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寫池上這首詩時的寫作背景 《池上》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據(jù)《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于大和九年(835年),白居易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于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古詩原文為:
1、《池上二絕·其一》
宋:白居易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譯文:
兩個僧人坐著下圍棋,竹樹樹陰遮蓋了棋盤。
再無他人能在竹林外見到他們,人們在竹林外的話可以聽到兩位僧人微小的落子聲。
2、《池上二絕·其二》
宋: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擴展資料:
賞析:
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也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來就是與世無爭,他們又在竹陰下下棋,那種不染一絲塵埃般的清凈,令作者神往。
“山僧對棋坐”,起碼有兩個和尚;“時聞下子聲”,有人在旁邊聽,那么至少是三個人了。這首詩人物全都隱藏不露。
所以雖有三人活動,也覺得清幽無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時聞下子聲”更如天籟音樂,烘托了真正的寧靜。
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
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中心思想:
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采蓮圖。蓮花盛開的夏日里,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蓮花玩。
興高采烈地采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著小船回來。
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據(jù)《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于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
《池上二絕》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五言絕句組詩作品。
全詩如下:
其一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其二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如下:
其一
兩個僧人坐著下圍棋,竹樹樹陰遮蓋了棋盤。再無他人能在竹林外見到他們,人們在竹林外的話可以聽到兩位僧人微小的落子聲。
其二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擴展資料:
作品賞析
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也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來就是與世無爭,他們又在竹陰下下棋,那種不染一絲塵埃般的清凈,令作者神往。“山僧對棋坐”,起碼有兩個和尚;“時聞下子聲”,有人在旁邊聽,那么至少是三個人了。
這首詩人物全都隱藏不露,所以雖有三人活動,也覺得清幽無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時聞下子聲”更如天籟音樂,烘托了真正的寧靜。
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池上
寫作背景:據(jù)《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于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
池上二絕
宋白居易
其一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其二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白話翻譯
其一
兩個僧人坐著下圍棋,竹樹樹陰遮蓋了棋盤。再無他人能在竹林外見到他們,人們在竹林外的話可以聽到兩位僧人微小的落子聲。
其二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擴展資料: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
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
中心思想
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間的心情,勾畫出一幅采蓮圖。蓮花盛開的夏日里,天真活潑的兒童,撐著一條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蓮花玩。
興高采烈地采到蓮花,早已忘記自己是瞞著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沒想到去隱蔽自己的蹤跡,得意忘形地大搖大擺劃著小船回來,留下了一道清晰明顯的水路痕跡。詩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風格將詩中的小娃娃描寫得非常可愛、可親,整首詩如同大白話,富有韻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池上二絕
寫作背景:據(jù)《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于大和九年(835年),白居易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于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古詩原文為:
1、《池上二絕·其一》
宋:白居易
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
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
譯文:
兩個僧人坐著下圍棋,竹樹樹陰遮蓋了棋盤。
再無他人能在竹林外見到他們,人們在竹林外的話可以聽到兩位僧人微小的落子聲。
2、《池上二絕·其二》
宋: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擴展資料
一、古詩賞析
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也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來就是與世無爭,他們又在竹陰下下棋,那種不染一絲塵埃般的清凈,令作者神往。這首詩人物全都隱藏不露,所以雖有三人活動,也覺得清幽無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時聞下子聲”更如天籟音樂,烘托了真正的寧靜。
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
二、詞句注釋
1、山僧:住在山寺的僧人。
2、對棋:相對下棋。
3、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4、艇:船。
5、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6、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池上二絕
據(jù)《白居易詩集校注》,這首詩作于大和九年(835年),時任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洛陽。一日游于池邊,見山僧下棋、小娃撐船而作此組詩。
《池上二絕》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五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這組詩也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詩人以其通俗風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富有韻味。
詩人白居易生平簡介
當這筆基金一直運作到黃巢之亂時,當黃巢抵達杭州,文書多焚燒散失,這筆基金才不知去向。西湖有白堤,兩岸栽種有楊柳,后世誤傳這即是白居易所修筑的堤,而稱之為白公堤。事實上這道“白堤”在白居易來杭州之前已存在,當時稱為“白沙堤”,且見于白居易的詩作之中。當白居易在杭州時,元稹亦從宰相轉(zhuǎn)...
【唐詩成語72】白居易之“居大不易”:先安心,再安居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寫完這首詩,白居易告別了堂兄,只身來到了京城長安。一入長安,白居易才見識到什么是繁華,什么是希望。來京之前,有人告訴他,要想在京城立足,詩文寫得好只是其一,最關鍵的還要有重量級的文...
<`臼居易的詩
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簡介及古詩
而844年,73歲白居易出錢開挖龍門一帶阻礙舟行石灘,事成后作詩《開龍門八節(jié)石灘詩二首并序》留念,詩中仍反映出他“達則兼濟天下”人生觀。 晚年白居易大多在洛陽履道里第度過,與劉禹錫唱和,時常游歷于龍門一帶。作《池上篇》、《醉吟先生傳》自況。845年,白居易74歲,尚在履道里第舉行“七老會”,與會者有胡...
