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jgcgs88.cn-狠狠久久亚洲欧美专区不卡,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噼里啪啦国语版在线观看,zσzσzσ女人极品另类

  • <strike id="qgi8o"><td id="qgi8o"></td></strike>
  • <ul id="qgi8o"><acronym id="qgi8o"></acronym></ul>
  • <li id="qgi8o"></li>
    <ul id="qgi8o"></ul>
    <strike id="qgi8o"><rt id="qgi8o"></rt></strike>
    <ul id="qgi8o"><center id="qgi8o"></center></ul>
  • <kbd id="qgi8o"></kbd>

    李白的五首名詩 五首李白的詩

    一、《靜夜思》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翻譯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xiāng)。

    二、《將進酒》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2、翻譯

    你可見黃河水從天上流下來,波濤滾滾直奔向東海不回還。

    你可見高堂明鏡中蒼蒼白發(fā),早上滿頭青絲晚上就如白雪。

    人生得意時要盡情享受歡樂,不要讓金杯空對皎潔的明月。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黃金也還會再得到,

    煮羊宰牛姑且盡情享受歡樂,一氣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我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請你們一定要側(cè)耳細細傾聽。

    鐘樂美食這樣的富貴不稀罕,我愿永遠沉醉酒中不愿清醒。

    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無聲,只有那善飲的人才留下美名。

    當(dāng)年陳王曹植平樂觀擺酒宴,一斗美酒值萬錢他們開懷飲。

    主人你為什么說錢已經(jīng)不多,你盡管端酒來讓我陪朋友喝。

    管它名貴五花馬還是狐皮裘,快叫侍兒拿去統(tǒng)統(tǒng)來換美酒,與你同飲來消融這萬古常愁。

    三、《夢游天姥吟留別》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翻譯

    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

    越中來人說起天姥山,在云霧忽明忽暗間有人可以看見。

    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

    天臺山雖高一萬八千丈,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jù)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

    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

    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

    我腳上穿著謝公當(dāng)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

    無數(shù)山巖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晚。

    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zhàn)栗,使山峰驚顫。

    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

    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

    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

    用彩虹做衣裳,將風(fēng)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

    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jié)隊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驚動,我猛然驚醒,不禁長聲嘆息。

    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fù)返。

    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

    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quán)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四、《早發(fā)白帝城》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翻譯

    清晨告別白云之間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達。

    江兩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著,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五、《贈孟浩然》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2、翻譯

    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莊重瀟灑,他為人高尚風(fēng)流倜儻聞名天下。

    少年時鄙視功名不愛官冕車馬,高齡白首又歸隱山林摒棄塵雜。

    明月夜常常飲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戀花草胸懷豁達。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著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華!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關(guān)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的詩創(chuàng)作,多激昂慷慨之歌,少悲凄愁怨之曲,大起大落,大開大闔,恣肆汪洋,瀟灑奔放,富于極為濃郁的浪漫色彩與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對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杜甫作如是說。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對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風(fēng)格,皮日休作如是說。

    “如張樂于洞庭之野,無首無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槧人所可擬議”。對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風(fēng)格,陳師道亦作如是說。

    在對李白詩歌藝術(shù)風(fēng)格的眾多探討里,或許以嚴羽的概括最為準確恰當(dāng),他命之曰飄逸。嚴羽還特意在《滄浪詩話》中以“子美不能為太白之飄逸,太白不能為子美之沉郁”,標舉李杜詩學(xué)不同的藝術(shù)風(fēng)格。而所謂飄逸者,誠如袁行霈先生所詮釋的那樣:“如春煙,如秋溟,如天外之鵬飛,如海上之浪翻,無拘無束,舒卷自如,才情豪邁,無跡可求”。

    具有飄逸風(fēng)格的李白,由于性格上不受拘束,藝術(shù)上崇尚“清水出芙蓉,天然自雕飾”的審美,因此,很少寫格律謹嚴的律詩。然而,天才畢竟是天才,盡管李白很少寫作律詩,但他的《登金陵鳳凰臺》卻膾炙人口,并且還被尊為七律中的極品。

