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歌的沉郁頓挫
沉郁頓挫是杜甫的詩歌藝術(shù)特點,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aa,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杜詩的風格特色是沉郁頓挫
“沉郁”和“頓挫”,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清人吳瞻泰在他的《杜詩提要》中說:“沉郁者,意也;頓挫者,法也。意至而法也無不密。”也就是說,沉郁與作品的內(nèi)容主題有關(guān);頓挫與作品的謀篇、結(jié)構(gòu)、遣詞造句等表達方法有關(guān),而兩者之間又是統(tǒng)一的。縱觀杜甫的作品:思想內(nèi)容博大精深、韻味深遠;感情境界凝重深沉、憂郁悲壯;表達方式百轉(zhuǎn)千回、反復詠嘆。沉郁頓挫首先表現(xiàn)為深沉憂思的感情基調(diào)。在這深沉憂思里,蘊含著一份優(yōu)念國家命運、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所以顯得闊大深遠。杜甫表達感情的方法是波浪起伏、反復詠嘆、百轉(zhuǎn)千回。往往感情要爆發(fā)了,卻又折回去,在心中回流,象有一座感情的閘門阻攔住,讓感情在受阻之后再緩慢流出,因此那感情的抒發(fā),也就顯得更加深沉。
第一、 豐富坎坷的人生閱歷是杜詩“沉郁頓挫”風格的形成原因
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疾病纏身,窮愁潦倒,奔波衣食,但仍意志彌堅,矢志不渝,這些磨礪了杜甫,也玉成了杜甫。因此,詩人豐富的生活和救國救民的崇高而強烈的愿望,是形成杜詩“沉郁頓挫”風格的原因之一。
第二:“萬方多難”的時代特征是形成杜詩“沉郁頓挫”風格的又一主要原因。
杜甫的一生,正值唐帝國由盛而衰的急劇轉(zhuǎn)變的時代,既經(jīng)歷了繁榮昌盛的“開元全盛日”,也經(jīng)歷了“流血川原丹”《垂老別》的安史之亂,并看到安史亂后唐王朝一蹶不振、江河日下的敗落景象。可以說,杜詩“沉郁頓挫”風格的形成和他所處的那個“萬方多難”的時代息息相關(guān)。緊扣時代脈搏,同情民生疾苦,關(guān)心國家興衰是杜詩永恒的旋律。
杜甫的一生始終關(guān)注人民:“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對人民的苦難,也有深刻的感受:“靡靡逾阡陌,人煙眇蕭瑟,所遇多被傷,呻吟更流血”(《北征》);希望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誰能叩君門,下令減征賦”(《宿花石戍》);對待被逼上反路的叛賊:“不可行儉德,盜賊本王臣”(《有感》)。“指揮過無禮,未覺村野丑”(《遭田父泥飲》),一千二百年以前,一個曾侍候過皇帝的人,對待人民的態(tài)度竟能如此平等。在多年饑寒交迫生活的體驗中,詩人加深了對人民的同情,一想到人民的痛苦,詩人便忘懷了自己,甚至不昔犧牲自己的生命。在“幼子饑已卒”的情況下,他卻“默思失業(yè)徒,因念遠戍卒”;當茅屋為秋風所破時,他卻發(fā)出了這樣的宏愿:“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始終敢于直面現(xiàn)實,諷諭時事,對統(tǒng)治階級禍國殃民的種種罪行痛加誅伐。如《兵車行》譴責最高統(tǒng)治者熱衷于開邊擴土,致使人民流血破產(chǎn);《麗人行》以華美的詞藻描摹楊氏姐妹的豪華衣食和驕傲神態(tài),看似贊賞,實乃諷刺。
詩人的一生都抱著愛國的血誠。“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歲暮》),詩人對祖國是何等的熱愛;“獨使至尊社稷,諸君如何答升平”(《諸將》),詩人對祖國前途是何等地憂慮;“必若救瘡痍,應先去蝥賊”(《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這是詩人為力挽國運,拯救人民而開出的藥方;“公若登臺輔,臨危莫愛身”,這是詩人對朋友的殷切厚望,也是詩人的一片愛國至誠,是詩人的終身信條。可以說:“萬方多難”的時代,“憂國憂民”的情懷是形成杜詩“沉郁頓挫”風格的又一重要原因。他有一首《登岳陽樓》,開首是:“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寫登樓所見的一派壯闊景色。接著是:“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可以看出,面對洞庭湖的壯闊景色,他驟然百感交集:對于身世蒼涼、老病飄泊的傷懷;對于離散親朋的眷念;對于國家災難與人民疾苦的憂慮,全都涌上心頭。看來這百感交集的強烈感情就要爆發(fā)出來了,但是沒有千言萬語,只說出了一句:“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強烈的感情沒有一一畢陳,閘門只微微啟開,洶涌的感情的海只涌流出一股潮水。但這已經(jīng)夠了,雖然只這一句,卻已經(jīng)把心中沒有吐露出來的感情份量全都包含進去了。在感情抒發(fā)上給人以回流起伏之感。波浪起伏、百轉(zhuǎn)千回、反復詠嘆,在《秋興八首》等詩中表現(xiàn)得更為典型。
