);去處(所去的地方);去學(xué)校;誰去都一樣
      失掉; 失去 [lose]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三國演義》
      又如:去失(丟失)
      扮演 [戲曲里的角色] [play the part of]。如:去主角的那位長得并不美
      趕走;打發(fā)走 [drive]
      夫匯上之處女,有家貧而無燭者,處女相與語,欲去之。——《戰(zhàn)國策》
      拋棄,舍棄 [throw away]
      是君臣、父子、兄弟盡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又如:去心(心里丟開;放心);去勢(舍棄權(quán)勢)
      去世,死亡 [die]
      日月還復(fù)周,我去不再陽。——晉·陶淵明《雜詩》
      又如:去世(死亡)
      用在謂詞或謂詞結(jié)構(gòu)后表示趨向或持續(xù) [used after a verb or a V—O construction to indicate that an action is to take place or continue]
      上去下來船不定,自飛自語燕爭忙。——宋·梅堯臣《絕句》
      歸去來兮。——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一鳴輒躍去。——《聊齋志異·促織》
      躍去尺有咫。
      又如:我去考慮考慮;明年回鄉(xiāng)下去;船向前慢慢開去;把東西給他送去
      逃離,逃亡 [go into exile;flee from home]
      委而去之。——《孟子·公孫丑下》
      小敵去。——清·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紡焉以度而去之。——《左傳·昭公十九年》
      通“驅(qū)”。驅(qū)逐 [drive out;expel]
      千乘三去。——《左傳·僖公十五年》
      ——————————————————————————————
      通
      tōng
      〈動(dòng)〉
      (形聲。從辵(chuò),甬(yǒng)聲。本義:沒有堵塞,可以通過)
      同本義 [open;through;unimpeded]
      通,達(dá)也。——《說文》
      往來不窮謂之通。——《易·系辭》
      推而行之謂之通。
      坎為通。——《易·說卦》
      道遠(yuǎn)難通。——《國語·晉語》。注:“至也。”
      血脈欲其通也。——《呂氏春秋·達(dá)郁》。注:“利也。”
      凝絕不通聲暫歇。——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中通外直。——宋·周敦頤《愛蓮說》
      又如:通衢大道(四通八達(dá)的大道,指交通要道);通漕(直通水運(yùn));通塞(指境遇的順利與滯澀);通水(通水運(yùn);能行船的地域);通暢(通行無阻的);通川(有河川流通的地方);通邑(四通八達(dá)的城市)
      通往 [lead to]
      指通豫南。——《列子·湯問》
      道不通。——《史記·陳涉世家》
      才通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北通巫峽。——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通天(通往天界。后用以形容本能非凡);通吊(至喪家吊唁)
      傳遞;傳達(dá) [pass on;communicate]
      主簿通語言。——《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通其意。——漢·賈誼《過秦論》
      信耗莫通。——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通狀(申遞各級(jí)官廳的上行公文);通信;通消息;通辭(呈遞書面意見;傳達(dá)話語);通化(傳達(dá)教化);通書(通信);通問(互相致意問候;互通信息)
      溝通;接通 [link up]
      阡陌交通。——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旁推交通。——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
      始能少通。——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通流入海。——清·張廷玉《明史》
      又如:通同造意(串通謀劃);通腳(跑腿說合);通靈(與神靈相通);通房連閣;通源(源頭相通);通屬(連接);通同(串通,勾結(jié))
      往來友好 [friendly intercourse]
      數(shù)通使相窺觀。——《漢書·李廣蘇建傳》
      又如:通家至契(世代有交情的好友);通譜(同姓的人互認(rèn)為同族);通正(和暢平正);通關(guān)(交往聯(lián)系);通歡(往來交好);通交(結(jié)交;交往)
      了解;精通 [understand;comprehend;be proficient in;be well versed in]
      因入京師,觀太學(xué),遂通五經(jīng)。——《后漢書·張衡傳》
      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dá)。——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不能通其意。——唐·韓愈《雜說》
      諸母皆通文。——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通玄(通曉深?yuàn)W的道理);通方(通達(dá)道術(shù));通心(內(nèi)心通達(dá));通明(洞曉事物的道理);通幽(通曉幽深的道理);通悟(洞達(dá)事理,而具有高度的領(lǐng)悟力)
      通報(bào);說 [report;tell]。
      如:通報(bào)(通知稟報(bào));互通姓名;通志(表達(dá)意趣志向);通呈(通報(bào)呈遞)
      疏通;開通 [dredge;remove obstacles from;open]
      疏之欲其通。——唐·柳宗元《柳河?xùn)|集》
      政通人和。——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通路(開通道路);用瀉藥通便;通急(排解急難);通堙(開浚堵塞的水道);通溝(疏通溝渠);通瘀(疏通瘀滯)
      通行;通用 [pass through;in common use]。如:通關(guān)文牒(通行證);通率(通用的比例);通語(普遍通行的語言);通義(通行不變的道理、法則);通禮(通行的禮儀)
      流通,互相交換 [exchange]
      商而通之。——《史記·貨殖列傳》
      通魚鹽。
      又如:通關(guān)節(jié)(暗中行賄、勾通官吏);通刺(通報(bào)名刺;交往)
      陳述 [state]。
      如:通款(向敵方表示愿意降服);通誠(在神前表白誠意)
      通奸,過非婚性生活 [commit adultery]。
      如:與人有通
      調(diào)和 [reconcile]
      以通八風(fēng)。——呂氏春秋·慎行論》

