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原文抄寫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懼滿溢, ??????????????????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答案] 則思江海下百川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能不能推薦幾篇歷史上有名的上薦文章.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主要是對太宗進行的忠告 表現(xiàn)出了一個忠臣應該做的事情和決定 原文: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諫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是哪十思? 《諫太宗十思疏》一文中的“十思”是哪十思? -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答案] ”十思“是本文內(nèi)容,也是十條值得深思的情況,即十條建議,如下: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的意思是?諫太宗十思疏的句子 -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答案] 《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寫于貞觀十一年 勸諫唐太宗的上疏 是一篇優(yōu)秀的議論文 其中德不處其厚 情不勝其欲的意思是: 道德不能保持敦厚 性情不能克服欲望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諫太宗十思疏》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答案] 第一段 以"固本思源"為喻,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開篇并沒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內(nèi)容,而是以生動形象的比喻打開話題."臣聞"的口氣不卑不亢,令人警醒.先從正面說,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意思是什么?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 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意思:處在安樂的環(huán)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險.倡導節(jié)儉,反對奢侈浪費.這句話出自于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 ______ - , - ______ - . ??? (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 -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答案] 答案: 解析: 懼滿溢 則思江海下百川 提示: 試題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課內(nèi)文言文中名句的識記能力,能力層級為A級.注意“滿溢”的寫法,其詞義為“驕傲自滿,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可以借助理解幫助記憶.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諫太宗十思疏》的中心論點究竟是什么 -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答案] 文章開宗明義,起筆第一句即以“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正面設喻,借此引出全文的中心觀... \x0d那么何以避免這一切呢?由此,引出文章的第三段.這部分是文章的主體內(nèi)容,即作者勸諫太宗“十思”的建議.這也是作...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古代典籍中描寫為君之道的一段話 -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 諫太宗十思疏(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鄘夏17348375392咨詢: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 ______ - , - ______ -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 -
固陽縣桿回復:
______[答案] 答案: 解析: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儉 提示: 試題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課內(nèi)文言文中名句的識記能力,能力層級為A級.可結合句意去理解記憶. 教學參考:《諫太宗十思疏》這篇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比較多,文中“十思”內(nèi)容對后人有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