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辭》全詩賞析
《木蘭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傳唱的樂府民歌。
全詩賞析: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它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此詩產(chǎn)生于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jīng)后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全詩共分六段,采用的是順敘手法,從木蘭準備應(yīng)征到出征途中到戰(zhàn)地生活一直到凱旋,寫了十多年的整個過程。
第一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唧唧是嘆息聲。木蘭當(dāng)戶織,卻不聞機杼聲,這暗示木蘭此時已無心織造。唯聞女嘆息,進而暗示木蘭內(nèi)心憂思深重。以“唧唧復(fù)唧唧”開頭,則此一暗示,效果突出。起唱已見出手不凡。“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兩問實是一問,出以排比,便扣人心弦。“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問得那樣關(guān)切,回答卻如此平靜,可見木蘭性格之沉著,亦意味著木蘭內(nèi)心之憂思,經(jīng)過激烈沖突后,已毅然下定決心。“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征兵文書連夜發(fā)至應(yīng)征人家,這說明軍情十分火急,顯然是敵人大舉進犯。可汗大征兵,則千家萬戶皆有關(guān)系。“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書指征兵名冊,十二卷是言其多,卷卷有父名是夸張,言父親應(yīng)征,冊上有名,千真萬確也。“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此二句言一事:家中父老子幼,支撐門戶唯有木蘭。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之凝聚,亦為巾幗英雄本色之發(fā)露。
第二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zhàn)場。“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連下四個排比句,鋪陳四市購買鞍馬,尤其“駿馬”、“長鞭”二語,極有氣派地寫出木蘭出征之前的昂揚士氣。士氣,原是士兵的生命。“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暮至,不必坐實為一日內(nèi)事,此言曉行夜宿,征途之長,行軍之急。此四句展開巨幅出征情景。先言其情。古時一少女離開閨閣遠赴沙場,不異投入另一世界。旦辭爺娘,暮宿黃河,黃河激流濺濺之鳴聲,代替了平日父母親切之呼喚,這層層描寫,將一女性出征之后全幅生活翻天覆地之變化、全幅心態(tài)之新異感受,一一凸現(xiàn)出來。唯其如此,所以真。再言其景。黃河邊上,暮色蒼茫之中,一位女戰(zhàn)士枕戈待旦,這是十分蒼涼而又悲壯之境界。此種境界,在中國詩史上稀有。“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此四句與上四句為一排比,但意脈已大大發(fā)展。暮至黑山,言至而不言宿,暗示我軍已經(jīng)前敵。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直提起戰(zhàn)斗即將打響,亦意味著木蘭昔日之兒女情懷,從此將在戰(zhàn)爭中百煉成鋼。
第三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zhàn)生活。“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上二句寫我軍征戰(zhàn)之奮勇,“赴”字、“度”字、“飛”字,極有氣勢。中二句寫宿營之戒備警惕,亦點出戰(zhàn)地生涯之艱苦卓絕。四句雖寫全軍,木蘭自在其中。下二句以將軍之戰(zhàn)死,襯凸木蘭生還之不易。“百戰(zhàn)”、“十年”皆非實數(shù),概言戰(zhàn)事頻繁,歲月漫長也。此六句,寫盡木蘭從軍生涯,筆墨異常精煉。