杜甫沉郁頓挫的詩
《登岳陽樓》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作品賞析
【注釋】:
吳楚:指今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帶。
【簡析】:
大歷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峽,因兵亂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這年冬天,杜甫從公安到了岳陽,這首詩就是登岳陽樓后所作。詩人寫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氣勢,亦觸景傷情,寫自己身世的凄涼孤寂,反映出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關(guān)心。全詩對仗工整用韻謹嚴,前后映襯,渾然一體。
[注釋](1)岳陽樓:游覽勝地。在湖南省岳陽市,下臨洞庭湖。(2)坼[音“撤”]:裂開,分開。(3)乾坤:天地。(4)戎馬:比喻戰(zhàn)事。(5)涕泗:眼淚。
[譯文]過去早就聞說洞庭湖,今天終于登上了岳陽樓。吳國和楚國從湖的東南分開,天地好像日日夜夜在湖上浮動。親戚朋友沒有一封信給我,年老多病只有一條孤舟。北方的邊關(guān)正在鏖戰(zhàn),我*著岳陽樓的欄桿老淚縱橫流。
這首詩的意境是十分寬闊宏偉的。
詩的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說廣闊無邊的洞庭湖水,劃分開吳國和楚國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個地飄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個字,就把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邊無際的巨大形象特別逼真地描畫出來了。
杜甫到了晚年,已經(jīng)是“漂泊西南天地間”,沒有一個定居之所,只好“以舟為家”了。所以下邊接著寫:“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親戚朋友們這時連音信都沒有了,只有年老多病的詩人泛著一葉扁舟到處飄流!從這里就可以領(lǐng)會到開頭的兩句“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本來含有一個什么樣的意境了。
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特色
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jié)的跌宕搖曳。舉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語氣、音節(jié)的跌宕搖曳)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涌澎湃,滾滾奔騰而來。 頷聯(lián)為千古名句,寫秋天肅穆蕭殺、空曠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視,一句俯視,...
杜甫的詩風沉郁頓挫
杜甫的詩風沉郁頓挫如下:杜甫生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這也為他詩歌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階段,時代的動蕩,社會的混亂,百姓的疾苦對他的詩歌風格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杜甫早期身處盛唐時,且作為盛唐的杰出詩人代表,他的早期作品主要表現(xiàn)理想抱負和所期望...
淺談杜甫詩作“沉郁頓挫”風格成因
杜甫詩歌的藝術(shù)風格多種多樣,最具有特征性的、也是杜甫自己提出并為評論者所公認的,是“沉郁頓挫”。“沉郁頓挫”是杜甫在《進<雕賦>表》中自述創(chuàng)作甘苦之語,他在《進雕賦表中》說:“臣之述作,雖不是以鼓吹六經(jīng),先鳴數(shù)子,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楊雄、枚皋...
以沉郁頓挫為詩歌主要風格的唐代大詩人是?
詩圣杜甫的詩風,就是沉郁頓挫、憂國憂民。
沉郁頓挫是什么風格的詩歌?