      通
      tōng
      〈形〉
      整個(gè),全部 [whole]
      皆通習(xí)之。——唐·韓愈《師說》
      又如:通班馬步快(全體騎馬、步行的捕快);通悉(都知道;全部了解);通國(全國,整個(gè)國家);通般(全部,全面);通檢(全部檢查);通覽(遍觀)
      博識(shí) [learned;erudite]
      博覽古今者為通人。——《論衡·超奇》
      又如:通品(博學(xué)多識(shí)、才能出眾的人);通士(學(xué)識(shí)豐富而通達(dá)事理的讀書人);通雅(博識(shí)多才,品格雅正)
      總共 [in all;altogether]。
      如:通共(總計(jì));通計(jì)(總計(jì));通紐(總合,合在一起);通址(合計(jì);總共)
      共同 [common]。
      如:通財(cái)(共享財(cái)物);通性(一般人所共有的性質(zhì));通同(共同);通謀(共同合謀)
      透徹 [penetrating]。
      如:通平(通暢平正);通妥(通順妥帖);通快(通暢快捷)
      通
      tōng
      〈名〉
      在某一方面,技術(shù)高超、有獨(dú)創(chuàng)性或聰明靈巧的人 [master;expert]。
      如:通方(通曉為政之道);萬事通;日本通;中國通;美國通
      古州名 [Tong prefecture]
      西魏設(shè)。在今四川達(dá)縣
      五代周置,在今江蘇省南通縣
      金置。在今北京市通縣
      樂器名 [one of musical instrument]
      又立為四器,名之為通。通受聲廣九寸,宣聲長九尺,臨岳高一寸二分。——《隋書》
      古代土地面積單位 [unit of land]。十井為通
      地方一里為井,井十為通。——《漢書》
      藥名。馬糞 [horse excrement]
      通
      tōng
      〈量〉
      遍;次 [time]。
      如:說了一通
      用于文書電報(bào)。
      如:一通電報(bào)
      通
      tōng
      〈副〉
      很;十分 [very]。
      如:通圓(十分圓滿);通黃(很黃)
      總是 [always]
      心邱聽著這些話,只微微的笑,通不言語。——《花月痕》
      另見tòng

