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文言知識歸納
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zhì)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jié)果總和。知識,也沒有一個統(tǒng)一而明確的界定。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愛蓮說》文言知識歸納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愛蓮說》文言知識歸納1
一、文學(xué)常識
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謚號“元公”,號濂溪,道州營道(現(xiàn)在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xué)家,宋代理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著有《周元公集》《太極圖說》《通書》等。
2、“說”是一種議論的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抒發(fā)作者的感想。愛蓮說的意思就是:論說喜歡蓮花的道理。
二、全文翻譯
正 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fán)。蕃,多.
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丹。
獨:只;自:從;甚:眾、多; 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歡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而:連詞,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卻染:沾染(污穢); 我則唯獨喜愛蓮——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
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滌; 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并不顯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蔓:不生枝蔓; 不枝:不長枝節(jié)。 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不纏生藤蔓,不旁出冗枝。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益:更加;亭亭:聳立的樣子;植:樹立 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筆直而潔凈地立在那里,
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焉:助詞,“啊” 只可以從遠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隱逸:指隱居的人;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蓮是花中的君子。
噫(y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噫:嘆詞,相當(dāng)于 “唉”;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鮮:少; 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宜:應(yīng)當(dāng);眾:多; 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人該是很多了。
三、詞類活用
⒈蔓:名詞用作動詞,長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⒉枝:名詞用作動詞,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⒊遠:形容詞作動詞,遠播,遠遠地傳送出去。例句:香遠益清
⒋清:形容詞作動詞,顯得清幽。例句:香遠益清
四、一詞多義
1、之 (1)水陸草木之花: 助詞,“的”;
(2)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助詞,起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可不譯;
(3)無絲竹之亂耳: 助詞,起取消句子獨立性作用,可不譯;
(4)何陋之有: 助詞,在這里是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無實義;
2、可(1)可愛者甚蕃: 值得;
(2)可遠觀: 可以;
3、鮮(1)陶后鮮有聞: 少;
(2)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鮮艷;
4、遠(1)香遠益清: 形容詞用作動詞,遠播;
(2)可遠觀而不可褻(xiè)玩焉:副詞,遠遠的;
五、省略句
予獨愛蓮之出(于)淤泥而不染:(“出”后省略介詞“于”)
六、判斷句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判斷句。以上三句均用“者也”表示判斷。
七、被動句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
八、倒裝句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愛蓮,何人同予者)賓語前置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隱逸之花)定語后置
固定結(jié)構(gòu):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
九、用原文語句回答
1、入題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在描寫中滲透作者對蓮的無限贊美之情,突出了蓮的潔凈、單純、雅致的語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3、總括蓮的品格的句子: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4、作者運用感嘆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的句子: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出菊、牡丹、蓮象征不人群的句子: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6、寫蓮的生長環(huán)境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7、寫蓮長成后的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8、蓮的形象具有的象征意義:
(1)象征君子身處污濁環(huán)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沉浮的品質(zhì)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
(2)象征君子的'莊重、質(zhì)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濯清漣而不妖;
(3)象征君子的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象征君子美好的資質(zhì)的句子: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9、表現(xiàn)了作者對追逐名利的世態(tài)的鄙棄和厭惡的句子: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0、文中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隨俗浮沉,又莊重、質(zhì)樸,不孤高自許、嘩眾取寵(或表現(xiàn)蓮的高潔,概括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高貴品德和堅貞操守)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1、高度概括蓮高貴品質(zhì)的句子(點明中心的主旨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12、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或特立獨行,正直不茍,豁達大度)因而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13、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tài),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4、“世人甚愛牡丹”,這是因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貴者也;“予獨愛蓮”的根本原因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15、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香遠益清。
16、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quán)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7、表現(xiàn)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18、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19、《愛蓮說》中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zhì)的語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20、“世人甚愛牡丹”,這是因為牡丹是:牡丹,花之富貴者也;“予獨愛蓮”的根本原因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21、“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
1、作者運用“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這種感嘆的方式含蓄地表明自己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作者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樣追逐名利,表現(xiàn)了作者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對追逐名利的世態(tài)的鄙棄和厭惡。
2、本文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
托物言志
3、“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的作用?
此句是總提句,為下文將要說的菊之愛蓮之愛牡丹之愛張本,是入題的準備。
4、蓮的形象具有怎樣的象征意義?
