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奇書《山海經(jīng)》
請描述對《山海經》的獨到見解,謝謝。
其中以《山海經》一書給我很大的疑問,因為學界都認為山海經是神話,可是,我深入研究後發(fā)現(xiàn)真相並非如此,因為《山海經》自殷商至戰(zhàn)國成書以來,以至於明朝胡應麟之前,都被視為「實用地理書」,胡氏以一己之見視其為古今語怪之書,後人便以神話大全看待《山海經》,我認為此為後世學界的大謬,至今也是如此。 不久又讀到...
“臺灣在秦朝...或者更早被稱為什么呢?”
秦朝稱臺灣為“瀛州” 三國時期稱為“夷州” 隋代改為“流球” 宋朝稱“毗舍耶” 明初又叫做“東番”,后來則有“雞籠山”、“北港”、“笨港”、“臺灣窩”等諸種稱謂 明代萬歷年間,才開始有“臺灣”之稱 民族英雄鄭成功率兵收復臺灣,曾改名為“東郡” 其子鄭經繼位時,即更名為...
歷代風水名師有那些?
世傳有《目講金口訣》、《平地元言》。友諒兵敗,遂出家為僧,本為宜興儲氏之子。 無著禪師 朝代:元 福建泉州人(今福建省晉江縣),俗姓王名卓,字立如,少讀書,既取科名,因天下洶洶,遂無仕志,暢遊天下名山大川,登匡廬,遇一道者傳兵法、陣圖、六甲、入門之書,輿青囊、理氣等書,其師卒,適英雄四起,禪師以...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上古三大奇書的介紹 -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上古三大奇書是指《山海經》與《周易》、《黃帝內經》.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是什么? -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琳瑯故事會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上古歷史記述類古典書籍 -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山海經》是上古文化之珍品,對后世影響巨大.歷代學者都對其性質和成書過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今筆者拾人牙慧,在總結前人基礎上提出新解,發(fā)掘《山海經》于史前文明之關系.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文學之中的瑰寶,上古文化之珍品,是為世界所公認的一部奇書.之所以稱它是一部曠世奇書,是因為他在三萬多字的篇幅中,洋洋灑灑描述了四十多個國家,五百多座山,三百多條水路,上百個傳說人物,更有幾百種神怪異獸.《山海經》集地理志,藝文志,方物志,民族志,民俗志于一體,記述保留了上古那段神秘與混沌時期大量的歷史與神話,其價值確實不可估量.另外,《山海經》還開中國圖文并茂的敘事的先河,經文中所敘述的奇人異物,在山海圖中均有形象的反映.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夸父逐日的神話故事出自哪里 -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出自《山海經·海外北經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夸父追日內容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夸父逐日出自中國上古奇書《山海經》,相傳在黃帝王朝時代,夸父族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于是開始逐日,和太陽賽跑,在口渴喝干了黃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澤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軀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國古代先民戰(zhàn)勝自然的愿望.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山海經描寫精衛(wèi)填海的一段?? -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精衛(wèi)填海. 有電視的 哦 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解釋:精衛(wèi):古代神話中的鳥名.精衛(wèi)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后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出處: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易經山海經還有跟它們一樣等級的書嗎?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1、上古三大奇書.《山海經》與《易》、《黃帝內經》并稱為“上古三大奇書”. 2、中國古代有三大以“經”命名的奇書,第一部是《易經》,第二部是《道德經》,第三部就是《黃帝內經》.現(xiàn)在,這三部奇書不僅引起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關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注,因為它的價值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來.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山海經文章 -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精衛(wèi)填海 發(fā)音 jīng wèi tián hǎi 釋義 精衛(wèi)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后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出處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古代傳遞信息的故事50字以下的有哪些 -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青鳥傳書】 據(jù)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只,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一只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據(jù)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華殿前.在以后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詩“愿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慈餅15524426362咨詢: 神話故事精衛(wèi)填海 -
湞江區(qū)部視圖回復:
______ 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 典故: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