      ——————————————————————————
      和
      咊
      hé
      <形>
      和諧;協(xié)調(diào)。 [harmonious;coordinated]
      和,相應(yīng)也。——《說文》
      和,諧也。——《廣雅》
      音聲相和。——《老子》
      樂從和。——《國語·周語下》
      倡予和女。——《詩·鄭風(fēng)·萚兮》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易·中孚卦》
      與謳謠乎相龢。——《文選·王褒·洞簫賦》
      和五聲。——《呂氏春秋·慎行論》
      圣人為能和。
      和樂之本也。
      夔能和之。
      又如:和合日(和諧、合好的吉日);和合會(huì)(合好;和諧);和令(和諧暢適);和比(和諧)
      和順;平和 [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稱和衷共濟(jì),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濟(jì)艱難);和昶(和暢);和直(平和爽直;和順正直);和正(和順端正)
      和睦;融洽 [on friendly terms;harmonious]
      顏色愈和。——《史記·魏公子列傳》
      言和而色夷。——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和友(和睦友愛);和比(和睦;和諧);和居(和睦相處);和勉(和睦互勉)
      喜悅 [happy]。如:和悅(和樂喜悅);和喜(和洽喜悅);和愉;和懌(和悅)
      暖和;和煦;晴和 [warm]
      海上風(fēng)和日暖。——?jiǎng)⒏肚噫i高議》
      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天稍和。——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久而乃和。——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和無寡。——《論語·季氏》
      又如:和清(溫和清朗);和媚(溫和美好)
      適中;恰到好處 [moderate]。如:和售(以平價(jià)相買賣);和成(適量的飲食);和口(適口;可口);和味(適口之食)
      指身體健康舒適 [comfortable]
      和于身也。——《戰(zhàn)國策·趙策》
      又如:和宜(合適,舒服);和勝(病愈);和舒(和暢舒適)
      日語的,日本的 [Japanese]。如:漢和辭典;和服
      攙和,混和 [mix]
      松脂蠟和紙灰。——宋·沈括《夢(mèng)溪筆談·活板》
      淚珠和筆墨齊下。——清·林覺民《與妻書》

      和
      hé
      〈動(dòng)〉
      調(diào)和;調(diào)治;調(diào)適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compromise]。如:和味(調(diào)和食物的滋味);和羹(五味調(diào)和的羹湯);和弱(調(diào)和抑制);和通(調(diào)和;和暢)
      和解;息爭而歸和平 [become reconciled]
      與楚以和。——《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和番(以婚姻安撫外族,和睦異族);和盟(和好結(jié)盟);和鄰(與鄰國媾和交好);和寧(和解,平息);和釋(和解;消除)
      弈棋或賽球等的結(jié)局不分勝負(fù) [end in a draw]。如:這盤棋和了
      交易 [trade]。如:和售(平價(jià)交易);和價(jià)(謂官定的平價(jià));和糴(古代官府以議價(jià)交易為名向民間強(qiáng)制征購糧食);和市(指與少數(shù)民族交易)
      合。匯合;結(jié)合 [converge]。如:和合
      和
      hé
      〈名〉
      兩個(gè)以上數(shù)相加的總數(shù) [sum]。如:五和七的和是十二
      和平 [peace]。如:講和;求和;議和
      和
      hé
      〈介〉
      與;跟 [with]。如:和人群一同去
      向;對(duì);跟 [to]——表示動(dòng)作的對(duì)象。如:我很愿意和大家講一講;和他父親談及此事
      跟 [as]——引進(jìn)用來比較的對(duì)象。如:他的論點(diǎn)和你的相反;我的意見和他們的有別
      和
      hé
      〈連〉
      與 [and]。如:他和他的兒子在這里;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
      加在一起 [and]。如:你的咖啡有奶油和糖
      表示選擇,相當(dāng)于“或” [or]。常用于“無論、不論、不管”后。如:去和不去,由你自己決定
      另見hè;hú;huó;huò;huo
      ————————————————————
      薄
      báo
      <形>
      [口]∶不厚。引申為稀薄,淡薄 [thin]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小雅》
      又如:薄衣(單薄的衣服);薄眉(淡掃蛾眉,用淺黛畫的眉毛);薄唇輕言(嘴唇薄,說話聲音輕細(xì)。引申指說話刻薄);薄紙;薄肉片
      土地含養(yǎng)分少,不肥沃的 [infertile]
      地薄,寡于積聚。——《史記·貨殖列傳》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感情不深;冷淡 [indifferent;be cold toward sb.;lack in warmth]。如:情分不薄;薄幸(薄情,寡情);薄情(寡情,沒有情意)
      味淡 [tasteless; weak]。如:薄咸(味淡和味咸);薄薄(形容滋味淡薄)
      另見bó;bò
      薄
      bó
      <名>
      (形聲。從芔,溥(pǔ)聲。本義:草木叢生處)
      同本義 [scrubland]
      薄,林薄也。——《說文》
      草叢生為薄。——《廣雅》
      列新雉于林薄。——《漢書·揚(yáng)雄傳》
      隱于榛薄之中。——《淮南子·原道》。注:“深草曰薄。”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楚辭·屈原·涉江》
      又如:薄草(叢生之草)
      養(yǎng)蠶的工具;簾子 [bamboo tray]
      高門懸薄(簾子)。——《莊子·達(dá)生》
      勃以織曲薄為生。——《史記·周勃世家》
      薄器不成內(nèi)。——《荀子·禮論》。注:“竹葦之器。”
      蠶宮生蠶著薄(養(yǎng)蠶的器具)上。——《宋書·禮志一》
      又如:薄曲(養(yǎng)蠶的器具。多用竹篾或葦篾編制)