作者將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蓮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義。
6、怎樣理解“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這是一個反問句。既照應(yīng)上文“與獨愛蓮”,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dāng)事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
7、本文以“愛”為脈絡(luò),寫了對蓮花的喜愛,為什么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寫法。菊花具有不畏嚴寒,傲霜斗雪的品格;同時又是花中隱士,具有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品格。因此它是從正面襯托蓮的形象。牡丹雍容華貴,歷來是富貴的象征,人們對它的喜愛充分反映了貪慕富貴,追逐名利的世風(fēng)。因此它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形象。
8、“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yīng)了上文的哪一句話?結(jié)尾這一句感嘆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yīng)了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結(jié)尾這一句感嘆句表達了表現(xiàn)了作者對追逐名利的事態(tài)的鄙棄和厭惡。
9、在第一段中,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蓮的可愛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zhì)?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操?
從環(huán)境習(xí)性、體態(tài)香氣、清高氣質(zhì)等方面,表達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11、從作者對蓮的贊美來看,這種君子應(yīng)具備怎樣的品格?
鄙棄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fēng),潔身自好,保持堅貞的氣節(jié)和高尚的品德。
12、“予獨愛蓮”中的“獨”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態(tài)度?
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tài)度。
14、作者把蓮和牡丹對舉,其用意是什么?
批判貪圖名利、追求富貴的世風(fēng),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
16、作者以蓮自況,表現(xiàn)了他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委婉地批判了: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fēng)。
17、作者寫蓮表白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寫菊表白自己不愿隱逸的生活態(tài)度,寫牡丹表白自己對追逐名利世風(fēng)鄙棄的生活態(tài)度。
18、怎樣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嘆?
表明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既不想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他要在污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19、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征什么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1)牡丹---“花之富貴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貴的人。
(2)菊---“花之隱逸者”象征:不趨炎附勢的隱士。
(3)蓮---“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
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了他不愿與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節(jié)操的思想感情。
22、文章的最后一段運用了多種句式,你能具體指出都用了哪些句式嗎?
文章的最后一段運用的句式分別是感嘆句(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設(shè)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23、本文所用的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有哪些?
本文所用的修辭手法有:排比、設(shè)問、比喻;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表現(xiàn)手法有象征、襯托。
24、目前,全國正在進行“國花”推選活動,如果你也參加這項活動,下面三種花中你打算選什么為“國花”,請仿照示例,在橫線上填上一句相關(guān)的古詩文名句(任選一個)。
我選擇杜鵑為國花,因為:花中此物似西施。
我選擇荷花為國花,因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選擇牡丹為國花,因為: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我選擇梅花為國花,因為:梅花香自苦寒來。
25、《愛蓮說》的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愛蓮 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草木之花為蓮的總陪襯,以菊花和牡丹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隱逸者、富貴者、君子。
26、本文運用托物言志寫法,作者所托“物”是指蓮,所言的的志是又決不同流合污,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27、作者寫蓮的過程中,又寫了菊、牡丹等花,這種寫法叫襯托,這樣寫的作用是突出蓮的高潔品質(zhì),本文寫“蓮”的品質(zhì),用菊花作正面映襯,用牡丹作反面映襯。
28、《愛蓮說》一文中“而”字出現(xiàn)較多,請你找出兩例“而”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實例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漣而不妖
29、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七、問答題
1、 陶淵明為什么“獨愛蓮”?
答:因為菊花在秋天開放,不與百花爭艷,是花中的隱士,而陶淵明也是一位隱士,菊與陶淵明的品格相似
2、“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這句話揭示了什么?答:揭示了自唐朝以來,崇尚富貴,追名逐利的社會風(fēng)氣。
3、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并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
答:生長環(huán)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體態(tài)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風(fēng)度氣質(zhì):“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體態(tài)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4作者描寫蓮花,為什么要先寫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來作正襯和反襯,表達自己潔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
10、“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予獨愛蓮”的“獨”字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態(tài)度?
答:表達了作者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獨字表現(xiàn)了作者遺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
15、作者對這三種花的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呢?
