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文言文
1. 短文言文及翻譯
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shí)之聞。又七年,還自楊州,復(fù)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人材遠(yuǎn)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
譯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種田為業(yè)。仲永長到五歲時(shí),不曾見過書寫工具,忽然哭著要這些東西。父親對此感到驚異,從鄰近人家借來給他,他當(dāng)即寫了四句詩,并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團(tuán)結(jié)同宗族的人作為內(nèi)容,傳送給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從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寫詩,他能立刻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作客,有人用錢財(cái)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他的父親認(rèn)為那樣有利可圖,每天牽著方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xué)習(xí)。
我聽說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跟隨先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jīng)十二三歲了。叫他寫詩,已經(jīng)不能與從前聽說的相稱了。再過了七年,我從揚(yáng)州回來,又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舅舅說:“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樣了。”
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lǐng)悟能力是天賦的。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yàn)樗麤]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xiàn)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2. 求10篇短的文言文,不需要譯文
1.《人有亡fu者》:
其鄰之子非變也,己則變矣。變也者無他,有所尤也。
2.《老馬之智可用也》: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
3.《良桐》:
工之僑聞之,嘆曰:“悲哉世也!豈獨(dú)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遂去,人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終。
4.《子路殺虎》:
孔子嘗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與共戰(zhàn),攬尾得之,內(nèi)懷中。取水還,問孔子曰:“上士殺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殺虎持虎頭。”又問曰:“中土殺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殺虎持虎耳。”又問:“下士殺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殺虎捉虎尾。”子路出尾棄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乃懷石盤,欲中孔子。又問:“上士殺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殺人使筆端。”又問曰:“中士殺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殺人有舌端。”又問曰:“下土殺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殺人懷石盤。”子路出而棄之,于是心服。
5.《罵鴨》:
異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懼也:一攘而鴨毛生!甚矣,罵者之宜戒也:一罵而盜罪減!然為善有術(shù),彼鄰翁者,是以罵行其慈者也。”
6.《勇冠三軍》: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后三歲,廣以郎中令將四千騎出右北平,博望侯張騫將萬騎與廣俱,異道。行可數(shù)百里,匈奴左賢王將四萬騎圍廣,廣軍士皆恐,廣乃使其子敢往馳之。敢獨(dú)與數(shù)十騎馳,直貫胡騎,出其左右而還,告廣曰:“胡虜易與耳。”軍士乃安。廣為圜陳外向,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漢兵死者過半,漢矢且盡。廣乃令士持滿毋發(fā),而廣身自以大黃射其裨將,殺數(shù)人,胡虜益解。會日暮,吏士皆無人色,而廣意氣自如,益治軍。軍中自是服其勇氣也。明曰,復(fù)力戰(zhàn),而博望侯軍亦至,匈奴軍乃解去。
7.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 若令月中無物,當(dāng)極明邪?" 徐曰:" 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8.徐孺子(徐稚)九歲的時(shí)候,曾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 如果月亮中沒有什么東西,是不是會更亮呢?" 徐回答:" 不對。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樣,沒有它眼睛一定不會亮的。"
9.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nèi)崭该撸≌叽差^盜酒飲之,大兒謂曰:" 何以不拜?" 答曰:" 偷,那得行禮!"
10.孔文舉(孔融)有兩個兒子,大的六歲,小的五歲。趁父親白天睡覺的時(shí)候,小兒子到床頭偷酒喝,大兒子對他說:" 你怎么不行禮呢?" 小兒子答道:" 偷,怎么能行禮!"
3. 比較短的文言文
陋室銘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于高低,有了神仙就可以名聲遠(yuǎn)播。水不在于深淺,有了蛟龍就顯得有靈氣。這是所簡陋的房子,只因?yàn)槲业钠返赂呱校ň筒桓械胶喡耍G嗵Φ暮圹E蔓上臺階,蒼翠碧綠;綠草的顏色映入竹簾,一片青蔥。在這里談笑的都是博學(xué)而又品德高尚的人,跟我往來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閑時(shí))可以用來(可以:可以用來。)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jīng)。沒有管弦樂演奏的樂聲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勞累。(我的陋室真比得上)當(dāng)年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yáng)子云的亭子。孔子說過:“(既有君子住在里頭)又有什么簡陋呢?”
