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黃草簡介
目錄
- 1 拼音
- 2 《全國中草藥匯編》:溪黃草
- 2.1 拼音名
- 2.2 溪黃草的別名
- 2.3 來源
- 2.4 性味
- 2.5 功能主治
- 2.6 溪黃草的用法用量
- 2.7 摘錄
- 3 《中華本草》:溪黃草
- 3.1 出處
- 3.2 拼音名
- 3.3 英文名
- 3.4 溪黃草的別名
- 3.5 來源
- 3.6 原形態(tài)
- 3.7 生境分布
- 3.8 栽培
- 3.9 性狀
- 3.10 化學(xué)成份
- 3.11 溪黃草的藥理作用
- 3.12 性味
- 3.13 歸經(jīng)
- 3.14 功能主治
- 3.15 溪黃草的用法用量
- 3.16 注意
- 3.17 附方
- 3.18 各家論述
- 3.19 摘錄
- 附:
- 1 用到中藥溪黃草的方劑
- 2 用到中藥溪黃草的中成藥
- 3 古籍中的溪黃草
1 拼音
xī huáng cǎo
2 《全國中草藥匯編》:溪黃草
2.1 拼音名
Xī Huánɡ Cǎo
2.2 溪黃草的別名
熊膽草、山熊膽、風(fēng)血草、黃汁草
2.3 來源
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線紋香茶菜Rabdosia lophanthoides (Ham. ex D. Don)Hara,的全草。夏秋采收,曬干;鮮品隨時可采。
2.4 性味
苦,寒。
2.5 功能主治
清熱利濕,涼血散瘀。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腸炎,痢疾,跌打腫痛。
2.6 溪黃草的用法用量
0.5~1兩。
2.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3 《中華本草》:溪黃草
3.1 出處
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3.2 拼音名
Xī Huánɡ Cǎo
3.3 英文名
Linearstripe Rabdosia Herb
3.4 溪黃草的別名
熊膽草、血風(fēng)草、溪溝草、山羊面、臺灣延胡索、土黃連、香茶菜、山熊膽、黃汁草
3.5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溪草和線紋香茶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abdosia (Maxim.) Hara [Plectrantnus serra Maxim.]2.Rabdosia olphanthoides (Buch.Ham. Ex D. Don) Hara [Hyssopus lophanthoides Buch.Ham.ex D. Don; plectranthus striatrs Benth.; Isodon striatus (Benth.) Kudo]
采收和儲藏:每年可采收23次,第1次約在栽后3個月收割,第2次在第1次收割后約75d進(jìn)行,第3次在冬前收割,割后曬即可,每11hm2產(chǎn)干草3750kg左右。
3.6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木,高1.52m。根莖呈疙瘩狀,向下密生須根。莖四棱,帶紫色,密被微柔毛,上部多分枝。葉對生;柄長0.53.5cm;葉片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近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粗大內(nèi)彎的鋸齒,兩面脈上被微柔毛和淡黃色腺上噗。聚傘花序組成疏松的國花序,長1020cm,密被灰色柔毛;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至條形;花萼鐘狀,外被柔毛及腺點,萼齒5,長三角形,近等大,與萼筒近等長,果時萼增大,呈寬鐘形;花冠紫色,長56mm,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上方淺囊狀,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4,內(nèi)藏;花柱先端2淺裂。小堅果闊倒卵形,先端具腺點及髯毛。花、果期810月。
本種與溪黃草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塊根小,球形。葉片卵形或闊卵形至長圓狀卵殂,兩面被具節(jié)微硬毛,下面滿布黃紅色腺點,葉折揉碎后有黃色汁液,故稱“溪黃草”。花萼外面被珠狀具節(jié)長毛和褐色腺點;花冠白色或粉紅色,具紫色斑點;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之外。花、果期812月。
3.7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常成叢生于山坡、路旁、田邊、溪旁、河岸及草灌叢中。
喜生于山坡、溝邊、河旁或林下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等地。
3.8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宜選擇陽光充足、保水、保肥大力強的壤土種植。
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和扦插繁殖。南方多用扦插繁殖,除冬季外,其他季節(jié)均可扦插,選取頂部無病的健闐枝條,剪成長約10cm,帶有23個莖節(jié)的截段,扦插于具40%50%的蔭蔽度的苗床上,行株距5cm×3cm。
田間管理 插后注意澆水,保持苗床濕潤,57d后可生根發(fā)葉,1520d便可移栽。行株距20cm×20cm為宜。
3.9 性狀