第四段,寫木蘭還朝辭官。“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天子即可汗,明堂指朝廷。策勛即記功,勛位分作若干等,每升一等是一轉(zhuǎn),十二轉(zhuǎn)者,夸張連升之速也。百千強,言賞賜之物成百成千還多。寫天子對木蘭之優(yōu)遇非常,一則暗示木蘭戰(zhàn)功之卓著,一則襯凸木蘭還家之心切。“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借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定是木蘭對于勛位賞賜全無興趣,故天子怪而問其所欲,木蘭則告以不用作官,只愿還鄉(xiāng)。愿借千里足(指快馬),婉言歸心似箭也。木蘭不受官職,固然可謂鄙薄官祿,但也應(yīng)知她還隱蔽著女性之身份,在當(dāng)時條件下,女子又豈能做官(從軍本是萬不得已)。尤其長期離別父母,女兒之情深切矣。辭官一節(jié),仍是緊扣木蘭作為一女性來寫的。
第五段,以濃墨重彩大書木蘭還家與親人團聚。“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描繪全家歡迎木蘭,一氣鋪陳三排六句,喜慶歡騰遂至高潮。然而個中仍極有分辨,須加體會。十二年過去矣,父母更加衰老,故彼此相扶出城來迎。阿妹長大成人,故依閨閣之禮,用紅妝隆重歡迎。既逢喜慶必殺豬宰羊。一片歡樂和祥,而又長幼有序,此中深具傳統(tǒng)禮俗之美也。木蘭喜慰,可想而知。“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帖花黃即在面額上貼花涂黃,是當(dāng)時婦女流行之容飾。一氣又是四排句兩偶句,鋪寫木蘭恢復(fù)女兒身之樂。十二年未入之閨閣,未坐之床,未著之衣裳,未理之云鬢,未貼之花黃,今日百度俱興矣,其樂何若!這意味著,木蘭來之不易的女性之復(fù)歸。“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古代兵制十人為一火,火伴即同火之士兵。火伴們能不驚惶?誰知道十二年來一同征戰(zhàn)出生入死之木蘭,原來竟是門前這位光彩照人之女郎!全詩懸念至此解開,原來十二年里,木蘭是女扮男裝從軍作戰(zhàn)。此一節(jié)最具喜劇性效果,亦是全幅詩情之最高潮。然而又令深思。十二年沙場之出生入死,難。十二年喬裝而不露痕跡,更難。木蘭內(nèi)心之精神力量,該是何等之大!
第六段,用比喻作結(ji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撲朔是跳躍貌,迷離是兔眼瞇縫貌,此二句互文。雄兔撲朔而又迷離,雌兔迷離而又撲朔,兩兔一道在地上奔跑,誰又能辨其雌雄!木蘭與大伙一道征戰(zhàn),裝束舉止與男子并無二致,大伙又豈能知道我是女子!這四句通過雄兔雌兔在跑動時不能區(qū)別的比喻,對木蘭的才能和智慧加以贊揚和肯定,傳達了一種“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觀念。此一機智幽默之比喻,是木蘭女扮男裝之奇跡的圓滿解釋,亦是喜劇性詩情之裊裊余音,此余音之有余不盡,仍在于意味著木蘭之英雄品格。
全詩如下: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辭》
原文: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dāng)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蘭詩是誰寫的?
《木蘭詩》的賞析如下:《木蘭詩》這首詩贊揚了這位女子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勇敢善良的品質(zhì)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gòu)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木蘭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zhàn)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tài),富有生活氣息;以人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的意思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的意思是什么_百度...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的意思是:木蘭愿意為此去買馬鞍和馬匹,從此代替父親去出征。這句詩出自南北朝民歌《木蘭辭》,表現(xiàn)出木蘭對父親的孝心及其強烈的愛國熱情。木蘭的人物形象賞析 在《木蘭辭》中,木蘭是一個善良、勇敢、堅強的巾幗英雄。她愛家愛國,為了家里年幼的弟弟和年邁的父親,毅然替...
納蘭性德的木蘭辭全文?
木蘭詞 作者:納蘭性德 擬古決絕詞諫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賞析】無疑,該闕詞章與白氏《長恨歌》皆涉及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那段毀譽參半的愛情故事。站在政治的角度,李隆基荒淫廢國...
