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蘊字的詩句有哪些?
2、毫端蘊秀臨霜寫 —— 清代 曹雪芹 《詠菊》
3、凡士之蘊其所有 —— 宋代 歐陽修 《梅圣俞詩集序》
4、春風(fēng)蘊籍養(yǎng)花天 —— 清代 錢謙益 《西湖雜感(六首)》
5、流蘊蘊兮濤洶洶 —— 唐代 元結(jié) 《引極三首。懷潛君》
6、憐君今日蘊風(fēng)雷 —— 唐代 羅隱 《送章碣赴舉》
7、韓愈瑰蘊郁天京 —— 唐代 韓愈 《城南聯(lián)句》
8、沙島香愁似蘊情 —— 唐代 魏樸 《和皮日休悼鶴》
9、焜煌金記蘊名山 —— 唐代 徐彥伯 《石淙》
10、流蘊蘊兮濤洶洶 —— 唐代 元結(jié) 《引極三首。懷潛君》
11、蘊懷耿耿誰與言 —— 唐代 蕭祜 《游石堂觀》
12、有蘊赤心分雨露 —— 唐代 王甚夷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13、酒蘊天然自性靈 —— 唐代 方干 《贈美人四首》
14、賢臣雖蘊經(jīng)邦術(shù) —— 唐代 方干 《獻(xiàn)王大夫》
15、任有風(fēng)流兼蘊藉 —— 唐代 劉崇魯 《席上吟》
16、蘊棄深泥終不易 —— 唐代 許碏 《題南岳招仙觀壁上(題此詩后數(shù)日上升)》
17、周郎素蘊平戎略 —— 宋代 郭應(yīng)祥 《虞美人(送周監(jiān)稅)》
18、五蘊山頭云叆叇 —— 宋代 可旻 《漁家傲》
19、被服纖羅蘊芳藿 —— 南北朝 鮑照 《擬行路難》
20、春風(fēng)蘊籍養(yǎng)花天 —— 清代 錢謙益 《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
21、豈無晚秀負(fù)才蘊 —— 宋代 王拱辰 《耆英會詩》
22、下窺城郭無余蘊 —— 宋代 阮閱 《郴江百詠并序·俯春亭》
23、五蘊山頭云叆叆 —— 宋代 可旻 《漁家傲·理性本來長自在》
24、犢臥草根黃蘊藉 —— 宋代 蕭泰來 《和崔丞勸農(nóng)》
25、石鼓高懸蘊大音 —— 唐代 許堅 《戰(zhàn)兵山》
26、當(dāng)年枳棘蘊飛凰 —— 宋代 陳輔 《送曾公袞赴宣幕》
27、公相胸中蘊識幾 —— 宋代 程洙 《奉送丞相訥齋程先生二首》
28、六根五蘊洗不蠲 —— 宋代 方逢振 《示湖田庵僧》
29、蘊藉莫夸洞庭記 —— 宋代 福州運判 《宿猿洞和程師孟韻》
30、太極便堪窺易蘊 —— 宋代 胡一桂 《至日建中次季真韻》
1、剡溪蘊秀異 —— 唐代 杜甫 《壯游》
2、蘊真誰為傳 —— 南北朝 謝靈運 《登江中孤嶼》
3、我心蘊結(jié)兮 —— 先秦 佚名 《素冠》
4、蒶蘊兮霉黧 —— 兩漢 王褒 《九懷》
5、以遺心蘊蒸 —— 兩漢 佚名 《別詩三首·其一》
6、鳳蘊仙人箓 —— 唐代 陳子昂 《南山家園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涼獨坐思遠(yuǎn)率成十韻》
7、蘊真愜所遇 —— 唐代 杜甫 《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8、以遺心蘊蒸 —— 兩漢 佚名 《別詩三首(2)》
9、藝門蘊深致 —— 唐代 李世民 《詠司馬彪續(xù)漢志》
10、蘊藉異時輩 —— 唐代 杜甫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11、亦蘊韓娥音 —— 唐代 于濆 《里中女》
12、素蘊未施展 —— 宋代 盧炳 《水調(diào)歌頭(上沈倅)》