性狀鑒別 (1)溪黃草 莖枝方柱形,密被倒向微柔毛。葉對生,常破碎,完整葉多叟縮,展開后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2cm,兩而沿脈被微柔毛,葉柄長11.5cm。聚傘花序具梗,由5至多數(shù)花組成頂生圓錐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狹卵形至條形,密被柔毛;花萼鐘狀長約1.5mm,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并夾有腺點;萼齒三角形,近等大,與萼筒等長;花冠紫色,長約5.5mm,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淺囊狀,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不伸出于花冠。
(2)線紋香茶菜 莖枝方柱形,具槽,被短柔毛。葉對生,多皺縮,完整葉展開后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8.8cm,上面被具節(jié)微硬毛,下面被具節(jié)微硬毛并布滿褐色腺點;圓錐花序由聚傘花序組成,苞片卵形,被短柔毛;花萼長約2mm,外具串珠狀具節(jié)長柔毛,布滿紅褐色點;花冠白色,具紫色斑點;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
顯微鑒別 葉表面觀:(1)溪黃草非腺毛少,圓錐形,較短,13(4)個細(xì)胞組成,基部細(xì)胞多膨大,頂端尖,疣突密且明顯,下表面同葉脈處有明顯波狀紋線,毛茸密,近平匍狀或斜向著生,有時頂端細(xì)胞主糨成弧形;腺鱗略呈平碟形,有四條棱突。
(2)線紋香茶菜 非腺毛多,寬圓錐形略扁癟,15(9)個細(xì)胞組成,頂端略呈三角形,向前下方略彎,表面有密點狀突起,近基部細(xì)胞寬可至110150μ,表面有縱向或放射狀突起的波狀紋理。
3.10 化學(xué)成份
溪黃草 葉和莖中含二萜類化全物:溪黃草素(rabdoserrin)A[1]、B[2]、D[3],以及尾葉香茶菜素(excisanin)A,2α羥基熊果酸(2αhydroxylurs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β谷甾醇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2,3]。
3.11 藥理作用
溪黃草有效成分溪黃草素A,尾葉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對人宮頸癌(HeLa)細(xì)胞有顯著的抑制作用[1]。
3.12 性味
味苦;性寒
3.13 歸經(jīng)
歸肝;膽;大腸經(jīng)
3.14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散瘀消腫。主濕熱黃疽;膽囊炎;泄瀉;瘡腫;跌打傷痛
3.15 溪黃草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搽。
3.16 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服。
3.17 附方
①治急性黃瘦型肝炎: 溪黃草配防ZA漿草、鐵線草,水煎服。②治急性膽囊炎而有黃疸者: 溪黃草配田基黃、茵陳蒿、雞骨草、車前草,水煎服。③治濕熱下痢: 一、溪黃草鮮葉,搗汁沖服;二、溪黃草配天香爐、野牡丹,水煎服。(①方以下出《中醫(yī)方藥學(xué)》)④治痢疾,腸炎: 鮮四方蒿葉。 洗凈,搗汁內(nèi)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兒童二至三毫升。 (《全展選編·傳染病》)⑤治癃閉: 鮮香茶菜二兩,鮮石韋、鮮車前草各一兩。水煎服。 (江西《草藥手冊》)
3.18 各家論述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退黃。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
2.《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肝利膽,退黃祛濕,涼血散痰。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腫。
3.19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溪黃草的方劑
- 復(fù)方膽通片
ts概述:復(fù)方膽通片為中成藥,主要成分為膽通、溪黃草、茵陳、穿心蓮、大黃。具有清熱利膽,解痙止痛的...
- 膽石通膠囊
。主要成分為蒲公英、水線草、綿茵陳、廣金錢草、溪黃草、枳殼、柴胡、大黃、黃芩、鵝膽干膏粉。具有清熱...
- 濕熱型膽石湯
,茵陳1兩,延胡索3錢,山梔子3錢,柴胡3錢,溪黃草(或虎杖)1兩,石菖蒲3錢。功效:疏肝利膽,清...
- 三黃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之三補丸,本方方名見《丹溪心法》卷三:三黃丸即三補丸,三補丸出自《太平圣惠...
- 更多用到中藥溪黃草的方劑
用到中藥溪黃草的中成藥
- 消炎利膽片
yanLidanPian處方:穿心蓮868g、溪黃草868g、苦木868g制法:以上三味,穿心蓬、...
- 復(fù)方膽通膠囊
:WS3B097491處方:膽通100g溪黃草900g茵陳600g穿心蓮300g大黃30g制...
- 復(fù)方膽通片
ts概述:復(fù)方膽通片為中成藥,主要成分為膽通、溪黃草、茵陳、穿心蓮、大黃。具有清熱利膽,解痙止痛的...
- 膽石通膠囊
。主要成分為蒲公英、水線草、綿茵陳、廣金錢草、溪黃草、枳殼、柴胡、大黃、黃芩、鵝膽干膏粉。具有清熱...
- 三黃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方之三補丸,本方方名見《丹溪心法》卷三:三黃丸即三補丸,三補丸出自《太平圣惠...