4. 10個比較短的經(jīng)典文言文有什么
1、《執(zhí)竿入城》 三國魏 邯鄲淳
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jì)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刻舟求劍》 漢 劉向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3、《葉公好龍》 漢 劉向
葉公好龍,室中雕文盡以為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拖尾于堂。葉公見之, 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神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夫似龍而非龍也。
4、《鄭人買履》 戰(zhàn)國 韓非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5、《自相矛盾 》 戰(zhàn)國 韓非
楚人有賣盾與矛者,譽(yù)之曰:“吾盾之堅(jiān),物莫能陷也。”又譽(yù)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守株待兔》 戰(zhàn)國 韓非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fù)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為宋國笑。
7、《畫蛇添足》 漢 劉向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shù)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我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取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8、《狐假虎威》 <;戰(zhàn)國策>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吾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9、《北冥有魚》 <;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yùn)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0、《士別三日》 <;三國志>
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
11、《不恥下問》 <;孔子>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2、《高山流水》 <;列子>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13、《鑿壁借光》 漢 葛洪
匡衡勤學(xué)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fā)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
14、《曾子殺彘》 <;曾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xué)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5、《黃粱一夢》 <;枕中記>
開成七年,有盧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鄲逆旅,遇道者呂翁,生言下甚自嘆困窮,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當(dāng)令子榮顯適意!’時(shí)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夢入枕中,遂至其家,數(shù)月,娶清河崔氏女為妻,女容甚麗,生資愈厚,生大悅!于是旋舉進(jìn)士,累官舍人,遷節(jié)度使,大破戎虜,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孫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豈其夢耶?’翁笑曰:‘人生之適,亦如是耳!’生撫然良久,稽首拜謝而去。”經(jīng)此黃粱一夢,盧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
5. 求短文言文,快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唯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dú)得無恙。國人既并狂,反謂國王之不狂為狂。于是聚謀,共執(zhí)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biāo)帲划吘摺鞑蝗纹淇啵谑堑饺盟嬛嫯叡憧瘛>即笮。淇袢粢唬娔藲g然。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yáng)。諸生業(yè)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齊人有好獵者
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獵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獲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于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dú)獵也,百事也盡然。
6. 求六篇短的文言文,要經(jīng)典的
1、匡衡鑿壁借光
匡衡勤學(xué)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fā)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xué)。