13、真耀蘊軒儀 —— 唐代 武則天 《唐享昊天樂。第一》
14、雜佩蘊孤袖 —— 唐代 徐彥伯 《和李適答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見贈》
15、蘊真道彌曠 —— 唐代 蕭穎士 《蒙山作》
16、文行蘊良圖 —— 唐代 權(quán)德輿 《奉和許閣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見寄》
17、夙聞蘊孤尚 —— 唐代 呂溫 《吐蕃別館和周十一郎中楊七錄事望白水山作》
18、眾蘊有馀采 —— 唐代 孟郊 《奉報翰林張舍人見遺之詩》
19、蘊玉抱清輝 —— 唐代 李德裕 《題奇石(石在浙西公署)》
20、蘊策期干世 —— 唐代 溫庭筠 《過孔北海墓二十韻》
21、真耀蘊軒儀 —— 唐代 佚名 《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昊天樂章》
22、復(fù)蘊風(fēng)云情 —— 唐代 陳子良 《贊德上越國公楊素》
23、茲山蘊靈異 —— 唐代 張九齡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輒應(yīng),因賦詩言事》
24、來蘊太公籌 —— 唐代 李嶠 《豹》
25、來蘊太公籌 —— 唐代 李嶠 《豹》
26、德業(yè)蘊時宗 —— 唐代 王丘 《奉和圣制送張尚書巡邊》
27、善蘊豈輕售 —— 唐代 韋應(yīng)物 《贈馮著》
28、蘊器俟良緣 —— 唐代 韋應(yīng)物 《酬張協(xié)律》
29、蘊器俟良緣 —— 唐代 韋應(yīng)物 《酬張協(xié)律》
30、重價蘊瓊瑤 —— 唐代 岑參 《和刑部成員外秋夜寓直寄臺省知己》
31、蘊藉為郎久 —— 唐代 杜甫 《贈比部蕭郎中十兄(甫從姑子也)》
32、潛應(yīng)蘊圣蹤 —— 唐代 戴叔倫 《同前》
33、琳瑯多謀蘊 —— 唐代 盧綸 《秋幕中夜獨坐遲明因陪…謁上公因書即事兼呈同院諸公》
34、黃鐘蘊聲調(diào) —— 唐代 權(quán)德輿 《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xiàn)之》
35、內(nèi)兄蘊遐心 —— 唐代 權(quán)德輿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
36、好逑蘊明識 —— 唐代 權(quán)德輿 《酬南園新亭宴會璩新第慰慶之作,時任賓客》
37、待賈蘊璠玙 —— 唐代 楊巨源 《寄贈田倉曹灣》
38、身蘊如瓊文 —— 唐代 歐陽詹 《福州送鄭楚材赴京,時監(jiān)察劉公亮有感激鄭意》
39、夙聞蘊孤尚 —— 唐代 呂溫 《吐蕃別館和周十一郎中楊七錄事望白水山作》
40、蘊腥布深蘿 —— 唐代 孟郊 《峽哀》
41、多生沉五蘊 —— 唐代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韻》
42、蘊藏經(jīng)國術(shù) —— 唐代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竇七校書》
1、德施蘊蘊 —— 唐代 元結(jié) 《二風(fēng)詩。治風(fēng)詩五篇。至仁》
2、蘊蘊如何 —— 唐代 元結(jié) 《二風(fēng)詩。治風(fēng)詩五篇。至仁》
3、流蘊蘊兮濤洶洶 —— 唐代 元結(jié) 《引極三首。懷潛君》
4、大淵蘊蘊兮絕嶘岌岌 —— 唐代 元結(jié) 《演興四首。閔嶺中》
5、德施蘊蘊 —— 唐代 元結(jié) 《二風(fēng)詩。治風(fēng)詩五篇。至仁》