    這首詩寫于唐玄宗天寶年間,為李白奉命“賜金還山”、南游金陵時所作。全詩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jié)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xiàn)實思索。

    開頭兩句李白以鳳凰臺的傳說起筆落墨,用以表達對時空變幻的感慨。“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自然而然,明快暢順;雖然十四個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但絲毫不使人嫌其重復(fù),更沒有常見詠史詩的那種刻板、生硬的毛病。鳳凰臺為地點,在舊金陵城之西南。據(jù)《江南通志》載:“鳳凰臺在江寧府城內(nèi)之西南隅,猶有陂陀,尚可登覽。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鳥翔集山間,文彩五色,狀如孔雀,音聲諧和,眾鳥群附,時人謂之鳳凰。起臺于山,謂之鳳凰山,里曰鳳凰里”。李白用“鳳凰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登臨抒懷,而是別有機杼。從遠古時代開始,鳳凰便一直被認為有祥瑞的意義,并且與社會的發(fā)展有關(guān):美好的時代,鳳凰鳥則從天而降,一片天籟之聲。因此,鳳凰鳥的出現(xiàn),多半顯示著稱頌的意義。然而李白在這里首先點出鳳凰,卻恰恰相反:他所抒發(fā)則是由繁華易逝,圣時難在,惟有山水長存所生發(fā)出的無限感慨。引來鳳凰的元嘉時代已經(jīng)永遠的過去了,繁華的六朝也已經(jīng)永遠的過去了,只剩下浩瀚的長江之水與巍峨的鳳凰之山依舊生生不息。

    三四句的“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從“鳳去臺空”的變化時空入手,繼續(xù)深入開掘其中的啟示意義。“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的吳大帝,風(fēng)流倜儻的六朝人物,以及眾多的統(tǒng)治者,他們都已經(jīng)被埋入墳?zāi)梗蔀闅v史的陳跡;就連那巍峨的宮殿如今也已經(jīng)荒蕪破敗,一片斷壁殘垣。煊赫與繁華究竟留給歷史什么可以值得紀念的東西呢?這里含蘊著李白獨特的歷史感喟。那些“投汩笑古人,臨濠得天和”與“功高不受賞,長揖歸故園”的高士、哲人,獲得了李白特殊的尊敬。同時,李白敢于藐視封建秩序,打破傳統(tǒng)偶像的精神束縛,以至于輕堯舜,笑孔丘,平交諸侯,長揖萬乘。所以,李白對這些帝王的消逝,除去引起一些感慨之外,沒有絲毫惋惜。那么,當(dāng)他把歷史眼光聚焦在那些帝王身上的時候,蔑視的態(tài)度是顯而易見。花草蓬勃,天地依舊,一切都按照規(guī)律變化發(fā)展著。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千古的興亡!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接下二句表現(xiàn)出李白沒有讓自己的思想完全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吊當(dāng)中,而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大自然的情懷。三山亦為地點,舊說在金陵西南的江邊。據(jù)《景定建康志》載:“其山積石森郁,濱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連,故號三山”。又據(jù)陸游的《入蜀記》載:“三山自石頭及鳳凰臺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則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恰好箋注說明了“三山半落”那若隱若現(xiàn)的景象描寫。尤其是那江中的“白鷺洲”,橫亙于金陵西長江里,竟把長江分割成為兩半。于是,自然力的巨大、恢闊,賦予人以強健的氣勢,寬廣的胸懷,也把人從歷史的遐想中拉回現(xiàn)實,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無限。