唐朝詩人白居易簡介
他也說:“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二首》其二),并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諷諭詩,但總體指向卻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為只有將民情上達天聽,皇帝開壅蔽、達人情,政治才會趨向休明。 《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
白居易的生平事跡
從「琵琶行」前面的序文當中,我們知道這是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次年的作品。當時他正在潯陽江頭送客,忽然聽到船上的琵琶聲,喚起他「天涯淪落」的感慨,而寫下了這首詩篇。就白居易來說,貶謫江州這件事情,對他來說,可以說是人生影響非常大的。在寫長恨歌之前,白居易的詩歌并沒有建立什么特色。寫了長恨歌以后,...
賣柴翁的寫作背景
那是《賣炭翁》居易寫作《新樂府》是在元和初年,這正是宮市為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有十分的了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寫出這首感人至深的《賣炭翁》來。但是,《賣炭翁》的意義,遠不止于對宮市的揭露。詩人在賣炭翁這個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勞動人民的辛酸和悲苦,在賣炭這一件小事上...
自居易的詩
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池上(唐)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
白居易勤學苦讀經(jīng)典故事
他還是一天天不停的讀了寫寫了讀...白居易給后世留下了3千多首詩歌,成為唐代寫詩最多的詩人之一。 一圣二仙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中國三大詩人,人們尊杜甫為“詩圣”、“詩史”,尊李白為“詩仙”,對白居易稱“詩魔”等,日本學界則稱白居易為“詩神” 。其實,在唐代對白居易的稱呼是“詩仙”,請看唐宣宗...
池上 白居易賞析
賞析——這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從詩的小主人公撐船進入畫面,到他離去只留下被劃開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動描寫,有心理刻畫,細致逼真,富有情趣;而這個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潑淘氣的可愛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了。詩人在詩中敘述一個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準確地...
相關評說:
珙縣智能: ______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簡析] 作者 用 白 描 的 手 法 , 將 一 “ 偷 蓮 ” 小 童 的 憨 態(tài) 描 繪 得 惟 妙 惟 肖 .詩 中 最 傳 神 的 當 是 “ 不 解 藏 蹤 跡 ” 一 句 , 寫 盡 小 童 頑 皮 、 純 真 情 態(tài) . ...
珙縣智能: ______ 這首小詩是詩人于公元826年(唐寶歷二年)在蘇州時作.詩的前六句寫景,結(jié)尾抒發(fā)感慨.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堪稱寫景詩的典范之作. 詩開始的“荷芰綠參差,新秋水滿池”,首先為讀者描繪出一幅畫面:秋水滿池,碧波蕩漾,有荷花點...
珙縣智能: ______ 白居易自小聰明,生下來剛六七個月,就能辨認“之”、“無”兩個字,五六歲就開始學寫詩.大概在他十五六歲那年,他父親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讓他到京城長安去見世面,結(jié)交名人. 那時候,正是朱泚叛亂之后,長安遭到很大的破壞.特別...
珙縣智能: ______ 《小池》和《池上》兩首古詩都描寫了初夏的景色.《小池》是宋朝詩人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細膩地描寫了小池周邊自然景物的特征和變化.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從“小荷才露尖尖角”可以看出描寫的季節(jié)是初夏.《池上二絕》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五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詩寫山僧對弈,第二首詩寫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的情景,這組詩也是自己心態(tài)的一種反映.詩人以其通俗風格,將兩個小景寫得可愛、可親、可信,富有韻味.
珙縣智能: ______ 《池上》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前兩句是“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后兩句意思是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原文 《池上》白居易[ 唐 ]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
珙縣智能: ______ 農(nóng)村的歡樂景象.
珙縣智能: ______[答案]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注釋]: 艇:輕便的船. [作者資料]: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陜西渭南北)....
珙縣智能: ______ 《池上》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該作品文字洗練,內(nèi)容通俗淡雅,寥寥數(shù)字,生動逼真地描述了一個天真活潑、憨厚可愛的兒童形象.原文如下: 池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 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譯文: 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珙縣智能: ______[答案] 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①藏蹤跡,浮萍②一道開. 【注釋】①知道.②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譯文】一個小孩撐著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蹤跡,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跡. 【助讀】這首詩寫出...
珙縣智能: ______[答案] 這是一首充滿了童趣的小詩,寫一個小女孩背著大人自己撐了小船去采池塘中的蓮蓬.她心里想:我偷偷的去,偷偷的回來,... 詩寫得既活潑又幽默,讀起來讓人忍俊不禁.唐代詩人中,詩歌口語化以白居易做得最好,這首詩可以說是充分體現(xiàn)了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