- 更多用到中藥溪黃草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溪黃草
- 《本草綱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藎草
生太山山谷。恭曰∶青衣縣名,在益州西。今處處平澤溪澗側(cè)皆有。葉似竹而細(xì)薄,莖亦圓小。荊襄人煮以染黃...
-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門]藥方
名草果平胃散。或為細(xì)末,每服二錢,鹽湯調(diào)下。(丹溪)保和丸消滯寬胸進(jìn)食。虛者煎補脾藥送下。山楂(二...
- 《本草簡要方》:[卷之八獸部]羚羊
生姜水煎服。治子癇。又方。羚羊角(鎊)一兩。黃芩黃草決明車前子升麻防風(fēng)大黃芒硝各五錢。研末。每服二三...
- 《本草綱目》:[果部第三十二卷果之四]蜀椒
尸勞疰∶最殺勞蟲。用真川椒紅色者,去子及合口,以黃草紙二重隔之,炒出汗,取放地上,以砂盆蓋定,以火灰...
-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八章·傷寒兼證]第二節(jié)·傷寒兼濕
艾草的盆栽養(yǎng)護(hù)方法 關(guān)于艾草的盆栽養(yǎng)護(hù)方法
1、土壤: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2、光照:喜歡充足的光照。3、溫度:適生溫度在20℃-28℃。4、澆水:保持盆土濕潤。5、繁殖:可以采用播種、分株的方式繁殖。6、修剪:在換盆的時候修剪爛根。7、換盆:一年換一次就可以了。8、簡介:艾草又稱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蒿、艾﹑灸草﹑醫(yī)草﹑黃...
麥黃草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述 3 麥黃草的別名 4 來源及產(chǎn)地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麥黃草的用法用量 8 化學(xué)成分 9 麥黃草的藥理作用 10
種四十畝艾草,每畝地六百元。能賺到錢嗎?
除去天災(zāi)人禍,艾草價格在1.5元以上就能賺錢。這個要看行情而定,一共花費24000元,正常情況下每畝大概產(chǎn)出500斤干艾草,四十畝就是20000金。所以說要在1.5元以上賣出可以賺到錢。1.簡介:艾草,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yī)草﹑黃草﹑艾絨等。多年生...
溪黃草簡介溪黃草茶的功效和作用
在外面有紅棕色腺點和稀少的短毛;花冠唇形,上唇短,有4個裂片,裂片寬而折疊,下唇船形,完整,長于上唇;雄蕊4枚,2枚長,2枚短,伸出花冠筒。果實由藏在花萼基部的4個堅果組成。五月至十月開花。黃草常叢生于山坡、路旁、田野、溪流、河岸、草叢,喜生長于山坡、溝渠、河流或林下潮濕處;...
艾草是什么樣子的,求解答,求圖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物,植株有濃烈香氣。葉厚紙質(zhì),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基生葉具長柄,花期萎謝;莖下部葉近圓形或?qū)捖研危馉钌盍眩~脈明顯,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無梗或近無梗,每數(shù)枚至10余枚在分枝...
簡述溪黃草的功效與副作用
對于肝炎所誘發(fā)的肝硬化、脂肪肝等有著抗癌的作用,因此,溪黃草非常受廣大人們的喜愛。雖然溪黃草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副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下面小編就來給你介紹了。一、溪黃草簡介野生溪黃草原植物名為線紋香茶菜,主要分布于我國廣東、廣西、江西等省份,市售溪黃草多為人工栽培品種。研究...
蟲草種植條件
蟲草簡介蟲草也就是冬蟲夏草,是肉座菌目蟲草科植物,可以入藥,別名冬蟲夏草,冬蟲草。蟲草根據(jù)產(chǎn)地分,有川草、云南草、新疆草、尼泊爾草、青海草、藏草等,根據(jù)海拔高度分,3800米以下為黑草,無功效,有些有毒,3800米至4400米是白草,有一點功效,4400米至4900米為黃草,見效快,品質(zhì)佳。蟲草...
溪黃草簡介
溪黃草簡介 我來答 1個回答 #熱議# 作為女性,你生活中有感受到“不安全感”的時刻嗎?白露飲塵霜17 2022-11-12 · TA獲得超過3701個贊 知道小有建樹答主 回答量:0 采納率:0% 幫助的人:0 我也去答題訪問個人頁 關(guān)注 展開全部 目錄 1 拼音 2 《全國中草藥匯編》:溪黃草 2.1 ...
艾草是如何栽培和種植的呢?