杜甫詩歌的“沉郁頓挫”風格中“沉郁”主要指詩歌內(nèi)容深廣,意境雄渾,感情深沉;“頓挫”主要指詩歌表情達意抑揚跌宕,音調(diào)聲情起伏迭變。沉郁與作品的主要意境有關(guān),頓挫則與作品的表現(xiàn)技巧有關(guān)。沉郁頓挫風格的基調(diào)是悲慨。杜甫詩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感情的強烈,這種強烈的感情是杜甫最能打動讀者的...
詩歌風格以沉郁頓挫著稱的是
詩歌風格以沉郁頓挫著稱的是杜甫。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郁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郁為主。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于河南鞏縣,原籍...
<登高>這首詩的首聯(lián)所體現(xiàn)的杜甫詩沉郁頓挫的風格特點。
杜甫的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不僅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壯麗與悲涼,更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憂慮與感慨。這種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來抒發(fā)個人情感的方式,正是杜甫詩歌風格中“沉郁頓挫”的體現(xiàn)。沉郁,意味著情感的深沉、凝重;頓挫,則是情感表達的起伏跌宕,正如這首詩中,景物的描繪與情感的流露相互交織...
什么是玄之又玄的沉郁頓挫?杜甫創(chuàng)作詩詞如何做到了沉郁頓挫?
總的來說,沉郁頓挫是詩歌創(chuàng)作中一種深刻而富有藝術(shù)性的風格,它要求詩人具備豐富的情感積累與高超的表達技巧,使得作品既能真實反映情感的復雜性,又能在藝術(shù)形式上展現(xiàn)出獨特的魅力。在現(xiàn)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這一風格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能夠幫助詩人創(chuàng)作出既有深度又有藝術(shù)性的優(yōu)秀作品。
杜甫詩歌沉郁頓挫風格的是怎樣形成的?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郁”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jié)構(gòu)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沉郁”一詞最早見于南朝,“體沉郁之幽思,文麗日月”,后來杜甫寫更以“沉郁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至于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對杜詩進一步的研究發(fā)現(xiàn),...
詩歌風格“沉郁頓挫”的詩人是(
沉郁頓挫是指來杜甫的作品風格。杜甫詩歌藝術(shù)風格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沉郁頓挫:杜甫的詩歌情感深沉,語意含蓄,風格獨特,常常以沉郁頓挫為主要特征。他的詩歌語言精練,用詞精準,善于通過意象和比喻來表達情感,表現(xiàn)出強烈的個人風格。2、兼容并蓄:杜甫的詩歌具有廣泛的主題和題材,涵蓋了社會...
相關(guān)評說:
安達市凸面: ______ 咕~~(╯﹏╰)b 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語氣、音節(jié)的跌宕搖曳. 舉例: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語氣、音節(jié)的跌宕搖曳) 落葉飄零,無邊無際,紛紛揚揚,蕭蕭而下;奔流不盡的長江,洶...
安達市凸面: ______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代表
安達市凸面: ______[答案] 首先要了解杜甫生活的時代背景 然后結(jié)合他本人的性格以及生活經(jīng)歷
安達市凸面: ______ 憂國憂民,關(guān)心疾苦,因而感情激昂,表現(xiàn)有力.
安達市凸面: ______ 詞句上的精練警策.多用煉字.杜甫是十分注重煉字的,他自己曾說“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像“風起春燈亂,江鳴夜雨懸”(《船下夔州郭宿雨濕不得上岸別王二十判官》)的“亂”和“懸”,“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安達市凸面: ______[答案] 杜詩的主要風格沉郁頓挫 杜詩風格的另一面:蕭散自然 杜詩風格與杜甫處境心境的關(guān)系 杜詩的主要風格特征是沉郁頓挫,沉郁頓挫風格的感情基調(diào)是悲慨.
安達市凸面: ______ 杜甫的詩歌創(chuàng)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以最普通的老百姓為主角,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
安達市凸面: ______[答案] 被稱為“詩圣”的唐代詩人為 杜甫(712-770). 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詩風穩(wěn)重樸素,他的詩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興盛走向衰亡時期的社會面貌,具有豐富的社會內(nèi)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杜甫詩歌的風格可以概...
安達市凸面: ______ 淺析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風格 杜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達到了詩歌史上現(xiàn)實主義的最高水平.他是中國詩歌史上集大成的詩人. 杜甫出身于儒學世家,少時便接受儒家修齊治平的傳統(tǒng)思想,一心向著“致君堯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