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手下第一猛將姜登選,為什么身首異處?
姜登選結局凄慘,一則是他自找的,二則也是老帥無意中推動的。
姜登選和郭松齡的經(jīng)歷頗有相似之處,他們皆曾在朱慶瀾麾下聽命,只不過,姜是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yè)后回國到奉天巡防統(tǒng)領朱慶瀾的手下任職,郭則是從奉天陸軍速成學堂畢業(yè)后到的朱慶瀾麾下。
后來,姜、郭二人也都追隨朱慶瀾入川,辛亥之事后朱慶瀾被迫離川,姜、郭二人也隨之而去。
只是,郭松齡于1913年進入了中國陸軍大學繼續(xù)深造,姜登選則雖朱慶瀾轉赴黑龍江、廣東等地任職。
他們二人經(jīng)歷,不得不說極為坎坷,直到加入奉系之后這才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受到了張作霖、張學良的賞識和重用,成為了張作霖麾下的“五虎將”之二。
郭松齡是在1918年孫先生所領導的護法戰(zhàn)爭失敗后返回奉天的,后經(jīng)同學秦華舉薦,得任奉軍督軍署少校參謀,此時,已然幾經(jīng)輾轉的郭松齡才總算投入了奉系。
1919年張作霖重辦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后,郭松齡被調入講武堂任戰(zhàn)術教官,由此結識了被老帥送到講武堂學習軍事的張學良,東三省陸軍講武堂也因此成了郭松齡崛起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節(jié)點!
姜登選則是在1922年受聘為奉軍總參議,這才成了奉張麾下的一員猛將。
按說姜、郭曾同屬朱慶瀾部,是老朋友了,他們投奉之后,理應相互關照,可是為什么偏偏鬧得這么僵,最后郭松齡更是一槍斃了姜登選呢?
我們先從他們所屬的派系開始說起,奉系內部可分為三派,一派是隨張作霖受撫和起家的所謂“元老派”,一派則是元老派扶植起來的所謂“士官派”,最后一派則是“陸大派”。
士官派的成員畢業(yè)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以楊宇霆為首,韓麟春和姜登選也是士官派的中堅人物。
陸大派成員則主要是中國陸軍大學和東三省講武堂出身的將官,領袖是張學良,不過因為張學良不愛管事,也沒什么能耐,所以實際是郭松齡在領導陸大派。
元老派和士官派相對于陸大派,顯得過于保守,甚或是腐化,沒有進取心,可掌控實權的卻恰恰是元老派和士官派,這是年輕、激進的陸大派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們所深惡痛絕的,所以政見的不同和對權力的追逐,讓陸大派和士官派成了死對頭。
所以,郭松齡自然對楊宇霆、韓麟春和姜登選他們是沒有什么好感可言的,畢竟陸大派處處受到士官派的打壓,即便是郭松齡自己也被楊宇霆給壓得死死的。
1922年直奉戰(zhàn)爭的時候,姜登選親率工兵修筑防御工事,讓奉軍得以順利撤離,因此獲得了張作霖的青睞。可是,此時的郭松齡卻率領所部直搗山海關,在奉軍全線潰敗的局勢下,為奉軍打開了局面,他的功勞和姜登選一比,只有過之而無不及之處。
不過,這次直奉戰(zhàn)爭結束后,張作霖提拔的卻是姜登選,不是郭松齡,老帥讓姜坐上了東三省陸軍整理處副統(tǒng)監(jiān)的位置,張學良任參謀長,姜、張二人掌握著陸軍整理處的實權。
郭松齡沒撈到什么好處,心里多少有些不爽,不過張學良到底成了整理處的參謀長,憑著郭張兩人的關系,郭松齡倒也沒計較,畢竟張學良說過“我就是茂宸,茂宸就是我”這樣的話,可見他們當時的關系確實很好。
1924年二次直奉戰(zhàn)爭的時候,姜登選已成第一軍軍長,郭松齡卻仍是第三軍副軍長,郭松齡還是忍了。
等到二次直奉戰(zhàn)爭打完了以后,張作霖論功行賞時,楊宇霆被任命為江蘇督辦,姜登選也被任命為安徽督辦,郭松齡撈到什么了?什么也沒撈到。
郭松齡跑去和張學良訴苦,算我倒霉,當你的部下,旁人都起來了,都當督軍了,我不但沒有督軍,還是在你底下當個副手。
張學良一聽,心里也覺得愧疚,確實對不住郭松齡,所以他也去找張作霖,給郭松齡弄塊地盤,讓郭松齡平衡一下,結果被張作霖一頓臭罵。
張作霖當時很受楊宇霆的影響,所以壓制郭松齡的決定也有楊宇霆的不少“功勞”。
郭松齡心里自然也因此埋怨張作霖,嫉恨楊宇霆和姜登選,且不說楊宇霆,論在奉系的資歷,姜登選實際上是不如郭松齡的,能力和功績也不相上下,可偏偏姜登選爬到了郭的頭上,換成誰是郭松齡,誰心里能沒氣?