6、蘊蘊如何 —— 唐代 元結(jié) 《二風(fēng)詩。治風(fēng)詩五篇。至仁》
7、流蘊蘊兮濤洶洶 —— 唐代 元結(jié) 《引極三首。懷潛君》
8、大淵蘊蘊兮絕嶘岌岌 —— 唐代 元結(jié) 《演興四首。閔嶺中》
9、德施蘊蘊 —— 唐代 元結(jié) 《二風(fēng)詩·治風(fēng)詩五篇·至仁》
10、蘊蘊如何 —— 唐代 元結(jié) 《二風(fēng)詩·治風(fēng)詩五篇·至仁》
11、正憂蘊蘊與隆隆 —— 宋代 仇遠(yuǎn) 《和仲祥大風(fēng)韻》
12、尊者何曾得蘊空 —— 宋代 釋鑒 《舉罽賓國王問師子尊者蘊空公案頌》
13、蘊聞聞自性 —— 宋代 釋宗杲 《蘊聞禪人請贊》
14、自性離聞蘊 —— 宋代 釋宗杲 《蘊聞禪人請贊》
15、遠(yuǎn)師龐蘊了諸空 —— 明代 程嘉燧 《和韻酬黃蘊生二首》
16、我心蘊結(jié)兮 —— 先秦 佚名 《素冠》
17、蘊隆蟲蟲 —— 先秦 佚名 《云漢》
18、藝門蘊深致 —— 唐代 李世民 《詠司馬彪續(xù)漢志》
19、真耀蘊軒儀 —— 唐代 武則天 《唐享昊天樂。第一》
20、真耀蘊軒儀 —— 唐代 佚名 《郊廟歌辭。武后大享昊天樂章》
帶有欽字的浪漫詩句
帶有“欽”字的詩句,在古典文學(xué)中別有一番韻味。如:“欽賢高館三年別,廣漢專城百舍遙。”這句出自宋代司馬光的《和始平公長句寄漢州何學(xué)士》,表達(dá)了對賢士的敬仰之情以及離別后的思念。又如:“欽圣體素彊,藥石性所諳。”這是司馬光在《和不疑送虜使還道中聞江鄰幾梅圣俞長逝作詩哭之》...
漢字開頭的七字詩句
每個漢字都有它的來歷,世代佳人都寫詩贊美道。它是中華人民的智慧結(jié)晶,是我們中國的無價之寶!據(jù)說,國外許多人都開始學(xué)起我們的漢字來,這是一件多么振奮人心的事啊! 我愛你,漢字! 七言絕句 零星可比熾日華, 字若珠璣句無瑕。 拋珠盾玉攬溫煦, 詩意娓娓仁韻達(dá)。 2. 【贊美漢字古詩七言絕句的詩意】 ...
六個字的經(jīng)典詩句有哪些
中也提到:“往來雜坐臥,人馬同疲勞。”來往的人們或坐或臥,人馬一同疲憊不堪。張九齡在《題畫山水障》中寫道:“心累猶不盡,果為物外牽。”表達(dá)了內(nèi)心的疲憊難以解脫,即使想尋求超脫也無法擺脫世俗的束縛。這些六字詩句,不僅表達(dá)了詩人的情感,也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生活狀況,讓人感嘆不已。
帶福字的詩句有哪些
歐陽詹 【蜀門與林蘊分路后屢有山川似閩中因寄林蘊蘊亦閩人也】 村步如延壽,川原似福平。無人相共識,獨自故鄉(xiāng)情。 趙鴻【泥功山】 立石泥功狀,天然詭怪形。未嘗私禍福,終不費丹青。 呂巖【賜齊州李希遇詩】 少飲欺心酒,休貪不義財。福因慈善得,禍向巧奸來。 無名氏 【三御史詠】 韋子凝而密,任生直且...
帶涎字的詩句有哪些?
12、篤耨龍涎燒未也 —— 宋代 陳亮 《賀新郎(又有實告以九月二十七日者,因和葉少蘊縷字韻并寄)》13、取片龍涎安古鼎 —— 宋代 李公昴 《漁家傲》14、水宿頻吞虬蜃涎 —— 明代 朱元璋 《聞人嶺南郊行》15、邪鱗頑甲滑腥涎 —— 唐代 李賀 《舞曲歌辭。拂舞辭》16、爪牙委地涎...
紫涵字的唯美詩句
2.句子中帶紫字的詩詞有哪些 雨過竹林青,風(fēng)吹豆花紫。——明·釋宗泐 【晚涼】試劍陂前石發(fā)青,談經(jīng)臺下巖花紫。——清·石韞玉 【山塘種花人歌】織作雙紋簟,依然淚花紫。——宋·梅堯臣 【古相思】綠春泛泛笑東風(fēng),幾朵吳花紫。——清·鄒祗謨 【卜算子 并頭蘭,和瑯霞韻】落澗泉影紅...
表示隱居的詩句有哪些?
