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過幾個朝代,歷史上有哪些人是三朝元老? 歷史上有幾位三朝元老
有:西漢霍光,唐朝徐茂公,宋朝李綱,明朝葉向高,清朝張廷玉。
1、霍光
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xùn)|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大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后上官氏外祖父、漢宣帝皇后霍成君之父。
身材魁梧,皮膚白皙,眉目疏朗,胡須長美。不學(xué)無術(shù),忠誠勤懇。初以門蔭,選為郎官,歷任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宿衛(wèi)公正,勤勞國家。
漢武帝臨終時,拜大將軍、大司馬,受命托孤輔政,封為博陸侯。輔佐漢昭帝,解除上官桀擁立劉旦陰謀,廢立昌邑王劉賀,擁立漢宣帝即位,掌權(quán)攝政,權(quán)傾朝野。
漢宣帝地節(jié)二年(前68年),去世,謚號宣成,陪葬于漢武帝茂陵,葬禮如蕭何故事。兩年后,霍家發(fā)動謀反,全族誅殺。
2、徐茂公
李勣(jì)(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人。唐朝初年名將,與衛(wèi)國公李靖并稱。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后隨李密降唐。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后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zhàn)將之一。
他出將入相,功勛卓著,被朝廷倚為干城,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歷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師等職,累封英國公。
總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冊贈太尉、揚(yáng)州大都督,謚號“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廟庭。
3、李綱
李綱(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紀(jì),號梁溪先生,常州無錫人,祖籍福建邵武。兩宋之際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綱登進(jìn)士第,歷官至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tuán)結(jié)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
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nèi)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年),復(fù)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職。他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均未被采納。紹興十年(1140年)病逝,追贈少師。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贈隴西郡開國公,謚號“忠定”。
4、葉向高
葉向高(1559年9月1日-1627年10月7日),字進(jìn)卿,號臺山,晚號福廬山人,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人。明朝大臣、政治家,萬歷、天啟年間兩度出任內(nèi)閣輔臣。
萬歷十一年(1583年),考中進(jìn)士,授職庶吉士,隨后提升為翰林院編修,歷任南京國子司業(yè)、太子左中允。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升為太子左庶子。上疏請求取消礦稅、撤礦稅監(jiān),被沈一貫排擠出京,轉(zhuǎn)任南京禮部右侍郎。
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升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xué)士。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后,一人主持閣務(wù)達(dá)七年之久,人稱“獨(dú)相”。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連上六十二道奏疏請求致仕,獲準(zhǔn)回鄉(xiāng)。天啟元年(1621年),二度入閣為首輔。
由于閹黨勢力過于強(qiáng)大,葉向高不甘受誤國之罵名,又連上六十七道奏疏請辭。天啟四年(1624年),葉向高以太子太傅致仕。
天啟七年(1627年),葉向高病逝,終年六十九歲。崇禎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5、張廷玉
張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學(xué)士張英次子。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值南書房,進(jìn)入權(quán)力中樞。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飭吏治。雍正帝即位后,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xué)士(內(nèi)閣首輔)、首席軍機(jī)大臣等職,完善了軍機(jī)處制度。
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漸生嫌疑,晚景凄涼,致仕歸家。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廷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葉向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霍光
有:西漢霍光,唐朝徐茂公,宋朝李綱,明朝葉向高,清朝張廷玉。
1、霍光 霍光(?-公元前68年),字子孟,河?xùn)|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人。
好多呢,明朝也有好幾個,特別是朱高熾那幾年,朱高熾只做了不到1年的皇帝,所以那段好多三朝元老。
漢朝的大將軍霍光,明朝的大將徐達(dá),清朝的鰲拜,索尼等輔政大臣,后來的曾國藩,(個人見解)、、、
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這四位顧命大臣都是三朝元老,另外還有張廷玉、恭親王奕、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人都是三朝元老。
古代三朝元老是指誰
各個朝代的三朝元老有以下:西漢霍光。唐朝徐茂公。宋朝有李綱。明朝有葉向高。清朝有張廷玉 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恭親王奕、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三朝元老現(xiàn)在用來指在一個機(jī)構(gòu)里長期工作過的資格老的人。
經(jīng)歷過幾個朝代,歷史上有哪些人是三朝元老?
張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學(xué)士張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入值南書房,進(jìn)入權(quán)力中樞。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飭吏治。雍正帝即位后,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xué)士(內(nèi)閣首輔...
三潮元老有哪幾個
魏晉時的王祥,漢朝的三朝元老蕭望之,南唐韓熙載,司徒周宗,唐代的程咬金,顏真卿,李泌,郭子儀,狄仁杰,長孫無忌,宋朝文彥博,李綱,南宋的鄭僑,蘇東坡歷經(jīng)四朝,元朝耶律楚材,明朝葉向高,許國,清朝的張廷玉,陳若霖,
中國歷史上三朝元老很厲害嗎?有沒有四朝五朝元老的老壽星?
北宋時的蘇東坡、文彥博、李綱,其中蘇東坡歷經(jīng)四朝;南宋時的鄭僑;元朝時的耶律楚材;明朝時的葉向高、許國;清朝時的張廷玉、陳若霖、 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恭親王奕昕、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這些人都是三朝元老。什么,你說還有沒有四朝五朝的元老,你別說,還真有,他就是官場不...
