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何皎皎賞析與翻譯
明月何皎皎賞析與翻譯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詩歌的泛稱。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明月何皎皎賞析與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明月何皎皎賞析與翻譯 篇1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字詞解釋:
羅床幃:羅帳。
寐:入睡。
攬衣:猶言披衣,穿衣。攬,取。
旋歸;回歸,歸家。旋,轉(zhuǎn)。
引領(lǐng):伸頸,抬頭遠望的意思。
裳衣:一作衣裳。
明月何皎皎翻譯:
明月如此皎潔,照亮了我的床幃;我憂愁得無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內(nèi)徘徊;客居在外雖然有趣,但是還是不如早日回家;一個人出門憂愁彷徨,滿心愁苦應(yīng)該告訴誰呢?伸頸遠望還是只能回到房間,眼淚沾濕了衣裳。
明月何皎皎賞析:
本詩寫游子離愁,詩中著重刻畫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愁思輾轉(zhuǎn)、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
他的鄉(xiāng)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夜深人靜,那千里與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羈旅人的思緒。謝莊《月賦》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靜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對于這首無名氏古詩中的主人公來說,同樣是這種情緒。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當(dāng)他開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潔時,也許是興奮的贊賞的。銀色的清輝透過輕薄透光的羅帳,照著這位擁衾而臥的人。可是,夜已深沉,他輾轉(zhuǎn)反側(cè),尚未入眠。是過于耀眼的月光打擾他的睡眠嗎?不,是憂愁不能寐。他怎么也睡不著,便索性攬衣而起,在室內(nèi)徘徊起來。清代朱筠評曰:神情在‘徘徊’二字。的確,游子看月、失眠、攬衣、起床、徘徊這一連串的動作,說明他醒著的時間長,實在無法入睡;同時說明他心中憂愁很深。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態(tài),深刻地揭示了他內(nèi)心痛苦的劇烈。
詩寫到這里,寫出了憂愁不能寐的種種情狀,但究竟為什么憂愁呢?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這是全詩的關(guān)鍵語,畫龍點睛,點明主題。這兩句雖是直說緣由,但語有余意,耐人尋味。客行既有樂,為何又說不如早旋歸呢?實際上他鄉(xiāng)作客,何樂而言。然而異鄉(xiāng)游子為什么欲歸不歸呢?這和他們所處的客觀現(xiàn)實是密切聯(lián)系著的。這兩句詩正刻劃出他想歸而不得歸無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
作者點出這種欲歸不得的處境后,下面四句又像開頭四句那樣,通過主人公的動作進一步表現(xiàn)他心靈最深層的痛苦。前面寫到攬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內(nèi)走走,但感到還是無法排遣心中的煩悶,于是他走出戶外了。然而,出戶彷徨,半夜三更,他像夢游似的,獨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陣孤獨感襲上心頭。愁思當(dāng)告誰?正是這種獨、這種彷徨的具體感受了。
古樂府《悲歌》云: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望可以當(dāng)歸。于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云樹引領(lǐng)而望,可是又怎能獲得可以當(dāng)歸的效果呢?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他實在受不了這種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內(nèi)去。從出戶到入房,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騰的愁情推向頂點,以至再也禁不住淚下沾裳衣了!
全詩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寫的都是極其具體的行動,而這些行動是一個緊接著一個,是一層深似一層,細致地刻畫了游子欲歸不得的心理狀態(tài),手法是很高明的。清代張庚分析詩中主人公的心理發(fā)展層次說:因‘憂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戶’,既‘出戶’而‘彷徨’,因彷徨無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層次井井,而一節(jié)緊一節(jié),直有千回百折之勢,百讀不厭。
一首短小的抒情詩,能夠細致地表現(xiàn)如此豐富復(fù)雜的心理活動,這在我國古詩中是不多見的。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文選》,為南朝梁蕭統(tǒng)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編者把這些作者已經(jīng)無法考證的'五言詩匯集起來,冠以此名,列在雜詩類之首,后世遂作為組詩看待。
明月何皎皎賞析與翻譯 篇2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譯文
明月如此皎潔,照亮了我的床幃;
我憂愁得無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內(nèi)徘徊;
客居在外雖然有趣,但是還是不如早日回家;
一個人出門憂愁彷徨,滿心愁苦應(yīng)該告訴誰呢?