      薄
      bó
      <動(dòng)>
      通“迫”。迫近;接近 [approach]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楚辭·屈原·涉江》
      雷風(fēng)相薄。——《易·說卦》
      外薄四海。——《書·益稷》
      薄而觀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今會(huì)日薄矣。——《國語·吳語》
      寒暑未薄而疾。——《荀子·天論》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薄夜(薄暮,逼近夜晚。即黃昏);薄海(逼近于海,指從京師而至四方的海邊。比喻地域的廣大);薄晚(薄暮,傍晚);日薄西山;薄海同歡
      通“博”。搏擊;拍;擊 [beat]
      擊之若雷,薄之若風(fēng)。——《淮南子·兵略》
      又如:薄狩(搏獸;打獵);薄伐(討伐);薄觸(搏擊沖突)
      減少,減損,減輕 [reduce]
      薄賦斂,廣畜積,以實(shí)倉廩。——漢·晁錯(cuò)《論貴粟疏》
      薄滋味。——《禮記·月令》
      又如:薄征(減輕租稅);薄斂(減輕賦稅);薄收(減產(chǎn),收成不好);薄刑(輕刑)
      輕視,看不起 [look down upon]
      而夫婿樂逸,為婢仆所惑,日以厭薄。——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厚此薄彼;薄慢(怠慢);薄情(不念情義。多用于男女情愛);薄悻(薄情;負(fù)心);薄待(輕視;虧待)
      侵入;混雜 [trespass upon;mix]
      矢溺皆閉其中,與飲食之氣相薄。——清·方苞《獄中雜記》
      通“泊”。停止;依附 [stop;depend on]
      去鄉(xiāng)離家兮徠遠(yuǎn)客,超逍遙兮今焉薄。——《楚辭·宋王·九辯》
      凌陽侯之泛濫兮,忽翱翔之焉薄。——《楚辭·屈原·哀郢》
      心憧憧若涉大川,遭風(fēng)而未薄。——《鹽鐵論·刺復(fù)》
      薄
      bó
      <形>
      物體扁平,與“厚”相對(duì) [thin]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小雅》
      或厚或薄。——《荀子·富國》
      太古薄葬,棺厚三尺,衣衾三領(lǐng)。——《荀子·正論》
      引申為微小,少 [small]
      德薄而位尊…——《易·系辭》
      事力勞而供奉薄。——《韓非子·五蠹》
      又如:薄儀(微少的禮物);薄具(略微具備);薄藝(小技能);薄寒(微寒)
      不濃;淡薄 [light;thin]
      莫辭酒味薄。——杜甫《羌村》
      貴賤情何薄。——《孔雀東南飛》
      又如:薄妝(薄面。淡妝);薄蝕(日月掩食而無光);薄眉(淡掃蛾眉,用淺黛畫的眉毛)
      微薄 [meagre;scant;simple and crude]。如:薄識(shí)(敝友。對(duì)別人謙稱自己的朋友);薄才(微薄的才能。猶不才。常用為自謙之辭);薄親(謙詞。稱自己的親戚)
      急迫;迅速 [urgent;fast]。如:薄言(急急忙忙);薄劇(急迫)
      指人心、世道、綱紀(jì)等衰微輕薄;不莊重 [humble;vulgar]
      為人薄行,有俊才。——?jiǎng)⒘x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
      又如:薄德(菲德,道德不厚;缺德);薄相(輕薄之相。有捉弄、玩弄的意思)
      虛假刻薄,不厚道 [unkind;ungenerous]
      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史記·商君傳》
      又如:薄夫(刻薄的人);薄心腸(言待人寡恩無義)
      [土地]貧瘠 [infertile]
      薄田十五頃。——晉·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
      另見báo;bò
      —————————————————————————————————
      勝
      勝
      shèng
      <動(dòng)>
      (形聲。從力,朕(zhèn)聲。本義:勝任,禁得起)
      同本義 [can bear]
      勝,任也。——《說文》
      勝,克也。——《爾雅》
      莫之勝說。——《易·遯》。虞注:“能也。”
      武王靡不勝。——《詩·商頌·烈祖》。傳:“任也。”
      子有幼弱不勝養(yǎng)為累者。——《管子·入國》。注:“堪也。”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唐·杜甫《春望》