2、陳蕃愿掃除天下
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dāng)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筆從戎w.w.w.k.s.5.u.c.o.m
班超字仲升,扶風(fēng)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xì)節(jié)。然內(nèi)孝謹(jǐn),居家常執(zhí)勤苦,不恥榮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dāng)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
4、宗愨(què)乘風(fēng)破浪
宗愨字元干,南陽涅陽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shí),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貴,必破我門戶。”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與拒賊,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shí)天下無事,士人并以文藝為業(yè),炳素高節(jié),諸子群從皆好學(xué),而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xiāng)曲所稱。
5、祖逖聞雞起舞
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quán),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tǒng)之以復(fù)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fēng)響應(yīng)者矣!”睿素?zé)o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jì)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jìn)。
6、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xué)舍。晝夜苦學(xué),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搜索一下,網(wǎng)上有很多。
7. 10篇文言文,要短一點(diǎn)的
杜漢徽,京兆長安人。
父阿孫,為太原威勝軍使。漢徽有膂力,善騎射,年十七,仕后唐武皇為廳直隊(duì)長。
天成中,累遷護(hù)圣軍使。晉天福六年,與慕容鄴等討安州李金全,生禽指揮使孫厚,以功遷興順指揮使。
八年,從征鎮(zhèn)州安重榮,改護(hù)圣指揮使,贈阿孫為左贊善大夫。開運(yùn)二年,以所部戍深州,破契丹于樂壽, 殺獲甚眾。
漢初,從高行周討杜重威于鄴,屢為流矢所中,身被重創(chuàng),猶力戰(zhàn),觀者壯之。又率所部戍鎮(zhèn)州,破契丹于靈壽,獲車馬甚眾。
周世宗征劉崇,漢徽有戰(zhàn)功,補(bǔ)龍捷左第五軍都虞候,移所部屯安平縣,破契丹于縣南,獲器甲車帳,遷本軍左第四軍都虞候。 宋初,補(bǔ)本軍都校,領(lǐng)茂州刺史,改領(lǐng)潮州。
從平李筠,又從平李重進(jìn),錄功居多。建隆三年,出為天長軍使,移雄武軍使、知屯田事。
是冬,被病,即以符印授通判宋鸞,請告歸京。家人勸其求醫(yī)藥,漢徽笑曰:“我在戎行四十年,大小百余戰(zhàn),不死幸矣,安用藥為?”未幾,卒 郭進(jìn)(922-979),北宋名將,深州博野人。
少貧賤,為鉅鹿富家傭保。有膂力,倜儻任氣,結(jié)豪俠,嗜酒好賭。
其家少年患之,欲圖殺進(jìn),婦竺氏陰知其謀,以告進(jìn),于是逃亡到晉陽投靠劉知遠(yuǎn)。劉知遠(yuǎn)認(rèn)為他是個人才,將他留在帳下。
后晉開運(yùn)末,契丹犯邊境。劉知遠(yuǎn)稱帝太原。
契丹主道殂,劉知遠(yuǎn)將入汴,進(jìn)請以奇兵間道先趨洺州,因定河北諸郡。累遷乾、坊二州刺史。
少帝即位,改磁州。 后周廣順初,移淄州。
二年,吏民詣觀察使舉留。是秋,遷登州刺史。
當(dāng)時(shí)群盜攻劫居民,郭進(jìn)率鎮(zhèn)兵平之,部內(nèi)清肅,民吏千余人詣闕請立《屏盜碑》,許之。顯德初,移衛(wèi)州。
衛(wèi)、趙、邢、洺間多亡命者,以汲郡依山帶河,易為出沒,伺間椎剽,吏捕之輒遁去,故累歲不能絕其黨類。進(jìn)備知其情狀,因設(shè)計(jì)發(fā)之,數(shù)月內(nèi)剪滅無余,郡民又請立碑記其事。
改洺州團(tuán)練使,有善政,郡民復(fù)詣闕請立碑頌德,詔左拾遺鄭起撰文賜之。進(jìn)嘗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種荷芰蒲薍,后益繁茂。
郡民見之有垂涕者,曰:“此郭公所種也。” 建隆初,宋太祖親征澤、潞,遷本州防御使,充西山巡檢。
嘗與曹彬、王全斌入太原境,獲數(shù)千人。開寶二年,太祖親征河?xùn)|,以進(jìn)為行營前軍馬軍都指揮使。
九年,命將征河?xùn)|,以進(jìn)為河?xùn)|道、忻、代等州行營馬步軍都監(jiān),招徠山后諸州民三萬七千余口。太平興國初,領(lǐng)云州觀察使、判邢州,仍兼西山巡檢,賜京城道德坊第一區(qū)。
四年,車駕將征太原,先命進(jìn)分兵控石嶺關(guān),為都部署,以防北邊。契丹果犯關(guān),進(jìn)大破之,又攻破西龍門砦,俘馘來獻(xiàn),自是并人喪氣。
時(shí)田欽祚護(hù)石嶺軍,恣為奸利諸不法事,進(jìn)雖力不能禁,亦屢形于言。進(jìn)武人,性剛烈,戰(zhàn)功高,欽祚以他事侵之,心不能甘,自經(jīng)死,年五十八,欽祚以暴卒聞。
太宗悼惜久之, 贈安國軍節(jié)度,中使護(hù)葬。后頗聞其事。
因罷欽祚內(nèi)職,出為房州團(tuán)練使。進(jìn)有材干,輕財(cái)好施,然性喜殺,士卒小違令,必寘于死,居家御婢仆亦然。
進(jìn)在西山,太祖遣戍卒,必諭之曰:“汝輩謹(jǐn)奉法。我猶貸汝,郭進(jìn)殺汝矣。”
其御下嚴(yán)毅若此。然能以權(quán)道任人,嘗有軍校自西山詣闕誣進(jìn)者,太祖詰知其情狀,謂左右曰:“彼有過畏罰,故誣進(jìn)求免爾。”