    李白雖然具有超脫塵俗的理想愿望,但他的心卻始終關(guān)切著現(xiàn)實政治與社會生活,于是當(dāng)他對歷史與自然進行親切的光顧之后,又把自己的眼睛轉(zhuǎn)向現(xiàn)實政治。他極目遠眺,試圖從六朝的帝都放眼到當(dāng)時的權(quán)力中心,亦即自己的心之所向的首都長安。然而他的努力失敗了,原因是“總為浮云能蔽日”,只好“長安不見使人愁”。于是,浮云悠悠,愁思無限,壯志難酬,哀怨如縷。在這里李白化用了陸賈《新論·慎微篇》中的“邪臣之蔽賢,猶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說法,用來寄予自己的內(nèi)心懷抱。他的痛苦,他的疾惡如仇,他的“與爾同消萬古愁”的情結(jié),仿佛也就容易理解。特別是其中的“長安不見”又內(nèi)含遠望之“登”字義,既與題目遙相呼應(yīng),更把無限的情思涂抹到水天一色的大江、巍峨崢嶸的青山與澄澈無際的天空當(dāng)中。這樣心中情與眼中景也就茫茫然交織在一起,于是山光水色,發(fā)思古之幽情,思接千載;江水滔滔,吟傷今之離恨,流韻無窮。

    李白是天才詩人,并且是屬于那種充滿創(chuàng)造天才的大詩人。然而,惟獨李白臨黃鶴樓時,沒能盡情盡意,“馳志”千里。原因也很簡單,所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因而,“謫仙詩人”難受、不甘心,要與崔顥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鳳凰臺詩以擬之”,直到寫出可與崔顥的《黃鶴樓詩》等量齊觀的《登金陵鳳凰臺》時,才肯罷休。

    這雖然是傳言,但也挺恰切李白性格。《登金陵鳳凰臺》博得了“與崔顥黃鶴樓相似,格律氣勢未易甲乙”的贊揚。其實,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崔顥的《黃鶴樓詩》,它們同為登臨懷古的雙璧!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藝術(shù)特點,首先在于其中所回蕩著的那種充沛、渾厚之氣。氣原本是一個哲學(xué)上的概念,從先秦時代起就被廣泛運用。隨著魏晉時期的曹丕以氣論文,氣也就被當(dāng)做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而在許多的藝術(shù)門類里加以運用。雖然,論者對氣的理解、認識不完全相同,但對所含蘊的思想性情、人格精神與藝術(shù)情調(diào),又都一致認同。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中明顯地充溢著一股渾厚博大之氣,它使李白觀古閱今,統(tǒng)攬四海于一瞬之間,且超然物外,揮灑自如。渾厚博大之氣使李白淵深的思想,高妙的見解,闊大的心胸,成為編織巨大藝術(shù)境界的核心與精神內(nèi)含。就像透過“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的巨大立體時空,可以感受到歷史的脈搏跳動與詩人的呼吸一樣,通過李白的舉重若輕,從容自在,以浩然雄大之氣充塞整個詩歌境界的努力,也能更進一步感受到他整個詩歌以氣奪人的藝術(shù)特點。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藝術(shù)特點,又在于對時空觀念的完美表達。這既體現(xiàn)在對歷史與自然的認識上,也體現(xiàn)在他構(gòu)造時空藝術(shù)境界的表達方法上。李白強調(diào)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傳他的以自然為中心的“物我為一”的世界觀,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揭露歷史上的統(tǒng)治神話。因為從古而來,幾乎所有的統(tǒng)治者他們都宣揚自己的世代永存與精神不滅,并且還把這樣一種模式灌輸?shù)饺藗兊囊庾R形態(tài)當(dāng)中,使人深信不疑。但是,李白則對此不以為然。他認為即或是極為強有力的統(tǒng)治者,就像秦始皇,他可以“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然而他終歸也要“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風(fēng)其三),煙消云散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李白看來,宇宙萬物之中,能夠獲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