一.艾草簡介 1,別名 也叫蕭茅,遏草,艾,灸草,醫(yī)草,黃草,艾絨等。2,特征 主根長,側(cè)根多,有葉,莖,花,果實,種子等。3,價值 艾草是食用,藥用于一體的植物。 4,做法 可以做艾葉餅,艾葉湯,艾葉雞蛋等。 二.栽培技術(shù) 1,時間 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份左右。2,選地 選擇土壤肥沃,排水性強的地方。 3,整地施肥 ...
端午節(jié)插艾葉的由來
端午節(jié)插菖蒲艾葉的由來唐朝末年,戰(zhàn)亂連連,冤魂無數(shù),人心惶惶,到處都是逃難的人。一天黃巢見到一位大嫂手?jǐn)y著一個小孩子,背上背著一個大孩子,心懷好奇,便問大嫂道:“你背上背的何人,手上攜的又是何人?”大嫂流著淚答道:“背上大點是我小叔子,手中所攜小點是我親生兒子。”黃巢聽后...
相關(guān)評說:
張灣區(qū)基圓: ______ 溪黃草的功效: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癃閉,跌打瘀腫
張灣區(qū)基圓: ______ 溪黃草 又叫熊膽草、山熊膽、風(fēng)血草、黃汁草 味苦、藥性寒.歸肝、膽、大腸經(jīng) 功能 清熱利濕、涼血散瘀. 用于治療 急性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癃閉,跌打瘀腫 .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者2~3兩). 附方: 1、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溪黃草配酢漿草、鐵線草,水煎服. 2、治急性膽囊炎而有黃疸者:溪黃草配田基黃、茵陳蒿、雞骨草、車前草,水煎服. 3、治濕熱下痢:㈠溪黃草鮮葉,搗汁沖服:㈡溪黃草配天香爐、野牡丹,水煎服. 4、治痢疾,腸炎:鮮四方蒿葉.洗凈,搗汁內(nèi)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兒童二至三毫升. 5、治瘙閉:鮮香茶菜二兩,鮮石韋、鮮車前草各一兩.水煎服./
張灣區(qū)基圓: ______ 香茶菜是唇形科植物中的一個種,多年生草本,株高約30-40cm.香茶菜也叫溪黃草,是民間草藥,俗稱還有熊膽草、血風(fēng)草、黃汁草、土黃連等,主要生長于亞熱帶如我國的長江以南的湖南、四川、云南、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qū)、臺灣地區(qū)之海拔800m以下的開闊地及荒廢地.溪黃草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跌打瘀痛等病癥.
張灣區(qū)基圓: ______ 溪黃草 本品為唇形科香茶菜屬線紋香茶菜,產(chǎn)浙江、江西、廣東、四川等省.其葉揉之有黃色液汁,故有龍膽草、溪黃草等名.【異名】熊膽草、血風(fēng)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溪溝草、山羊面、臺灣延胡索(《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張灣區(qū)基圓: ______ 東陂臘味 ,產(chǎn)于廣東省清遠(yuǎn)市連州市東陂鎮(zhèn).沙坊粉,產(chǎn)自連州鎮(zhèn)共和村委會沙坊村... 還有連州茶油、黃精糯米酒、連州溪黃草、連州水晶梨、連州勝瓜、白肉百合、連州...
張灣區(qū)基圓: ______ 溪黃草茶是以天然植物靈芝、溪黃草、金錢草、白花蛇舌草經(jīng)科學(xué)配制,經(jīng)獨特的工藝方法精制而成.本品具有清熱利濕、清肝利膽、健脾消滯、退黃祛濕、活血散瘀、調(diào)節(jié)肝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良好效果.
張灣區(qū)基圓: ______ 黃草 本品為唇形科香茶菜屬線紋香茶菜,產(chǎn)浙江、江西、廣東、四川等省.其葉揉之有黃色液汁,故有龍膽草、溪黃草等名. ≮美食性味≯ 苦、寒. ≮美食功用≯ 清熱利濕、涼血散痰. 急性黃疽型肝炎: 溪黃草、馬蹄金、車前草各30克,水煎服. 急性膽囊炎: 溪黃草30克,山桅子、龍膽草各9克,水煎服. 急性腸炎痢疾: 溪黃草18克,黃連6克,黃柏9克,水煎服. 風(fēng)火赤眼 (包括急性眼結(jié)合膜炎): 溪黃草9克,水煎,去渣過濾后,以藥湯洗眼.
張灣區(qū)基圓: ______ 溪黃草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跌打瘀痛等病癥.
張灣區(qū)基圓: ______ 溪黃草為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大,粗壯,有時呈疙瘩狀,向下密生纖細(xì)的須根.莖直立,高達(dá)1.5(2)米,鈍四棱形,具四淺槽,有細(xì)條紋,帶紫色,基部木質(zhì),近無毛,向上密被倒向微柔毛;上部多分枝. 溪黃草是民間草藥,俗稱土黃連等,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跌打瘀痛等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