遣使送與進(jìn),令殺之。會并人入寇,進(jìn)謂誣者曰:“汝敢論我,信有膽氣。
今舍汝罪,能掩殺并寇,即薦汝于朝;如敗,可自投河?xùn)|。”其人踴躍聽命,果致克捷。
進(jìn)即以聞,乞遷其職,太祖從之。王贊[1],澶州觀城人。
少為小吏,累遷本州馬步軍都虞候。周世宗鎮(zhèn)澶淵,每旬決囚,贊引律令辨析中理,問之,知其嘗事學(xué)問,即署右職。
及即位,補(bǔ)東頭供奉官,累遷右驍衛(wèi)將軍、三司副使。時(shí)張美為使,世宗問:“京城衛(wèi)兵歲廩幾何?”美不能對,贊代奏甚析,美因是銜之。
及征關(guān)南,言于世宗,以贊為客省使,領(lǐng)河北諸州計(jì)度使。 五代以來,姑息藩鎮(zhèn),有司不敢繩以法。
贊所至,發(fā)擿奸伏,無所畏忌,振舉綱領(lǐng),號為稱職,由是邊臣切齒。師還,復(fù)為三司副使。
建隆初,始平李重進(jìn),太祖素知贊材干,可委以完葺,即令知揚(yáng)州。既行,舟覆于閶橋下,溺死,親屬隨沒者三人。
上甚嗟悼,謂左右曰:“溺吾樞密使矣!”蓋將大用也。賻其家絹三百匹,米、麥各二百斛。
楊日嚴(yán),字垂訓(xùn),河南人,進(jìn)士及第,曾任安丘知縣,通判亳、陳二州。楊日嚴(yán)任益州轉(zhuǎn)運(yùn)使時(shí),因貪污被歐陽修彈劾。
后為開封府代理知府。 歐陽修有妹嫁襄城張龜正為續(xù)弦,景祐十一年,張龜正死,遺有一女張氏,為前妻所生。
歐陽修將她們迎回家中居住,有《望江南》一詞:“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微絲輕那忍折,鶯憐枝嫩不勝吟。
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閑抱琵琶尋。
堂上簸錢堂下走,恁時(shí)相見已留心。何況到如今。”
張氏長大后嫁給歐陽修族兄之子歐陽晟,張氏竟與丈夫歐陽晟的家仆陳諫私通,事發(fā)后被押解至開封知府,由楊日嚴(yán)審理,張氏“懼罪,且圖自解免,其語皆引公未嫁時(shí)事,詞多丑鄙”。
楊日嚴(yán)與夏竦密謀加害于歐陽修,逼張氏誣稱歐陽修與出嫁前的外甥女有染,軍巡判官孫揆查無此事。宰相呂夷簡再命太常博士三司戶部判官蘇安世前往查辦,又遣入內(nèi)供奉官王昭明前去監(jiān)督審核,王昭明說:“蓋以公。
8. 文言文短的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歲而孤,家貧無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發(fā)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既仕,每慷慨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乃至被讒受貶,由參知政事謫守鄧州。仲淹刻苦自勵,食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自足而已。常自誦曰:“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
范仲淹二歲的時(shí)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長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yīng)天府的南都學(xué)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rèn)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jīng)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shí)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么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diǎn)東西。就這樣,他領(lǐng)悟了六經(jīng)的主旨,后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士人應(yīng)該在先天下人憂慮之前憂慮,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后再享樂
給三十篇最短的文言文!
補(bǔ)暑假作業(yè),給三十篇最短的文言文,帶上翻譯,三十篇,如果填補(bǔ)下加QQ972993320,晚上必須寫完,給最短的帶翻譯啊答得好加50分~!... 補(bǔ)暑假作業(yè),給三十篇最短的文言文,帶上翻譯,三十篇,如果填補(bǔ)下加QQ972993320,晚上必須寫完,給最短的 帶翻譯啊 答得好加50分~! 展開 ...
求10篇短的文言文,不需要譯文
9.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nèi)崭该撸≌叽差^盜酒飲之,大兒謂曰:" 何以不拜?" 答曰:" 偷,那得行禮!"10.孔文舉(孔融)有兩個兒子,大的六歲,小的五歲。趁父親白天睡覺的時(shí)候,小兒子到床頭偷酒喝,大兒子對他說:" 你怎么不行禮呢?" 小兒子答道:" 偷,怎么能...
10篇短的文言文,急!
1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 三峽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
超短篇文言文不超過20字
超短篇文言文不超過20字 我來答 1個回答 #熱議# 為什么有人顯老,有人顯年輕?承吉凌8580 2022-10-15 · TA獲得超過8179個贊 知道小有建樹答主 回答量:349 采納率:0% 幫助的人:44.1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1. 成語故事不超過20個字的(古文也可以)就是要超短的 守...
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形>與“長”相對。 2、<形>不足;欠缺。 3、<動>詆毀。 4、“短”通“ 裋”。組詞:短劇、短跑、短發(fā)、縮短、取長補(bǔ)短、長短、短褲、尺有所短、問長問短、短暫、說長道短、截長補(bǔ)短、短小精悍、飛短流長、尋短、揭短、短途、短裝、短期。造句:一、不要一個...
