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子《止學》
爾翔17895879218咨詢: 有沒有寫古人智慧的書籍?比如類似《流血的仕途》《明朝那些事》《止學》等? -
巫溪縣偶回復:
______ 唐朝從來不淡定,值得一看,幽默風趣不失史實 《唐史并不如煙》《如果這是宋史》作者高天流云強力推薦.史書有這些 《冊府元龜》為宋代四大部書之一,收錄各代君臣事跡 《長安志》 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古都志.宋熙寧九年(1076)宋敏求撰.著重記述唐代舊部,并上至漢以來長安極其附屬縣的情況.《大唐西域記》雖然大部分為唐貞觀時期的西域風貌和天竺佛教的情況,但也有部分貞觀時期的事跡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總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總集.可以從中找到很多當時的詔書、墓志、文章、奏折原文.個人認為《全唐文》最有用,很多人物傳記可以在新舊唐書中找,不過墓志,詔書一類的就只有看《全唐文》,還有《全唐文遺考》.
爾翔17895879218咨詢: 上上簽“文中子上太平策”是什么意思? -
巫溪縣偶回復:
______ 此簽中的文中子即王通(584--617). 隋哲學家.字仲淹,門人私謚曰文中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曾上隋文帝《太平策》十二篇, 不為所用.簽語即為此來.
爾翔17895879218咨詢: 求《止學》txt下載連接
巫溪縣偶回復:
______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3953061526&uk=3961842007&app=zd
爾翔17895879218咨詢: 文中子是什么人? -
巫溪縣偶回復:
______ 文中子王通(580—617),字仲淹,號文中子,隋朝河東郡龍門縣通化鎮(zhèn)(今山西省萬榮縣通化,一說山西河津)人,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出身世代官宦人家,父王隆,以學術見長,曾為國學博士.王通從小受家學熏陶,精習《五經(jīng)》,傳說他15歲時便開始從事教學活動,18歲時有“四方之志,游歷訪學,刻苦讀書“不解衣者六歲,其精志如此.”學問大有長進.隋文帝仁壽三年(603)考中秀才后西游長安,見隋文帝,奏上《太平十二策》、主張“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驗今,運天下于指掌.”深得文帝贊賞,但下議公卿時卻被冷落排擠.
爾翔17895879218咨詢: 五子中的文中子是什么人 -
巫溪縣偶回復:
______ 文中子本名王通,子仲淹,號文中子,出生在公元580年,去世在617年,活了僅38年,是隋朝的教育家,思想家.王通從小家學淵源,據(jù)說他15歲就開始教學活動了,就到15歲他已經(jīng)把《五經(jīng)》讀完了,讀完了后他已經(jīng)開始教書了,邊教書邊...
爾翔17895879218咨詢: 隋朝的思想文化是什?隋朝的思想文化是什么
巫溪縣偶回復:
______ 隋朝時期的思想文化表現(xiàn)在哲學、文學、語言學、音樂、美術等方面的南北交融,是顯著的.
爾翔17895879218咨詢: 隋末不為人知的牛人王通生平有哪些重要事跡呢?
巫溪縣偶回復:
______ 儒家思想雖為正統(tǒng),但南北朝起佛教大興,對儒家文化大肆沖擊,最早的三教合一思想,起于崇佛的梁武帝,但梁武帝敗家身死后,三教合一思想一度被唾棄
爾翔17895879218咨詢: 《藤王閣序》的作者是誰? -
巫溪縣偶回復:
______ 唐初四杰之一:王勃 王勃(649~675年),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歷任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