      言訖,歔欷流涕,悲不自勝。——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不勝其苦(苦得受不住);勝任愉快(有能力承擔(dān)并能愉快地完成任務(wù));勝兵(能充當(dāng)士兵參戰(zhàn)的人)
      戰(zhàn)勝,打敗 [defeat]
      勝殷遏劉。——《詩·周頌·武》
      勝,克也。——《爾雅》
      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勢。——宋·蘇洵《六國論》
      以守則固,以戰(zhàn)則勝。——漢·賈誼《論積貯疏》
      又如:以弱勝強(qiáng),以少勝多
      勝過;超過 [surpass;prevail over]
      日出江花勝紅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唐·白居易《憶江南》
      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勝常(超過平常);勝卻(勝過)(略勝一籌)
      一說通“稱”。相當(dāng);相稱 [be equal to]
      為禮而不終,恥也;中不勝貌,恥也。——《國語·晉語四》
      調(diào)乃三體相勝。——《禮記·學(xué)記》注
      克制;制服 [exercise restraint;check;subdue]
      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勝也。——《管子》
      又如:勝殘(遏制殘暴的人)
      通“升”。上升 [rise]
      卿當(dāng)日勝貴。——《玉臺(tái)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勝
      勝
      shèng
      <名>
      特指名勝古跡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shí)欄楯亦遂增勝。——明·歸有光《項(xiàng)脊軒志》
      三面臨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勝。——宋·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勝跡
      通“升”。容積單位 [liter]
      縣前已窖八千斛,率以一勝完一畝。——宋·蘇軾《次韻章傳道喜雨》
      古代婦女首飾 [jewelry]
      勝里金花巧耐寒。——杜甫《人日》
      又如:蓬發(fā)戴勝
      姓
      勝
      勝
      shèng
      <形>
      勝利 [victory]
      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孫子·謀攻》
      故不戰(zhàn)而強(qiáng)弱勝負(fù)已判矣。——宋·蘇洵《六國論》
      又如:勝負(fù)兵家之常(勝利或失敗是作戰(zhàn)的人常碰到的事);勝期,勝日(勝利之日)
      非常美好;美妙 [wonderful]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四顧奇峰錯(cuò)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明·徐宏祖《游黃山記》
      又如:勝異(奇妙出眾);勝絕(絕妙);勝妙(佳妙);勝情,勝致(高雅的情趣);勝否(善惡);勝侶(良伴);勝語(出眾的言語,警句);勝談(高明的言論);勝處;勝氣(不平凡的氣質(zhì)、氣度);勝士(佳士,才識(shí)過人的人士);勝致(優(yōu)美的景致);勝事(美好的事情)
      勝
      勝
      shèng
      <副>
      盡;完 [exhausted;completely]
      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三國志·諸葛亮傳》
      何可勝道也哉!——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樓上的回答太全了啦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譯“會(huì)”
    會(huì)kuò 1.見"會(huì)撮"。會(huì) #kuài 【釋義】計(jì)算;總計(jì):會(huì)計(jì)|財(cái)會(huì)。===關(guān)于這個(gè)字的更多的信息=== 會(huì) <動(dòng)> (會(huì)意。古文從合,從彡。按彡亦眾多意。本義:會(huì)合)同本義 會(huì),合也。――《說文》會(huì),聚也。――《廣雅·釋詁三》會(huì)同有絳。――《詩·小雅·車攻》會(huì)言近止。――《詩·唐風(fēng)·...