求10篇很短的文言文故事或人物傳記和翻譯賞析
1、鄭伯克段于鄢 《左傳》記載,鄭莊公與弟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權(quán)而展開了一場斗爭。最終,鄭莊公勝利,共叔段被迫逃亡。這個故事反映了兄弟之間為權(quán)力而爭斗的悲劇。2、周鄭交質(zhì) 《左傳》中記載,周王與鄭國交換人質(zhì)以鞏固兩國之間的聯(lián)盟。這個故事展示了古代國際關(guān)系中的一種常見做法,即通過交換...
比較短文言文題目
比較短文言文題目 我來答 1個回答 #熱議# 二次感染新冠后會發(fā)生什么?正香教育 2022-09-25 · TA獲得超過1767個贊 知道小有建樹答主 回答量:140 采納率:100% 幫助的人:27.8萬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1. 10個比較短的經(jīng)典文言文有什么 1、《執(zhí)竿入城》 三國魏 邯鄲淳...
10個比較短的經(jīng)典文言文有什么?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12、《高山流水》 <列子>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13、《鑿壁借光》 漢 葛洪 匡衡勤學(xué)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
短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短的意思 ①與“長”相對。《垓下之戰(zhàn)》:“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蘭亭集序》:“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②不足;欠缺。屈原《卜居》:“失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馮婉貞》:“西人長火器而短技擊。”③詆毀。《屈原列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
求最短的文言文,有題目的,還有道理
2009-08-13 十篇最短的文言文和文言文的譯文 621 2018-05-20 求史上最難的文言文,要出題目,帶答案 4 2015-08-26 有沒有什么文言文題目中有帶“書”字的?最好短一點(diǎn)。 2 2012-02-09 小學(xué)文言文大全(有題目,譯文,簡短)最佳答案 171 2013-10-25 文言文的題目有哪些。 2 更多類似問題 > ...
相關(guān)評說: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dān)子里面的肉已經(jīng)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yuǎn).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 執(zhí)竿入城 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jì)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魯國有個拿著長長的竿子進(jìn)入城門的人,起初豎立起來拿著它,不能進(jìn)入城門...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答案] 清能有容,仁能善斷,明不傷察,直不過矯,是謂蜜餞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摘自《菜根譚·概論》 《菜根譚》是...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船載石頭石重船輕輕載重 尺量地面地長尺短短量長 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 綠...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 原文 “魏王遺楚王美人,楚王說之.夫人鄭袖知王之說新人也,甚愛新人.衣服玩好,擇其所喜而為之;宮室臥具,擇其所善而為之.愛之甚於王.王曰:'婦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鄭袖知寡說之人新人也,其愛之甚于寡...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 拔苗助長 【原文】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注釋】 謂……曰:對……說 趨:趕忙 病:勞累 【譯文】 有個宋國人嫌自己的莊稼長得慢,就將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里,對家人說:“今天累壞了,我?guī)椭f稼長高啦!”他兒子趕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死了! 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rèn)為養(yǎng)護(hù)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只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一廂情愿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 唐太宗對梁公說:"以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帽子;以過去的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的興衰規(guī)律;以別人為鏡子,可以明了自己的得失是非."我常保存這三面鏡子,用來防備自己的過失.現(xiàn)在魏征去世了,就失去一面可以知道自己對錯的鏡子了!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 翌日.楊氏子隨父詣孔夫子.夫子見于楊父曰:昨日君子甚惠,使我無言以對.當(dāng)下,我定要于他斗一斗!楊氏子聞言,遂轉(zhuǎn)入大堂.約半個時(shí)辰,孔夫子來問字謎一言:三先生聽琴 楊父言:乃是聶字? 錯也. 家臣惠子曰:乃是雙字? 錯也 楊氏子言:乃是犇字? 孔夫子大呼:君子甚惠!君子甚惠!于是曾與楊氏20金,自此不敢小瞧楊氏了. 我自己寫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加分!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 嗯,古詩文閱讀大賽上的可以嗎? 譯文你可以去百度百科查,網(wǎng)上到處是,一搜一大把的. 答案要嗎? 一、魯人徙越 魯人身善織履,妻善織縞,而欲徒于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履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 七步成詩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 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應(yīng)聲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譯文:魏文帝曹丕曾經(jīng)命令東阿...
葫蘆島市機(jī)械: ______ 1.魯人徙越 魯人身善織屨①,妻善織縞②,而欲徙于越.或謂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fā).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注釋】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