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畫龍點睛圖片
成語故事畫龍點睛圖片
成語“畫龍點睛”就是從這個傳說中來的。現(xiàn)在一般用來比喻寫作、講話時,在關鍵性的地方用上一兩句精辟的語言來點明含義,使內(nèi)容更加生動有力。這種手法也稱為“點睛”之筆。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說的是古時候,畫家張僧繇畫的龍點上眼睛以后破壁而沖天飛起,成了真的龍的傳說。出自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古時候有位畫家叫張僧繇,有一次在金陵(今南京市)的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畫的活靈活現(xiàn),但都沒有眼睛。看的人們不解問其緣由,張僧繇回答說,如果畫上...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源于梁朝著名畫師張僧繇。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呈現(xiàn)在墻壁上。皇帝發(fā)現(xiàn)龍沒有眼睛,便詢問原因,張僧繇說,若畫上眼睛,龍便會飛走。皇帝不信,堅持要求點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一條龍點上眼睛。突然,電閃雷鳴,那條龍真...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的寓意
”大家認為他在開玩笑。于是,張僧繇只好答應先給其中兩條龍畫眼睛。剛畫完,不可思議的事就發(fā)生了:天空忽然烏云密布,緊接著電閃雷鳴,在狂風暴雨中,那兩條龍竟真的震破墻壁,凌空飛起,最終消失在云層中。等云散天晴時,大家看到雪白的墻壁上果然只剩下兩條龍了。畫龍點睛出自哪里 最早出自于...
畫龍點睛故事插畫-怎么畫畫龍點睛手抄報怎么畫手抄報
寓言故事的畫,好看的畫龍點睛?畫龍點睛成語故事:南北朝時,有個畫家叫張僧繇。一天,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張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沒有畫上眼睛。游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惋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張僧繇推辭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游客不信,...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
眾人不信,張僧繇被逼無奈,只肯為兩條龍點上眼睛。點完后,天空變暗,雷電交加,兩條龍破墻飛走,剩下兩條未點眼睛的龍。后人根據(jù)這個傳說引申出“畫龍點睛”,比喻關鍵之處處理得當,使整體更加生動有力。在知識改革開放的時代,這也是創(chuàng)新的一種表現(xiàn)。成語“畫龍點睛”意味著在說話或做事的關鍵...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古時候,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畫家叫張僧繇,他有一次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了四條龍,但是都沒有眼睛,圍觀問他緣由,他說畫上之后,龍就會飛走,但是人們不信,于是張僧繇就為龍畫上了眼睛,畫好之后,龍立刻騰云駕霧飛走了。
請把“畫龍點睛”這個故事寫成白話文。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附圖片)http:\/\/web.peopledaily.com.cn\/haiwai\/200002\/03\/newfiles\/Cp12.jpg 在中國歷史上的南朝梁代有個叫張僧(s ēng)繇(yáo)的畫家,很擅長畫龍。梁武 帝在金陵建成安樂寺后,請他在寺壁上畫了4 條龍,非常逼真,但卻沒有眼睛。有人問他為 什么不畫眼睛,...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擅長繪畫的人名叫張僧繇。他的畫技出神入化,深受人們的喜愛。有一次,他在一個宮殿的墻壁上繪制了一條龍,這條龍栩栩如生,仿佛真的要騰空飛翔。人們紛紛前來觀賞,贊嘆不已。然而,當人們走近仔細觀察時,卻總覺得這條龍缺少了什么。雖然它的形象...
有沒有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寓意:成語“畫龍點睛”比喻說話或做事關鍵部位處理得好,使整體效果更加傳神。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
蹉聞13171091146咨詢: 有沒有畫龍點睛這個成語 -
富平縣壓無級回復:
______ 有 畫龍點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褒義 出 處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睛者見在.”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他就這等山珍海味的小題大作起來;還可以說畫龍點睛.”
蹉聞13171091146咨詢: 畫龍點睛的典故
富平縣壓無級回復:
______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
蹉聞13171091146咨詢: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富平縣壓無級回復:
______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xiàn)在墻壁上了.這時皇帝發(fā)現(xiàn)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么.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蹉聞13171091146咨詢: 關于龍的成語典故 -
富平縣壓無級回復:
______ 畫龍點睛: 傳說中國古代有一個叫張僧繇的畫家,他在一個寺院的墻上畫了四條龍,這四條龍都沒畫上眼睛.有人問他,為什么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說,畫上眼睛,龍就會飛去.聽的人不相信,偏要讓他畫上.張僧繇沒有辦法,只好用毛筆在龍頭上點上了眼睛
蹉聞13171091146咨詢: 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
富平縣壓無級回復:
______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xiàn)在墻壁上了.這時皇帝發(fā)現(xiàn)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么.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蹉聞13171091146咨詢: 成語"畫龍點睛"出自何處?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富平縣壓無級回復:
______ 出處: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說的金陵安樂寺墻上有4條白龍 畫得栩栩如生 人們不解為什么龍上沒有眼睛 寺里的主持解釋:如果畫上眼睛,龍就要飛去.有人不相信,就去點上了.忽然雷電交加,被點上眼睛的2條白龍破墻騰空而去,沒有點上眼的白龍卻依然健在
蹉聞13171091146咨詢: 成語故事畫龍點睛概括
富平縣壓無級回復:
______ 畫龍點睛 huà lóng diǎn jīng 近義詞: 錦上添花、點石成金 反義詞: 弄巧成拙、畫蛇添足、點金成鐵 用法: 連動式;作主語、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解釋: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zhì),使內(nèi)容生動有力. 出處: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蹉聞13171091146咨詢: 畫龍點睛是什么故事
富平縣壓無級回復:
______ 張僧繇(yóu ),梁武帝(蕭衍)時期的名畫家,南朝梁吳興(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詳.梁武帝天監(jiān)(502年 - 519年)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任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擅寫真、頊道人物,亦善畫 龍 、鷹、花卉、山水等....
蹉聞13171091146咨詢: 畫龍點睛 的故事
富平縣壓無級回復:
______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不點睛.每(每次)曰:“點之即飛去.”人以為(認為)誕,因(因此)點其一.須臾(過了一會),雷電破壁,一龍乘云上天.未點睛者皆(都)在. 注釋: 張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