    一切的繁華與驕奢淫逸都會煙消云散;如果說它們還存在,似乎也只是作為自然的反襯而存在的。另外,李白在表現(xiàn)自然力量的雄大與變化的時空觀時,則選取了最為典型的事物,即“三山半落”之混茫與“一水中分”之遼闊,從而構(gòu)造出闊大的境界,并且把歷史的變遷,即時間的改變與地點的依舊,即空間的不改整體地表現(xiàn)出來,啟發(fā)人們作更深的思考。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的藝術(shù)特點,還在于別致自然的遣詞造句。由于詩以寓目山河為線索,于是追求情隨景生,意象諧成也就顯得特別重要。“鳳凰”的高飛與“鳳凰臺”的“空”,潔凈、疏郎,顯然與詩人瀟灑的氣質(zhì)和略帶感傷的情懷相一致,且意到筆到,詞義契合,起到了內(nèi)外呼應(yīng)的作用。另外,整首“登臨”的內(nèi)在精神,與“埋幽徑”“成古丘”的冷落清涼,與“三山”“一水”的自然境界,與憂讒畏忌的“浮云”惆悵和不見“長安”無奈凄涼,都被恰切的語詞鏈條緊緊地鉤連在一起,從而當(dāng)?shù)闷稹肮沤耦}詠,惟謫仙為絕唱”的贊譽。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一詩,以其曠達高遠與略帶黯淡色彩的吟詠,成為文學(xué)史上獨特的鳳凰詠嘆調(diào)。

    《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神奇的夸張和比喻,非凡的氣魄與筆力。
    《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一幅瑰偉壯觀的秋夜冶煉圖,且為描寫勞動場面,實在難能可貴。
    《哭宣城善釀紀叟》,“紀叟黃泉里,還應(yīng)釀老春。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以質(zhì)樸的語言表述動人的感情,看似平常小事,實則傷感難忘。
    《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個人的孤獨寂寞與“含情”的自然景物高度融合,創(chuàng)造出平淡恬靜的情趣與境界。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首詩曾在香港被列為最受歡迎的十大古典詩歌之首,典型的觸景生情,且信口而來,妙絕古今。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文筆自然而又情真意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情中有景,景中寓情,正所謂具有了創(chuàng)作中的高難境界——意境。
    《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遇赦回歸,驚喜交加,豪情歡悅,空靈飛動,快船快意,使人神往,精妙絕倫,百誦不厭。
    《客中作》,“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面對美酒,愉悅興奮,留連忘返,樂在客中,充分展現(xiàn)了李白豪放的個性,亦不同于一般的鄉(xiāng)愁之作。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夸張自然,新奇真切,既包含詩人對大自然神奇?zhèn)チΦ馁潎@,又體現(xiàn)出李白萬里一泄、末勢猶存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再來欣賞一些所謂的“詩眼”,共20句。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質(zhì)樸自然,比喻貼切,看似平淡,卻也奇警。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胸襟博大,下筆不凡,雄渾磅礴,意境深遠。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想象豐富,新穎有趣,看似信手寫來,實則情采俱佳。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生死來去匆匆,人生苦短;天地猶如旅舍,萬古一嘆。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心懷豁達,想象奇特,善于捕捉樂趣,解脫孤寂憂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對仗工整,情景交融,感情真摯熱誠且樂觀豁達,一掃纏綿悱惻之哀傷情調(diào)。
    “登高望蓬嬴,想象金銀臺。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fēng)來”。雖為登臨泰山南天門的一般體驗,卻也道出了所謂常人心中有而筆下無的心理感受。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詩語雄渾,氣象博大。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追仙求道、縱情山水的生動描述。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悲而不傷、悲而能壯的憂憤與自信。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現(xiàn)李白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強烈的自信心。
    “吟詩作賦北窗里,萬言不值一杯水”。以學(xué)識濟天下的志士才人不為所用,人微言輕。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充分運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的夸張手法,增強詩歌的藝術(shù)感染力。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神態(tài)得意,躊躇滿志,感情流露真摯鮮明,形象表現(xiàn)淋漓盡致。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雖有消極成分,卻也飽含著詩人對人生幾多失意和宦海沉浮的感慨。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州。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向東流”。筆力雄健無敵,極其自信,胸襟高曠不群,藐視一切。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比喻奇特,自然貼切而富于生活氣息,生不得志,內(nèi)心抑郁而意欲擺脫苦悶。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懷才不遇,蔑視權(quán)貴,人生苦短,及時行樂,語言平易,功力深厚,詩如其人,豪情狂放。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不肯茍從,捍衛(wèi)人的尊嚴,傲視權(quán)貴,一吐郁悶之氣。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巧妙地運用藝術(shù)錯覺去烘托形象,釀造氛圍,極寫黃河的雄偉氣勢,以增強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
    李白詩歌的最大特點就是“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胡應(yīng)麟語),就像杜甫所言:“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獨步詩壇,無與倫比,清新俊逸,文思敏捷。一般認為王昌齡七絕成就最高,號稱“七絕圣手”,大內(nèi)第一,然明人王世懋獨有高見,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在王之上”。既聞此言,正所謂“于我心有戚戚焉”,不知君以為然否?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xiàn)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數(shù)長安放還以后所作思想