郭松齡對奉張的怨念已經(jīng)越來越深了,只稍微刺激一下,便可能隨時會被引爆。
郭松齡反奉的導火索是他去日本考察,他在日期間,一則他看到了張作霖和日本人在進行“合作”,所以心生不忿;二則碰到了馮玉祥麾下將領韓復榘并受到了韓復榘的慫恿,自認為馮玉祥尚且能夠倒直成功,他反奉自然也是手到擒來。
所以,郭松齡在灤州打著張學良的旗號反奉、反張作霖了。
這時候,返回奉天的姜登選恰好途徑灤州,竟然突發(fā)奇想去見郭松齡,想勸勸郭松齡。
不過,姜登選卻忘了,一直以來,他步步高升,郭松齡卻處處受打壓,是他們士官派所為,郭松齡本已對士官派和姜怨恨極深,他去勸郭松齡能有什么用?
此外,郭松齡見到姜登選后,試圖壯大反奉隊伍,竟也想將姜登選拉下水,可是卻惹來了姜登選一頓劈頭蓋臉的臭罵,這么一來,姜登選沒勸成,反倒激怒了郭松齡。
郭松齡繼而想到,姜登選是一員猛將,倘如讓他回去,便是放虎歸山,只會給自己反奉制造阻力,既然姜登選不知死活地自投羅網(wǎng),何不新仇舊恨一塊算了?
于是,郭松齡下令槍斃了姜登選。
姜登選的死,不得不說確實是他自己太看不清形勢了,他也太高估自己了,即便要勸郭松齡,也輪不到他去勸。
當然,如果不是張作霖和楊宇霆刻意打壓郭松齡,導致了郭松齡對奉張離心離德,恐怕郭松齡也不會反奉,自然也不會有郭松齡槍斃姜登選的一幕。
郭松齡槍斃了姜登選,后來,楊宇霆也槍斃了郭松齡,再后來張學良又槍斃了楊宇霆,真可謂是一報還一報。
相關評說:
棗莊市刀具: ______ 【【主要有】】:馮國璋段祺瑞曹錕張作霖張鳳翙張振芳張敬堯張廣建張作相張景惠張懷芝張樹元張宗昌閻錫山陸建章陳樹藩田中玉田文烈雷震春龍濟光朱瑞楊善德盧永祥曲同豐李厚基何豐林孫烈臣...
棗莊市刀具: ______ 1、張學良是張作霖的第一個兒子,上面沒有哥哥,是張作霖年齡最大的兒子,所以是張作霖的長子. 2、長子:年齡最大的兒子. 3、張作霖子女: 長子張學良、次子張學銘、三子張學曾、四子張學思、五子張學森、六子張學俊、七子張學英、八子張學銓. 長女張冠英(原名首芳,學良胞姐)、次女張懷英、三女張懷瞳、四女張懷卿、五女張懷曦、六女張懷敏.
棗莊市刀具: ______ 先是在陳獨秀的父親手下慢慢升起來的,他是陳獨秀父親的干兒子,后來慢慢的爬起來的
棗莊市刀具: ______ 一呂二趙三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二張徐龐甘周魏, 槍神張繡和文顏, 雖勇無奈命太悲, 三國二十四名將, 打末鄧艾和姜維. 呂布、趙云、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褚、孫策、太史慈、夏侯惇、夏侯淵、張遼、張合、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繡、文丑、顏良、鄧艾、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