    文言文常見一詞多譯的加點(diǎn)字 大全
    2006-05-17 初中文言文一詞多譯 11 2014-10-04 初中文言文中常用詞翻譯 1 2012-03-08 初中常見文言文字詞翻譯 54 2018-08-13 高中文言文一詞多義大全 8 2008-02-25 文言文一詞多譯“使” 2010-12-19 一詞多譯和文言虛詞是一樣的嗎 3 2007-04-28 語文文言文高手進(jìn)1 更多類似問題 > 為...

    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字,要15組
    而:1.第二人稱代詞2.連詞3.語氣詞4.如,像 恩:1.恩惠2.親愛,有情義 行:1.路2.行走3.運(yùn)動(dòng),運(yùn)行4.做5.品行6.行列 就:1.接近,靠近,趨向2.完成,達(dá)到3.即使 巨:1.大2.通“詎” 倉:1.糧倉2.船艙3.通蒼

    九年級(jí)上冊(cè)語文文言文一詞多義
    (《愚公移山》) 其中的“荷擔(dān)者三夫”是“三夫荷擔(dān)者”的倒裝,定語“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詞“荷擔(dān)者”,可譯為“三個(gè)能挑擔(dān)子的成年男子。” 2008中考必備 初中文言課文中的通假字集錄 成都市雙楠實(shí)驗(yàn)學(xué)校 李朝國 通假字是古代漢語一種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通”即通用,“假”即假借,在具體語境中,有些字...

    人教版初中語文文言文一詞多義總結(jié)
    初中語文文言文一詞多義--180個(gè)詞及意思匯編(按音序排列)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養(yǎng)(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質(zhì)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備: 1、周全、詳盡。(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 2、具備。(一時(shí)齊發(fā),眾妙畢備《口技》) 3、準(zhǔn)備。(猶得備晨炊《石壕吏》...

    文言文一詞多譯
    之的用法很多, 動(dòng)詞  到,往【現(xiàn)代漢語解釋】 例:①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史記·陳涉世家》 ②行不知所之。——《莊子》 代詞    1.第三人稱代詞,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例:①人皆吊之。——《塞翁失馬》 ②彼竭我...

    初三常考文言文的翻譯
    (《桃花源記》)(二)作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問、猜測、反詰、愿望等語氣,常和放在句末的語氣詞相配合,可譯為“大概”、“或許”、“恐怕”、“可要”、“怎么”、“難道”。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前一個(gè)“其”可譯作“難道”,后一個(gè)“其”可...

    高一文言文一詞多義(若,聞,始,法,時(shí),故,如,意,舉,見)?
    ⑸在句中表示反問語氣,相當(dāng)于“難道”、"怎么"。例: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這些泥士石頭怎么樣。)②其孰能譏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④其為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遠(yuǎn)指,相當(dāng)于“那”之類的詞。例:①其不設(shè)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懷其璧...

    2013年七年級(jí)上冊(cè)語文所有文言文的一詞多義啊!快的多懸賞!
    2013年七年級(jí)上冊(cè)語文所有文言文的一詞多義啊!快的多懸賞! 4個(gè)回答 #熱議# 職場上受委屈要不要為自己解釋? 百度網(wǎng)友9bad293 2014-01-16 · TA獲得超過521個(gè)贊 知道答主 回答量:81 采納率:0% 幫助的人:41.1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gè)人頁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童趣》 一、 詞語積累 (一) 常規(guī)...

    文言文一詞多義
    2010-10-02 當(dāng)在古文中的一詞多義 73 2011-08-27 文言文中“以”的一詞多義 284 2018-01-11 文言文國的一詞多義 3 2008-04-11 古文一詞多義:其 215 2009-10-14 古文中的一詞多義“為” 194 2017-01-05 文言文及字的一詞多義 138 2013-10-27 文言文一詞多義 3 2017-01-12 文言文...