    內(nèi)容更為深沉,藝術(shù)表現(xiàn)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diào),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

    有“將進酒,乘大白”云。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赟《分類補注

    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于天寶十一載(752),他當(dāng)時與友人岑勛在嵩

    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

    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

    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

    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赟)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

    ,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fā)抒。

    詩篇發(fā)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fēng)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

    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借以起

    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

    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窮極,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語帶夸張。

    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

    舒卷往復(fù)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緊

    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

    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夸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夸張。悲嘆

    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fā)”,一種搔首顧影、

    徒呼奈何的情態(tài)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

    間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

    反向”的夸張。于是,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

    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

    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

    術(shù)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

    用,他如“棄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沈德潛說:“此種格調(diào),太白從心化出”,

    可見其頗具創(chuàng)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于篇首或篇

    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

    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

    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

    “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dāng)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zhuǎn),由“悲”

    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人生達命豈

    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

    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

    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yīng)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

    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diào)。“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

    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xiàn)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

    ,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

    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并沒有得意,有的是

    失望與憤慨。但就此消沉么?否。詩人于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

    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句子。“有用”而

    “必”,一何自信!簡直象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

    大寫的。于此,從貌似消極的現(xiàn)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nèi)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

    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zhì)內(nèi)容來。正是“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為什么不為這樣的

    未來痛飲高歌呢!破費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盡還復(fù)來!”這又是一個

    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qū)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

    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上

    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里的豪情,絕非裝腔作

    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dāng),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

    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牛”,不

    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么豪壯的詩句!

    至此,狂放之情趨于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tài)躍然紙

    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了,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

    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jié)奏富于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

    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

    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

    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鐘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

    ,可詩人以為“不足貴”,并放言“但愿長醉不復(fù)醒”。詩情至此,便分明

    由狂放轉(zhuǎn)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后吐狂言,而且是酒后吐真言了。以“我

    ”天生有用之才,本當(dāng)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

    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于憤慨。以下“古來圣賢皆

    寂寞”二句亦屬憤語。詩人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所以說古人“寂寞

    ”,也表現(xiàn)出自己“寂寞”。因此才愿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

    酒杯,澆自己塊壘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

    表。并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

    ,何以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

    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lián)系較多。這樣寫便有

    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于丕、睿兩朝備受

    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圣賢”,二提“陳王”曹

    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

    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

    源于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而且看起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

    ,而且愈來愈狂。“主人何為言少錢”,既照應(yīng)“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

    宕,引出最后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dāng)不惜將出名貴寶物——“

    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

    。這結(jié)尾之妙,不僅在于“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

    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tài)。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

    ,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dāng)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

    。浪漫色彩極濃。快人快語,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

    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

    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guān)合,而“萬

    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云從空,隨風(fēng)變滅”的結(jié)尾,顯見詩人奔涌

    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

    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

    夸張手法不無關(guān)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shù)目字(“千金”、“三百杯”、“

    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xiàn)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

    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實深厚的內(nèi)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

    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zhuǎn)樂、轉(zhuǎn)

    狂放、轉(zhuǎn)憤激、再轉(zhuǎn)狂放、最后結(jié)穴于“萬古愁”,回應(yīng)篇首,如大河奔流

    ,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

    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刻能學(xué),又非率爾可到。通篇以

    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

    ,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

    ,節(jié)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于雄快之中,

    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dāng)之。

    關(guān)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古風(fēng)(其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fēng)委蔓草,戰(zhàn)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圣代復(fù)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zhì)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古風(fēng)(其十五)
    燕昭延郭隗,遂筑黃金臺。
    劇辛方趙至,鄒衍復(fù)齊來。
    奈何青云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yǎng)賢才。
    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