木蘭詩原文
詳情請查看視頻回答
木蘭辭原文和意思
得到天子的贊賞和百姓的敬仰。這首詩的賞析部分強調(diào)了木蘭形象的豐富多元,她既是英勇的戰(zhàn)士,又是普通少女,她的故事激勵人們熱愛家庭,報效國家,同時也反映出當(dāng)時社會對和平生活的向往。木蘭辭以其濃郁的民歌風(fēng)格,深情的敘述和生動的比喻,成為中國文學(xué)中的經(jīng)典之作,流傳至今,深受人們的喜愛。
木蘭詩原文及解釋
【賞析】 木蘭詩(曹道衡) 北朝長篇敘事民歌。它的產(chǎn)生年代及作者,從宋代起,就有不同記載和爭議。始見于《文苑英華》,題為《木蘭歌》,以為唐代韋元甫所作。《古文苑》題為《木蘭詩》,以為“唐人詩”。宋代程大昌《演繁露》據(jù)詩中“可汗大點兵”語,認為木蘭“生世非隋即唐”;而南宋嚴羽《滄浪詩話》則認為“...
木蘭辭原文 全詩拼音
木蘭辭原文 全詩拼音如下:jī jī fù jī jī,mù lán dāng hù zhī。bù wén jī zhù shēng,wéi wén nǚ tàn xī。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wèn nǚ hé suǒ sī,wèn nǚ hé suǒ yì。nǚ yì wú suǒ sī,nǚ yì wú suǒ yì。問女何...
木蘭辭原文和意思
【賞析】(附加):《木蘭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記述了木蘭女扮男 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
木蘭辭,全文賞析。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意思是:與意中人相處應(yīng)當(dāng)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yīng)當(dāng)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是整首...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作品賞析】 《木蘭詩》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它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此詩產(chǎn)生于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jīng)后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全詩共分六段,采用的是順敘手法,從...
相關(guān)評說:
阜康市滾子: ______ 樂府《鼓角橫吹曲》名.北朝樂府民歌.又稱《木蘭辭》.約作于北魏遷都洛陽以后,中經(jīng)隋唐文人潤色.最初錄于南朝陳僧智匠《古今樂錄》,長300余字.它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xué)中的一篇優(yōu)秀敘事詩.寫的是女英雄木蘭喬扮男裝替父從軍,最后光榮還鄉(xiāng)的故事.在藝術(shù)上突破了漢代雜言體民歌的狹小篇幅,形成了自己的長篇巨制體式,對唐代七言歌行的發(fā)展起了示范性的推動作用.布局嚴謹,繁簡得當(dāng),描寫生動,語言豐富,浪漫主義色彩濃厚,對后世文學(xué)有較大影響
阜康市滾子: ______ 長篇敘事詩,敘述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變現(xiàn)了木蘭勤勞善良的品質(zhì),保家衛(wèi)國的熱情,英勇戰(zhàn)斗的精神.
阜康市滾子: ______ 《木蘭詩》又名《木蘭辭》,是一首北朝民歌,屬于樂府詩,講述花木蘭的故事,和《孔雀東南飛》并成為樂府雙璧,全文如下: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惟聞 通: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
阜康市滾子: ______ 木蘭詞 作者: 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dāng)日愿. 納蘭此詞以一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zé)負心的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來兩情相悅,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遲早分離,倒不如保持“初見”時那種若即若離的美好. 然后描繪變心的人往往指責(zé)滿懷癡情卻無端被棄的一方首先變心,失戀女子的愛恨情殤可見一斑. 最后引用七夕長生殿的典故,譴責(zé)薄情郎雖然當(dāng)日也曾訂下海誓山盟,如今卻背情棄義.
阜康市滾子: ______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杵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爹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爹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阜康市滾子: ______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
阜康市滾子: ______ 木蘭辭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
阜康市滾子: ______ 木蘭辭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
阜康市滾子: ______ 被稱為樂府雙壁的是《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木蘭詩》又名《木蘭辭》,是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又名《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阜康市滾子: ______ 樂府《鼓角橫吹曲》名.北朝樂府民歌.又稱《木蘭辭》.約作于北魏遷都洛陽以后,中經(jīng)隋唐文人潤色.最初錄于南朝陳僧智匠《古今樂錄》,長300余字.它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xué)中的一篇優(yōu)秀敘事詩.寫的是女英雄木蘭喬扮男裝替父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