答:嘆惋菊花,為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xiàn)實,超然物外,處世態(tài)度未免有些消極。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貴,未免有些庸俗。贊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濁塵世卻能永葆高潔本色,十分難得。
十二、拓展延伸發(fā)揮題:
1、你喜歡哪種花?請簡要說明喜歡的原因。
答: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歷代文人所喜愛;梅花,你傲立雪中的高潔,堅忍不拔的毅力,卓爾不群的品格,深深的感動著我,激勵著我.
6.《愛蓮說》中滲透著幾種人生觀?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wù)勀愕娜松^。
答: 三種:1隱逸的人生觀;2貪圖富貴的人生觀;3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人生觀。談自己的人生觀,只要積極向上,聯(lián)系實際,言之有理即可。
《愛蓮說》文言知識歸納2
(一)文學(xué)常識
1、作者:周敦頤,字茂叔,謚號“元公”,北宋哲學(xué)家,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2、出處:本文選自《周元公集》。
(二)解詞
1、書下注釋:
(1)愛蓮說:“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晉陶淵明獨愛菊:晉朝陶淵明只喜愛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溝或池塘里積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穢)。
(6)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8)亭亭凈植:筆直的潔凈地立在那里。亭亭,聳立的樣子。植,立。
(9)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10)焉:助詞。
(11)隱逸:指隱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貴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嘆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唉”。
(15)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
(17)宜乎眾矣:人該是很多了。宜,應(yīng)當(dāng)。
2、補充解詞
(1)晉陶淵明獨愛菊只(2)自李唐來從
(3)世人盛愛牡丹眾、多(4)香遠益清更加
(5)陶后鮮有聞少(6)宜乎眾矣多
3、一詞多義
(1)水陸草木之花助詞,“的”(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緩語氣
(三)課文翻譯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可愛的很多。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歡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則唯獨喜愛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莖內(nèi)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jié)。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只可以從遠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蓮是花中的君子。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人還有什么人呢?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對于牡丹的愛,人該是很多了。
初二語文文言文重點內(nèi)容,考點
初二的語文學(xué)習(xí)中,文言文是一個重點內(nèi)容。尤其是《三峽》、《記承天寺夜游》和《愛蓮說》這幾篇文章。其中,《愛蓮說》是我們考試的重點,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含義和文化內(nèi)涵。背誦古詩同樣重要,因為會有默寫考試,內(nèi)容包括《桃花源記》等。這些文章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還能幫助我們提高語言理解和...
八年級語文下冊《愛蓮說》說課稿
二、說教學(xué)目標(biāo):《新課程標(biāo)準》對中學(xué)階段提出了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學(xué)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xué)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結(jié)合本單元教學(xué)目標(biāo)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xué)目標(biāo)定為:1.知識和技能:積累文言詞語,疏通全文,了解文學(xué)體裁和...
必考文言文知識點
2. 高中文言文知識點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主要包括: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篩選文言文中的信息、歸納文言文的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古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等。3. 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
《愛蓮說》教案
通過學(xué)習(xí)《愛蓮說》,引導(dǎo)學(xué)生把握的是“蓮”的形象,進而領(lǐng)略其內(nèi)在的氣質(zhì),最后知曉其象征意義,配合課文,朗讀及相應(yīng)的文字資料,可引導(dǎo)學(xué)生更深入地了解“蓮”。 知識目標(biāo): 能背誦課文,了解文言字詞的意義。 能力目標(biāo): 使學(xué)生明白托物言志寫作手法的特點:抓住特征狀物,最后言志。 情感目標(biāo): 培養(yǎng)學(xué)生對美好理想的...
八年級《愛蓮說》教學(xué)教案
2、積累文言詞語。 3、請選一種你喜愛的植物,以“說XX”為題,寫一篇文章。 八年級《愛蓮說》教學(xué)教案 2 內(nèi)容預(yù)覽: 《愛蓮說》教案 教學(xué)目標(biāo) 一、知識目標(biāo) 1、了解說的特點。 2、反復(fù)誦讀,背誦課文。 3、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充分領(lǐng)略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chǎn)生的社會背景。 二、技能目標(biāo) 1、能夠利用工具...
關(guān)于總結(jié)的文言文
1. 文言文總結(jié) 《晏子使楚》一、文言知識1、通假字圣人非所與熙也(“熙”通“嬉”,開玩笑)縛者曷為者也(“曷”通“何”)2、古今異義寡人反取病焉(病:古義指辱;今義為疾病)王曰,何坐(坐:古義指犯罪,今義為坐下)3、一詞多義使:晏子將使楚 (出使) 上使外將兵(派)聞:楚王聞之(聽說) 但聞屏...