    子夜四時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四時歌:冬歌
    明朝驛使發(fā),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

    長干行
    妾發(fā)初復(fù)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鳴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fēng)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yù)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fēng)沙。

    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dāng)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 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金陵酒肆留別
    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長相思
    長相思,在長安。
    絡(luò)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行路難三首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三首之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塞下曲六首(其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wù)哿荷丛础?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聽蜀僧浚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

    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怨情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下江陵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清平調(diào)三首之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清平調(diào)三首之二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清平調(diào)三首之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fēng),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李白的五首名詩分別是<夢游天姥吟留別> <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將進酒 > <送友人> < 靜夜思>

    夢游天姥吟留別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將進酒
    送友人 靜夜思

    白居易白露美詩五首賞讀:八月白露降,涼風(fēng)吹更鮮
    我看著白茫茫的湖水,想著我的哥哥在淮南,我的弟弟在四川。兄弟三人何時相會?我只看到煙水茫茫,泛著秋天的白光遠去,相會的道路阻且長。白居易這首白露,顯然是受了杜甫詩“露從今夜白”的影響,幾十年前,杜甫也是在這樣的白露節(jié)氣,因為安史之亂和兄弟分散,寫下思念的情感美句。白居易選擇在白露這天對著江湖遙望,...

    描寫白色的古詩(整首)
    一. 雪 梅 〔宋〕盧梅坡① 梅雪爭春未肯降②,騷人閣筆費評章③。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注釋】①盧梅坡,宋詩人。生卒年不詳。②降(xiáng),服輸。③閣,同“擱”,放下。評章,評議的文章,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二.《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該詩用白色表現(xiàn)了先秦的...

    白居易的古詩有哪些?(5首)
    白居易的詩 賀雨 皇帝嗣寶歷,元和三年冬。 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懼歲成災(zāi)兇。 遂下罪己詔,殷勤告萬邦。 帝曰予一人,繼天承祖宗。 憂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 元年誅劉辟,一舉靖巴邛。 二年戮李,不戰(zhàn)安江東。 顧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 或者天降沴,無乃儆予躬?

    李白的詩有什么?只要詩名
    酬王補闕惠翼莊廟宋丞□贈別 【此水旁】 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 秋夕書懷 感興其五 感興其三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觀放白鷹其二 觀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圖 尋陽紫極宮感秋作 田園言懷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南軒松 望月有懷 重憶一首 春滯沅湘有懷山中 擬古其七 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

    帶“白頭”的五言詩句
    ——出自唐·杜牧《為人題贈二首》4、漫將豐歲兆,去問白頭翁。——出自強至《對雪六首》5、異鄉(xiāng)青草長,故國白頭歸。——出自唐·朱慶馀《送人下第歸》6、不隨丹灶客,終作白頭人。——出自唐·于鄴《贈王道士》7、舊題紅葉處,猶記白頭初。——出自釋寶曇《吳知府挽詩三首》8、夕陽紅葉寺,秋雨白頭僧。

    白居易的五言絕句、五言律詩、五言古詩各有幾首?
    吟元郎中白須詩,兼飲雪水茶,因題壁上 吟詠霜毛句,閑嘗雪水茶。城中展眉處,只是有元家。七年元日對酒五首其二 眾老憂添歲,余衰喜入春。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吉祥寺見錢侍郎題名 云雨三年別,風(fēng)波萬里行。愁來正蕭索,況見古人名。秋蟲 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婦心,雨夜愁...

    李白古詩詞精選(李白朗朗上口的古詩詞)
    該詩全稱是《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一次游覽洞庭湖,一口氣吟詩五首,由此可見詩仙并非浪得虛名。南湖,全國各地有很多叫南湖的湖泊,詩中指的是洞庭湖,由于位于動庭湖以南,故名。詩仙酒鬼須臾不可分離,此次出游洞庭湖斷然不可缺少美酒助興。酒酣耳熱之際,詩仙再度詩情大發(fā),寫出膾炙人口的《...