伸頸遠望還是只能回到房間,眼淚沾濕了衣裳。
注釋
①羅床幃:羅帳。
②寐:入睡。
③攬衣:猶言“披衣”,“穿衣”。攬,取。
④旋歸;回歸,歸家。旋,轉(zhuǎn)。
⑤引領(lǐng):伸頸,“抬頭遠望”的意思。
⑥裳衣:一作“衣裳”。
賞析
此詩選自《古詩十九首》。關(guān)于此詩主題,歷來有兩種說法:一說寫女子閨中望夫,一說寫游子久客思歸。從全詩情調(diào)看,以前說為佳。
此詩寫閨怨離愁,詩中刻畫了一個獨守空閨、愁思難寐、徘徊輾轉(zhuǎn)的閨中女子形象。其愁由明月引起。“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夜深人靜,孤寂難耐的時候,月光皎潔照耀著床帳。原本“憂愁不能寐”,月光的照臨更勾起若許的情思,只好披衣而起,徘徊于閨室。開頭兩聯(lián),就形象生動地把一個輾轉(zhuǎn)徘徊的孤閨女子亮相于明月清輝之中。第三聯(lián):“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是女子心頭對“客行”在外游子的勸說,有抱怨,也有期許。這一聯(lián)是對全詩主題的揭示。但說歸說,怨歸怨,在此時此刻他能聽見?他能回來?這滿腹的愁思啊該告訴誰去?無可奈何,只好孤獨地到院子里去流連彷徨,去對月傾訴。古樂府《悲歌》:“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望可以當(dāng)歸。”但月亮照我影,卻難慰我情,抬頭仰望愈久,而“憂愁”愈添,不得不回到房屋里去,止不住的淚水打濕了衣裳。后兩聯(lián)如泣如訴,感人至深。
明月何皎皎賞析與翻譯 篇3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翻譯
明月如此皎潔光亮,照亮了我羅制的床幃。
夜里憂愁得無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內(nèi)徘徊。
客居在外雖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一個人出門憂愁彷徨,滿心愁苦應(yīng)該告訴誰呢?
伸頸遠望還是只能回到房間,眼淚沾濕了衣裳。
注釋
皎:本義是潔白明亮。此處用引申義,為光照耀的意思。
羅床幃:指用羅制成的床帳。
寐:入睡。
攬衣:猶言“披衣”,“穿衣”。攬,取。
客:這里指詩人自己。旋歸;回歸,歸家。旋,轉(zhuǎn)。
彷徨:徘徊的意思。
告:把話說給別人聽。
引領(lǐng):伸著脖子遠望。
裳衣:一作“衣裳”。裳,下衣,指古人穿的遮蔽下體的衣裙,男女都穿。
賞析
這是反映游子思婦的相思之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關(guān)于《古詩十九首》的時代和作者有多種說法。宇文所安認為中國早期詩歌是一個復(fù)制系統(tǒng),找不到“古詩”早于建安時期的確鑿證據(jù)。木齋提出《古詩十九首》及建安詩歌的重要組成大部分詩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選·雜詩上》題下注曾釋之甚明:“并云古詩,蓋不知作者。”認為作于東漢時期,這也是二十世紀以來的主流觀點。今人一般認為它并不是一時一人之作,它所產(chǎn)生的年代應(yīng)當(dāng)在東漢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在漢末那個時代,文人往往為營求功名而旅食京師,卻又仕途阻滯,進退兩難,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這樣反映游子思婦的離愁別恨之作。
明月何皎皎賞析與翻譯
裳衣:一作衣裳。 明月何皎皎翻譯: 明月如此皎潔,照亮了我的床幃;我憂愁得無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內(nèi)徘徊;客居在外雖然有趣,但是還是不如早日回家;一個人出門憂愁彷徨,滿心愁苦應(yīng)該告訴誰呢?伸頸遠望還是只能回到房間,眼淚沾濕了衣裳。 明月何皎皎賞析: 本詩寫游子離愁,詩中著重刻畫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愁思輾轉(zhuǎn)、...
明月何皎皎原文翻譯賞析
明月何皎皎原文翻譯賞析1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翻譯 明月如此皎潔光亮,照亮了我羅制的床幃。夜里憂愁得無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內(nèi)徘徊。客居在外雖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
明月何皎皎原文、翻譯及賞析
后兩句則寫女子入房后依然思念不已,以致入房后回轉(zhuǎn)過身來,放下水精簾,仍然深情地眺望著那輪皎潔玲瓏的秋月。李白這首詩可以看出《明月何皎皎》一詩的影響,兩詩的最后兩句所表達的動作情思大致是一樣的,不過李白詩更為玲瓏含蓄﹐婉轉(zhuǎn)深沉,古詩在表情上較為直露,但它的情感更落寞熾烈,這從“引領(lǐng)”...
明月何皎皎譯文及賞析
在漢末那個時代,文人往往為營求功名而旅食京師,卻又仕途阻滯,進退兩難,因此有像《明月何皎皎》這樣反映游子思婦的離愁別恨之作。 明月何皎皎譯文及賞析3 【原文】: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注...
明月何皎皎賞析(精選4篇)
詩中對月光與愁緒的描繪,以及主人公由室內(nèi)到室外、再回到室內(nèi)的行動軌跡,不僅展現(xiàn)了情感的起伏,也揭示了主人公對自由與歸家的渴望。這種通過具體行動來表現(xiàn)人物心理的手法,使得詩歌情感更加真實而富有感染力。明月何皎皎賞析(3)《明月何皎皎》原文、譯文與賞析 《明月何皎皎》出自《古詩十九首》,原文...
《古詩十九首》的翻譯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夫.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譯文】 河邊青青的草地,園里茂盛的柳樹. 在樓上那位儀態(tài)優(yōu)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潔白的肌膚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纖細的手指.從前她曾是青樓女子,而今成了喜歡在...