《愛蓮說》教學(xué)反思
《愛蓮說》這篇文言文,篇幅雖短,其內(nèi)容卻優(yōu)美且深蘊哲理,為千年名篇。我選此文作為公開課,然而授課后,我發(fā)現(xiàn)了諸多問題。聽課老師認為,我的教學(xué)流程順暢,板塊劃分清晰,重點突出,過渡自然,并有效激發(fā)學(xué)生積極性,引導(dǎo)學(xué)生小組討論,展示成果,給予及時反饋與指導(dǎo),這些都是教學(xué)亮點。我的教學(xué)思路...
愛蓮說本文還綜合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和不同句式,請舉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及處理1.地位、作用:我說課的篇目是《愛蓮說》,它是初中語文新教材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古詩文單元,它與前后幾冊教材中的文言文單元連成一線,以落實義務(wù)教育承擔(dān)的文學(xué)教育任務(wù)。《愛蓮說》是古代散文名篇,又安排在單元之尾,是鞏固前面提學(xué)知識的重要一環(huán),又是教師貫徹“由教到不...
語文中考沖刺文言文總結(jié)
從字、詞、句到文學(xué)常識以至思想感情、表現(xiàn)手法等,都要拎出要點,總結(jié)規(guī)律。二要選好篇目。 選取教讀篇目中那些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它們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2,《愛蓮說》 周敦頤 本文借助蓮的形象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批判了當(dāng)時“趨炎附勢,追逐富貴”的惡濁世風(fēng)。 3,《五...
初二語文八年級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初二語文八年級文言文知識點整理三 《愛蓮說》 基礎(chǔ)知識 1文學(xué)常識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xué)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 2文言詞語 u常規(guī)詞語 【蕃(fán)】多。【獨】僅。【盛】大規(guī)模。【予】我。【染】沾染。【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相關(guān)評說: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通常借某一事物,可以記敘事物,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議論,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的雜文,但都是闡述作者對各種問題的見解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抒發(fā)作者感想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有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與現(xiàn)代雜文頗為相似..《愛蓮說》就是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 賞析“說”, 是一種議論性古代文體之一,它往往借描繪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頤的《愛蓮說》正是這種托物言志的文體中一篇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愛,陶...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 《愛蓮說》以愛蓮之情來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態(tài)度的贊賞和追慕,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fēng)的鄙視.《〈論語〉十則》以記言的形式直接告訴了我們學(xué)習(xí)的態(tài)度和方法;》《記承天寺夜游》是清新的山水小品,這些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之作,藝術(shù)性較高而思想性不強.它們都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及修辭手法,突出了山水的特點.文章由景及情,以情入景.雖所記景色不同,寫作心境不同,卻都是感情抒懷,借景言情的名篇.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答案] 親愛的樓主: 譯文:譯文 ①水里、陸地上各種草草木木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②晉朝的陶淵明獨愛菊花;自從李氏唐朝... 試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作具體分析. 2、《愛蓮說》中稱蓮是“花之君子”,試根據(jù)課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應(yīng)當(dāng)具有哪些美好的...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 愛蓮說⑴ (北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⑵.晉陶淵明獨愛菊⑶.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⑷.予獨愛蓮之出淤泥⑸而不染⑹,濯清漣而不妖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⑻,香遠益(9)清(10),亭亭凈植(11),可遠觀而不可褻...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 古代詩文名篇賞析 轉(zhuǎn) ●原文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 1.通過對蓮花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贊美堅貞的氣節(jié)鄙棄追名逐利的事態(tài),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3.反襯,表達了蓮花的獨特品質(zhì) 1.通過對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不慕榮華利祿,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 愛蓮說》的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概括為:一條線索,即以愛蓮為線索;兩個陪襯,即以草木之花為蓮的總陪襯,以菊花和牡丹作為蓮的旁襯和反襯;三種類型,即以寫三種花來寫三種人:隱逸者、富貴者、君子.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 原文.愛蓮說 .(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
水磨溝區(qū)位置: ______ 【原文】 《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皆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