歷史上有幾位三朝元老
歷史上著名的三朝元老有很多,如明朝的張居正,他在嘉靖、隆慶和萬歷三朝為官,擔(dān)任內(nèi)閣首輔等重要職務(wù),對明朝的政治、經(jīng)濟(jì)改革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還有司馬遷,雖不在同一王朝歷任三朝職務(wù),但在漢代繼承了其父司馬談的文化遺產(chǎn),成為著名的歷史學(xué)家。他的《史記》跨越秦、漢等時代,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歷代十六個三朝元老,你能猜對幾個,知道五個算我輸
西漢的霍光,他是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的三朝元老,霍去病的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一直侍奉漢武帝左右,做事細(xì)心,殺伐果斷,從沒出過錯誤。漢武帝臨終時以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作為托孤大臣輔佐幼子漢昭帝。漢昭帝死后,霍光繼續(xù)以托孤大臣身份輔佐漢宣帝,是“昭宣之治”的實際開創(chuàng)者。李勣 早年從...
歷史上有幾位三朝元老
歷史上,眾多政治家曾以他們的忠誠和才干,成為三朝元老,為國家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做出了顯著貢獻(xiàn)。幾位著名的例子包括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和鰲拜,他們作為顧命大臣,見證了三個朝代的更迭,承擔(dān)著重要的輔政職責(zé)。他們的經(jīng)驗和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除此之外,張廷玉、恭親王奕...
哪個朝代出現(xiàn)過三朝元老是
三國,吳,黃蓋,侍奉了孫堅,孫權(quán),孫亮三代
歷史上共有哪些大臣受三世皇帝重用(三朝元老)
呂不韋,司馬懿,魏晉時的王祥,漢朝的三朝元老蕭望之,南唐韓熙載,司徒周宗,唐代的程咬金,顏真卿,李泌,郭子儀,狄仁杰,長孫無忌,宋朝文彥博,李綱,南宋的鄭僑,蘇東坡歷經(jīng)四朝,元朝耶律楚材,明朝葉向高,許國,清朝的張廷玉,陳若霖,李鴻章,周、隋、唐的三朝元老裴矩。好多阿,...
古代三朝元老是指誰?
指的是為三個連續(xù)的皇帝(同一朝代)效勞過的大臣,如唐代的郭子儀
相關(guān)評說:
科爾沁右翼前旗推力: ______ 這要看具體什么時期,最著名可能是五代時期政壇不倒翁-馮道.馮道(882年-9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人,五代宰相.馮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劉守光,歷仕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莊宗、后唐明宗、后唐閔帝、后唐末帝、后晉高祖、后晉出帝、后漢高祖、后漢隱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間還向遼太宗稱臣,始終擔(dān)任將相、三公、三師之位. 后周顯德元年(954年)四月,馮道病逝,追封瀛王,謚號文懿.后世史學(xué)家出于忠君觀念,對他非常不齒,歐陽修罵他“不知廉恥”,司馬光更斥其為“奸臣之尤”.但他在事親濟(jì)民、提攜賢良,在五代時期卻有“當(dāng)世之士無賢愚,皆仰道為元老,而喜為之偁譽(yù)”的聲望.
科爾沁右翼前旗推力: ______ 夏(創(chuàng)始人禹,建立者啟)商(湯)西周(創(chuàng)始人姬昌,建立者姬發(fā))東周(周平王遷都洛陽東部后史稱東周)春秋(齊、秦、晉、楚、吳、越、燕、中山)戰(zhàn)國(齊、秦、楚、趙、燕、韓、魏、中山)秦(嬴政)西漢(劉邦)東漢(劉秀)...
科爾沁右翼前旗推力: ______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開國君主,著名軍事統(tǒng)帥.名鐵木真,姓孛兒只斤,... 成吉思汗西征,進(jìn)行歷史上罕見的大屠殺、大破壞,給中亞各族帶來極大災(zāi)難. ...
科爾沁右翼前旗推力: ______ 間范圍:距今約170萬年一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劃分六個時期先秦時期------經(jīng)歷時間:170萬年前-公元前221世紀(jì)原始人群:元謀人、藍(lán)田人、北京人古代猿人到現(xiàn)代人轉(zhuǎn)...
科爾沁右翼前旗推力: ______ 屈原,戰(zhàn)國末期楚國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屈原一生經(jīng)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屈原為實現(xiàn)楚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對內(nèi)積極輔佐懷王變法...
科爾沁右翼前旗推力: ______ 秦,自秦始皇嬴政統(tǒng)一全國,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建都咸陽.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統(tǒng)一全國,公元前206-公元8,建都長安.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統(tǒng)一全國,25-220,建都洛陽. 然后是三國魏漢...
科爾沁右翼前旗推力: ______ 新朝王莽,大周武則天,太平天國洪秀全,好像陳勝[大楚(不過歷史不承認(rèn)這個朝代)]也是,
科爾沁右翼前旗推力: ______ 夏朝(約前2146-約前1675) 商朝(約前1675-約前1029) 西周(約前1029-前771) 東周(前770-前256)-春秋(前770-前476)-戰(zhàn)國(前475-前221) 秦朝(前221-前207) 西漢(前206-8) (新朝)(9-23) 東漢(25-220) 魏(220-265...