    關(guān)于李白描寫春天的詩 至少五首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預(yù)拂...[唐] 李白 5、《江南春懷》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天涯失鄉(xiāng)路,江外老華發(fā)。心飛秦塞云,影滯楚關(guān)月。身世殊爛漫,田園久蕪沒。歲晏...[唐] 李白 6、《春怨》白馬金羈遼海東,羅帷繡被臥春風(fēng)。落月低軒窺燭盡,飛花入戶笑床空。[唐] 李白 ...

    帶“白日”的五言詩句
    ——出自唐·鮑溶《秋懷五首》17、村送孤煙起,山空白日曛。——出自寇準《秋日懷友生》18、三接龍光遠,瞳眬白日邊。——出自孔武仲《數(shù)詩分題二首》19、促調(diào)清風(fēng)至,操弦白日沈。——出自唐·白行簡《夫子鼓琴得其人》20、孤墳臨清江,每睹白日晚。——出自唐·魏朋妻《贈朋詩》21、猛虎白日行,心閑...

    五首不同風(fēng)格的詩分別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李清照、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

    相關(guān)評說:

  • 魯厘13325537148: 求李白的五首古詩 -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1:<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障凌...
  • 魯厘13325537148: 李白的詩300首(李白的詩)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1、浪漫主義是李白詩歌最突出、成就最高的特點.2、清新自然是李白詩的重要風(fēng)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3、李白除律詩稍欠外(五律好),各體皆工.4、從四言的《詩經(jīng)》體,到屈賦的“騷體”,到漢魏六朝盛行的樂府體、五七言古體、歌行體,再到初唐以來流行的絕句體、律體,李白都有不少佳作,其中以樂府體、七言歌行體和絕句體成就最高.5、除屈原外,李白對前代詩人還有廣泛師法.6、他盛贊“蓬萊文章建安骨”,他“一生低首謝宣城” ,杜甫 更以“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稱贊他的詩風(fēng).
  • 魯厘13325537148: 李白比較著名的詩有哪些李白的詩有哪些 -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李白一生最著名的詩: 1、最大氣蒼涼的景色描寫: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2、最自信的詩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3、最狂傲不羈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最無奈的詩句: 大道入青天,我...
  • 魯厘13325537148: 李白的幾首著名的詩 -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山水詩,如: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 友情詩,如: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 送別詩,如: 故人西辭黃鶴樓,...
  • 魯厘13325537148: 李白的詩有哪幾首 -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李白的詩有; 1、《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 魯厘13325537148: 李白寫過最著名的詩是什么? -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李白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最有名 的幾首古詩有《將進酒》《靜夜思》下獨酌》《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 《望廬山瀑布》《早發(fā)白帝城》《送孟浩 然之廣陵》《贈汪倫》《渡荊門送別》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望天門山》 《登金陵鳳凰臺》《蜀道難》等等 .
  • 魯厘13325537148: 李白的名詩有哪些 -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靜夜思
  • 魯厘13325537148: 李白的著名古詩是哪幾首??? -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李白的詩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詩,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fā)的典型音調(diào). 李白的詩歌的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詩(《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詩(《古風(fēng)》59首);有句漢魏六朝樂府民歌風(fēng)味的《長干行》,《子夜吳歌》等,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等都成為盛唐的名篇. 主要著作:《李太白全集》《李翰林集》《太白草堂集李白詩集》
  • 魯厘13325537148: 李白寫過哪首詩 -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李白古詩大全 1、《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
  • 魯厘13325537148: 李白著名的詩有哪些? -
    嶺東區(qū)氣體: ______ 將進酒,蜀道難,靜夜思,望廬山瀑布 早發(fā)白帝城 將進酒 送孟浩然之廣陵 贈汪倫 詠苧蘿山 塞下曲六首 靜夜思 望天門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鳳凰臺 長相思二首 把酒問月 獨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薩蠻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行路難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荊門...
  • 日韩免费毛片在线播放一级| 原来是电影神马琪琪| 亚洲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无遮挡| 国产v欧美v日韩在线观看| 免费视频无遮挡在线观看| FREEZEFRAME丰满老师| 日本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 久久久精品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