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觀書有感二首翻譯
喻藍(lán)15122491322咨詢: 觀書有感意思 -
松山區(qū)輪回復(fù):
______ 《觀書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學(xué)問家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其“觀書”的感受,借助生動(dòng)的形象揭示深 觀書有感二首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
喻藍(lán)15122491322咨詢: 觀書有感的全文翻譯??速度 -
松山區(qū)輪回復(fù):
______ 朱熹的《觀書有感》中有一首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lán)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閑自在地來回走動(dòng).它...
喻藍(lán)15122491322咨詢: 觀書有感的意思 -
松山區(qū)輪回復(fù):
______ 譯文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凈,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dòng). 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 是因?yàn)橛杏啦豢萁叩脑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 那艘龐大的船就像一根...
喻藍(lán)15122491322咨詢: 《觀書有感》中“觀書”即什么意思? -
松山區(qū)輪回復(fù):
______ 就是“讀書”的意思.我們老師講過,保證對(duì)!
喻藍(lán)15122491322咨詢: 朱熹的《觀書有感》全文是什么? -
松山區(qū)輪回復(fù):
______ 觀書有感(其一) 朱熹 半畝方塘①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②. 問渠③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④來. 觀書有感(其二) 朱熹 昨夜江邊春水生, 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xiàn)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dòng).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huì)這樣清澈呢?是因?yàn)橛心怯啦豢萁叩脑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里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巨艦大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向來行駛要白費(fèi)很多推拉力氣,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順漂.
喻藍(lán)15122491322咨詢: 觀書有感(朱熹)的 翻譯 原文: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fèi)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松山區(qū)輪回復(fù):
______ 昨天夜里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 巨艦大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來行駛要白費(fèi)很多推拉氣力, 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順漂. 【點(diǎn)評(píng)】:從以'巨艦大船'作比喻,可能是朱熹所品評(píng)的是榜書大字的創(chuàng)作.此詩的寓意也很深,以水漲船高則能夠行駛自在,形象地比喻書法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一旦靈感勃發(fā),則能夠使書寫一下子變得流暢自如,這不僅僅是書法藝術(shù)的一個(gè)本質(zhì)過程,也是一般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重要本質(zhì).當(dāng)然,該詩也可以從另外一個(gè)角度理解,即朱熹看見書法作品的技藝精煉且生動(dòng)流暢,品味出熟能生巧的藝術(shù)道理.
喻藍(lán)15122491322咨詢: 觀書有感的全文翻譯??速度 -
松山區(qū)輪回復(fù):
______ 朱熹的《觀書有感》中有一首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開的鏡子,藍(lán)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閑自在地來回走動(dòng).它...
喻藍(lán)15122491322咨詢: 誰知道朱熹的《觀書有感》? -
松山區(qū)輪回復(fù):
______ 《觀書有感》《觀書有感》是南宋大學(xué)問家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抄錄下來,與大家共同分析欣賞.希望對(duì)無心向?qū)W,不讀書看報(bào),只知玩玩樂樂的青年朋友,有所啟迪勉勵(lì).原詩四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
喻藍(lán)15122491322咨詢: 觀書有感的譯文 -
松山區(qū)輪回復(fù):
______ 半畝方塘〔方塘:方形的水塘〕一鑒開〔一鑒開:像一面鏡子被打開.鑒,鏡子.古時(shí)候,鏡子用鏡袱蓋上,用時(shí)打開.〕, 半畝方塘像一面鏡子被打開. 將書比作半畝方塘.書是長方形的,所以說“半畝方塘”.“一鑒開”,以鏡子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