銀白色的河水閃動著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別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現(xiàn)在山脊背后。正是農(nóng)忙時節(jié)沒有悠閑的人,農(nóng)民們一家一家全都在田畝間忙碌著呢。5、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nóng)。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占?xì)夂颍舱f此年豐。釋義:昨天夜里...
筆名怎么取有詩句含義
3、借助某字查找詩句提取搭配取名 筆名作為作者的昵稱,在其取名方面不用像正式名那么講究。所以,對于筆名取什么有詩句含義,還可從側(cè)方位來參考。如:作者名為“曉雯”,想要筆名帶有“雯”字且有詩句含義,那么可以從帶有“雯”字的詩句提取其中的字搭配,例如:“冠秋雯”筆名來自《酬謝逸人四溟三...
關(guān)于山有禪意的詩句
色,是指世俗中有形象和占有空間的物質(zhì)。空,就是假和不實。 在我們來看,色與空不亞于是有與無的對立關(guān)系。而王維的這首詩很自然的會讓你感受到這種禪機(jī)的深蘊。 “空山”,道出了深山的幽寂空曠,給人灰蒙蒙一片林山樹海的感覺,茂密幽深,不見人影,甚至于山中的飛禽走獸也銷聲匿跡。畫面中所有這些都旨在渲染一...
五個字的詩句
有以下詩句:1、在武昌作 徐禎卿 〔明代〕洞庭葉未下,瀟湘秋欲生。高齋今夜雨,獨臥武昌城。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漢情。不知天外雁,何事樂長征?譯文:洞庭湖畔樹葉還沒有掉落,瀟湘一帶秋天正要來臨。高敞的書齋,今夜風(fēng)雨飄搖,孤獨地躺臥在武昌城中。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重又縈繞心頭,身處江漢不由產(chǎn)生...
相關(guān)評說:
冀州市平面: ______ 蘊藉風(fēng)流 蘊奇待價 束蘊乞火 束蘊請火 五蘊皆空 纏綿蘊藉 風(fēng)流蘊藉 不明底蘊 洞見底蘊 洞悉底蘊
冀州市平面: ______ 用字分析 蘊:積聚,蓄藏,包含:蘊蓄.蘊藏. 佳:美,好的:佳作.佳音.佳節(jié).佳境.佳期.佳人. 成語釋名 風(fēng)流蘊藉 才子佳人 漸入佳境 絕世佳人 傳為佳話 唐詩宋詞 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 -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 蘊藉異時輩,檢身非茍求. -杜甫《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持此道密意,無令曠佳期. -李白《相逢行二首》 佳期大堤下,淚向南云滿. -李白《大堤曲》
冀州市平面: ______ 宋朝范成大《鱸魚》細(xì)搗橙姜有膾魚,西風(fēng)吹上四鰓鱸.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池鶴 白居易 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遼東老令威.帶雪松枝翹膝脛,放花菱片綴毛衣.低徊且向籠間宿,奮迅終須天外飛.若問故巢知處在,主人相戀...
冀州市平面: ______ 1.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白居易《憶江南》) 2.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牛希濟(jì)《生查子》) 3.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4.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晚...
冀州市平面: ______ 描寫秋天的古詩句 1、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2、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 ____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 3、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____王維《山居秋...
冀州市平面: ______ 寶寶的名字是一個永恒的禮物,它會伴隨孩子一生,成為他/她的標(biāo)志之一.在為寶寶起名字時,父母應(yīng)該考慮到名字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一個好的名字能夠代表著孩子的身...
冀州市平面: ______ 蘊 yùn <動> (形聲.從艸,蘊(yùn) 聲.本義:積聚,蓄藏) 同本義 [accumulate] 蘊,積也.——《說文》 字亦作“蘊”. 蘊,聚也.——《廣雅》 芟夷蘊崇之.——《左傳·隱公六年》 蓄而弗治將蘊.——《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冀州市平面: ______ 詩從肺腑出;心與水月心. 詩思竹間得;道心塵外逢.(集唐詩句) 春歸花不落;風(fēng)靜月長明.(集魯峻碑字) 春來千嶺翠;花落兩衿香.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草木含清色;巖廊挹大猶.(集唐詩句) 草色和云暖;梅花帶月寒. 茗杯...
冀州市平面: ______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出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出自蘇軾的《中秋月》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出自李賀的《馬詩》 卷地朔風(fēng)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出自薩都刺的《上進(jìn)即事五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