    相關(guān)評(píng)說:

  • 左若13839587584: 文言文一詞多義有哪些?需要一些典型例子 急! -
    武穴市原始: ______[答案]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shí)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xué)》)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表示遞...
  • 左若13839587584: 文言文 一詞多義制:1.趙奢之倫制其兵 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3.增其舊制 4.終歲不制衣則寒 -
    武穴市原始: ______[答案] 趙奢之倫制其兵 掌管,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遏制、控制、鉗制 增其舊制 規(guī)模 終歲不制衣則寒 裁制
  • 左若13839587584: 初二文言文的一詞多義
    武穴市原始: ______ 蔓:1藤蔓 2生枝蔓 記:1“記”在這里表示一種文體,在古代和現(xiàn)代都是表示“游記”一類的文體 2記下 以:1因?yàn)?2用來 3相當(dāng)于連詞“而”,表承接 之:1 代詞,代表前面看到的情況(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2表強(qiáng)烈反問
  • 左若13839587584: 初中三年文言文一詞多義
    武穴市原始: ______ 百:一百許里(數(shù)詞,十個(gè)十) 猿則百叫無絕(喻很多) 言:閑靜少言(動(dòng)詞,說話) 黔婁之妻有言(名詞,說過的話) 食:食不飽(吃)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 食(飼養(yǎng))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養(yǎng)) 策:執(zhí)策而臨之(名詞,鞭子) ...
  • 左若13839587584: 初三文言文一詞多義 -
    武穴市原始: ______ 乃:1、代詞: 你的,你們的;家祭無忘告乃翁 久而乃和 (才) 乃悟前狼假寐(才) 羲之之書晚乃善(才) 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乃密布字印 (于是,就) 乃重修岳陽樓(于是) 乃入見 (于是) 陳勝、吳廣乃謀曰(于是,就) 乃不...
  • 左若13839587584: 通 文言文一詞多義 -
    武穴市原始: ______[答案] 通:1、通過(如:初極狹,才通人《桃花源記》)2、順利、順暢(如:政通人和《岳陽樓記》)3、整個(gè)(如:通計(jì)一舟《核舟記》)4、貫通(如:中通外直《愛蓮說》)
  • 左若13839587584: 文言文中''間''的一詞多義 -
    武穴市原始: ______[答案] 間: 1、夾雜(中間如拉崩倒之聲) 2、一會(huì)兒(立有間) 3、 參與(又何間焉) 4、中間(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5、期間(奉命于危難之間) 6、量詞(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7、間隔,隔開(遂與外人間隔) 8、暗暗地(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
  • 左若13839587584: 初三文言文一詞多義
    武穴市原始: ______ 乃: 去,離開.今義為往. 于: 1 從: 青出于藍(lán) 2 比: 青于藍(lán) 3 對(duì)于: 萬鐘于我何加焉 4 在: 生于憂患
  • 左若13839587584: 文言文中的一詞多義很多文言文詞語是一詞多義的.解釋下例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百:一百許里 猿則百叫無絕言:閑靜少言 黔婁之妻有言食:食不飽 一食或盡... -
    武穴市原始: ______[答案] 百:一百許里(數(shù)詞,十個(gè)十) 猿則百叫無絕(喻很多) 言:閑靜少言(動(dòng)詞,說話) 黔婁之妻有言(名詞,說過的話) 食:食不飽(吃) 一食或盡粟一石(吃) 食(飼養(yǎng))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養(yǎng)) 策:執(zhí)策而臨之(名詞,鞭子) 策之...
  • 左若13839587584: 文言文一詞多義有哪些? -
    武穴市原始: ______ (一)用作連詞. 1.表示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shí)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xué)》) 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蜀道難》) 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
  • 草莓视频在线观看在线观看视频| GOGOGO日本免费观看电视剧|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樱花官网官方入门网站| 琪琪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交换4p在线观看| 日日噜噜噜噜人人爽亚洲精品|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男女作爱网站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