《明月何皎皎》古詩原文注釋翻譯賞析
作品譯文 明月如此皎潔,照亮了我的床幃;我憂愁得無法入睡,披衣而起屋內(nèi)徘徊;客居在外雖然有趣,但是還是不如早日回家;一個人出門憂愁彷徨,滿心愁苦應(yīng)該告訴誰呢?伸頸遠望還是只能回到房間,眼淚沾濕了衣裳。作品鑒賞 關(guān)于此詩主題,歷來有兩種說法:一說為游子他鄉(xiāng)思故之情。這首詩是寫游子離愁...
明月何皎皎原文及翻譯
明月何皎皎原文及翻譯如下:一、明月何皎皎原文:《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二、《明月何皎皎》翻譯:譯文明月如此的皎潔明亮,照亮了我羅制的床幃。夜里心中惆悵無法入睡,披衣...
“霜月何皎皎”的出處是哪里
《夢覺辭》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夢覺辭》是宋代釋文珦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繪冬天的寒冷和孤寂為主題,表達了游子在異鄉(xiāng)的思鄉(xiāng)之情以及人生短暫的感慨。霜月何皎皎,寒負更凄凄。在這清冷的冬月里,霜雪皚皚,寒冷更加深切。氣候感微蟲,終夜常悲啼。寒冷使得小蟲感到無處可去,整夜都在悲傷...
《明月何皎皎》《生年不滿百》的主要內(nèi)容,思想感情,翻譯。也是一樣,各...
明月何皎皎明月為何這般的皎潔光亮,照著我這羅制的床帳. 在這個不眠之夜,月光惹動了愁腸. 攬衣而起,心事重重地在空房中徘徊. 自忖道:外面固然好,怎比得上家裏呢 在悵惘中,打開房門走到外面,四下顧望,只見月光滿地,夜涼如水. 滿懷愁緒向誰傾訴呢 神色凄然地回到房裏,落下淚來.表達了游子因為...
相關(guān)評說: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參考答案一:詩中刻劃了一個羈旅他鄉(xiāng)、愁思輾轉(zhuǎn)、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皎潔的月光透過輕薄羅帳,照著這位擁衾而臥的人.夜已深沉,可他輾轉(zhuǎn)反側(cè),難以入眠,索性“攬衣”而“起”,在室內(nèi)“徘徊”起來.想想自己奔波在外雖有“樂”...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明月何皎皎 作者:佚名 (兩漢)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明月何皎皎》是產(chǎn)生于漢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詩.此詩通過皎皎明月抒發(fā)主人公的愁思.其主題有兩種解讀:一說塑造了一個久客異鄉(xiāng)、愁思輾轉(zhuǎn)、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一說刻畫了一個獨守空閨、愁思難寐、徘徊輾轉(zhuǎn)的閨中女子形象.全詩充分運用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主人公豐富復(fù)雜的情感是通過人物的自我意識活動以及由意識而誘發(fā)的行動來表現(xiàn)的,具有文學(xué)的形象性,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詩的特質(zhì).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正側(cè)手法,“明”“皎”兩字有皎白,清亮意思.正面烘脫月的明亮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明月皎皎是一個組合詞,意思是潔白明亮的月亮. 一、明月 釋義:明亮的月亮. 引證:劉大白《丁寧·黃昏》:“這秘密的黃昏,一霎時吞了斜陽,又一霎時吞了明月.” 二、皎皎 釋義:潔白;清白. 引證:聞一多 《晴朝》:“皎皎的白日啊!將照遍了朱樓底四面.” 擴展資料 皎皎的近義詞: 一、潔白 釋義:純凈的白色. 引證: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她們﹞悠然地坐在鋪著潔白被單的沙灘上,欣賞著海景.” 二、明亮 釋義:光亮;光線充足. 引證:丁玲《團聚》二:“春的陽光似乎并沒有把這房子照明亮.”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讀音為:míng yuè hé jiǎo jiǎo,zhào wǒ luó chuáng wéi.(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yōu chóu bú néng mè,lǎn yī qǐ pái huái.(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kè xíng suī yún lè,bú rú zǎo xuán guī.(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chū hù dú pá...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3、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砧杵敲殘深巷月,井梧搖落故園秋.——陸游《秋思》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又是一年春來到,卻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到自己的國度,所處之地欄桿門檻都是屬于別人的,不是自己的家.深夜自己獨自一人睡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內(nèi)心十分惆悵,孤獨的看著即將燃盡的燭燈映照著窗外的落花.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婦的孤單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時空的隔絕,人們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隨孤月,流照親人,寫她希望從愁怨之中解脫出來,顯出思婦的感情十分真摯. 這是一個皓月當(dāng)空的夜晚,丈夫戍守南疆,妻子獨處空...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擬人
源城區(qū)穩(wěn)健: ______ 望 月 懷 遠 張九齡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這是張九齡寫的一首詩,有人說是懷念遠人,有人說上懷念友人,但只要我們用心的讀下去,我們很容易就會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